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840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

《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上岗证保健-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doc

学前儿童卫生学考试重点

绪言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一个身体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被称得上是一个健康的人。

2、生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儿童健康状况的标志。

3、布鲁姆在考察了影响个体和群体的诸多因素以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和概括,提出了一个考量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

HS=f(E)+AcHS+B+LS

4、布鲁姆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健设施的易得性程度、生理学因素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等4个类别。

5、目前,已发现按孟德尔式遗传的人类疾病有3000种左右,估计每一百个新生儿中有3—10人患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遗传病。

6、当今,不良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为主要的因素。

7、卫生保健应由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第三章

1、被我国列为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是: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腹泻。

2、肺炎的防治:

加强儿童体格锻炼;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服用预防药。

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1)妊娠后期,孕母需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或补服血药物;

(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可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豆肉糜等。

亦可用含铁的强化食品。

尤其早产儿、双胎儿更应补充铁;(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应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并同时选用水果或可以生食的蔬菜,也可在食盐、酱油、乳粉、饮料、点心等重添加适量的铁制剂和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铁易溶于水,便于吸收。

(4)早防早治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1)安排儿童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蛋黄、肝等辅食。

(3)及时治疗某些疾病。

如影响维生素D和钙质吸收的胃肠道疾病及影响维生素D转化的肝、肾疾病。

5、肥胖症:

一般以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均值20%以上。

6、肥胖症的预防(单纯性肥胖):

(1)避免过度饮食。

(2)鼓励儿童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进行体格锻炼。

7、学前儿童常见的五官疾病有:

龋齿、弱视、中耳炎等。

8、龋齿:

是学前期最常见的牙科疾病,在学前儿童中发病率很高。

9、弱视的危害性:

患弱视的儿童,不能建立双眼平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故不能很好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

10、学前儿童常见的身体缺陷有:

脊柱弯曲异常、扁平足等。

11、外环境中一些能侵入机体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叫病原体。

传染病就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12、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对同一种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

13、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一般经过4个时期: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14、根据某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可以确定这种传染病的检疫期限。

15、能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称为传染源。

16、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腮腺炎、流感、麻疹、结核病、百日咳等);饮食传播(菌痢、甲型肝炎、伤寒等);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沙眼等);虫煤传播(蚊——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医源性传播。

17、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这种传染病的人。

18、传染病的预防应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主要环节(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采取综合性措施。

19、流行性腮腺炎的最长潜伏期是21天,因此接触者检疫期也为21天。

20、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

第四章

1、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

2、儿童动作发育,与身体发育相类似,体现了自上而下(头尾法则)、自中心而边缘(远近法则)、自粗到细等规律。

3、语言的发育必须要求听觉、发音器官及大脑三者的功能发育正常,三者中任何一个发育异常,都可影响语言的发育。

4、一般而言,情绪与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属于较为低级和简单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是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5、具体的来说,心理发育遵循了如下的顺序,从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能力)——抽象思维。

6、帅选的目的是运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获取有关儿童心理发育方面的信息,以便据此作出结论,确定所测儿童是否需要作进一步的诊断性评价。

帅选只提供对儿童的粗略的评价,发现儿童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而不能做作论性的诊断,对儿童日后的发育也没有预言作用。

即使在帅选检查过程中表现很差的儿童,也不能就此确定为有问题或有心理障碍。

第五章

1、心身疾病(是由心里因素引起的)是一组躯体疾病或一种综合症,它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造成的,可能有器质性的倾向(器质性病变),也与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其所处的环境有关联,但是更多的是与个体遭受到过度或过强的紧张刺激有关联。

2、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特有的问题和障碍。

3、这类问题和障碍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易变性和被动性,有的会随着他们的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有的经过矫治即可得以纠正,有的即使终身保留也不会引起其他方面的问题。

4、什么叫拒绝上托幼机构:

学前儿童初次上托幼机构,不习惯与父母分离,出现一些情绪波动,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有的儿童情绪波动过大,持续时间过长,以至拒绝或者害怕上托幼机构,一提起上托幼机构就诉说头痛或者腹痛,这种情况在学龄期已发展成为拒学。

5、预防措施:

对于拒上托幼机构的儿童,应充分了解其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游戏和集体活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应从根本上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儿童在家庭和集体生活中感受到温暖,此外,还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消除自卑心理以及对立和反抗的态度。

6、口吃的定义:

口吃是学前儿童中常见的一种语言节律的障碍。

有这种语言障碍的儿童在说话时,声音、音节或单词往往较不正确地重复、延长或停顿,以致中断了节律的语流,在说话时常伴有跺脚、摇头、拍腿和做鬼脸等动作。

7、口吃的表现:

有这种语言障碍的儿童大多自卑、羞怯、退缩、孤独、不合群。

由于口吃,儿童心理产生紧张,在情绪兴奋、惧怕、激动等紧张状态下,口吃表现得更为严重。

口吃大都发生在2——5岁,男女发生比例大约为2—5:

1。

8、口吃的矫治:

矫治儿童的口吃时,首先要消除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因素,避免周围人对儿童的嘲笑和模仿,要消除儿童对口吃的紧张心理,树立信心,鼓励主动练习,大胆地说话,自由地呼吸,放松与说话器官相关的肌肉。

对于口吃较为严重的儿童,不要强迫他们说话,不要催促儿童重复地把话说清楚,可以指导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用简单的对答方式一问一答,放慢语言速度,使儿童在说话时呼吸逐渐正常,使口吃现象减轻。

9、吮吸手指的定义、表现、不良后果:

儿童在2—3岁以后,已能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食物的要求,吮吸手指的行为会逐渐消失,但是有少数儿童却仍保留了吮吸手指的行为。

由于这种行为会受到同伴或成人的非议,因而会引起儿童感到焦虑、害羞。

此外,吮吸手指还容易引起消化道感染或肠道寄生虫病,以及手指肿胀、脱皮、发炎和局部化脓感染,还可造成下颌发育不良,牙例异常、上下牙对合不齐,妨碍咀嚼等功能。

10、吮吸手指的预防:

预防儿童吮吸手指的习惯,关键在于从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让儿童每天定时定量的饮食,饥饱适度,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并让他们有机会与同伴和成人交往。

对于有吮吸手指行为的儿童,不能采用粗暴的教育手段,恐吓、打骂等不仅不能纠正儿童吮吸手指的行为,还会引起儿童心理紧张,产生自卑感。

采用在儿童手指上涂抹苦味剂的方法可以纠正部分儿童吮吸手指的行为,但是更好的方法是以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去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此外,还要对儿童多加关心和照顾,使他们在各方面的合理需求都得到满足。

一般而言,儿童吮吸手指的习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

11、习惯性阴部摩擦的定义、表现:

儿童用手抚弄自己的生殖器,或用其他方式刺激阴部的行为被称为习惯性阴部摩擦,这种问题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比较多见,到学龄阶段则会减少。

儿童除了喜欢用手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外,部分女性儿童有时两腿交叉上下移动,或将小物件塞进阴道,年龄稍大的儿童有时会依靠在突出的家具角上,或骑坐在某种物体上活动身体,摩擦阴部。

在发生这种行为时,儿童常常表情紧张、眼神凝视、面部通红,有时还伴有出汗、气喘等。

学前儿童的这种行为的发生可以不分场合,但是大部分儿童则在入睡之前或是刚醒来时进行,可持续数分钟。

有的儿童为了避免成人干预而暗自进行。

12、预防:

预防学前儿童习惯性阴部摩擦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给儿童经常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洁和干燥;要让儿童养成上床就入睡,醒来就起床的习惯,不要让儿童一个人在床上玩得太久;要纠正儿童的睡眠姿势,给儿童盖的被子不要太厚;不要给儿童穿太小太紧的裤子,衣服不要穿的太多太热;要注意儿童有无寄生虫感染,若有发现,及时治疗。

此为,可为儿童安排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游戏活动中。

第六章

1、六大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

2、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及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率和利用率。

3、瘦肉中蛋白质占16.7%;鸡蛋中蛋白质占14.7%;大白菜中蛋白质占1.1%。

4、蛋白质利用率指的是食物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

5、生物价,它表示氮在体内的储留量占氮在体内吸收量的百分比。

6、必需氨基酸是体内需要但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必需由食物供给,若供应不足就不能维持人的氮平衡,影响身体健康。

7、

完全蛋白质

氨基酸组成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不但能维持生命、还能促进生长发育

半完全蛋白质

氨基酸种类基本齐全,但比例不够合理

仅能维持生命、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不完全蛋白质

氨基酸种类不全

不但不能维持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反而会使机体日渐消瘦

8、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食物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比例虽然不同,但是可将不同食物适当混合食用,使食物蛋白质之间相互补偿相对含量不足的氨基酸,使其比例尽量接近氨基酸组成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9、脂类是一类极复杂的化学物质,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物,是食物中产生热量最高的一种营养素。

10、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可溶于食物脂肪中,并随同脂肪在肠道中被吸收。

11、热能来自产热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食物中的其他成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等)都不能产生热量。

12、学前儿童对热能的需要,主要用于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生活活动和生长发育等方面。

13、一般建议,婴幼儿每日膳食中蛋白质所供给的热能应占总热能的10%--15%,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55%--60%。

14、食物中钙的来源以乳和乳制品最好,不但含量高,而且易吸收,是婴幼儿最为理想的钙源。

15、钙缺乏能影响婴幼儿的骨骼、牙齿的发育,发生佝偻病。

16、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氧的运输和细胞的呼吸。

17、维生素A不足,视觉的暗适应能力降低,严重时可发生夜盲症。

18、维生素B1——脚气病;维生素B2——口角炎

19、维生素C——坏血症

20、食物进入口腔,接触消化器官,引起消化液的分泌,称为“化学相”分泌。

21、托幼机构的膳食要能增进和保持幼儿的食欲,应做到:

食物多样化;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愉快的情绪。

22、混合食物在婴幼儿胃中停留约4小时左右,因此两餐之间的间隔以3.5—4小时为宜,不宜少于3小时。

第七章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