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9149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要用巧妙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教材意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当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最正确状态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好。

好课应当是越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探究的容也越多,学生的思路就越开阔。

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处理教材以外,还应该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例如,一节一年级数学课讲解的是10的认识。

下课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看到10你们都想到了什么?

”学生们的回答各有千秋,有的说出了10的组成,有的用稚嫩的语言解释着10与1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在问老师,10和100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正是在老师有意识的培养中不断树立起来的。

接下来我将谈一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将如何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吃透”教材。

课堂教学是从钻研教材开始的。

只有深刻理解教材,准备充分,上课时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

只有对教材的钻研达到一定深度、广度,才能在课堂上轻松面对教学中的任何问题。

教学中可以这样做:

(一)理清知识脉络把好教材。

俗话说:

“一节好的数学课,绝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

”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是反过来看,如果没有知识做载体,我们很难谈教学。

所以,钻研教材要把数学知识作重点分析。

而且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说明,数学知识必须深入钻研,因为它系统性强,知识与知识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横向与纵向都有深刻的联系。

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沟通知识间的在联系才能找准、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教师,首先要尽可能了解课程的全貌。

你教这个年级有什么新知识传授,需要哪些旧知识铺垫都要有大概地了解。

通过对几册书的大概了解,做到对知识间的在联系心中有数,并设计出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传授程序,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次,应明确每册书,每个容要达到的教学要求。

只有把握好教学要求,才能把握好教学尺度。

(二)领会编写意图,精心设计。

对待数学课本,首先要尊重教材。

因为教材中每个例题的选择和每个习题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

凝聚了众多教育专家的理性思考,科学周密而蕴涵深意。

钻研教材时就要认真揣摩好这些编写意图,并根据需要对教材做一些增删和调整。

例如,平均数教学,以前是放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学的,而现在则放在统计中教学,这样编排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概念。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思路就要与以前有所变化,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有更深入地理解。

在深入领会编写意图以后,就要精心设计。

再如有位教师在演示“射线”时,用手电筒演示手电筒所射出的光线,并让学生画一画所看到的光线。

结果许多学生都画成了圆台形。

本来这位老师的创意是好的,让学生通过感受手电筒所发出的光线来理解无限延长的,但学生无法理解怎样无限延长,因为光线总要被别东西挡住的。

再说,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并不是一束光线,它是千万束光线的集合,学生没有线的视觉感受,只有体的视觉感受。

这里,尽管老师选取的素材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因为没有精心设计,反而弄巧成拙。

(三)研究思想方法,呈现新理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基本的数学素养之一。

而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

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

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

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

只有摸清了这条暗线,教师的设计就不用特意想怎样去表达新理念,就会自然地表达新理念。

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加减法后,一位老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题目是:

妈妈这个月给我36元钱,爸爸这个月给我29元钱,我这个月的午餐费是57元。

(1)这个月节余多少元?

(2)如果每个月都节余这么多钱,买一套价格为50元的书,需要攒几个月才能买到?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6+29=65(元),65-57=8(元),可有一位学生却用画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他的启发下,另一位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算法:

57-36=21,29-21=8。

他形容说:

“这个图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爸爸给的钱和妈妈给的钱,这个月的午餐费先不用爸爸给的钱,先用妈妈给的钱,结果发现妈妈给的钱不够用,还差57-36=21(元),于是再从爸爸给的钱中拿出21元补上,这时还剩下29-21=8(元)。

”这位老师热情赞扬了他们能借助图形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的做法。

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与时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初步获得了数形结合思想。

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更是各显神通。

这一问题原本可以直接列式计算:

50÷

8,但学生们只学习了表除法,如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题呢?

教师鼓励启发学生能不能借助于原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寻找出了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1)画图法:

(2)运用加法:

8+8+8+8+8+8=48(元);

(3)运用减法:

50-8-8-8-8-8-8=2(元);

(4)运用乘法:

6=48(元)。

这些算法计算的结果都是6个月攒48元还差2元,所以要攒7个月。

就这样学生们把这个已超出学习围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转化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新问题。

再看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一年级《统计》):

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公园看小猴,看看饲养员阿姨是怎样给小猴喂饼干的。

(多媒体出示一个大嘴巴的小猴正在吃饼干)请同学们帮这位阿姨数一数,小猴吃了几种饼干,每种有多少块。

(多媒体显示小猴大嘴巴,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一块接着一块掉进小猴的嘴里,下面的学生都在紧地用手指点着数饼干)

停!

请你们说说有哪几种饼干,每种饼干有多少块?

生1:

我知道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多少块我记不清了。

生2:

老师,小猴吃得太快了,没有数清楚。

那好吧,我再重放一遍怎么样?

要仔细观察,认真数。

(教师重新演示,发现有几个学生拿着笔在纸上画着什么)

这次看清楚了吧?

谁说说三角形的饼干有几块?

三角形的有6块。

不对,有5块。

生3:

不对,有7块,因为我刚才在纸上画下来的。

(把自己的记录举给大家看,证明自己正确)

这位同学想的方法比较好,他把这些图形都画下来,作了记录。

但是,由于饼干掉下来比较快,画下每个图形可能不太容易,要想又快又准确地记录下三种形状饼干的个数,用什么方法最好?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然后我们再来数一遍,好吗?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失败的原因,寻找最正确方法。

教师第三遍播放课件,每个小组有人在数,有人在记录,合作得非常好,教师将小组同学们记录的情况展示出来)

(1) 

□△○□○△△△○□□△△○□△

(2) 

□√√√√√△√√√√√√√○√√√√

(3) 

□□□□□ 

△△△△△△△ 

○○○○

同学们请观察一下,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说说你

们是怎么想的?

(2)种。

(2)种方法的记录员:

因为我们已经知

道有正方形、三角形、圆三种形状,所以我们事先画好了这三种图形。

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

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

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

这样又快又不容易出错。

(其他学生不由得鼓起掌来,纷纷说这组的方法好)

你能把刚才记录的情况整理填在下表里吗?

同学们,刚才我们作了记录,然后再整理填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统计问题。

大家掌握了统计的方法,就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下面请你说说,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

有4个○,有7个△,有5个□。

我还知道□比○多1个

我知道,○比△少3个。

生4:

我还知道△最多,○最少。

……

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什么叫统计,为什么要统计,怎样去统计,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感悟统计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学科教学涵和外延都拓宽了,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很多数学知识要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在观察、验证甚至是失败中感悟数学知识。

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见,每一项教学容中都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有机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真正认识数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合理开发重组教材。

新课程改革下,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

给老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的新理念还表达在: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

必须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教材观,合理地开发重组教材。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图画

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相比,除了选文更精美、编排更科学外,还动用了大量的版面配上了活泼、新颖、鲜艳的图画,图文并茂,相映生辉,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顺利的理解文字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图画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使用不到位。

具体表现为:

一是只当作一种点缀,而不是作为学习的一项容,很少去理会;

二是把图画放大在大屏幕或黑板上,使图文割裂,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三是缺乏指导,任学生盲无目的的进行所谓的欣赏,收效甚微。

这些做法与新课标精神与教材编写意图相去甚远,图画作为一种实用而重要的教学资源,不但要使用,而且还要创造性地用好。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承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

因此,针对学生承受知识的特点,我们要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

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63页第2题,原题是这样的:

求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如果照本宣科完成此题,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定势,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

有位教师对此素材进行了改进。

要求每位学生准备红色、绿色纸条各一条(成倍数关系),请学生求出红纸条的长度是绿纸条的几倍。

教师“变静为动”的举措,立刻调动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

最终有三种方法出台:

(1)先量每纸条的长度,再列式计算;

(2)用绿纸条在红纸条上量,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几次量完就说明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

(3)折红纸条,折得和绿纸条的长度一样,展开红纸条就看出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

这种以动促思、以思促学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愉悦,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2)变抽象为直观,促积极探究。

数学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抽象性。

学习数学的过程的核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往往呈现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形态,其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

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确定位置”一课,教材中呈现了一幅在夜间辨别方向的图画,这一幅图画在课堂上想利用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能告诉学生有北极星的一面是北面。

学生也只能进行记忆,不易于理解。

如何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

有位教师在本节课设计了这样的一系列数学活动。

先是寻宝活动。

课前教师在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课堂上告诉学生各种玩具放置的方向,让学生从操场的中间出发去寻找。

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当学生找到玩具后,再请他们说说是在哪个方向找到的,借机让学生认识四个方向。

接着,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用什么方式辨别方向。

学生侃侃而谈:

“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南面”,“我家的房子是南北向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

在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后,教师又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再反向返回。

就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清楚地辨认了方向。

最后,教师再把学生带回教室,引导学生在标明图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这样的一系列的过程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易于理解。

(二)变“书本教材”为“生活教材”。

叶圣先生说过: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

”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

只有当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克和千克》时,他是这样处理的,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这两种单位的概念,布置给学生一道实践作业:

要求学生到超市调查 

10 

种物品的重量(自由调查),要求对 

千克以下的物品用手掂量一下,感受具体的重量有多重,并且要求学生作好记录,以与写出一些心得。

在上课时候,要求学生都拿出自己的调查记录表来,按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能力都大有提高。

现在课程改革的要要我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有价值数学,能够在已有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可以经历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所以,这节课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以外的教育资源。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各种“生活情境”。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指针——秒针。

接着,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秒针走动的频率数数、拍手等方式体验“1秒”的实际意义。

再同时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

(1)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

(2)闭眼睛数出60秒;

(3)推荐一名同学跑出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

(4)估计穿好一件上衣、跳绳20次各用多少秒,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适当拓展教学容。

虽然现行的教材在不断改编的基础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生活与数学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又为拓展数学教材提供了条件。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生活实际、与教材的编排体系,以教材为扩散点,增加教学容,拓展教材空间,让学生接触与之相关的各类教材,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有位教师她根据生活实际,补充了一些容。

如:

一小时等于60分钟;

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是40分钟;

课间休息时间10分钟;

每天晚上播放的《新闻联播》所用的时间是30分钟。

随后,她又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

这是一个动手操作型的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原来练习仅仅是让学生填写安排表,这样容较少,达到的目标也比较单一。

于是,她就有意对此容进行适当地扩展,先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制定周末各项活动安排的计划表。

然后在课堂上,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各自的时间安排表,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将原来安排表中不合理的安排进行改进,将容单一的活动进行丰富。

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验于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这样为学生增加了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容,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将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四)大胆改编例题。

新课程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师可以以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

只要有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境,就可以重新确定材料进行编排或改编。

只要改变后的主题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都应该是成功的。

例如一位的教师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

他先认真观察主题图,发现了几个字:

去鸟岛喽!

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就从这里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

他知道在省有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叫千岛湖,它就是一个鸟的天堂,是个景色优美,绿色环抱的世界,湖里有一千多个小岛。

于是,他在网上下载了几幅千岛湖的照片,上课时候用电脑播放出来,配上优美的音乐,小鸟的叫声,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学生在欣赏完后,他趁热打铁:

小朋友,鸟岛美吗?

生:

美。

这节课我们去那里游玩好吗?

好!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完全打开了,接下来教师就开始上课了。

我们知道,一节课效率的高低要看教师在课前下的工夫有多少,在课前设计上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了,所以,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开发教育资源,走进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的好奇,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

这样大胆地改编例题,极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地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再如:

文登市实验小学吕洪芹老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她就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展现知识形成过程和学生鲜活生命的体验,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做了这样的设计:

1、从随意“折一折”中,加深对“产生分数的前提是平均分”的体验。

2、把“一步一步的被动操作”改为“一次创造性操作”;

把书上情境图作为引申练习,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这些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就摘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飨。

片段一 

请同学们拿起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纸片,看看是什么

图形?

我是长方形。

我是正方形。

我是圆形。

...... 

对,同学们手里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图形,请你随意折一折,然后用彩笔将折痕画出来。

学生活动。

(选取部分图形贴于黑板上)你能将这些图形分类吗?

(短暂思考后,一学生将黑板上的图形分成两类。

)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左边这几个图形是平均分的,右边的几个图形不是平均分的。

接下去教学1/2的读法、写法,并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1/2。

片段二 

上面我们用纸折出了1/2,那么,你还想折其他像1/2这样的分数吗?

(兴致很高)想!

好,大家小组合作,想折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

(生积极动手操作) 

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

(生纷纷举手) 

1/3,(举起手中的纸片)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这一份就是整个长方形的1/3。

要折出1/3这个分数有难度,可他却准确地表示出来啦,真了不起,我们把他折出的分数保留下来吧。

(让生1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3”) 

我折出了1/4!

(举起一等边三角形纸片,折成 

1/4)我这样折(重新演示折的过程),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1份涂了颜色,这一份就是整个三角形的1/4。

他的这种折法很有创意,我们也把它的学习成果贴在黑板上。

(让生2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4” 

(跑上前)我折出了1/16!

我把这个正方形连续对折了4次,刚好平均分成了16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个正方形的1/16,两份就是2/16,三份就是3/16...... 

(转身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16”)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本案例教学成功在于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好一个“请随意地折一折”,打破了以往教师只关注让学生把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平面图形平均分成两份,以此来体验1/2的不同含义,目标导向太直接的惯例教法。

让学生先“随意折一折”,这样必然产生两个结果:

“平均分的”和“不平均分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中主动抽象的“平均分”牢固地扎根于思维之中,并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平均分”是生活中的一种特例,是产生分数的前提,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学生认识了1/2后,教师又让学生“想折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深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才有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等这样的对他们来说的创新做法。

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交流、展示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也很好地实现了由“1/2”到“几分之一”认知上的飞跃。

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碰碰”,但每位学生都乐在其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五)适当调整教材。

一个教师不要死教书,更不要教死书,要赋予教材以生命。

适当地调整教材,可使教学的线路更具“曲线美”。

教学时,首先对教材条理化,把较难一点跳过去,待学生掌握后再回头学。

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发展区”。

通过条理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发现已有的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教材中的主题图一般是静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