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说课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633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劝学》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劝学》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劝学》说课稿.doc

《《劝学》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劝学》说课稿.doc

《劝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先秦诸子散文《劝学》。

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充实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劝学》是中职语文教材人教版《阅读与写作》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是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主要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学习本单元,要知道一点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初步理解课文中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言实词的一些特点,熟读或背诵一些课文。

《劝学》围绕着“学习”这个话题,主要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的态度,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能够疏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意义用法,并注重在实践中举一反三。

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课文特点以及本校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学习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二)能力目标: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三)情感目标:

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形成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全文短短200字,却能表达出三层意思七个方面,说得明白流畅,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论证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根据课文特征以及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二)教学重点:

文章里的论证方法的运用。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应变性很强的艺术,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法如下:

(一)说教法

1、诵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增强语感,在不自觉之中就能够掌握实词以及句式的用法。

  

2、问答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点拨法。

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疑惑的现象,所以我将在本课教学中采用点拨法。

尤其是文言基础知识,只有教师深入点拨,学生才能准确掌握。

(二)说学法

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差,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品读感悟法 。

学生在此前做了课前预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回忆学过的有关学习的诗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合作探究法。

在教师指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小组讨论,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全班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我设计了四步:

1、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2、精读文章,领会主旨

3、拓展延伸,融会贯通

4、结合小结,作业训练

(二)课题导入:

由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以及心中存在的疑问自然导入新课。

提示荀子的《劝学》将全面论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使学生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

(三)解题,整体感知

1、解题。

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2、听语音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

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质疑,其他学生答疑,教师进行点拨。

(这样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文言词句含义并读懂文章内容)

(四)精读文章,抓住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总结课文。

1.中心论点:

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

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

积累、坚持、专一。

2、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

        “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3、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

(体现了教学重点)

4、归纳本文的设喻特点:

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五)课文小结,拓展训练

1、《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2、结合终身学习的思想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六.说作业设计

作业是考察学生上课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本课文荀子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同学们以比喻论证方法写一段文字,话题不限。

七.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

而我这节课,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论证过程。

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

板书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一个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劝学

荀子

第二段比喻五则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

发展自己

第一段比

学不可以已第三段比喻五则喻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明白

(中心论点)论达到目标

证生动

积累

第四段比喻十则学习方法态度坚持

专一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我将在今后加以完善。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