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7032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文档格式.docx

C3H8(g)+5O2(g)=3CO2(g)+4H2O(l);

△H=-2220.0kJ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A.1:

3B.3:

1C.1:

4D.1:

1

4.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第5—7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

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l)=2H2(g)+O2(g);

△H=+571.6kJ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6.已知:

CH4(g)+2O2(g)=2H2O(l)+CO2(g);

△H=-890.3kJ,1克氢气和1克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3.4B.1:

1.7C.2.3:

1D.4.6:

1

7.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二、填空与简答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某无色液体A,通电时生成无色气体B和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C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只生成A。

则B、C的化学式分别为。

(2)若已知每摩气体C燃烧后生成A液体时放出285.8kJ的热量,试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自然界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

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有人认为,气体C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的最突出的优点是

(4)也有人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是不现实的,你的意见呢?

你如果认为现实,答出现实的理由。

如果认为不现实,则答出不现实的理由。

(不少于20字)

 

2.5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的数值有何影响?

(3)改用6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是否相等?

所求中和热数值是否相等?

简述理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为什么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

三、计算题

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已知该化合物由C.H、N三种元素组成,WC=40%,WH=13.33%,其分子量为60。

通过结构分析可知,该物质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以存在,且不与H原子直接相连。

燃料的氧化剂是N2O4,燃烧产物只有CO2、H2O、N2,5.00g“偏二甲胼”完全燃烧时可放出212.5kJ热量。

(1)试推算“偏二甲肼”的分子式,并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2)写出燃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三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第一节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

1.

(1)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

(2)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

(3)被氧化,要加入氧化剂

(4)被还原,要加入还原剂

1.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因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改变,因而没有电子得失。

2.多16克

3.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还原剂是Fe,氧化剂是CuSO4,被还原为,被氧化为。

第一节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

1.CD2.D3.B4.A

5.

(1)3

(2)3BrF3+5H2O=HBrO3+9HF+Br2+O2

(1)BrF3;

BrF3,H2O。

针对性测试题

(一)

一、1.C2.BD3.B4.B5.C6.B7.D8.C

二、1.

(1)

CuSO4是氧化剂,KI是还原剂,CuI是还原产物,I2是氧化产物

(2)

NO2氧化剂,NO2是还原剂,NO是还原产物,HNO3是氧化产物

2.HBr0.5

3.

(1)①,④

(2)Cr(OH)3

(3)

4.

(1)碳(或C)

(2)

(3)35.5

5.

(1)2MnSO4+5K2S2O8+8H2O2KMnO4+4K2SO4+8H2SO4

(2)MnSO4KMnO4

(3)2Mn2++5S2O82-+8H2O2MnO4-+10SO42-+16H+

(4)Cl2(答HClO或HClO3也给分)

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

一、1.B2.D3.B4.BD5.D6.C

二、

(1)MgSO4Mg(OH)2MgCl2BaCl2AgNO3

(2)①Ba2++SO42-=BaSO4↓②Mg2++2OH-=Mg(OH)2↓

③Mg(OH)2+2H+=Mg2++2H2O④Ag++Cl-=AgCl↓⑤Ba2++SO42-=BaSO4↓

针对性测试题

(二)

一、1.D2.B3.D4.C5.D6.C7.A8.B9.CD10.BD

11.C12.BC13.C14.C15.D16.B17.A18.A19.D20.C

二、1.

(1)SO32-、CO32-

(2)SO42-、SO32-、CO32-(3)Ag+、Ba2+

2.

(1)NaOH+HNO3=NaNO3+H2O2KOH+H2SO4=K2SO4+2H2O

(2)CuSO4+2NaOH=Cu(OH)2↓+Na2SO4CuCl2+2KOH=Cu(OH)2↓+2KCl

(3)Fe+H2SO4==FeSO4+H2↑Fe+2HCl==FeCl2+H2↑

(4)2NaOH+CO2=Na2CO3+H2O2KOH+CO2=K2CO3+H2O

(5)NaHCO3+HCl=NaCl+H2O+CO2↑2KHCO3+H2SO4=K2SO4+2H2O+2CO2↑

(6)CuSO4+H2S=CuS↓+H2SO4CuCl2+H2S=CuS↓+2HCl

3.稀硫酸

Ba2++SO42-=BaSO4↓,2H++SO32-=H2O+SO2↑

Ba2++2HCO3-+2H++SO42-=BaSO4↓+2H2O+2CO2↑

4.

(1)含有Ba2+、Ca2+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因为BaSO4不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

(2)Fe(OH)3

(3)2AlO2-+CO2+3H2O=2Al(OH)3↓+CO32-或

AlO2-+CO2+2H2O=Al(OH)3↓+HCO3-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出,;

小于,吸收,。

2.S(s)+O2(g)=SO2(g);

△H=-296kJ

3.BD

4.B

第四节燃烧热和中和热

(一)

1.C

2.C3H8(g)+5O2(g)→3CO2(g)+4H2O(g);

△H=-2200kJ

C4H10(g)+13/2O2(g)→4CO2(g)+5H2O(g);

△H=-2900kJ

第四节燃烧热和中和热

(二)

1.2.865kJ

2.

一、1.D2.B3.B4.A5.A、C6.C7.A、C

二、1.

(1)O2、H2

(2)2H2(g)+O2(g)==2H2O(l);

(3)燃烧的产物是水,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

(4)答不现实,现有的制取氢气方法耗能大,制取的成本太高,另外是氢气的熔沸点太低,给储存和运输带来困难。

(注意:

如果答的是“现实”,只要理由合情合理也可给分。

2.

(1)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因为热量损失,所得中和热数值偏低。

(3)所放热量不等。

因为60mL1.0mol/LHCl溶液跟50mL1.1mol/LNaOH溶液能生成0.055mol的H2O,而50mL1.0mol/LHCl跟50mL1.1mol/LNaOH溶液只能生成0.050mol的H2O。

中和热数值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因为氨水是弱碱,在中和过程中电离吸热,所以氨水和盐酸的中和热低于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热。

三、计算题

1.分子式:

C2H8N2结构简式:

2.热化学方程式为C2H8N2(l)+2N2O4(l)→2CO2(g)+4H2O(g)+3N2(g);

△H=-2250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