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9234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大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档格式.docx

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物理学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能力

强调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了解和体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及其适用条件;

能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

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能阐明相关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二)应用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楚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建立物理模型;

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和各种资源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进行表达分析。

物理学和数学的关系密切。

高考试题的解答,不仅对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等有一定的要求,对极限、微元等思想方法也有初步的要求。

(三)实验与探究能力

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操作,收集和处理数据,分析和表达等。

能独立完成附表(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并进行实验,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能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处理问题,包括进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以上几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例1】选自2012年全国理综新课标卷·

螺旋测微器【例2】选自2011年山东理综卷【例3】选自2012年福建理综卷具体内容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

课程标准实验版·

2013年版)》中物理部分的要求和安徽的实际情况,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物理3-5(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其中物理3-2、3-4和3-5模块内容的分值占物理试题分值的20%左右。

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详见附表。

附表所列出的各个模块的内容可以单独成题,也可以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合理地综合成题。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附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

其含义如下:

 

 Ⅰ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

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

用”相当。

列如,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在附表要求栏中的要求是不同的,弹性势能的标记为Ⅰ,重力势能的标记为Ⅱ。

两者的最大区别是:

对弹性势能只要求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物体以及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在形变消失即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过程中弹性势能会释放出来,不要求知道关系式

对重力势能的要求是必须知道其数学表达式,并能通过计算重力做的功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

虽然用Ⅰ标记的知识一般限于定性介绍,对应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要求比较低,但是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该标记的知识,只是对该知识的考查要求仅限于Ⅰ所标记的要求。

附表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1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位移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自由落体运动

相互作用

重力、弹力(弹性形变、弹性限度)和胡克定律

摩擦力(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

只要求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计算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包括共点力平衡的分析与计算

超重和失重

物理2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知道研究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

离心现象(删去)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删掉)

只要求知道其物理意义

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不要求运用关系式

进行计算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物理3-1

静电场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静电现象的解释(摩擦静电、静电感应)

点电荷

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电场线

电势能、电势、等势面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常用的电容器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

恒定电流

导体中的电场与电流(删去)

包括关系式: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阻的串联、并联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磁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分布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安培力的计算只要求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的公式

洛伦兹力的计算只要求速度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物理3-2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涡流

交变电流

能结合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理解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推导过程,其中

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删去)

物理3-4

机械运动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

简谐运动的图像(即x-t图像)

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即

受迫振动和共振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正弦波)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之间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

介质的折射率(即绝对折射率),

分别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干涉

光的颜色、色散

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删去偏振)

全反射(光疏介质、光密介质、临界角)

物理3-5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要求会一维的计算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单位制与实验

单位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等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与探究

实验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3: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4: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5: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6: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8: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9: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10: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12: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计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

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做要求。

4.关于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只要求会使用多用电表正确进行电阻、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测量。

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例1】--【例18】

非选择题

【例1】--【例22】

具体示例略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化学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

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制定《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理科·

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化学科部分。

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考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

  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

  了解:

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

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

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要求和化学学科的特点,依据《考试大纲》,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确定化学学科的考试范围和要求如下。

考试范围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试内容包括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对应《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部分);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包括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部分内容,约占15%。

第一部分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饱

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4)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5)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7)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等)。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

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6)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7.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

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

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不要求计算)。

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

  

(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四)常见有机物

及其应用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烃类物质的主要性质及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4.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5.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

 6.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5.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7.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8.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第二部分

(一)《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如氢谱等)。

 (4)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顺反异构体和手性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

 (3)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