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991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学校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家长学校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家长学校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家长学校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家长学校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教材.doc

《家长学校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教材.doc(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学校教材.doc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

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

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孩子是希望,

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希望在你我手上

XIWANGZAINIWOSHOUSHANG

家长学校校本教材

写给家长的话

正如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即使是孪生的兄弟姐妹,也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所以,与学校教育一样,因材施教,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很重要的。

心理学范畴中,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

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不同性格、气质的孩子,他们所适应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

同样的教育方法,在这个孩子身上取得了成功,用在另一个孩子身上,不见得有同样的效果。

所以家长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是很有必要先对孩子的性格做个详尽的分析的。

一些家长常常把别人成功的教子经验不加分析地一古脑照搬过来,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却发现那并不是金科玉律,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像别人的子女一样取得成功。

所以,再神奇的教育方法,家长们在使用之前,也应该做个甄别。

要记住:

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目录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2、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做文明家长,培养文明孩子

4、家校合作

5、怎样能使你的孩子更聪明

6、家长也要做学校的主人

7、家长怎样肩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8、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9、做个好家长--21世纪的父母怎

10、做个好家长--表扬孩子的艺术

11、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2、父母怎样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13、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

14、为孩子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15、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16、巧用赞扬 增强自信 奠定孩子美好未来

第一课: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统一和相辅相成的。

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是真难。

随着孩子迈入学校门口的那一天,我们其实就把相当多的教育责任推给学校,比如书中写到,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时脱口日出:

到学校让老师好好管教管教你。

在我们身边,也时常听到家长诚恳的对老师讲:

老师,我们家孩子最听您的了,您好好说说他。

这些,恐怕就是潜意识里推卸自己作为家长责任的常见表现吧。

读过《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再想想身边优秀孩子的成功教育经验,有种深刻的感受,正如书中总结的:

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既是基础,又是补充和强化,只有三方共同的密切配合,才能造就合格的人才。

知道差距,就要真正从观念上转变,在行动上自觉,从一点一滴的教育做起,比如保持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主动了解和辅导孩子的学业;认真配合老师的要求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包括每天对孩子作业的检查和签字这样的“小事”……让我们用良好的教育、正确的引导、积极的环境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成长氛围。

毕竟,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家庭,应为孩子的第一步做好准备。

二、家庭教育中最基础的是“言传身教”,最重要的是成“人”教育。

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的行为时时迁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书中说到: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折射出的很多东西,就是父母的特性。

知此,你想让孩子爱学习,你就要读书;想让孩子有爱心,你就要帮助别人;想让孩子诚实勇敢,你就要坦诚做人。

通过家庭教育,通过点滴影响,给孩子好的心灵和品格,让孩子健康、快乐,做一个诚信、感恩的人,恐怕是天底下每个父母的期望。

那就从你我开始,从现在开始,端正自身,塑造后代。

三、认真学习书中的几个观点,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是书中提到的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为什么孩子平常作业完成不错,考试还出现差错?

为什么孩子在家侃侃而谈,与他人交流主动性却不够?

为什么喜欢老师和同学,却不能明确的表达?

学过《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对照书中描述的“加德纳智力观”,才明白,这应该属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范畴,即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内省智力的培养,这是我以前忽略的,精力基本放在孩子语言、逻辑数学、音乐等智力因素的培养上了。

今后,要在重视对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培养他的非智力因素,注意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形成热烈求知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并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一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在社会中生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二是第二讲中在培养孩子爱心方面。

对照书中说的9种方法,想想自己在培养孩子爱心方面的方法,的确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学校老师都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我为什么不能在孩子学习疲惫的时候用深深的拥抱给他力量?

我为什么不能象书中所说的,充分给孩子表达爱的机会和感受?

为什么在孩子兴致勃勃讲学校趣事的时候,我不能放下锅铲认真的听听,哪怕只有5分钟,吃饭不在乎迟那5分钟,可孩子对妈妈爱的感受可能是永恒……爱也是一种技巧,特别是让孩子在我们的爱中学会爱。

三是在第六讲中讲到家长和学校、学校活动的参与问题,我更是做深深的检讨,一直说孩子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不积极,其实是自己没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小感冒流鼻涕,我给他兜里装的鼓鼓囊囊的纸,怎么就没想到象别的家长一样让孩子多拿点纸放到教室公用呢?

下雪教室门口滴水路滑,我一再嘱咐孩子走路小心,怎么就没象别的家长把冰去掉铺一块地毯?

事情虽小,能想到和做到就是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孩子的最好办法呀。

细翻《小学家长学校教材》,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很多东西,不照镜子,不认真的对照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寻找解决的办法,现在能通过有任务的学习静下心来修正自己,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我一定坚持把《小学家长学校教材》学习下去,加强和学校、和老师的沟通,不断改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培养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第二课: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

1、首先,在家里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地位,要把他们摆在集体中,让他和别人平等地生活。

2、要改变家庭中的孤单环境,可以经常给孩子找小伙伴玩,让孩子把自己的糖果拿给小朋友吃,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孩子团结互助的精神。

3、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的活动,勇敢地承担班级中的一些工作。

有的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功课,不让孩子担任班干部工作,结果,他的孩子只顾学习,对班级中的事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小怕事,个性得不到发展。

4、给孩子讲一些团结互助的故事,来感染孩子。

二、热爱劳动的培养

1、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

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

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加以鼓励,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对,高兴地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孩子还常会一面伸手一面说"我来",要自己吃饭、洗手、穿衣服……这又是进行爱劳动教育的好机会。

家长一定要耐心鼓励和帮助孩子独立做这些事,切莫为图省事而包办代替,使孩子对劳动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2、让孩子量力而行。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和时间。

如让三四岁的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饭、漱口、洗脸、穿脱衣服等,让五六岁的孩子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擦桌椅、扫地、洗手帕等,让七八岁的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环境卫生等等。

孩子劳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在20分钟以内。

3、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以后再逐步让他自己干。

并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经常鼓励和表扬。

对孩子的劳动成果,家长应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还要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敢于实践,动脑筋想办法,使劳动进行得又快又好。

孩子的劳动与成人不同,不应以他们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爱护公物的培养

1、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时,可告诉他们一些公物的名称,如街边的垃圾筒、电影院里的椅子等,使他们知道这些东西属于国家和集体,我们要从小爱护它。

2、看到公物损坏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它们为什么会损坏的?

让孩子讲讲这些公物损坏了对人们有什么不利。

通过谈话,使孩子知道损坏公物是不好的行为。

3、家长应以身作则,不做损坏公物的事。

看到有人损坏物时,应告诉孩子这是破坏行为,并且带着孩子去劝阻

第三课:

做文明家长,培养文明孩子

一、文明家长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子女的好榜样。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如何教育孩子讲文明,有礼貌

1、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礼貌言行

如果孩子和长辈说话时没有使用敬语“您”,家长便可勒令孩子说上几十遍,直到孩子说正确了为止。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和长辈说话应该讲礼貌、有礼节。

当家中来了客人,家长应该要求孩子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客人告辞时,要求孩子把客人送到门口或电梯口。

2、为孩子做好楷模

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如果家长自己就不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人,即使对孩子的管教特别严,苛求孩子的言行要有礼貌,效果肯定也是不明显的。

孩子是在模仿家长的言行中长大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讲文明礼貌的人,家长就应该成为孩子的楷模。

3、讲清道理,少斥责

孩子的自律性比较差,即或是那些乖孩子也会有不乖、不讲文明礼貌的时候。

当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或者行为粗鲁无礼时,一定不要仅仅是简单粗暴地加以制止,而是要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那样说话、做事。

4、发现问题就立即解决

培养孩子讲文明、有礼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可能要求孩子在一夜之间就变得彬彬有礼。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不习惯用敬语时,便立即加以矫正,直到孩子养成了说敬语的好习惯为止。

5、明确对孩子说出家长的期望和要求

家长应该和孩子多谈心,明确告诉孩子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

告诉孩子哪些言行是文明礼貌的,哪些言行是粗鲁无礼的。

让孩子明白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和孩子外出的时候,当看见有人在大街上打架或吵架时,家长应该立即告诉孩子,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是不文明礼貌的。

当孩子在家里特别闹腾的时候,家长可能非常生气,但一定要控制住情绪,尽量避免对孩子大叫大嚷,而是要语气平和地告诫孩子,“希望你保持安静,爸爸妈妈需要休息”,或者说“你的动作应该轻一些,别影响楼下的叔叔阿姨休息”

 

 

第四课:

家校合作

一、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能否配合学校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配合得好,家庭教育就能使学校教育得到延伸,得到强化,反之则可能会削弱学校教育。

很多家长将孩子的一切教育都交给学校,首先我们老师很感谢他们对学校如此的信任,但是同时我也想提醒这些家长,第一,学校教育的时间仅仅9小时,在这9小时内学生需要接受新的文化知识;第二,学校不可能实现“教师学生“一对一”的学习生活方式,所以教师不可能从学生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切活动一一关注;第三,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儿童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1家庭;2学校; 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