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7700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基于标准五第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长方形 

②等腰梯形 

③平行四边形 

④等边三角形

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①1 

②2 

③3 

④4 

⑤无数 

3.从6:

00到9:

00,时针旋转了( 

①30°

②60°

③90°

④180°

四、看图填一填

(1)小帆船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格。

(2)三角形先向( 

2. 

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0°

到( 

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

五、按要求画一画

1.将六边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

2.将小旗图围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2.3单元表现性评价设计

【表现性评价目标】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2、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图形美。

【表现性任务设计】

分别选择不同的标准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类,记录调查结果。

1、我确定了种标准将同学分为两类。

2、第一种:

按分,:

()人:

()人

第二种:

()人

第三种:

3、我还有其他的分类标准。

第四种:

第五种:

【表现性评价标准】

指导语:

同桌互相检查,根据被评价者的实际表现用分数量化,在所得分数上画圈。

评价内容

所获积分

A

多种分类且标准明确、恰当。

5

4

3

2

1

B

记录的结果

C

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分类过程

评分说明:

1、能写出5种及5种以上分类方法,且标准明确恰当的记5分;

能写出4种分类方法且标准明确恰当的记4分;

依次类推往后记3、2、1分。

2、记录完全正确,清晰的记5分;

记录完全正确,比较清晰的记4分;

记录基本正确,清晰的记3分;

记录较少错误,基本清晰的记2分;

记录错误较多,不清晰的记1分;

3、能用条理、清晰、完整的语言阐述分类过程的,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分类,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的记5分;

语言比较清晰完整,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记4分;

语言不完整,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记3分;

语言不条理,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记2分;

语言啰嗦不清晰,记1分.

基于标准的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材来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青岛出版社

内容来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主题:

课时:

共5课时(单元课时)

设计者:

赵秀明/科信小学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2.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本单元主题图以部分国家的国旗、地区的区旗及一些美丽的图案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和产生过程,努力让学生在学习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美,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学情分析

五年级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

这些学生平时作业认真,每次完成的质量也很好,测验成绩稳定,并且成绩也较好。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习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动手能力差,加之对学习马马乎乎的态度,平时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贪玩,老师留的作业不认真完成,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学习难点:

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平移或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

三、评价任务:

任务1:

同桌合作,能说出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

任务2:

小组合作探索,如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自主练习图片。

学具准备:

学具盒。

信息窗1——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4-17页。

[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第二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第一个信息窗。

学生在三年级已初步认识了简单的轴对称现象,会判断简单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其一条对称轴。

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一组具有轴对称图形特点的旗帜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进一步教学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含义,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近而引导学生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

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

师述:

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出示图片:

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提问:

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

(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

讨论:

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对于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意见可能不一致。

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帜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

运用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各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旗帜图片为情境,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将旗帜分类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运用经验,通过观察、主动地分析、判断。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

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交流剪的方法。

(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探究:

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理解对折、完全重合;

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对称轴?

(明确:

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要用点画线。

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前面同学们在判断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现在你们的意见是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学生:

周安琪、丁昊宇)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

说三角形、梯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

也有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当成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动手验证一下,明确结论。

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借助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动手者看看。

追问:

每个轴对称图形都是只有一条对称轴吗?

交流答案,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

明确:

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进一步明确这个结论,才能印象深刻。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打开课本第15页,自己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只完成左边一题即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画图的方法。

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找关键转折点;

点出其对应点(对应的一组点到对称轴的格数相等);

连线(对应线所占格数相等)。

按照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右边一题。

(三)看书质疑

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是课本第14-17页,看一看,有什么疑问写到问题口袋处,然后小组内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教学重点、难点集中的所在。

在理解概念上从不同层次有梯度的展开。

首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剪轴对称图形,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加深对对称轴的理解。

然后在小组中去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如对折、完全重合,从而把握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话恰当的总结特征。

在判断哪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的对称轴环节上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轴对称的图形的特征。

并进一步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不一定只有一条,进一步体会对称轴的含义。

最后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这又是一个难点,从独立完成到小组内交流方法,集体总结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合作交流。

也进一步把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与对称轴的关系。

]

三、拓展应用

完成自主练习1——3题。

第1题: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增加一部分:

中国银行标志、联通标志、汽车徽标标志等的判断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第2题:

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要求尽可能的画出所有的对称轴。

订正答案,明确图形1有两条对称轴,图形2有三条对称轴,图形3有无数条对称轴。

第3题:

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在前面的新授中已随机完成。

订正时指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通过四个大题的练习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在练习当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四、欣赏轴对称图片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很多,你在哪见过轴对称图形?

(学生举例)

老师这儿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请大家欣赏。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既拓宽了视野,又受到美的熏陶,并深切的感受到数学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

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些指导原则,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理解抽象的轴对称图形知识,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美。

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基本采用了教材上的教学资源。

为了让学生为能更好的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信息窗1中所呈现的旗帜图片都是轴对称图形,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受限制。

所以我在出示的图片中既有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又有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旗帜图片,再将它们进行分类。

这样设计既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运用经验,并通过观察、主动地分析、判断去体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学生通过动手剪轴对成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尝试着去总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含义。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背景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充实、完善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远远强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断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完善。

课的最后,欣赏几组有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图片。

让学生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许多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并不遥远,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既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优美的音乐、清晰的画面中,让学生置身与美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信息窗1——练习课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页自主练习第4——8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

[教学难点]

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彩纸、剪刀等。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

(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到轴对称现象,并指出对称轴,既唤起学生对上一节所学知识的回顾,又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二、自主练习——教材第17页"

自主练习"

第4至8题。

1、学生自主解决第4题。

(课件出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结:

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如图1),有的图形有两条(如图2)或多条对称轴(如图3),我们都要画出来。

2、学生自主解决第5题。

学生做完,课件演示后,组织学生讨论:

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教师反馈信息后小结:

1、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

2、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

第4题中“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

继续验证:

自己画一个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图形,“这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

学生反思认识到:

运用这一规律可以使对称轴画得更精确些。

第4、5题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对于有的图形有两条或多条对称轴,学生找的不完整,但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所有的对称轴都要画出来。

(无数条的除外)另一个教学点是“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个点”,教师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获取知识的,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指导学生完成第6题。

(找规律,接着往下写)

学生同位间尝试找一找、说一说规律,并试着写一写,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交流方法:

1:

蒙纸法。

2、照镜法。

3、左右握笔法。

(教师要对学生想到的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

第6题是教学的难点,找规律多数学生能一眼看出,但怎样写出规范的对称数字确实挺难,教师把难点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尝试、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常用的几种方法。

使学生感受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

4、欣赏与回忆。

(自主练习的第7题)

师:

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例如

“日、田、金、美”

等汉字。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

学生独自写,并交流。

古、丰、喜、申、甲、天……

师补充:

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

W、E、T、Y、U、I、O、A、D、H、K、X、C、V、B、M、

同位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5、创作与欣赏。

(自主练习的第8题)

(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按照课本方法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

(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

试着剪一剪,比一比看谁是剪纸小能手。

(3)展示交流,评出剪纸小能手。

第7、8题的练习,在写对称汉字、英文字母及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

三、全课总结

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全课总结,评价体验,不仅梳理、归纳了本节课所学、所用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达到情知共融的效果。

四、布置作业

运用所学的对称知识设计一幅图画,比一比谁设计的有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自主练习,生成新的知识,主要特点有:

1、生活化的魅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简洁的课堂开篇不仅能很快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找到轴对称现象,并指出对称轴,既唤起学生对上一节所学知识的回顾,又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接下来的练习中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开放的魅力

在本节课中,教师把6、7题当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并引导学生验证,渗透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快乐的数学活动中感到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最后的教学环节,设计让学生动手剪轴对称图形,这样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放飞的空间,学生可以自由想象,自由创作,争当剪纸小能手,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深刻的、生活化的。

信息窗2——平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8页有关平移的内容。

[教材简析]教材的第二个信息窗将两个知识点: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安排在同一个情境里,出示了运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设计而成的图案。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新课程标准》新增加的一个知识点,对学生而言又是难以理解的内容,因此,我根据学生实际,将第二个信息窗的内容分成两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节课学习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的特点和认识(即什么图形是平移得到的,什么图形是旋转得到的)和图形的平移方法,第二节课专门学习图形旋转的方法,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图形的平移这部分内容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平移到指定位置。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经会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

这里是要求学生将简单图形先从方格纸的右下方平移到左上方,再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得到美丽的图案,为学生利用有关平移的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

问题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问题的开放性又为激活学生探索多样的平移方法提供了空间。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

2、课件出示:

信息窗2的图片。

提问: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是开放的,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归结到“怎样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些图案?

”)

2、你认为这幅图中,哪些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

揭示课题并板书:

图形的平移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入手,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通过信息窗的幅图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判断哪些图片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