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长平之战11张地形图文档格式.docx
《详解长平之战11张地形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解长平之战11张地形图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中可知,上党控扼太行八陉中的四陉:
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
轵关陉连接河东与河内,是关中东向今河北的捷径。
太行陉、白陉和轵关陉一样,不仅是是古河内地区的偏门,也是河内进入上党的孔道。
滏口陉最重要,不仅联系上党和邯郸,还控制着赵都邯郸与故都晋阳的联络要道。
由此可见,上党的得失直接关系到赵国的存亡。
秦始皇能成功灭赵,原因即是控制了上党高地。
先利用偏师牵制赵国主力,而后发两军东出:
一路自晋阳下井陉南击邯郸,一路自轵关陉北击邯郸。
看图可知,即使李牧不被奸臣所害,他也不能改变赵国最终覆灭的结局。
公元前268年,秦军经轵关陉略取魏国怀邑。
怀邑地处丹水入黄河咽喉,控制怀邑即可封锁上党地区对外联系的水路渠道。
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陷韩国九座城池,完全控制了河东,此地即成为秦国进行长平之战的大后方。
公元前263年,白起再经轵关陉东出河内。
前262年,白起攻陷野王。
接着,白起又控制了太行陉。
于是,韩国上党地区乃成为飞地。
鉴于上党高地对邯郸居高临下的地理形势,赵国虎口夺食接受了冯亭献地,长平之战终于爆发。
廉颇受命后,立即领军穿滏口陉抵达长平,然后沿陶清河转入小东仓河边进入泫氏(今高平)。
不久,廉颇按照山川形势布置了三条防线:
百里石长城防线、丹河防线、空仓岭防线。
图为廉颇构筑的三道防线。
当廉颇正在上党布防时,秦国左庶长王龁已领兵自咸阳出发。
他们取道渭水入黄河上溯抵达汾河口,然后进入汾河抵达新田。
这一段水路居多,结合秦晋、秦魏争夺河西和河东数百年的情况来看,秦军对这段水路的水文情况掌握的十分熟悉。
此外,水路运粮也远比陆路运粮方便(参考前647年的泛舟之役)。
王龁循汾河抵达新田后,立即溯着浍河以及其支流而上抵达了黄父,即险要的乌岭关。
乌岭关海拔1400多米,是这一带的制高点,秦军登临其上即可东西远眺,以做敌情观察。
走下乌岭关,秦军又转入梅河河谷到达水草丰美的河滩地马邑,之后秦军迅速转入沁水河抵达端氏邑。
当秦军携愤懑之气抵达端氏邑时,立即对廉颇的空仓岭防线发动了持续不断地攻击。
”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六月,献赵军,取二彰四尉。
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
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最终,赵军放弃了空仓岭,退到了丹水东岸。
如果从防御的角度看,丹水比空仓岭更适合,起码它不受受到天井关的秦军夹击。
廉颇以水宽谷深的丹水为依托,全力加固防线。
同时,制高点大粮山和韩王山可鸟瞰丹河河谷数十里,敌我动静,几乎全被廉颇掌握。
从此,”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实力强而急于求战的秦军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过丹河,战事遂陷入胶着。
于是,军事斗争让与了政治调解。
可刚即位三年的赵孝成王显然不是享国46年的秦昭襄王的对手。
不久,赵国中了秦国的离间计。
廉颇被年轻气盛的赵括替代,秦将白起也悄然来到前线。
史载赵括先“悉易约束,易置军吏“,后中了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
赵军久攻秦壁不下,继续增添兵马。
这时,一部秦军溯秦川水绕到百里石后方;
一部秦军沿着小东仓河突破赵军丹河防线,随即秦军主力迅速填满,将赵军主力与辎重部队彻底隔绝。
如此,赵军主力被秦军主力和奇兵包围在了泫氏—长平关—故关—泫氏这片方圆五十余公里的三角地带,赵军辎重部队被秦军包围在了大粮山地区。
赵军主力兵多粮少,辎重部队兵少粮多,两方不能互通。
等而围之,这在兵法上从无先例。
实际上,白起成功的关键是利用了长平地区貌似河谷开阔,实际出口极少的地理特点。
为防有可能出现的增援部队撕开百里石防线,秦昭襄王亲往河内,以秦国户口为交换条件紧急征发年15岁以上的男子发往长平。
赵军陷入绝境。
46天后,赵括将主力分为四队,组织轮番突击不遂,最后他亲自上阵,率精兵强行突围,被秦军当即射杀。
主将战殁,赵军遂降,而秦国精壮经此战也损失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