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80821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Word下载.docx

C.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品尝实验室里标签上写有“食盐”的药品的味道

6.下列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立竿见影B.木已成舟C.风起云涌D.钢铁生锈

7.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B.熄灭后有白烟产生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8.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厨房中用食醋鉴别纯碱和食盐

B.用稀硫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C.用稀盐酸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D.用AgNO3溶液鉴别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剩余废液中是否存在过量的盐酸

9.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食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擦酒精的办法给发热病人降温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纯碱发面蒸馒头

10.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结论

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为三层,而焰心温度最高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A.AB.BC.CD.D

11.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是化学变化的结果是()

A.煤炭燃烧放出热量B.电烫斗通电发热

C.摩擦产生热量D.太阳能热水器被阳光照射变热

12.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下列与人类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其中和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功能材料研究④生命过程探索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Na2SO4、MgCl2、CaCl2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可用如下的操作:

()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④加水溶解;

⑤加过量的盐酸;

⑥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⑦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②⑥⑦⑤①③B.④⑥⑤⑦①②③C.④⑦②⑥⑤①③D.④⑦②⑥①⑤③

14.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

A.等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判断

二、多选题

15.过滤时会导致滤液浑浊的操作是.()

A.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B.待过滤的液体超过了滤纸边沿

C.漏斗尖端未靠在烧杯内壁D.玻璃棒紧靠在单层滤纸处并将其戳破

16.天文学家在研究星系运动方式时发现,人们所观察到的星系其内部的引力仅占“物质”引力总量的1%∼l0%,其他是大量的非星系内部引力.这一现象表明,有些“物质”是不可见的,原因是它们不发光也不反射光,因此科学家称这些可能存在的物质为“暗物质”.然而,直到现在人类仍没有探索到“暗物质”存在的任何证据,对此,你认为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暗物质”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事实上,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

B.“暗物质”可能存在,人类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一旦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将为人类重新认识宇宙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

C.“暗物质”可能存在距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科学家可能通过探索“暗物质”产生的粒子的存在而间接证明“暗物质”的存在

D.人类探索至今,仍未发现“暗物质”,说明“暗物质”是不存在的

17.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下列假设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18.下列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A.通过不同状态物质间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B.电解水实验中,通过检验两极产物研究水的组成

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利用过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的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19.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A.问题B.假设C.实验D.结论

20.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食品保鲜的办法

灭火实例与原理

填充氮气–防止变质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点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日常物质的区别

化学中常见的“三”

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三、填空题

21.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用________量出体积.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________,而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22.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把砝码放在________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________的砝码,砝码要用________ 

夹取.

2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________套入(选填“底”、“口”).

(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____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

(4)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________,再加热.

四、简答题

24.简要回答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时,是由于什么不当操作引起了题中说明的不良后果:

(1)点燃酒精灯时,灯内有足量酒精,但不着火____        ____;

(2)熄灭酒精灯时,灯内、外酒精一起燃烧___            _____.

25.指出下列操作导致的后果。

(1)把块状固体药品直接丢入试管底部,后果是       。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         。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     。

(4)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         。

(5)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方向,后果是        。

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图中的试管口为什么应略向下倾斜________    ________?

(2)有两瓶无色气体,只知道它们是氧气、二氧化碳,请你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___                        ___        ___,_____                ____(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27.在化学实验操作中,为了实验的安全和结论的准确,往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或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倾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向着手心____        _____?

(2)点燃甲烷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请说出原因______                                            __            _?

(3)排水法收集氧气后,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什么____                    ____            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纸张燃烧:

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玻璃破碎:

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苹果腐烂:

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

铁与氧气、水份反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D

A、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在外焰部分加热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错误,

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错误,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错误,

D、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正确,

故选D。

3.D

A、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故A操作正确;

B、检查气密性:

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紧握试管外壁,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B操作正确;

C、浓硫酸稀释的注意事项: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D操作错误。

4.C

A、颜色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如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错误;

B、物理变化的特征为: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形状,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如灯泡通电发光,错误;

C、物种减少,说明了有其他物质生成,不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D、根据物理变化的特征: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的形状,状态,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体积膨胀,属于物理变化,如水由液体变为固体,体积增大,错误。

故选C。

5.C

A、洗涤烧杯时,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又不成股流下,才是干净,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需要往两个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干净的纸,故B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C正确;

D、在实验室中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D错误。

6.D

A、立竿见影是光照形成影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风起云涌是云在风的作用下发生涌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7.C

A.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是外焰,外焰最亮,此选项正确;

B.熄灭后有一缕白烟产生,此选项正确;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对生成物的叙述,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此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有水生成,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白雾,此选项正确。

8.D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碳酸钠能与食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氯化钠不能,故能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生成碳酸钠,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常向样品中加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剩余废液中含有氯化钙,可能含有盐酸,无论是否存在盐酸,滴加AgNO3溶液都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9.B

A、食醋与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因此食醋能除水垢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吸收热量,使病人体温降低,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纯碱显碱性,能中和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A、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能检验氧气含量的多少;

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不相对应;

B、用火柴去点燃,会使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和蜡烛均具有可燃性,本实验无法证明白烟的成分,不能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

C、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外焰处最先碳化;

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不相对应;

D、液态水加热沸腾时生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实验结论与实验目的相对应。

11.A

A、煤炭燃烧放出热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电烫斗通电发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摩擦产生热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太阳能热水器被阳光照射变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12.D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通过制造出新的环保的物质可以保护环境,通过制造出的新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制造出新物质来研究新材料,生命过程探索也是离不开我们化学研制出的物质的。

13.D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④⑦②⑥①⑤③。

14.C

在使用量筒时不要仰视读数,也不要俯视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因为仰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小,量取到的实际液体偏大,所以仰视读数为10mL,实际大于10mL。

15.BD

A、“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过滤速度较慢,而不会导致滤液浑浊,故A错误;

B、“待过滤的液体超过了滤纸边缘”,待过滤的液体没有经过过滤,直接进入滤液中,而导致滤液浑浊,故B正确;

C、“漏斗尖端未靠在烧杯内壁”,有可能使滤液溅出,而非导致滤液浑浊,故C错误;

D、“玻璃棒紧靠在单层滤纸处并将其戳破”,待过滤的液体的液体没有经过过滤,直接进入滤液中,而导致滤液浑浊,故D正确。

故选BD。

16.AD

【分析】

从引力的观点确定暗物质的存在,虽是假设,但只能说暗物质可能存在,原因是找不到存在的证据。

暗物质的存在与否可能是与人类的技术水平或证据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存在与否只能是假设,所以不可确定暗物质一定不存在。

假设有暗物质的存在,将会开辟一个新的研究空间。

故选A、D。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大胆的假设。

17.AC

根据进行科学探究时,要有合理的理论依据,不能凭空猜测,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中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生成物中含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进行分析。

A、二氧化碳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不会生成硫酸,所以不可探究该反应可能生成硫酸,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钠和水含有钠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可猜测产生的气体可能为氢气,正确;

C、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不可能只是氧化镁,错误;

D、铜在灼烧时与空气接触,燃料酒精和空气中都含有碳元素,猜测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正确。

故选AC。

18.AC

A、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要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与反应后的质量是否相等,需要对比试验,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故A符合题意;

B、水通电分解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从而得出水的组成元素,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改变溶剂、温度测定物质溶解的多少,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所以属于对比实验,故C符合题意;

D、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集气瓶内,所以根本不存在对照实验,故D不符合题意。

19.BC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

“可能是食盐”,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可以尝一尝”应该是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即通过实验的方法。

20.BD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

生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

铁粉能够吸收水蒸气和氧气,可以防止食品受潮和变质,故正确;

B、盖上锅盖可以使油与空气隔绝,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可以降低温度;

住宅失火时用水能降低温度,但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设置隔离带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分离,故错误;

C、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

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是硬水;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能够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氯化铵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色固体,故正确;

D、氢气、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试管、烧杯、蒸发皿都可以用来加热;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错误。

21.量筒在水平的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出体积,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要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

22.右大镊子

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先加质量大的,并且要用镊子夹取。

23.底灯帽1/3预热

(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底套入,防止污染药品;

(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3)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4)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预热,再加热。

24.酒精灯存放时没有盖灯帽,导致酒精蒸发,灯心上留有过多的水分用嘴吹灭酒精灯所引起

(1)点燃酒精灯时,灯内有足量酒精,但不着火,可能是因为酒精灯存放时没有盖灯帽,导致酒精蒸发,灯芯上留有过多的水分;

(2)熄灭酒精灯时,灯内、外酒精一起燃烧,是因为用嘴吹灭酒精灯所引起,把火焰压入灯内,使灯内、外酒精一起燃烧。

25.打破试管腐蚀标签污染别的试剂发生火灾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1)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

(2)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腐蚀标签;

(3)使用胶头滴管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试剂,后果是污染别的试剂;

(4)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后果是发生火灾。

26.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或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集气瓶中,振荡)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燃烧的更旺是氧气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

(1)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无色气体中,若木条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

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能一次鉴别出这两瓶气体;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两集气瓶中,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

27.防止液体流下腐蚀标签防止发生爆炸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解析】

(1)倾倒液体时标签朝向手心,防止倾倒液体时的残留液腐蚀标签;

(2)甲烷具有可燃性,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

(3)若先撤离酒精灯,试管内的温度降低,试管内的气体遇冷收缩,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中的水被压入试管,热的试管遇到冷水,引起试管炸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