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1326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鉴赏中考要求Word格式.docx

一枝独秀,与众不同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皑皑深雪,一枝梅花独自开放,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

3.该字突出何内容、抒发何感情、渲染何气氛、营造何意境。

突出了它傲然独立(傲骨)的个性

(四)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叠词的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考题追踪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

苍苍”,灰白色(释词)点出秋色的浓重(作用);

“切切”,虫鸣声(释词)渲染了秋夜的凄清(作用)。

运用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作用)

二、品鉴其思想感情

1.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①思乡怀人: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长亭送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勉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留恋)

③建功立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④寄情自然: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⑤忧国伤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披文以入情”——揣摩诗歌中的情感

⑴知作者明主题

辛弃疾:

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杜甫:

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陶渊明:

向往田园归隐之乐(《饮酒》)

⑵看提示定基调 

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

例: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①泊:

停船靠岸 

②瓜洲:

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③京口:

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④钟山:

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诗歌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感受?

(故园虽近却难以归乡的无奈、惆怅之情)

⑶品语句悟情感

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还是应从诗句本身出发,细加品味。

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握诗歌的情感主题。

把握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所定的情感内涵,有利于解题。

附: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蕴含的情感

一、送别类意象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

2. 

长亭。

3. 

南浦。

4. 

酒。

二、思乡类意象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亮。

鸿雁。

莼羹鲈脍。

双鲤。

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三、愁苦类意象

(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2. 

芭蕉3. 

流水4. 

猿猴5. 

杜鹃鸟

四、抒怀类意象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菊花2. 

梅花3. 

松柏4. 

竹5. 

黍离6. 

冰雪、草木

五、爱情类意象

(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红豆2. 

莲3. 

连理枝、比翼鸟

六、战争类意象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投笔。

长城。

楼兰。

柳营。

5. 

请缨

6. 

羌笛。

七、闲适类意象

(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五柳。

东篱。

三、鉴赏其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比等。

表达方式:

记叙、抒情、议论,描写(正面、侧面)

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

正衬、反衬)、对比、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寓情于景、融情入景、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

答题格式:

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间接抒情:

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寄寓于长久的注视中,而他的心潮起伏,却也似这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谢

亭送别》唐·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虚实结合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面实写,后面虚写.

比喻、象征、夸张等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象征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

烘托

《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对比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明确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

看:

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诗歌(名词、动词、修饰语、特殊词)、看题干

辨:

题目类型

析:

做题前对诗歌有个总体分析。

答:

理清思路、规范答题。

(1)看标题

题目中往往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目的等重要信息。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赵师秀的《约客》。

(2)想作者

尤其是熟悉的作者,在弄清楚该作者生平经历、常写内容、一般风格、思想倾向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拟写答案会更为稳妥。

(3)看注释

古诗词鉴赏题,经常会出现注释,注解诗词的写作背景,解释是词中的词语、典故等。

这些注释往往是解题的触媒。

(4)读作品

包括品语言,析形象,挖情感,明技巧。

其中,品语言的环节需要通过译诗句,抓意向,品炼字等技巧实现目标,还应当懂得古诗词语序颠倒,成分省略等特殊句式。

品炼字要注意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叠词、虚词等。

(5)明题干

通过对题干的推敲明确答题方向、内容、顺序等,免答非所问。

明确指向——

怎么样(技巧手法的使用)

是什么(确认内容、意象等)

为什么(分析原因、情感等)

(6)精作答

所谓精作答,一是要求扣问作答,二是要求格式规范,三是层析清晰,四是要巧用术语。

问答型:

认真审题, 

做到“问什么,答什么;

要什么,给什么”

简析型:

在明白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可采用“总-分-总”式。

(1)概括特点(用一个判断句来表明观点)。

(2)紧扣住题目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

(3)揭示这样写的好处。

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

五、阶段性专题训练

边塞诗(词)专题

山水田园诗(词)专题

送别诗(词)专题

咏史怀古诗(词)专题

托物言志诗专题

边塞诗专题练习

1.概念: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

2.边塞诗的常用意象

从用品看: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

胡、羌、羯、夷

从景物看: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

——意象特点: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

3.边塞诗歌体现的主题思想

(1)表达了对良将尽早出现的渴望和对边疆和平的向往,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丑恶现象和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如“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3)对不义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如“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4)表现出从军将士的洒脱,和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无奈,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表现出戍边将士深深的乡思之情,也抒发了军嫂们无尽的思念与惆怅,如“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6)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风格——雄壮豪迈。

意境——奇丽壮阔

送别诗(词)专题练习

一、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送别地点:

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

2.时间:

夕阳、日暮。

4.意象:

酒、晚风、古道、芳(春)草、杨柳、杨花、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

二、古代送别诗种类繁多,根据其内容及主题倾向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注意送别背景。

第三,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三、送别诗从情感基调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

2.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3.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

有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山水田园诗专题练习

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山村生活的诗作。

2.主要意象:

自然风光、农村景物、诗中人物(抒情主人公)

3.山水田园诗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1)对自由美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2)借以表达对黑暗官场的不满

(3)对劳动生活的歌颂

4.常用手法——白描,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5.风格——恬静淡雅,意境——隽永优美

考纲解读(文言文部分)

“浅易”

①选文中的词语多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也包括传世名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②选文中涉及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较为常见,有规律可循。

③不需过多地了解选文的历史背景及创作背景,只要求了解书本涉及的文化知识(不作考点出现)。

④近几年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

文言文·

句子翻译

一个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两个意识:

①语境意识,即根据语境灵活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整体翻译。

②分点意识,每一个知识点往往是1分,句式或修辞表达点1分,句意1分。

切忌笼统应付,应当注意逐一落实。

三个标准:

信、达、雅

十点方法:

1、留(原词保留)2、换(古今词代替)

3、对(对应翻译)4、转(转词意译)

5、调(调整语序)6、合(繁笔简合)

7、分(语意分承)8、补(成分补充)

9、去(删除省略)10、套(固定句式)

判断句

文言特殊句式小结1、用“者”或“也”表判断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5、直接判断

省略句

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5、省略兼语

被动句1、用“见……”表示。

2、用“……于……”表示。

3、用“见……于……”“受……于……”表被动。

4、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5、无标志被动句(意念被动句)。

倒装句

1.主谓倒装2.定语后置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4.宾语前置

归纳概括答案的原则:

(1)概括要完整、全面,不要以偏概全、丢三落四。

(2)概括要准确、恰当,按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1.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作者的爱憎,赞扬还是讽刺,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2.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3.要紧扣原文主旨,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扭曲文意或随意拔高、任意贬低作者的思想;

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古人,不苛求,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古人;

还要运用辩证观点,分析作者思想的精华和局限性。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