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6551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自主学习题附答案Word格式.docx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29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38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前途和步骤P38-43

1)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动力: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3)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前途: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5)步骤:

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和任务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反对“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43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49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

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53

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提出的条件P57-61

总路线

1952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到1953年下半年正式形成和制定了这条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条件

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4)、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61-66

⑴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改造经验: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⑵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66-69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71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P77-81

(1)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它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2)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各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新本领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因此解决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分别采用专政和民主这两种方法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

(5)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

团结全国各地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2.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P82-85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为了实现目标,应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

(7)关于科学和教育。

“向科学进军”,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85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P86-90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P96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P98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P101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0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P107-10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P113

(1)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14

(1)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这一理论把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搞清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我们从更高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为开辟一条发展更好、人民享受成果更多、能够充分体现出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15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

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实现路径P123

(1)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P129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35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3)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P137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2)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3)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4.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P138-140

(1)全方位: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2)多层次: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重点、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过程

(3)宽领域:

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领域

5.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140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P146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P15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155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1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167

(1)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6.保障和改善民生P170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7.创新社会治理体制P172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4)健全公共安全体制

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P173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9.树立生态文明理念P174

(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3)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

10.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P175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P187

基本内容: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2)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2.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P191

(1)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3)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4)加强人员来往,扩大各界交流

(5)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6)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1.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P205

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P211

(1)在国际关系上中国坚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2)为了建设和谐世界,应努力做到:

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环保上互相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1.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P215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2.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P233

(1)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

(2)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

(3)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

(4)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P238

性质:

中国共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