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1191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要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内容: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

代表人物:

利拖尔诺、桑代克、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孟禄

4)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

米丁斯基、凯洛夫

7、教育的发展历程

这部分内容了解即可,在教材的p5-6,多读几遍,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2)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①终身化

②全民化

③民主化

④多元化

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p8

8、教育学的发展及主要代表人物

1)《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

《学记》的主要内容也是常考点

①“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与政治的关系。

②“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强调了教学相长。

③长善救失

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⑤“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乱坏而不修”。

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2)孔子

①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贤人和君子

②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教学基本科目:

六艺

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学而知之”,因材施教

③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④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墨子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

4)苏格拉底

“产婆术”问答法

5)柏拉图

《理想国》

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6)亚里士多德

①认为追求真理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事业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②《政治学》

③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7)昆体良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着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8)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赞誉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主要观点(了解,有可能考选择题)

教学原则: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

教学思想:

“泛智教育”

教学内容:

百科全书式课程

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9)卢梭

《爱弥儿》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给破坏了,高度尊重儿童。

10)康德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裴斯泰洛齐)11瑞士“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育法奠基人”

主要思想

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人

12)洛克

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13《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

“三中心论”: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四阶段教学论“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学过程是知情意统一的过程

杜威)14.

《民主主义教育》主要观点:

儿童、活动、经验“新三中心论“““”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学校即社会五步教学法15)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克鲁普斯卡娅16《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凯洛夫《教育学》17)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18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流浪儿“赞可夫19)《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一般发展20)布鲁纳“”发现教学法“《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21)《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皮亚杰)22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苏霍姆林斯基2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活的教育学布鲁姆24)

《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的功能9)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12)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显性功能”计划性“

隐形功能”非预期性“

10、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1)顺序性1)阶段性2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12、个体身心发展动因)内发论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代表人物孟子: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洛伊德: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基因复制威尔逊:

把”“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格赛尔:

提出”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

优生学)外铄论2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荀子:

人心本恶洛克:

白板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

领袖、小偷各种类型的人华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有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起13主导作用、14学制教育制度:

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癸卯学制“190415、年,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6、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多种形式并存我国当前学制改革,个人认为《纲要》的内容比较重要,但是真题及模拟题考点中基、17本没涉及,有时间了解一下即可p33

18、义务教育的特点:

强制性、普及型、免费性

19、辨析题: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p35

20、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

教育目的的理论、21.

1)宗教本位论:

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社会本位论: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2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3)个人本位论:

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无目的论: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4、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22:

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23、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才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24、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5、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25别所在26、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单选题)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第二章中学课程27、课程的分类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34)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28、课程理论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代表理论:

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基本观点: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活动中心课程论2.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

杜威、克伯屈基本特征:

①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②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③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

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3)社会中心课程论

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代表人物:

布拉梅尔德、金蒂斯、补厄迪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客观需求,课程学习应深入深刻认识到社会因素对教育社会生活中,强调课程结构有意义的统一性,的制约作用。

29、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学生、社会、学科特征30、课程目标的特征:

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31、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32、课程计划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

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课程标准33、价的指导性文件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材:

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34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试听材料P613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实际效应)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注重课程计划的CIPP评价模式3)评价模式CES4)、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3637、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

泰勒

“泰勒原理”:

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2)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强调课程开发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它不预先制定目标,而是详细说明内容和过程中的各种原理,然后在教育活动中、经验中,不断予以改进修正)情境模式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38基本理念三维目标观:

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1值观三维目标综合课程观2)3)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

自主、合作、探究4发展评价观5)

校本观察)6

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关注每一位学生)1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2)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39、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1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2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3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5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6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类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40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1、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第三章中学教学

42、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3.

43、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44形式教育:

注重发展智力,忽视学科内容实用意义代表人物:

洛克、裴斯泰洛齐基础:

官能心理学实质教育:

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智力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斯宾塞基础:

联想主义心理学、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451(首要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4、教学过程的本质46——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4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48)激发学习动机1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检查知识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491)备课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备课的要求:

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写好三个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上课2)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3)课外辅导4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50、上课的具体要求(基本标准)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51、测验的质量标准(考选择)即某一测验在多次实施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信度:

1)一致程度。

2)效度:

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难度3)区分度452、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

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模象直观:

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语言直观注意:

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启发性原则2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名言: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朱熹: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夸美纽斯:

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段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因材施教原则5)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78)量力性原则

53、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研讨法(兰本达))探究12)纲要图示教学法(沙塔洛夫))暗示教学法(乔治洛扎诺夫)34)非指导教学法5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长考选择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把概念背下来,其他的多看几遍书理解讲授法)1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法)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读书指导法)45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法6)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7)练习法

实验法)8)9实习作业法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

10)实践活动法

11)欣赏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12.

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3)发现法的问”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于进行“再发现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布鲁纳倡导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

55、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考选择)1)个别教学制2)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p97优越性和局限性3)分组教学4)设计教学法美国教育学家克伯屈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5美国教育学家柏克赫斯特布置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老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特朗普制6.,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又称“灵活的课程表”特朗普提出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56、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作用:

诊断、激励、调节57、教学评价的种类

按实施功能分

1)诊断性评价(开始)

形成性评价(过程中))2

总结性评价(结束时)3)

按运用标准分.

相对性评价1)

常模参照性评价绝对性评价)2

目标参照性评价3)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按评价主体分1)外部评价

)2内部评价(自我评价)58、教学评价的原则1)客观性2)发展性3)整体性4)指导性59、简述新课程中的教学观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2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60、感觉的特性)感觉适应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后像)3外界刺激停止以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感觉的相互补偿4))联觉5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知觉61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特性理解性)1.

选择性)23)整体性恒常性)4

6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63、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64、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是主动进行的,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注意的分配65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集中不同的活动66、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环节67、遗忘的规律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68、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69、回忆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70、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71、正迁移

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

负迁移

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有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72、定势

是指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

功能固着73、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见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原型启发74、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下位学习(类属学习)75上位学习(总括学习)76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包括推力、拉力、压力推力:

学生对学业成就本身的追求、学习兴趣等拉力:

与学习的外在后果有关,对学习起引诱作用压力:

与客观现实环境对学生的要求有关,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