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8039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Word格式.docx

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往往“恨铁不成钢”采用粗暴方法对待子女,深信“不打不成才”。

这类孩子在高压的环境中生活,心灵常常受到创伤,对学习也很失望,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认为,家庭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必要环节之一。

现代教育从本意上或从其完整性上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角度分析,更是如此。

从这意义上说,在学校的指导下,创建学习型家庭,提升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建立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的合作教育机制,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提出“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课题,探索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使我国的现代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就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看,重在家庭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模式研究,特别是国内,纯粹家庭养成教育实践研究比较少,也不够深入。

在国外,有关家庭养成教育的研究起步早,而且取得了一些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理论成果,但都侧重于儿童道德意识形成和心理健康的一般理论研究,而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

心理学告诉我们“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辩证的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要落实到“行”上。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仅注重理论研究,对于促进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形成研究是不够的。

近年来,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浓厚氛围影响下,从家庭养成教育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专家、学者和从事德育工作的主体学校也积极地进行研究,探索家庭教育的原理、方法、模式,取得了成效。

而家庭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则相对比较少,因而,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便成了新的研究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

“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建设学习型的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把一个个家庭建设成学习型的家庭,整个社会才能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

才能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能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学校的教育,要有家庭的配合,只有统一思想,统一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学习型家庭的建设,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为促进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发挥作用。

4、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培养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为其的终生发展奠基。

四、课题理论依据

1、关于“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盟和联合国先后提出发展学习型家庭目标。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把“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定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创建学习型家庭,可以有效的提高家长素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科学家庭教育理论。

“最佳环境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佳环境应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我们对社会环境无法改变,但可以利用它的有利因素和抵制它的不利因素。

他对家庭环境作为尝试,就是设立家长学校,给家长讲授《教育学》,学生在校念十年书,家长要上十三年的书,即在孩子上学前三年(幼儿阶段),就要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学校应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精神环境和治理环境。

孩子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构成的教育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

3、习惯养成论。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

“什么是教育?

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学习习惯则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

它一经形成就将成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倾向和需要,并自动地表现出来。

孔子云:

“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五、研究基础

在“十五”规划中,我校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的课题研究实践工作。

完成了子课题——《少数民族地区独生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研究》,且已经顺利结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07年成功创建了学习型学校。

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学校进行家庭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了一条研究习惯培养的一套较为科学的好方法,培养了一批具有理论研究的人才和一批学科带头人,同时,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学校走上了“科研兴校”的发展路子。

为学校申报与研究“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深入开展创学习型家庭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造就一大批合格家长和优秀家庭。

(2)有效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地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孩子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培养和不良习惯矫正相结合,为教育教学工作和家庭教育服务。

(3)建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合作机制,努力拓展和丰富家长学校的有效形式,创新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4)提升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教师指导家庭教育和开展家庭教育科研的能力。

研究内容:

(1)家校共同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模式与评价体系。

(2)学习型家庭指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

(3)在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中,家庭、学校与社区的联动与互动。

(4)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培养和不良习惯矫正相结合。

(5)学校、教师对特殊家庭的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课题研究和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中注重家长的主体作用,发挥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

(2)差异性原则。

坚持从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形成不同的模式。

(3)互动性原则。

课题研究过程和指导学习型家庭创建过程是学校、家庭、社区互动互补的过程,包括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

(4)三结合原则,课题研究进程中学校、家长、社区工作结合;

课题研究与学校德育创新工作结合;

课题研究与家长学校工作拓展结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学习、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成果,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折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

(2)行动研究法:

注重家校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行动研究。

通过参观、交流、座谈等形式创建学习型家庭,学校举办亲子活动,开展创建“书香家庭”、“书香校园”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化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实验法:

课题组单位确定1-2个实验班为试点,要求点上突破,面上推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4)调查法:

通过家庭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实验效果进行调查,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5)个案研究法:

注重各种家庭教育孩子的跟踪调查和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中研究孩子的学习规律。

(6)经验总结法:

不断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将经验升华为具有规律性、指导性的操作方案和方法,推进课题的深入开展。

八、课题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宋开文

副组长:

彭秀勇张军

成员:

彭秀东阙运娣向发友田静向东

石玉萍彭争向丽云王文玉尚亚萍

彭迎春彭斌

2、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关于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理论资料。

3、培训课题组研究人员,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4、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家长素质现状,并请专家作理论分析。

5、依托家长学校、少先队、县妇联、关工委、社区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

6、利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的形式,验证研究效果。

7、分析、交流,全面总结研究成果。

8、建立长效研究机制。

九、课题研究进度和实践安排

第一阶段:

准备(2008年3月-2008年6月)

彭秀东

阙运娣向发友田静向东石玉萍

彭争向丽云王文玉尚亚萍彭迎春

彭斌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培训研究人员。

根据实际制定详实的研究方案与工作计划;

通过各种形式,对课题组研究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分工,收集资料,建立档案,落实任务,并派专人参加省、州、县课题研究培训班学习。

3、确定研究对象:

以一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及家长为研究对象。

第二阶段:

调查分析(2008年6月-2008年9月)

第二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12月):

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要求,制定方案,开展研究。

第三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1月):

总结阶段,汇编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评审结题。

十、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1、研究报告;

2、经验论文集: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论文集

主要研究文献:

李石华著《中国家庭教育最缺什么》

张声勇著《家庭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

宗秋荣1998年发表的《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

马中虎1992《对家校合作几个问题的认识》

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