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9805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脚手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正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泾泰新居工程位于西咸新区泾河。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1945㎡,地上20700㎡,地下1245㎡,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总建筑高度为49.90m.

  本工程的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建筑防火类别及防火等级为:

二类高层单元式住宅,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实际总户数:

224户。

   

2、 

监理工作依据

  2.1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经批准的监理规划;

  2.2 

业主与承建商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及其附件;

  2.3 

设计施工图及其说明以及施工单位的深化节点图;

  2.4 

现行国家和地方的规范和标准:

3、督促总承包方必须按施工方案实施

  3.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应包括:

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3.2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计算。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尺寸符合下表时,相应杆件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但连墙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2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

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3.3当搭设高度超过50m,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递给建筑物承担;

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荷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

  3.4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5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4、立杆基础

  4.1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1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铺50mm×

20m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

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2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

  4.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

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试验表明;

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200cm),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

当木板长度大于2跨时,将有助于克服两立杆间的不均匀沉陷。

  4.3当立杆不埋设时,离地面20cm处,设置纵向及横向扫地杆。

设置扫地杆的做法与大横杆及小横杆相同,其作用以固定立杆底部,约束立杆水平位移及沉陷,从试验中看,不设扫地杆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也有下降。

  4.4木脚手架立杆埋设时,可不设置扫地杆。

埋设深度30~50cm,坑底应夯实垫碎砖,坑内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脚手架基础地势较低时,应考虑周围设有排水措施,木脚手架立杆埋设回填土后应留有土墩高出地面,防止下部积水。

5、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5.1架高度在7m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1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小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2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表中规定距离设置。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效,从脚手架荷载试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置时,承载能力提高7%。

  3连墙杆应靠近节点并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

  4连墙杆依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5.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

  1连墙杆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

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

  2连墙杆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

柔性连接可在墙体内预埋Φ8钢筋环,用双股8号(Φ4)铅丝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

  3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

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杆。

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在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6、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6.1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

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

  6.2 

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

  力;

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临界荷载下降27%.

  6.3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加脚手架的 

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

  1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数为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

~60°

之间。

  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

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

  3高度在25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

  4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续,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

  5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横向剪刀撑,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为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可在脚手架拐角处及中间沿纵向每隔6跨,在横向平面内加设斜杆,使之成为“之”字形或“十”字形。

遇操作层时可临时拆除,转入其他层时应及时补设。

  7、 

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7.1脚手架是施工人员的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板之间紧靠。

采用搭接时,接槎应顺重车方向;

竹笆脚手板应按主竹筋垂直与大横杆方向铺设,且采 

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1.2mm镀锌钢丝固定在大横杆上.

  7.2脚手架可采用竹、木、钢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竹脚手板应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

竹板必须是穿钉牢固,无残缺竹片的;

木脚手板应是5cm厚,非脆性木材(如桦木等)无腐朽、劈裂板;

钢脚手板用2mm厚板材冲压制成,如有腐蚀、裂纹者不能使用。

  7.3凡脚手板伸出小横杆以外大于20cm的称为探头板.由于目前铺设脚手板大多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若遇探头板有可能造成坠落事故,为此必须严禁探头板出现。

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及立网作业面限定,把探头板封闭在作业面以外。

  7.4脚手架的外侧面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

密目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细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每个环扣间隔)系牢在脚手管上。

  7.5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按临边防护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用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滚落。

8、交底与验收

  8.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并有专人指挥。

  8.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8.3验收标准:

(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

  1钢管立杆纵距偏差为±

50mm。

  2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H,且不大于10cm(H为总高度)。

  3扣件紧固力距为:

40~50N·

m,不大于65N·

m。

抽查安装数量的5%,扣件不合格数量不多于抽查数量的10%。

  4扣件紧固程度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试验证明,当扣件螺栓扭力矩为30N·

m时,比40N·

m时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下降20%。

  8.4对脚手架检查验收按规范规定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施工承包单位验收人员签字挂牌使用。

  9、小横杆设置

  9.1规范规定应该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牢。

设置小横杆的作用有三:

一是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

二是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

三是约束双排脚手架里外两排立杆的侧向变形,与大横杆组成一个刚性平面,缩小立杆的长细比,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

当遇作业层时,应在两立杆中间再增加一道小横杆,以缩小脚手板的跨度,当作业层转入其他层时,中间处小横杆可以随脚手板一同拆除,但交点处小横杆不应拆除。

  9.2双排脚手架搭设的小横杆,必须在小横杆的两端与里外排大横杆扣牢,否则双排脚手架将变成两片脚手架,不能共同工作,失去脚手架的整体性;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两端应固定在立杆上,大横杆搁置在小横杆上固定,大横杆间距≤40cm。

  9.3单排脚手架小横杆的设置位置,与双排脚手架相同。

不能由于半砖墙、18cm墙、 

轻质墙、土坯墙等稳定性差的墙体。

小横杆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8cm,小横杆入墙过小一是影响支点强度,另外单排脚手架产生变形时,小横杆容易拔出。

  10、杆件搭接

  10.1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及大横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方法。

立杆若采用搭接,当受力时,因扣件的销轴受剪,降低承载能力,试验表面:

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大2倍以上;

大横杆采用对接可使小横杆在同一水平面上,利于脚手架搭设;

剪刀撑由于受拉(压),所以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接头处设置扣件不少于两个。

考虑脚手架的各杆件接头处传力性能差,所以接头应交错排列不得设置在一个平面内。

  11、架体内封闭

  11.1脚手架铺设脚手架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当作业层脚手板发生问题而落人落物时,下层有一层起防护作用。

当作业层的脚手板下无防护层时,应尽量靠近作业层处挂一层平网作防护层,平网不应离作业层过远,应防止坠落时平网与作业层之间小横杆的伤害。

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cm)已构成落物、落人危险时,也应采取防护措施,不使落物对作业层以下发生伤害。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TheNameOfTheCompanyOrOrganization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