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7328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想》优秀教案 《理想》教案如何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让学生收集一些名人从小就树立起崇高理想的事例,如国家总理周恩来、钢琴家朗朗、作家鲁迅、思想家马克思等;

同时也收集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理想的事例,如爸爸、妈妈、阿姨、朋友等。

收集到这些资料后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演讲汇报和交流讨论,从而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并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新课:

(3分钟)

师:

同学们,有人说理想是玉,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那么究竟什么是理想呢?

理想又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现在就先让我们来读一首短诗。

(教师播放幻灯片,显示《理想之歌》,要求全班同学一起读。

理想之歌

理想是玉,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平凡的人因为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就是一个不凡的人。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硕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绿荫。

请乘理想之马,回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同学们读得真好!

读完了这首《理想之歌》,相信同学们一定对“理想”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肯定会有很多同学想上来说说你们对理想的看法。

现在就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63页的口语交际三,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我的理想”。

(板书:

我的理想)

那么究竟什么是理想呢?

同学们先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待会再派代表上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讨论完后叫几个同学上来说说他们对理想的认识,教师综合他们的说法,给出理想的含义,同时播放幻灯片,显示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点拨:

诗歌导入新课,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收到良好的导入效果。

首先诗歌语言优美,修辞精辟,道理深刻,可以使同学们对理想产生一定的认识。

其次,读完诗歌后,通过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来明确理想的含义,可以使同学们快速进入口语交际状态。

因为是口语交际课,所以课堂上要把时间充分交给同学们,尽量通过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

二、谈谈名人的理想:

(5分钟)

同学们,回顾我们之前所学的课文,对于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那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名人的理想事例呢?

之前老师有叫你们回去收集,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吧?

现在就让我们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上来说说他们收集到的名人理想事例,如周恩来总理小时候的理想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对学生的谈论给出切当的讲解和评价,注意把握课堂时间。

名人的理想一般都是崇高的,名人的事迹一般都能激人奋进,在课堂上用5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来谈谈名人的理想,可以将同学们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推向高潮。

三、谈谈身边的人的理想:

名人的理想是那么的崇高,那种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理想,但并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的理想才是崇高的。

行行出状元,在我们的身边,不管是什么理想,但只要是能够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想,哪怕是清洁工,我们都应该尊重它,为它而努力奋斗。

相信同学们也收集到了自己身边的人的理想事例,现在也让我们来说一说吧。

(学生自由上来说说身边的人的理想,教师对他们的谈话给予指导。

让同学们谈论身边的人的理想,这样更能拉近同学们与理想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理想离他们并不遥远,理想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只要愿意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理想就会开花结果。

四、谈谈自己的理想:

(25分钟)

刚才同学们谈的都是别人的理想,那么你们自己的理想呢?

你们想不想谈谈自己的理想呢?

现在同学们先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待会老师叫同学们上来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学生这样来谈论自己的理想:

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师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平时少发言的学生。

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一起讨论,进行师生互动。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用25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充分对自己的理想畅所欲言。

在谈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先让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谈自己的理想,然后再叫同学在班上谈自己的理想,要特别照顾那些平时少发言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上来发言。

教师对他们的发言要给予指导和评价,讲得好的给予适度的表扬,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自信心;

讲得不够顺畅的学生应进行鼓励性教学,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五、教师小结:

(2分钟)

这节课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发言,详细地谈到了自己的理想,你们当中,有人想当医生,有人想当教师,有人想当军人,还有的人想当工程师、科学家、经济学家等等。

然而人生的道路往往不是平坦笔直的,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从现在起立志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奋斗,为自己的将来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老师收集了一些有关理想的名言,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记记好不好?

(教师播放幻灯片,显示有关理想的名言,同学们边读边记。

课堂结尾,教师用短小精悍的语言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凸显了出来。

最后用理想名言结束本节课,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板书设计】

我的理想

理想→名人的理想→身边人的理想→自己的理想

↘受到启发↙↓

付出努力才会开花结果

有关资料:

一、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1931年生于成都。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7年因在《星星》诗刊上发表具有广泛影响的散文诗《草木篇》(五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而长期搁笔。

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诗情勃发,创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品出版20种。

流沙河诗歌的突出特色在于:

1.感情真挚而深厚。

他的一些成功之作几乎都是以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成的,包孕着诗人的兴际遭遇,如《妻颂》《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

2.学识同诗情相结合,科学性同幻想相结合,构思奇巧,富于浪漫色彩。

在当代诗坛上颇显特色,如受到普遍赞扬的《太阳》。

3.注重吸收古典诗词、民歌和新诗的特点,追求诗的民族化和群众化。

从形式上看,流沙河的诗作无一定之规,有的异常规整,是标准的新格律诗;

有的长短句相间,颇有词牌、小令之风;

有的则行段很不整齐,是标准的自由诗体。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

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

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

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

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

历史意义(2、3)

理想的意义

(1){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人生意义(8、9、10、11)

研讨与赏析(上)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

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

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

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

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

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

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

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

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

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

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

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

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

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

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

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

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

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

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