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275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规划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科技,政治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人的道德素质的现代化。

社会学研究表明,宗教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力量之一。

一方面,宗教教义和宗教历史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容,长期以来成为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宗教领袖一般都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信徒中有

很高的道德威望,他们的道德榜样作用对信徒有很强的影响力。

第三,在社会层面,宗教具有稳定秩序的功能。

宗教通过宣讲教义,举行仪式等活动,可以加强信众对现行秩序的认同,舒缓精神危机,减少社会震动。

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是世俗化的,但他们大都给予宗教充分的信仰自由,允许宗教发展,就是意识到了宗教的这一社会功能。

第四,宗教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0世纪初,韦伯提出了著名的新教伦理命题,认宗教所倡导的勤奋,克己,忠于职业等伦理精神,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大约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一论断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2003年,纽约大学的金融史教授耐尔·

佛格森在《时代》周刊上撰文,对欧洲和美国最近20多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总结:

美国经济超过欧洲的根本原因是宗教因素。

美国人一年的平均工作时间为1976个小时。

德国人是1533个小时,荷兰人和挪威人则更少。

1973至1998年间,美国的就业率从41%升至49%,而德国和法国的则分别降至44%和39%。

欧洲各国工作时间的减少正好与其宗教信仰的急剧衰落相符,大约50%的欧洲人表示上帝与他们“无关”;

而在北美,82%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帝“非常重要”。

人们由此断言,美国经济的活力与其较高的宗教参与程度有关,宗教所提供的伦理支持成为美国经济优于欧洲经济的原因。

第五,在当代中国,宗教还具有文化展示功能,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方式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今天我国佛教与道教的绝大多数著名寺观都是国家指定的旅游场所,一到节假日,无不人山人海,其中宗教徒的比例实际很小,大多数人都是在观光。

一方面,宗教活动场所为人民群众的游览休憩提供了方便;

另一方面,群众也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

再者,地方政府和人民则在其中获得经济效益。

这是解释当今中国宗教发展原因的一个重要视角。

总之,在当今社会,宗教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的心理慰藉、道德教化等,也有现代的经济和其他社会功能。

这些因素构成了宗教在现代社会生生不息的根源。

1.1.2中国宗教园林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其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民族风格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而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宗教精神、信仰意识、文化心态和园艺技法创造出的一种驰誉世界的宗教园林,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虽然有不少宗教园林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断墙残垣,甚至形消影灭。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和兴盛,宗教文化研究的展开和深化,中国宗教园林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旅游界的普遍重视。

宗教园林成为宗教传播和宗教功能发挥的媒介,同时也为宗教活动提供了物质场所,而且,宗教园林为宗教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氛围,满足了人们猎奇、求知的心理,对旅游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之一。

因此,当前在对宗教园林进行开发建设时,应珍视中国宗教园林这项宝贵的文化资源,真正加以改善、保护,为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生产方式的变革、新旧体制的交替、对外开放的加大、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都在促使社会文化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在现代社会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剧的情形下,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开始困扰着人们,特别是当人们在尽情享受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人文精神却逐渐丧失,许多人感到从未有过的精神紧张、情感空虚,为物欲所役,被金钱所累,丧失了目标和理想,找不到行为准绳,精神上无所寄托。

人们陷入了信仰危机,也深刻体验到了信仰缺失带来的困惑与迷茫。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5年的调查和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表明,信仰缺失已成为降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并对社会安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

“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

”[1]鲁迅先生曾说:

“人心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

”也即是说,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

人需要信仰,不仅在于通过

[1]张晓芒,解读现实生活文本,研究重大社会问题[J].哲学研究,2000(6)

信仰的形式超越短暂、有限的人生,实现对无限、永恒的价值追求,而且在于人有

从信仰中得到激励、慰藉的需求。

人对无限、永恒的超越虽不能达到,但心向往之,能给人以极大的安慰。

信仰使人超越动物式的本能生活,超越个人的孤立无助,超越人生的空虚和恐惧,将肉与灵的冲突,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的解决,与更高的理想境界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人过上一种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而宗教用不同的方式,对生命和世界作出诠释,对现实世界的人类具有明显的启迪、安慰、寄情的作用;

宗教中的神灵,都被信徒认为是有超自然力的可靠可依傍的对象,满足了人的不同层次的精神信仰需要,包括获得慰藉的需要,摆脱恐惧和孤独,群体交往的需要,追求平静的需要,情感宣泄的需要等[1]。

宗教园林则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心灵慰藉、感受、体验之所,这无论对个体的生命质量,还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3寺庙园林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教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互补,发挥其整体合力的作用,从而推动了佛教、道教在中国的发展,因此我国古代宗教素以佛、道并著。

然而道教在历史上素以式微不振见称,其与我国文化发生密切关系者,当推佛教为最。

佛教在我国的影响颇大,除了波及政治与经济领域,并且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建筑等。

特别是隋唐以来,佛教逐渐中国化,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与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无疑受到佛教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其独特造园方法和特色的寺庙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主要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别,寺庙园林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寺庙园林在数量上远超过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总和,而且较其它园林分布更广,足见其影响之深,地位之重。

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佛教作为中国宗教信仰之一,在很多人心中将

[1]罗竹风,人·

社会·

宗教[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32-263.

它与迷信联系起来,佛教寺庙更是成为迎合世俗百姓求神拜佛、趋吉避凶的场所,

许多寺庙被大肆的破坏,寺庙园林逐渐被人忽略。

其实,佛教的众多教义都是以善为先,强调“忍”和“悟”,这些都通过不同

的表现形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信徒的心中,寺庙园林则是寄托人们高尚审美情感的精神住所。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深山藏古寺,曲径通禅房”的静谧、祥和的时空,令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人们可以目睹到佛教徒的虔诚信仰,感受到他们宁静、宽舒、坦然、达观、淡泊的状态,而得到一些启发;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与博学睿智的大师直接交流,获得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知识。

并且,在佛教教义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天地同根,万物一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等众身平等,生命轮回,强调不杀生,敬畏生命,反对无度占有和浪费的思想指导下,大多佛寺都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这不仅美化了寺庙园林环境,并且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俗话说的好:

“多修一座庙,少修十座监狱”。

随着国家宗教保护政策的出台,如今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佛教,重视寺庙园林建设,使“佛教治心”等宗教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1.2研究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宗教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神秘性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来朝圣、观光、修学和游憩。

据权威部门统计,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宗教名胜所占的比例,在中国达到了55%以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宗教名胜竟占了90%,宗教与旅游关系密切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据2006年武汉市旅游市场调查统计分析,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占比类型:

历史遗迹占21.61%,宗教文化占36.14%,民族风情占13.73%,名山大川占28.79%,度假娱乐占31.78%,可见宗教文化旅游备受游客喜爱;

无论对于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游客,它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市场。

寺庙园林作为佛教思想、寺庙文化的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信息载体,是独特的宗教文化景区,其佛教建筑、佛教活动和佛教艺术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强大的旅游吸

引力。

因此在对宗教文化景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应该是以有效的保护宗教文化资源,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促进人、社会、文化、经济的综合发展,以资源的真实和完整提供给游人以优美的景观和美好的体验。

但是由于旅游迅速发展而带来的过度重视经济收益使得景区管理思想混乱,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发展的性质不明确;

如以旅游产业政策取代文物保护事业政策,以旅游经济目标指导景区的开发建设并取代宗教文化的保护目标。

并且现状各部分管理机构的相互牵制,对于旅游中产生的一些新的需求和变化,在管理上不能够及时地做出相应举措。

同时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有些地方对于资源的认识趋于简单,开发过度而保护小力度小。

尤其是近20年的错位、超载开发,使得寺庙园林景区趋于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

不少寺庙园林也在进行不断的修复、加建活动,出现了一股“筑寺建庙”热,许多地方恢复重建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后因各种原因被毁的有名寺庙,但在寺庙的规划、设计、修筑过程中,由于对当地的历史沿革了解不够,对佛教文化内涵了解不深,往往只注重其外在形式的恢复,没有注意到佛教思想、寺庙文化内在精神的发扬,结果寺庙园林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使得寺庙园林的发展出现了保护与建设不当,商业化严重、文化教育功能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佛教在广大信徒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成为烧香磕头拜佛的迷信场所,所谓的人类文化瑰宝沦落为摇钱树。

因此,如何运用规划手段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对寺庙园林的发展和利用,使寺庙园林真正起到宗教传承的载体作用,发挥寺庙园林的现代功能,保证宗教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3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的内容

佛教自西汉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经长期传播发展,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根据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分为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

教三大派系。

由于各大派系的佛教教义均精深玄奥,佛教典籍也浩如烟海,限于时

间和文章篇幅,本文则以汉地佛教的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中国寺庙园林研究。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一支,长期以来一直屈居于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之后,古今中外对古典园林研究者很多,但大多也集中于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对于寺庙园林则多是一笔带过。

然而,通过对寺庙园林的研究,笔者深深发现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创作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的影响,与寺庙园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寺庙园林有其存在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中国寺庙园林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梳理,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总结出寺庙园林的特点(包括寺庙园林的文化、功能以及寺庙园林的空间布局、建筑、小品、植物等各造园要素的特点),揭示寺庙园林所体现的佛教“教”与“禅”的意境,从中窥探中国寺庙园林发展之一斑。

第二:

寺庙园林与旅游发展关系研究。

佛教作为中国宗教之一,在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以后,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寺庙园林以及与佛教有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派生出了强大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佛教资源具有了可开发性。

因此,围绕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圣地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

本论文从历史时期寺庙园林旅游发展这一角度分析,研究寺庙园林作为旅游吸引物其服务人群和寺庙园林功能的演变,提出了历史时期寺庙园林旅游发展对现代寺庙园林旅游开发的启示。

并通过对寺庙园林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关系的分析,以期对寺庙园林综合价值的全面发掘和寺庙园林的旅游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并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寺庙园林在进行旅游开发或寺庙园林规划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

寺庙园林规划研究。

传统的寺庙园林有其特有的空间处理手法和景物配置技艺。

寺庙园林一般采取以中轴对称为宗教建筑的基本框架,把主要殿堂建筑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次要配殿和生活区域,四周院落式围起,以对称封闭的宗教空间增添和强化神圣与肃穆的气息。

与此同时,寺庙园林运用对称手法,或在寺庙的引导途中,或于殿堂建筑的门前阶旁,设置一些佛教景物和园林景点,如石狮、石像、钟楼、鼓楼、经幢、花坛等,以园艺形象供托主体宗教设施。

总体来说,寺庙园林可以分为寺庙内的宗教空间、生活空间和园林空间以及寺庙外

的园林空间。

这四个空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并且寺庙园林在构造这些空间组合过程中,又创造出许多独到的空间形态。

本文主要以寺庙园林的园林空间以及寺庙外的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寺庙园林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归元禅寺的保护扩建规划实例,提出寺庙园林规划的理论措施和方法,以对现存问题进行规避,满足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

1.3.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整理,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寺庙园林研究的动态,获取相关的理论成果和结论,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同时对国内著名寺庙园林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前寺庙园林在旅游发展和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例,对中国寺庙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与要点进行探讨。

1)文献阅读法:

根据文章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和对象,关注当前寺庙园林的开发建设,查阅报刊杂志;

大量阅读国内外寺庙园林和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等相关方面的各类书籍、期刊、杂志以及优秀硕、博士论文等,力求对该研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抽样问卷法:

为了具体了解当前寺庙园林建设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针对武汉归元禅寺的游客作了问卷调查,笔者设计了“归元禅寺游客调查问卷”(见附录),随机发放了100份,回收76份,回收率76%。

3)实地调查法:

对国内几个著名寺庙园林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寺庙园林的空间构成,特征,使用情况作出了一定的了解和分析。

4)专家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国内研究现状向专家学者交流请教。

5)实证研究法: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实地的分析研究,以武汉归元禅寺为例,借鉴相关理论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作为参考,探讨寺庙园林规划的措施和方法。

1.4研究成果综述

古今中外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者很多,经由几代学者的挖掘和整理,至今己经积累而成了颇具规模的园林研究成果。

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专攻中国寺庙园林和寺庙园林规划的著述尚不多见。

就国外而言,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佛教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此后,伴随着日本全面吸收佛教禅宗文化,而陆续出现了具有浓厚禅宗意味的日本庭院,成为当时日本造园形式的主流。

在西方国家,从早期欧洲传教士和旅游者写的游记、书信和图片到后来尤其是十八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大量有关中国系统园林的专业论著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中国寺庙园林已有了基本的了解。

以最早的马可·

波罗游记中对敦煌寺庙的描述为始,到利马窦与金尼阁神父的《中国基督徒布教记》、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神父的《中华新图》(NovusAtlasSienesis)以及法国耶稣会士李明神父《中国现状新志》(Nouveauxmemoiressurl’etatpresentdelaChine),再到后来威廉·

钱伯斯1757年关于中国建筑和园林论著《中国建筑、家俱、服装和器物的设计》等,都对中国寺庙以及寺庙园林作了相关的叙述。

现代以来,由瑞典著名艺术史学家喜龙在1949年撰写的纽约版《中国园林》(ChineseGarden),由德国著名园艺学家、知名作家玛丽安娜·

鲍榭蒂在1983年书写的德文版《中国园林》等专著对中国古典园林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仍然是将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一个分支进行介绍。

内容多属于描述性、介绍性的,主要是向西方人介绍和宣传中国的园林艺术,目的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园林。

因此在论及中国寺庙园林文化及其寺庙园林的布局规划方面着墨不多。

在国内,古代对寺庙园林的论著也不多见,只能从中国古代史书、方志、传记、笔记等文献中,得到与寺庙园林园林相关的原始资料。

例如早在北魏杨衒之编著的

《洛阳伽蓝记》中,就有对洛阳寺庙园林的寺庙选址、寺庙建筑、寺庙周围环境并其兴废沿革做了详细的描述,从中已经可以窥探出寺庙园林的规制;

道宣《关中创立戒坛图径》和敦煌唐朝寺庙壁画将当时寺庙建筑布局的改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唐朝后期的著名禅师怀海第一次在传统律寺之外,创立了禅宗自己的宗教建筑

——禅院,制定了《禅门规式》,并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寺庙的“伽蓝七堂制”,并延

续到今天。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寺庙园林。

如周维权先生的《古典园林史》、张家骥先生的《中国造园论》等主要是以史为线,将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支,叙述了寺庙园林的形成及演变;

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等论文,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等园林文化专著,张法《中国美学史》辟有专门章节论述各时代寺庙园林的美学特征;

赵光辉先生的《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英)D.斯科特著(熊宁译)的《极少主义与禅宗》、段玉明的《中国寺庙文化》、王毅的《园林与中国文化》、任晓红的《禅与园林》等书不同程度地揭示了佛教文化与园林两者间的相互影响;

还有李允鉌的《华夏意匠》、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等,同时《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艺术史》等建筑史著作也都列有相关寺庙园林部分,从设计手法和建筑美学角度进行研究。

此外各种建筑类与园林类学术期刊以及各大高校相关学位论文也发表了一些关于寺庙园林的研究成果,如刘媛的《浅谈中国寺庙园林》,管欣的学位论文《中国佛教寺庙园林意境塑造手法研究》等,对寺庙园林的特点和造景手法做了的论述。

但是对于寺庙园林的现代文化价值、功能,以及现代寺庙园林的规划措施和方法研究,却很少提及。

80年代后,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加之西方学术界对“东方思想研究”的热潮,人们对宗教旅游兴趣地提升,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目前有关佛教旅游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

如章必功的《中国旅游史》以时间为经朝代为纬,介绍了佛教旅游的发展过程;

王元海等编著的《旅游与宗教文化》、霍国庆的《佛教旅游文化》等则以介绍佛教文化知识、佛教旅游景点为主,方便游人参观游览;

还有一系列关于探讨佛教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学术论文,如紫腾嘉等人的《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及构想》、彭明勇的《生态旅游与佛教文化关系研究》、陈鸣的《宗教园林与旅游文化》,以及探讨佛教旅游的学位论文如邹卫的《浅论都市佛教旅游——以成都佛教旅游为例》等,都不同程度的论述了目前佛教旅游资源的重要价值,从分析目前寺庙园林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弊病入手,提出旅游开发的策略及建议。

但是没有将旅游发展与寺庙园林的空间规划相结合,提出可借鉴的方法和建议。

综观上述研究成果,建筑界和园林界的园林史研究,多侧重寺庙园林实物和形

态的考订和叙述,而对一些重要造园思想理论和园林场所精神等方面内容,却尚未

充分关注和深入探讨,存在一定研究缺环或空白。

而文科领域对园林的研究,则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出发,拓展了寺庙园林的研究视野,在文献挖掘方面具有深厚的功力,整理出不少珍贵资料。

但是,由于专业的局限,往往拘泥于意识形态层面或一些特殊的审美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未能从文化、功能、技术等各方面整体性地认识寺庙园林设计理念和构筑方式。

而旅游界多关注与寺庙园林作为旅游文化资源来说,它所具备的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缺乏对空间组织的研究。

并且,目前对于寺庙园林的研究,大都是依托佛教文化而进行的,很少有单独将寺庙园林作为佛教文化与园林文化的结合体,研究它的空间布局、文化、功能和现代价值,而关于寺庙园林规划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少许几篇学位论文如清华大学江权同学的《山岳型风景区中寺院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嵩山少林景区》、昆明理工大学马云霞同学的《云南寺观园林环境特征及其保护与发展》。

虽然近几年对于寺庙园林的关注与研究有所增多,但其研究大多是对个别寺庙史料的搜集、或是个案的评析,缺少必要的系统性和学术深度。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寺庙园林的文化、功能、布局上的特点,针对目前旅游发展的需要,探讨寺庙园林与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在保护寺庙园林文化景观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寺庙园林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尝试解决由于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寺庙园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案研究推广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可以作为现代寺庙园林规划编制的参考。

1.5相关概念界定

(1)寺庙:

是指进行佛教活动的公开性建筑宅院。

(2)寺庙园林:

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则泛指整个佛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佛教景物、人工山水与天然山水的综合体,即寺庙建筑和自然环境结合而形成的园林化的环境。

一般有三大类型:

一是位于城镇,寺外无园林环境,常有独立的寺园,园内以人工造景为主的城镇型寺庙园林;

二是位于城市近郊,风景条件较好,既有自然景

观为主的构景,又有人工景观为主构景的郊野型寺庙园林;

三是位于自然山水景区,寺庙与周围风景区有机结合,以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