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诱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己也能象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并对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充满信心,为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4、物体传声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认真研究了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编写意图,认真学习了教材对教学的要求。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感到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
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怎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设计实验,这一过程虽然占用了很多时间,但是这为学生实验探究、分析实验、判断结论奠定了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把自己融入学生的探究中去,在开放中去组织,在参与中去指导,努力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研究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探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
本课设计较成功的另一点体会是:
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研究学生可能产生的思维结果、研究学生可能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的应急引导措施,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案。
本课实际教学中,我们反研究气体传声、固体传声、液体传声设计成了综合的实验活动,体现了教材的综合性、内容的多元性、材料的多样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活动,尊重学生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本课自感遗憾的是,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5、自制小乐器教学反思
在《自制小乐器》的备课中,我发现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略有不同:
教材中,“认识乐器”仅仅是作为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到乐器发出的声音大小、高低不同,体验到乐器声音的优美,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制作小乐器的欲望。
作者希望通过“制作小乐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声音的大小、高低与震动的关系。
多次授课也证明,在我所教授的班级中这是行不通的。
于是,我考虑可以将重点从“制作小乐器”转移到“认识乐器”,在“认识乐器”上做足文章,让学生在“玩乐器”、“观察乐器”的过程中有猜测、有发现、有思考、有验证、有体验,从而揭示声音与振动之间的规律。
这样,到了“制作小乐器”这一环节,学生就可以应用自己丰富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进行创造和实践。
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需要不多的推翻别人、推翻自己,需要不断的反思,要知道“经验+反思=成功”,这也是学习中的一大乐趣吧!
6、声音与生活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调查研究课,课前的调查是很重要的,课前,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声音,但只是这样,太过于简单,对学生没有挑战性,因此,我还要求他们把搜集到的声音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这样做不仅激起了学生兴趣,而且对于培养他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有条理地分析、研究的习惯有好处,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约课堂上的时间,让老师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进行引导对于学生搜集到的声音以及他们的分类,只要有理就要加以肯定,不要非得把学生引到自己已经设想好的答案上来,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而且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他们感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得到了肯定。
在课中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兴趣,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并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学生经常听到,比较熟悉的声音进行教学,让学生感觉是在玩中学,学中做。
最后,发挥学生的力,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献计献策,把所学知识在运用到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7、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根据这一点,我在设计这节课时让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并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
因为我们知道“光在空气中、水中以及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现象也很明显,如果进行探究实验的话,很多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很容易达到探究的目的。
小孔成像的实验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课堂上分组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及时指导,明确的指出观察什么。
否则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应该观察哪里,然后由学生自己辅以作图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性质、特点,最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其它实例,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点。
由这节课我也总结了一下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运用实验、有效的提问、引导和讨论等策略,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
同时辅以相关课件如:
日食、月食的形成。
最后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出相关联的物理知识,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识过程。
8、透明与不透明教学反思
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是科学探究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如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动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去呢?
《透明与不透明》一课的教学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迪。
一、活用教材,拓宽科学探究的空间
《透明与不透明》这课是冀教版三下教材,我从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对教材进行合理地整合,采用新理念新教法进行教学。
首先,以“玩各种透明镜子”导入激趣,创设探究情境,以学生常见“凸透镜点火”的现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集体讨论释疑,以分组实验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仔细观察,深入探究“物体的透光性”的关系。
其次,将教材中的“观察一”、“观察二”进行有机合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感受探究的乐趣。
第三,恰当运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放手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课堂上我抓住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心理,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给学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机会,保证学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亲自感悟“物体成像”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科学探究的能力,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联系实际,加强科学与生活的结合
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教学中,我注重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引领学生将生活中事例融入课堂,让学生真正领悟科学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正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9、镜子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我先展示万花筒,让学生观看,学生都看得眼睛发光,全神贯注。
这样既利于组织教学,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当众揭穿谜底,“原来里面是几面普通的镜子!
”把学生从对镜子的好奇心引导到镜子的探究上,帮助学生确定了探究的主题,也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个万花筒),作了精心的铺垫。
摆正了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
我注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我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
如:
在探究“请你想办法让反射的光更亮”时,根据课本内容设计教案,我预想学生可能设计的方案很单一,只会用教材上提示的方案去分组实施。
实际却大出我的预料,学生各组设计的方案都不相同。
我放手不管,尊重了学生的猜想和实际,并把实施的探究过程带到了大课堂,达成了科学和人文的有机融合,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小组合作在设计方案、实施活动、动手制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比如每一组的方案的实施没有全组的通力合作是完不成的。
在合作中学生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感,分享到了合作的快乐。
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应向课外、校外延伸,使知识得到扩展。
本节课之所以顺利完成,这与学生课前的准备和课下的探究是分不开的。
另外教室并非探究科学的唯一阵地,让探究深入生活、探究生活中的秘密,从而改善生活才是我们科学人的真正目的。
这节课活动多,教师巧妙的安排了教材,调整了教材。
学生看似在玩,其实在玩中既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又使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充分展示了“猜想——设计——方案——探究——交流——应用”这一完美的过程,也使这节课上得更有活性。
我认为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学生讨论流于形式,很多小组讨论基本上是一个人在说,缺乏争辩。
“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引导的不够,要更多的引导学生用镜子造福社会和为社会服务。
最后一个环节,如果做万花筒时间不够,可以作为课下的一个实践作业。
10、七色光教学反思
一、整合效果看课前准备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自行研究色光的混合,首先先通过陀螺的旋转混合色光,然后是拓展——混合各种颜色。
2个操作都不难,但是这得有材料和软件的支持,脱离了材料和软件的支持,将是纸上谈兵、空无一物,学生虽然能够接受有这么一回事,但是缺乏体验,这样的刺激很快就会淡忘。
所以课前一定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软件,上课时让学生动起手来,这样才能达到整合课程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获得最大的感受体验。
二、整合手段服务学生体验
色光的混合是不是要让学生能够记住那么多的颜色组合后能调出怎样的新颜色呢?
不是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了解混合后颜色会发生变化,能知道一两个混合的结果就可以了,毕竟知识会遗忘的,但是这样的体验却能带来高昂的兴趣、热情、成就感,这是比知识技能更宝贵的东西。
不管使用的手段如何,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体验而服务的。
三、整合目的是为了提高效果
课程整合的目的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的,这是检验整合效果的决定性标准,所以整合一定要为教学服务,以实现提高教学、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出现为了整合而整合的情况,留于形式的多样、新颖、花哨,却不能实在的提高学习的效果。
《七色光》一课里,利用软件进行色光混合的模拟实验,是对陀螺旋转实验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色光混合的理解而设立,教学效果表明,这样的做法确实体现了它的价值。
11、电在我家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学情了解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每一环节衔接较为紧密,教学目标得以显现。
科学教学中注重教学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是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施,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中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教法和学法要有自己的创新理念,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教学离不开基础知识的传授。
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当代科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发潜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创新能力。
但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的不同,还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创新中注意层次,普遍开发。
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和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对所教班的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经验、知识构架做了充分了解,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有机利用一些课件,进行资源整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的情境中,树立创新精神,主动发现问题。
还要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及认知方式不同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认知,从而形成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然后再结合丰富的教学经验,将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使学生产生新的体会,得到新的知识。
总之,科学课教学创新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科学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如果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教学就富有了创新的活力,就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做到探究性学习。
12、让灯亮起来教学反思
《让灯亮起来》是小学科学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电单元第二课。
学生在前一课已经了解到电的基本概况,所以在第二课中进一步认识电——什么是简单电路以及简单电路中的各个组件。
我认为这一课学生应该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动手活动的机会多,是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的,所以我认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设计和材料的准备。
通过教学,我发现教学设计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注意做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因为这一课要求学生认识简单电路及其组件,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把所有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连接,而是先出示电池、小灯泡、电线,认识了这三种材料的特点以后再来连接,并把成功的连接方法画下来,为小结时引出“回路”做铺垫;
然后再增加灯座、电池盒、开关、电线,让学生再次连接,认识简单电路及其一般的组件。
这样设计符合了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在实验中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
但是在时间安排上,因为某些环节没有充分估计,延误时间,影响了下一个环节,就使教学效果打折扣了。
比如说第一个活动中的观察电池、灯泡、电线的特点,我原意是想多给点时间学生去观察,希望他们都能找出材料的特点,尤其是小灯泡的,因为这关系到下面连接电路的成败,但结果是观察时间长了,学生的观察情况并不是如我所料的,最后还是经过多个小组的补充,才把这三种材料的特点找齐。
这样一来,后面讲解“电路连接不成功”、“回路”等问题的时间就不充裕了,使本课难点没有突破。
其次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一课很适合开展探究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但是在教学中,我把注意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才能成功连接电路,却没有给学生预设猜测、思考的时间,所以学生在乎的就是电路有没有连接,至于为什么连接成功了,或者没有连接成功问题在哪里,学生都顾不上了。
热热闹闹场面的背后,学生可能还是不知其所以然的。
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为了热闹,而是通过活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这里不应该单单指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还有科学方法、科学过程、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所以在听取郑老师的意见之后,剩下的班级这个活动的程序都改为:
做之前让学生先思考,把要怎样连接的图画下来,然后动手做,验证自己的设计是否能让小电珠亮起来。
然后让学生在做的过程把成功的画下来,再进行对比分析在做实验之前为什么自己设计不能使灯泡亮,或者亮。
最后归纳出“回路”。
这样一来,我发现学生对于“回路”容易理解了,而且不仅仅关注电路是否连接成功,还会去思考一下不成功的原因。
再次成果汇报。
汇报实验情况是一个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倾听交流的好时机。
本课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小组互相补充,但是在某些环节中,还不能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来,比如说介绍成功的连接图时,如果让他们自己来说,不仅他们要考虑语言的组织,而且对于后面的“回路”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
以上是我教这一课的一些体会,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改进。
最后谢谢郑老师给我的意见,否则很多问题我还没意识到!
13、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1、概念的引入:
我采用的是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复习了前几课所学的知识,而且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会合作:
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行获取实验材料的能力,研究自己所喜欢的、感兴趣的物体。
3、课堂上开放学生的探究空间,引发学生探究身边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曾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对检测的结果不相信来问我:
“老师,您看我们检测笔的这一部分时(指的笔杆部分)是绝缘体体,而检测笔尖时是导体呢?
我笑了笑说:
“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笔杆和笔尖有什么不同”马上有一个男孩喊道:
“对了!
对了!
笔尖是金属做的,笔杆是塑料做的。
”生活中的电笔就是同样的道理。
4、自制教具的作用。
自制的“导体、绝缘体检测器”教具。
这个教具反应非常灵敏,人的手碰到两个触电,小喇叭就叫了起来,指示灯也亮了起来。
把淋湿的小木棒放上去也发出了叫声。
课堂上,学生用这个教具做了实验,形象地看到了原本不导电的小木棒在淋湿了后就改变了性能,成了导体。
同时也使学生加深了“水是导体,人体是导体”的认识。
5、课前精心准备,为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根本保证。
课前准备好丰富的探究材料,提高了教学活动效率。
6、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能力。
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它不只注重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还需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14、磁铁的力量教学反思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磁铁有磁性”是本单元的第一课的内容。
激趣导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铁”,从引导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磁铁有磁性这一最基本的性质的认识。
然后通过交流在观察中的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引发出后续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磁铁的认识,并最终指向综合运用。
纵观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现反思如下:
教学开始,我创设了“表演小魔术”这样一个情景:
在一只乒乓球内藏入几根小铁丝后重新粘合,并在手中放入磁铁。
当我将乒乓球放在手上时,乒乓球就牢牢地“粘”在了上面。
当学生看到这里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有的已在下面喊起来了。
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
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
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
小魔术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一种节目,“乒乓球怎么会粘在老师的手上”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
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材料在科学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整堂课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调控课堂节奏。
如在材料的准备上我准备了课本50页上的铁钉、回形针等十多种典型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让学生预测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铁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然后再用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孩子们的预测是否准确。
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
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
由于是常态的科学教学,在教材处理上我还是不够大胆,使学生动手探究的时间受到限制。
但由于考虑到尊重教材活动的先后安排,也不敢尝试大环节教学。
因此在了解磁铁的形状、生活中的应用及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以上几个活动的教学花去了不少时间,没有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重点部分,显得重点活动没有深入地展开.
15、制作小磁针教学反思
《制作小磁针》是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
本节课从缝衣针着手,引导学生从磁铁性质进行研究,帮助学生树立方向,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获得什么。
学生自制小磁针时,我放手让学生去做,有的学生难以看到吸引或排斥现象,我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再让他看邻组的做法,注意事项也是点到为止,没有每个方面替学生想到,目的是想让他们发现更多,体现科学的乐趣。
对实验没成功的学生,我要求其客观地填写实验报告单,并找出失败的原因。
实验时学生手拿着两块摔断了磁铁,通过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只见有的小组将蓝磁铁的两端分别与完好磁铁的S极接近,结果是一端相互吸引,另一端相互排斥;
用红磁铁实验也是发生一端相吸,一端相排斥的现象;
还有的小组将线系在断磁铁的中间,等它静止后观察磁极的指向。
“老师快来看,断了的磁铁原来也有两个极!
”“老师,我的猜想是正确的!
”学生真正独立地阐述自己的真实看法,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为学生的需要搭建探究活动的平台,把学生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转换为卓有效的探究活动。
总之,课堂的设计和组织,教师需要较高的教学智慧去处理只有平时认认真真对待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发展为导向,扎扎实实地落实每堂课的目标,我们的教育才能结出硕大的果实。
16、磁的应用教学反思
爱因斯坦曾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好奇心并不满足教材上的内容,总是要提出一些教材上没有的问题。
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品尝活动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在教学《磁的应用》一课时,同学们对磁铁非常喜爱,因为,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生的好多玩具中也有磁铁。
他们对磁铁比较感兴趣,但对于磁铁的一些性质还是比较模糊,还有的学生只停留在磁铁能吸铁这一性质上。
所以,我就引导学生对磁铁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生活中各种磁的应用的讨论,让学生主动的学习。
各小组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分工合作,探索研究实验后,得出了磁铁能吸铁、钴、镍,磁化、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性质。
当然,磁铁的性质还不止这些,我就鼓励学生更多地发现磁铁的性质,并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
由于磁现象比较有趣,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因此,有学生就提出:
“张老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极在两端,那么,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哪儿?
”
“马蹄形磁铁的磁极在什么地方?
”有学生询问。
……
片刻,有学生举手后说:
“马蹄形磁铁的磁极也在它的两端。
我征求大家的意见道:
“对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
“对。
“环形磁铁的磁极呢?
”有学生追问。
此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答案,而是启发学生思考:
“谁能想办法证明环形磁铁有磁极?
我注视着大家,有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
有学生在画图;
有学生边操作边记录着。
3分钟后,我发出活动的信号,并鼓励他们道:
“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它的磁极!
同学们分组活动,他们在这个欢快、愉悦、民主的气氛中,思维活跃,终于根据自己设计方案,在实验中观察到了有效的现象,得出了结论。
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它的上下两个面。
在大人的眼里学生这样的研究是微不足道,但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成功,同学们竟然有一种伟大的成绩感。
我们决不能小视,因为这意味着在他们的心田中播下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