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6336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PPT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专题四、近代资本主义的建立与巩固

专题五、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六、三次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七、走向民主与法制

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九、“三农”问题

专题十、2015年热点预测

●24、专题

(一) 侵略与反抗

●一、侵略与反抗

●1.近现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2.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

(1)【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2)、【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3)、【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探索】

●二、世界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

25、1.近现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反抗。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和目的——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

(虎门销烟)

②经过: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侵占香港岛;

清军爱国将领关天培、葛云飞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③结果:

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④失败原因:

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武器装备落后,战和不定,指挥不当。

⑤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关税主权,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

⑥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旋涡。

⑦历史认识: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和伤害,带来巨大的民族耻辱;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奋努力,振兴中华,才能自立于世界。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①原因:

英、法等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年,英法联军挑起战争;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掠夺财宝并火烧圆明园。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俄等国签订《北京条约》。

④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外国的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②19世纪60—80年代,英国、俄国支持阿古柏非法政权。

1871年,俄国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加深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①背景: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视中国为主要侵略对象;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②经过: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海军提督丁汝昌指挥舰队迎战;

1895年1月,日军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④失败原因:

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指挥失误。

⑥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地化程度。

(5)帝国主义瓜分狂潮(19世纪末)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为适应其资本输出的需要,掀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中国社会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①背景: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等地广泛开展起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组成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发动侵华战争。

1900年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④《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为担保——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进一步加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控制;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北京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蔑视中国主权。

⑤影响:

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日本侵占山东主权

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1915年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妄图独霸中国。

②1919年巴黎和会将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在全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9)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①局部侵华战争(1931—1937年):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不断加大对华北地区的侵略。

②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0)美国发动侵朝战争(1950—1953年)

①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

②侵朝战争中,美国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同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③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2.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

1、【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1)林则徐禁烟斗争

①经过: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②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865年,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入侵新疆。

后来,阿古柏擅自宣布建国,自立为汗;

英国、俄国支持阿古柏非法政权,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1876年,左宗棠率军分批进入新疆,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节节胜利。

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地区。

在左宗棠的武力威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

③评价左宗棠:

湘军将领,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

创办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收复新疆,是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

(3)邓世昌与黄海海战:

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舰船,不顾自身安危,率全舰官兵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后被敌舰鱼雷击中。

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4)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

①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

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②血战台儿庄(1938年春):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指挥者:

李宗仁)。

③百团大战(1940年8—12月):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指挥者:

彭德怀)。

(5)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彭德怀。

②重要战役:

上甘岭战役。

③英雄人物:

用身躯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魏源与《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该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和科技发展状况,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传统观念的挑战,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2)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地主阶级洋务派为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探索】

(1)戊戌变法: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领导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顽固派势力的过于强大,变法失败。

(2)辛亥革命:

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组织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新文化运动:

1915年,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世界历史上的侵略与反抗

20世纪人类的重大战争

1.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部落)之间、国家之间的矛盾最高的斗争表现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高、最暴力的手段。

自人类出现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

20世纪的重大战争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等。

2.战争启迪: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人民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战争教训:

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对战败国的掠夺宰割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遭遇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

面对侵略者的威胁,国际社会应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纵容侵略只能养虎为患;

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权威。

●4.战后中东地区矛盾复杂的原因

(1)列强矛盾: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并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各个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

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此长期角逐。

它们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

(2)巴以矛盾: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

阿以之间的领土争端和对珍贵的水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冲突。

(3)宗教矛盾: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圣迹。

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把耶路撒冷看作自己的“圣城”。

几乎整个20世纪,他们不断地相互争斗,以取得对圣城耶路撒冷的控制权,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各方的矛盾。

(4)大国干预:

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增加了中东地区问题的复杂性。

【历史感悟】战争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与创伤,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传播。

但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文明传播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合作与交流。

本专题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侵略与反抗。

高频考点主要有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历次侵华战争、三个典型战役(黄海海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

世界历史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战争或者起义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印度反英大起义)、两次世界大战等知识点。

专题

(二)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近代化的探索

●1.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农民阶级的反侵略斗争

●3.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探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重大斗争

●3、军队建设

一、近代化的探索

阶段特征:

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60、1.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进步思想

①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②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①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②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现代化国防)。

③代表人物: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④内容: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洋务人才、派遣留学生等;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等。

⑤性质:

封建统治者失败的自救运动。

⑥失败:

表现: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⑦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只限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⑧评价: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农民阶级的反侵略斗争

(1)斗争事件:

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2)积极作用: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主观原因是农民阶级存在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3.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探索

(1)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兴起——“公车上书”: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在北京应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③发展:

维新派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

启蒙思想家严复译著《天演论》,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④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等。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⑤失败——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

⑥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顽固派势力强大、光绪帝有名无实、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等。

⑦教训: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⑧历史意义: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革命派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革命组织的成立:

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等。

②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③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的第一枪。

各地纷纷响应,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④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发布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⑤评价:

辛亥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不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⑥历史教训: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3)激进的民主主义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③旗帜:

“民主”与“科学”。

④主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

⑤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斗争锋芒直指维护封建礼教的儒家思想。

1917年以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⑥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

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提倡新文学。

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

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歌颂十月革命,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的典范。

⑦历史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历史感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挽救民族危亡。

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挽救和发展中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阶段特征:

从1919年至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这一时期,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领导中国革命,自从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在历经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最终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重大斗争

(l)国民革命时期:

1926—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年,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②遵义会议: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红军长征路线:

出瑞金、四渡赤水、巧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3)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共第二次合作进行抗日战争,取得中国近代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①典型战役:

平型关大捷(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李宗仁)、百团大战。

②历史意义:

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战屡败局面,是中国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4)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6月—1949年4月,解放战争取得了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军队建设

(1)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

(2)1927年南昌起义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抗战开始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5)解放战争至今,我国军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5.新民主主义时期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

历史感悟】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