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5513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NO不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D正确,答案选D。

4.下列关于溶液中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Cl-

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火,一定有SO42-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答案】C

【解析】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可能为AgCl、Ag2CO3、Ag2SO4等,应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检验,A错误;

B.检验硫酸根离子,可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检验,否则不能排出生成AgCl沉淀,B错误;

C.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为氨气,说明溶液中存在NH4+,C正确;

D.也可能为Ca2+,如检验钡离子,应加入硫酸钠,再加入硝酸检验,D错误;

答案选C。

5.下列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的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分别向等物质的量的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比较产生气体的体积

B.分别向等物质的量的白色粉末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C.分别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D.分别配成相同浓度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

【解析】A.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含C原子相同,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不能鉴别,A符合;

B.NaHCO3与盐酸反应快,生成气体的快慢不同,可鉴别,B不符合;

C.Na2CO3稳定性强,受热不易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利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可鉴别,C不符合;

D.相同浓度时Na2CO3水解程度大,碱性强,则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可鉴别,D不符合;

答案选A。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把握物质性质的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碳酸氢钠、碳酸钠与酸的反应、稳定性及盐类水解来鉴别物质。

难点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转化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然后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

6.对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上浓NaOH溶液

B.贮氯罐意外泄漏,组织附近人员沿逆风向疏散,并向空中喷洒稀NaOH溶液

C.液氨不慎泄漏·

用蘸有盐酸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撤离

D.金属钠起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钠能够腐蚀皮肤,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干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氯气有毒,密度大于空气,氯气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贮氯罐意外泄漏,组织附近人员沿逆风向疏散,并向空中喷洒稀NaOH溶液,故B正确;

C、盐酸能够腐蚀人的皮肤,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使用水湿润毛巾,然后向地处撤离,故C错误;

D、金属钠化学性质活泼,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够与泡沫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可以使用砂子灭火,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及事故处理知识,难度不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操作,能对错误操作的后果做出判断。

解题关键:

对物质性质的记忆和理解。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宜用铝制餐具蒸煮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C.向氢氧化铝悬浊液中通入CO2气体氢氧化铝溶解

D.氧化铝与水反应可制得氢氧化铝

【解析】A.明矾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杂质,能够净水,A正确;

B.铝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不耐酸、碱腐蚀,不能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B错误;

C.碳酸是弱酸,不能溶解氢氧化铝,C错误;

D.氧化铝与水不反应,不能制得氢氧化铝,D错误;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B.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

C.在实验室中,金属钠常保存在乙醇中D.过氧化钠可作为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解析】A.金属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A错误;

B.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B错误;

C.在实验室中,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钠能与乙醇反应,C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作为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D正确,答案选D。

9.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A.Al3+B.Al(OH)3C.AlO2-D.Al3+和Al(OH)3

【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中,所以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硫酸钠、偏铝酸钠和2,即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AlO2-,答案选C。

10.现有①Al2O3②Na2CO3③(NH4)2CO3④Al(OH)3四种物质.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①Al2O3是两性氧化物,④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③(NH4)2CO3是弱酸的铵盐,三种物质均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②Na2CO3是强碱弱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答案选D。

11.下列有关铝的化台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l(OH)3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Al2O3能和盐酸反应,得到AlCl3

C.Al(OH)3能和NaOH溶液反应,得到NaAlO2

D.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得白色沉淀

【解析】A.Al(OH)3受热易分解,不能用作耐高温材料,A错误;

B.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和盐酸反应,得到AlCl3,B正确;

C.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和NaOH溶液反应,得到NaAlO2,C正确;

D.氢氧化铝不能溶解在氨水中,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得白色沉淀氢氧化铝,D正确,答案选A。

氧化铝与氢氧化铝均是两性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这说明碱只能是强碱,弱碱不能溶解氧化铝或氢氧化铝,而酸不一定是强酸,注意性质的差异。

1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盛有浑浊泥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铁,充分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变澄清

B.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制铁

C.铁能和沸水反应生成氢气

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至红褐色,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解析】A.硫酸铁可作净水剂,在盛有浑浊泥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铁,充分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变澄清,A正确;

B.高温下可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制铁,B正确;

C.铁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和沸水不反应,C错误;

D.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答案选C。

13.为探究某食品包装袋内一小包脱氧剂中的还原铁粉是否变质,分别取少量样品溶于盐酸,再进行下列实验,其结论正确的是

A.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铁粉变质

B.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说明铁粉未变质

C.若再依次滴加氯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铁粉全部变质

D.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铁粉全部变质

【解析】A、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可以确定还原铁粉被氧化变质,A正确;

B、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说明溶液中无铁离子,但还原铁粉有可能被氧化为亚铁离子,B错误;

C、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亚铁离子来源可能是铁与盐酸反应,故不能确定是部分氧化还是全部氧化还是没有被氧化,C错误;

D、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不含铁离子,含有亚铁离子,亚铁离子来源可能是铁与盐酸反应,D错误;

本题考查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明确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溶液中亚铁离子的来源,为该题的易错点。

14.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将铜屑加入含Fe3+的溶液中:

Fe3++Cu=Fe2++Cu2+

正确

B

Na2O2与H2O反应:

Na2O2+H2O=2Na++2OH-+O2↑

错误,氧元素不守恒

C

NaOH溶液与氧化铝反应:

Al2O3+2OH-=2AlO2-+H2O

错误,产物应该是Al(OH)3

D

向FeCl3溶液中滴加足量氨水:

Fe3++3OH-=Fe(OH)3↓

 

A.AB.BC.CD.D

【解析】A.将铜屑加入含Fe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评价错误,A不符合;

B.Na2O2与H2O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O2+2H2O=4Na++4OH-+O2↑,评价合理,B符合;

C.NaOH溶液与氧化铝反应的离子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评价不合理,C不符合;

D.一水合氨难电离,应该用化学式表示,方程式和评价均不正确,D不符合;

答案选B。

15.将4.6gNa和2.7gA1同时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定容为500m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刚离子和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l

B.反应中消耗的水的质量足加入的Al的质量的2倍

C.所得溶液中AlO2-的物质的量沫应为0.2mol/L

D.反应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解析】涉及反应:

2Na+2H2O=2Na++2OH-+H2↑2Al+2OH-+2H2O=2AlO2-+3H2↑

钠及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0.1mol,可见碱过量,铝不足

A:

溶液中阴阳离子均为一价离子,由电荷守恒可知,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

1

B:

消耗水的质量为:

0.3×

18=5.4g,是加入的铝的质量的2倍

C:

所得溶液中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mol/L

D:

共放出气体为(0.1+0.15)×

22.4=5.6L

答案为D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能将炽热的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

B.稀硫酸能按水的比例脱去蔗糖中的氢、氧元素

C.硫酸和硝酸分别与金属反应时,S和N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

D.因为浓硫酸或浓硝酸能与铝反应,所以常温下二者都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

【解析】试题分析:

浓硫酸能将炽热的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故A正确;

B错误,应该是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蔗糖中的氢、氧元素,;

C错误,稀硫酸与金属反应时,S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D错误,虽然浓硫酸或浓硝酸能与铝反应,但是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以阻止反应的进行,所以在常温下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考点:

化学基本概念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该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本题比较容易。

17.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1:

2B.3:

2C.3:

1D.6:

铝粉和稀硫酸反应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铝粉和NaOH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生成的氢气体积相等,溶液的浓度又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3:

2,答案选B。

考查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

18.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浓硫酸与铜反应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解析】A.该反应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表现硫元素的还原性,A错误;

B.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硫元素的还原性,B正确;

C.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硫元素的氧化性,C错误;

D.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19.下列有关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为5.6,是因为其中溶解了SO2

B.SO2是有毒气体,不能用于杀菌消毒

C.SO2是酸性氧化物,能被氨水吸收

D.分别被SO2和HClO漂白的品红溶液,加热后均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氢离子而使雨水溶液呈酸性,其pH=5.6,如果溶解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其酸性增强,pH小于5.6,A错误;

B.病毒属于蛋白质,能被二氧化硫杀死而发生蛋白质变性,所以二氧化硫能杀菌消毒,B错误;

C.SO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酸性氧化物,和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C正确;

D.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易恢复为红色,次氯酸能使有色物质永久性漂白,所以加热条件下不恢复为原来颜色,D错误;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溶解性等知识点,根据酸性氧化物的概念、酸雨的形成、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来分析解答即可,知道正常雨水pH不为7的原因,二氧化硫和次氯酸漂白性原理的差别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

20.将适量铁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和Fe3+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B.3:

2C.1:

2D.2:

3

【解析】设已反应的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xmol,则根据方程式Fe+2Fe3+=3Fe2+可知生成亚铁离子是1.5xmol,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和Fe3+浓度相等,则未反应的铁离子是1.5xmol,所以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x:

1.5x=2:

3,答案选D。

2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Cl2=Fe3++2Cl-

B.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Cl2+2OH-=Cl-+ClO-+H2O

C.氯气与H2O反应:

Cl2+H2O=Cl-+ClO-+H2↑

D.金属铝溶于盐酸中:

A1+2H+=Al3++H2↑

【解析】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2++Cl2=2Fe3++2Cl-,A错误;

B.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Cl2+2OH-=Cl-+ClO-+H2O,B正确;

C.氯气与H2O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Cl2+H2O=Cl-+H++HClO,C错误;

2A1+6H+=2Al3++3H2↑,D错误,答案选B。

22.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可得到硅酸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解析】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A错误;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B正确;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错误;

D.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也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D错误,答案选B。

23.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故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

【解析】A.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

B.氯化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二者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因此不能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B错误;

C.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C正确;

D.检验氨气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产生气体的导管口,如果试纸变为蓝色,说明是氨气,D错误,答案选C。

24.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其反应为:

3Cl2+8NH3=6NH4C1+N2当有160.5gNH4C1产生时,被氧化的氨是

A.214gB.53.5gC.17gD.68g

【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氯气是氧化剂,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氨气是还原剂,生成6mol氯化铵时有2mol氨气被氧化。

160.5gNH4C1的物质的量是160.5g÷

53.5g/mol=3mol,因此被氧化的氨是1mol,质量是17g,答案选C。

掌握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参加反应的氨气是8mol,但只有2mol作还原剂,另外6mol氨气与生成的氯化氢结合生成氯化铵。

25.实验室制取少量N2常利用的反应是NaNO2+NH4Cl

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NO2是还原剂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

C.NH4Cl中的N元素被氧化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NaNO2到N2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B、每生成1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B错误;

C.NH4Cl中的氮元素由-3价升高到0价,做还原剂,被氧化,C正确;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错误;

选C。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的计算。

二、不定项选择(共10题20分,每题2分。

每题12个正确选项)

26.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台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B.FeCl3既能通过化台反应制得,也能通过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制得

C.Na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Na2CO3粉末

D.向KCl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AgCl沉淀

【答案】AC

【解析】A.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A正确;

B.FeCl3能通过化台反应制得,即铁在氯气中燃烧得到氯化铁。

但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和氢气,得不到氯化铁,B错误;

C.Na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变为Na2CO3粉末,C正确;

D.向KCl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得不到白色AgCl沉淀,因为氯酸钾电离出的是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D错误,答案选AC。

27.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的量的CO2关系可表示为

【解析】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Ba(OH)2+CO2=BaCO3↓+H2O、2KOH+CO2=K2CO3+H2O、2KAlO2+CO2+3H2O=2Al(OH)3↓+K2CO3、K2CO3+CO2+H2O=2KHCO3、BaCO3+H2O+CO2=Ba(HCO3)2,最终产生的沉淀是氢氧化铝,选项C中的图像符合,答案选C。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明确物质反应先后顺序是解本题关键,可以根据微粒结合氢离子的能力判断,规律是酸越弱,相应的酸根越容易结合氢离子。

另外要注意碳酸钡能和二氧化碳、水进一步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钡,氢氧化铝不能溶于碳酸,为易错点。

2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2L0.5mol/L硫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答案】BC

【解析】A.标准状况下,6.72LNO2的物质的量是0.3mol,与水充分反应生成0.2mol硝酸和0.1molNO,则转移的电子数日为0.2NA,A错误;

B.2L0.5mol/L硫酸钠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NA,B正确;

C.N2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均是28,且都是由2个原子组成的,则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C正确;

D.高温下3mol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4mol氢气、1mol四氧化三铁,则02moI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约为0.267NA,D为,答案选BC。

29.已知反应:

ClO-+Cl-+2H+=Cl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该离子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H2SO4+NaClO+NaCl=Cl2↑+H2O+Na2SO4

B.标准状况下,每生成l.12LCl2,转移0.5NA电子

C.在无色碱性溶液中,ClO-、Cl-、Al3+、Na+能大量共存

D.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更安全

【解析】A.H2SO4+NaClO+NaCl=Cl2↑+H2O+Na2SO4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每生成1.12LCl2,即0.05mol,由方程式可知,转移电子为0.05mol×

(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