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7065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密13区域可持续发展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直接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3)具体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

牧区减少水井数量;

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在绿洲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

③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

④开发新能源:

改变西北农村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村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5.湿地干涸问题

(1)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②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

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为因素类型

导致的结果

外部物质进入,

填充作用加剧

土壤侵蚀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

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

环境污染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

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

大量引水灌溉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

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河流的截流改向

(2)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

目的

大河中下游湖泊

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保护水源和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3)湿地的保护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④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⑤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

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

(2)根据区域来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

具体如下。

区域特征

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

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

荒漠化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

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

(3)根据统计图表来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

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考法一水土流失的治理(题型预测:

选择题)

(2020·

全国高考真题)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

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C2.B3.C

【解析】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说明治沟造地出来关注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和作物产量,还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

所以选C。

2.该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丘陵沟壑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田间耕作条件差,如多坡、地形起伏大、灌溉条件差、机械化条件差等。

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不属于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方便田间耕作是改善生产条件的主要体现,提高耕地肥力不是生产条件改善的主要体现。

所以选B。

3.根据图中信息提示:

复垦空废宅基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但生态环境脆弱,需要易地移民搬迁,坡面退耕还林,治沟造地,说明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选C。

考法二水土流失的治理(题型预测:

综合题)

4.(2020·

北京高考真题)某校中学生赴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进行野外实习。

下图为大宁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考察流域地形。

(1)概述该流域主要地形特征。

任务二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绘制统计图,说出该流域侵蚀量与输沙量的关系。

任务三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3)简述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答案】

(1)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山地与河谷相间分布。

(2)

侵蚀量越大,输沙量越大。

(3)退耕还林、防洪护岸、节水灌溉等。

【解析】

(1)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以及起伏等角度回答。

结合该流域山峰及高层等信息可知,该流域地形以山地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大致北高南低;

根据河流干支流的分布情况可知,山地与河谷相间分布。

(2)根据表格信息绘图即可,绘图如下:

根据表格信息以及绘图结果可知,侵蚀量越大,输沙量越大。

(3)该流域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流域的侵蚀量和输沙量均较大,应退耕还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在河谷沿岸地区,应防洪护岸;

在耕作农业地区,应发展节水灌溉等。

变式一生态环境问题——湿地(选择题)

(2021·

山西临汾市·

高三一模)然乌湖(甲图)由三个上下相连的湖泊组成,整个湖呈狭长河谷状,湖深一般不超过6米,湖水矿化度低,每升水中含盐仅0.3克。

湖面平均海拔约3800米,流域内冰川广布。

某科考队通过采样的方法研究了然乌湖沉积物沉积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水体中的沉积物的量)的变化(乙图)。

5.推测然乌湖形成于()

A.火山口集水B.地壳断陷集水C.滑坡阻断河流D.河流改道

6.然乌湖沉积物沉积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主要原因是()

A.夏季大于冬季,夏季蒸发量大B.冬季大于夏季,冬季蒸发量小

C.自上游向下游递减,上游靠近冰川D.自上游向下游递增,下游水量丰富

7.然乌湖湖水矿化度低,与此关联性最小的是()

A.蒸发弱B.冰雪融水多C.湖泊狭长D.降水较多

【答案】5.C6.C7.C

【解析】5.此题考查湖泊的形成。

火山口集水:

火山喷发后在火山的部位会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渐储水而形成湖泊,矿物质含量高;

地壳断陷集水,即岩层断裂下陷后形成的地堑构造,然后积水成湖,这类湖泊一般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很深;

滑坡阻断河流,由于地质变动引起山体滑坡,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后储水形成的湖泊;

河流改道,指河道变迁,主要是指江河流向、流程发生改变的现象。

由定义可知且结合材料中“湖水矿化度低”“湖深一般不超过6米”图中右侧有山脉,可推测然乌湖形成于滑坡阻断河流,C正确。

故选C。

6.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

然乌湖湖泊沉积物沉积通量从时间上看:

夏季多,冬季少,因为该地夏季温度较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带入湖泊的沉积物较多,从空间上看:

然乌湖湖泊沉积物沉积通量从上游向下游减少,因为然乌湖的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川,越靠近冰川湖泊沉积物沉积通量越大。

7.总矿化度指水的总矿化度为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是以水烘干后所得残渣来确定,单位为g/L。

矿化度与水量的多少和矿物质的多少有关;

与河道的形状无关。

变式二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综合题)

8.(2021·

重庆梁平区·

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

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

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

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据图,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2)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

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1)气温稳定;

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2)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

蒸发(腾)增加;

地表水减少。

(3)赞同理由:

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流动沙地逐渐固定;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反对理由:

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

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基本稳定,降水波动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植被根系能够固结沙土,削弱风力,减少扬沙,使流动沙丘趋于固定。

(2)自然原因:

蒸发和蒸腾作用增强;

人为原因:

人类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增加,湖水的补给量减少。

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3)本题为开放类试题,选择赞同或反对都可以从自然和人为方面进行分析。

赞同:

自然方面,读图可知,毛乌素沙地降水呈增加趋势,气候趋向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流动沙丘逐渐固定;

人为方面,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环境意识逐渐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

反对:

自然方面,气候总是波动变化的,虽然毛乌素沙地目前趋向湿润,但以后也可能出现干旱,不利于植被生长;

人为方面,农业发展及大规模植树造林,蒸腾量增大,加重该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沙地面积扩大。

考点二区域自然资源开发

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

可再生资源(土地、水、生物、气候资源等)和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

2.知识线索

开发条件评价→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综合开发措施。

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其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也不同,因而其开发利用的方式和方向也不相同。

项目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

开发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

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生产结构

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

煤炭是其主导产业,正在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存在问题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

综合整

治措施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

矿产资源开发评价条件的分析思路

(1)资源条件评价: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2)开采条件评价: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3)市场条件评价: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分析。

考法矿产资源的开发(题型预测:

1.(2020·

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是图1中丙地的气候资料。

材料二:

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

甲地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横亘在沙漠中,如同地球上一块巨型伤疤。

现甲地所在国重视环境保护监管,建立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1)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试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乙地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3)丙地东临大西洋,气候却干燥少雨,说明其成因。

(1)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

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

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

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

(2)内力作用:

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

外力作用:

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

西风迎风坡,风大浪急,海水侵蚀作用强;

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

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海岸线破碎。

(3)地处西风带,西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

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

(1)经百年开采,形成了长4300米、宽3000米、深700米的巨型深坑,破坏地表生态环境,开采引起地面断裂和沉降;

矿区开发会破坏森林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地表矿渣与弃土堆放会引发泥石流或粉尘污染,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

废矿和有害金属会引起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在干旱区开矿、冶炼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等。

(2)乙地位于40°

S-50°

S之间,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终年受西风带影响,海面广阔,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流水侵蚀作用强;

临近安第斯山脉,纬度高,曾受较强冰川作用。

在这些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致使乙地海岸线破碎。

(3)丙地处西风带,西部紧靠安第斯山脉,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

部分越过安第斯山脉的气流,沿背风坡下沉,气温升高,难以形成降水,因而气候十分干燥。

变式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选择题)

陕西咸阳市·

高三一模)读“2012~2019年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读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图可知()

A.2012~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持续增长B.2018~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增幅最大

C.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产量增幅最大D.2012~2019年化石能源产量持续减少

3.2012~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

A.化石能源比重减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B.能源运输量减少,能源消费价格降低

C.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抑制全球温室效应D.能源进口量减少,保障能源消费安全

【答案】2.C3.A

【解析】2.2012-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没有持续增长,2016年能源产量减少,A错误。

2018-2019年我国能源产量增幅不是最大,B错误。

2012~2019年非化石能源产量增幅最大,C正确。

2012~2019年化石能源产量没有持续减少,D错误。

3.2012~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化石能源比重减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A正确。

材料中信息无法反映出能源运输量和能源进口量,B、D错误。

图中煤炭资源减少,但是石油、天然气的使用依然会产生温室气体,C错误。

故选A。

变式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综合题)

4.(2021·

河南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魁北克省(下图)是加拿大面积第一大省,占国土总面积的近1/6,该省的山区和高地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5.魁北克省拥有特别丰富的水和水能资源,但分布极不均匀,所以建设了不少跨流域调水工程,拉格兰德河调水工程是其典型代表之一。

拉格兰德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形成众多水库,各水库在河流封冻后才开始蓄水,蓄水期间要下泄一部分相当于最低流量的径流(约340立方米/秒)。

日前,美国研究人员提议,美国纽约州和新英格兰地区的太阳能和风能与魁北克省的水电之间进行错时双向贸易,以便平衡美国东北部各州在多个时间尺度上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加速脱碳进程。

(1)简析魁北克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拉格兰德河流域水库封冻后蓄水和蓄水期间下泄最低流量径流的生态意义。

(3)指出拉格兰德河调水工程对拉格兰德河水能开发的好处及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说明美国东北部和魁北克省可再生能源双向贸易助力区域脱碳进程的可行性。

(1)地形以山地和高地为主,且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势落差大;

气候受海洋影响大,比较湿润,降水量较大,河流径流量大;

河湖众多,入海河流多。

(2)水库蓄水期为枯水期,河流封冻后才开始蓄水,河冰作为天然障碍可有效防止海水倒灌;

蓄水期间下泄一部分相当于最低流量的径流,可以满足起码的生态用水需求。

(3)好处:

增加拉格兰德河的径流量,进而增加水电发电量。

不利影响:

流量骤增,使河道过水断面加大,造成冲积和坍岸,或是在冲积层下切河床;

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

快速改变沿河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

(4)两地距离近,在美国东北部风能、太阳能发电高峰期,魁北克省可从美国进口清洁能源;

此时段内,魁北克省的水力发电设施减少发电量,水库可以蓄水抬高水位,在美国东北部太阳能、风能发电量减少时,实现更多发电量并将水电出口给美国;

双方均提高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率,稳定清洁能源供应,助力区域脱碳进程。

(1)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跟气候的降水量、地势落差大有关。

魁北克省地形以山地和高地为主,该省的山区和高地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5.,且沿海或靠近沿海,地势落差大;

河湖众多。

(2)强调是生态意义,所以:

水库蓄水期为当地的枯水期,河流封冻后才开始蓄水,河水结冰,河冰作为天然障碍,可有效防止海水倒灌,防止土壤盐碱化;

蓄水期间下泄一部分,相当于最低流量的径流,可以满足起码的生态用水需求,减少生态灾难。

(3)调水工程,增加大量的水资源,有利有弊,好处:

增加拉格兰德河的径流量,进而增加水电发电量,促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推动生态退耕。

流量骤增,使河道过水断面加大,容易造成冲积和坍岸,或是在冲积层下切河床;

流速变大,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

快速改变沿河生态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4)可再生能源双向贸易有利于两地的能源互补和经济发展、减少碳的排放,减轻气候变暖,具有比较大的可行性。

表现在:

两地距离近,在美国东北部风能、太阳能发电高峰期,魁北克省可从美国进口清洁能源;

此时段内,魁北克省的水力发电设施减少发电量,水库可以蓄水抬高水位。

在美国东北部太阳能、风能发电量减少时,魁北克省的水力发电实现更多发电量,并将水电出口给美国;

双方均提高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率,稳定清洁能源供应,助力区域脱碳进程、优势互补,促经济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暖的步伐。

考点三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1.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

(1)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2)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应以河流的利用和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要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

具体内容一般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确定制约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理的对策。

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见下表。

治理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固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少河流含沙量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综上分析,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2.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区域图相结合,以地理统计图表为载体切入,分析某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其答题思路如下。

(2)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区域特征与发展状况为背景材料,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多以区域环境问题分布图为载体,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4)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区域发展为背景,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法一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题型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