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5238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期末复习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背景)(P22)。

9.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P23)

10.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P24-25)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况: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P30)

12.科学发展观形成背景

(1)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2)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3)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

(P33)

1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P36)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P48)(具体: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2。

理论联系实际:

只有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方法,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吃透理论,不仅要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一一般原理,更要注重把握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是要搞清实际,不仅要有对中国实际的感性认识,更要上升到对其本质的理性把握。

3。

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疾苦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4。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原有理论中的某些结论同新的实践产生矛盾的时候,就应该由实践来赋予原有理论以新的内容,敢于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以实践的发展来推进理论的发展。

)(P49-52)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54)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P55)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P65)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P65)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P71)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P74

5.(简答题)新旧民主主义有何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

(1)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P74)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P79)

7.(简答题)农村包围城市的依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P80)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P82-8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时间: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革命:

1949-1956

社会主义建设:

1956-1978

改革开放:

1979-至今

2.P93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96-97)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相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4.所谓赎买,就是国家有偿的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P99)

5.为什么要赎买?

(P100)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3)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6.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P99-100)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P1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P118.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3.P122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突破口。

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此题老师让自己谷歌一下,从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来展开回答,以下为网上资料,仅供参阅)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马克思明确指出:

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

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

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

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

”“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

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P137)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2.初级阶段(辨析):

.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P141)

(2)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P142)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3)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7)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十七大另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51)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7.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

(155)

第一步,温饱问题;

第二步,小康水平;

第三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8.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状况: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56)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162)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心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

(经济体制根本性变革)

(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本质)

2.“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167)

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68-169)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P18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2.P18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2)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段的长处。

3.P185十五大明确提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4.P188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P189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选择题)

6.P195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辨析)

7.P207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化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p220-221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222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24

3.p236依法治国概念: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4.依法治国必要性p236: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国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p23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P251“四有”公民: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两大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培养“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P25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P27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成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P28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近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P30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P32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