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4363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小结Word格式.docx

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2、《小露珠》课文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

按时间顺序写了小露珠从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

动物喜欢小露珠是因为小露珠外表美丽。

植物喜欢小露珠是因为小露珠滋润了植物奉献了自己。

大家都喜欢小露珠是因为小露珠不仅外表美丽而且滋润了植物奉献了自己。

3、《石榴》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

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作者把石榴当成人来写十分生动、形象。

4、《石头书》聚精会神近义词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近义词寻根究底。

1)爱科学、爱探究的川川、磊磊知道了石头一层一层的外形就像一册厚厚的书石头上有字即雨痕、波痕、矿物石头上有画即树叶、贝壳、小鱼的化石同时石头还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所以把石头称为“石头书”

2)大自然真是一部神奇的书。

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让我知道了地球是圆的,从年轮知道了树木的年龄,从滴水穿石我知道了坚持的力量。

5、《小稻秧脱险记》小稻秧遇到的险是一群杂草跟小稻秧抢营养。

喷雾器大夫帮小稻秧脱了险。

6、《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特点是外形庞大奇特,飞得高,飞得快,本领大。

7、《军神》军神指有超凡能力的杰出军人。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因为刘伯承重伤后如此镇定,做手术坚决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忍着剧痛数刀数,手术后谈笑自如。

刘伯承具有超凡的毅力和顽强不屈的品格。

所以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8、《掌声》同学们第一次掌声是对小英的鼓励、支持、信任。

第二次掌声是对小英的肯定、赞扬、喝彩。

小英的变化是:

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有这些变化是因为同学们的掌声让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课文中“掌声”的深刻内涵是指鼓励、帮助、关心、支持

9、《金子》彼得的梦想是获得财富。

最终他靠着辛勤的劳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

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课文最后一句话中的“真金”指获得财富或者成功的方法。

“金子”指财富。

10、《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许多身处他乡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佳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次遇到美好的节日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11、《孙中山破陋习》陋习指不文明的习俗。

课文中的“陋习”特指“缠足”。

古代还有这些陋习重男轻女、女子不读书等。

现在存在的陋习有等车不排队、贪小便宜、随地吐痰等。

12、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尊敬我家的老人也要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13、《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赞美了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千古名句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脸谱的代表人物、性格特点

关羽——红脸——忠勇——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

包公——黑脸——正直——铡美案

秦桧——白脸——奸诈——风波亭

孙悟空——猴脸——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

15、《梅花》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

16、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17、请假条内容、格式:

请假条第一行居中收条人称呼开头顶格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此致另起一行空两格敬礼另起一行顶格感叹号请假人称呼、姓名另起一行右下角日期请假人姓名下面

三、主要人物形象或景点阳光和煦、浪平沙细的浅水湾

闪亮、透明、圆润的小露珠刘伯承坚毅顽强、顽强不屈、意志坚强、坚忍不拔

彼得吃苦耐劳、留心观察、善于思考

孙中山凡事独立思考敢于反抗封建陋习坚决与封建势力作斗争。

附送:

2019年三年级上册语文9-园地三教案

夜书所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二、重难点、关键: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三、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

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

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

(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

通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二是为了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

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待,预热课堂。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齐读题目。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他想到什么呢?

(板书“动客情”。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

(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

(品“挑”)(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

(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

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

(家乡、童年。

)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7.“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

你觉得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

(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

2.齐背诗文。

(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

把这篇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

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

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可做课堂小练笔,也可课下写成,下节交流。

板书:

见:

梧叶挑促织一灯明

夜书所见听:

寒声秋风思乡、孤独

感:

动客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理解“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独在异乡为异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体会游子的思乡思亲之情。

2.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一、入境:

1.上课任意背诵古诗两首,师:

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深挚的情感。

这首诗你很记得吗?

(出示《静夜思》)生配乐读。

师:

说说你感受到什么?

(学生深深的思念故乡、心里的忧伤、对故乡非常的思念)

2.师:

是啊,每当月圆,诗人总会对故乡思念不已,每逢佳节啊,对故乡的思念更是深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再来学习一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

大声的读、慢慢的读、像读静夜思一样深情的读。

二、感悟:

(一)解诗题

1.诗题中的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你知道这天是什么节日吗?

(重阳节)

关于这个节日,你了解多少?

(吃重阳糕{花糕、菊糕、五色糕}、赏菊花、重阳节又是老人节、登高节“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下注释。

课下注释是我们理解古诗文的好助手,大家学习古诗文千万不能不看课下注释。

】、从课下注释你还知道了什么?

2.理解“山东“(华山以东、王维的故乡)山东兄弟指的就是家乡的兄弟、家乡亲人

3.理解“忆”:

是人在九月九日对故乡的亲人是一种什么感情?

(思念)从哪个词看出?

(忆)

诗人在重阳佳节思念故乡的兄弟、思念亲人,那么这个题目该怎样读?

(指名读、齐读。

(二)识诗人

现在我们已经理解了诗题,九月九日诗人又身在何方?

你对诗人又了解多少?

(三)读古诗

1.认识了诗人,又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么你会读这首诗吗?

自己先试试。

(自由读、指名读。

师:

如果你认为你能读好这首诗了,就请你举手。

(指名读)

a他读的慢慢的,有一点诗的味道。

B他在读诗时,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诗人在思念着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对故乡的亲人非常的思念。

是啊,整首诗里都含着诗人对故乡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啊。

你会读吗?

(齐读)。

这思念是诗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的叹息(齐读)这思念是诗人在熙熙攘攘人群中的孤独和寂寞(齐读)。

(四)悟诗境、品诗情

学习古诗光会读还不够,还要了解古诗描绘的意境。

读读诗的第一、二行,想想当时诗人是怎样的处境啊?

(诗人当时一个人在异乡,心里觉得很忧伤。

你很理解诗人的心情。

你还看见了什么?

(我还看见了诗人独自一个人在旅店里举杯消愁,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朋友,心里在加倍的思念着亲人。

我还看见了诗人一个人冷冷清清的过着节日,因为诗里说他独在异乡为异客。

因为思念,诗人的心是那样的忧愁,那样的冷清啊,谁来读读这两句啊。

(学生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你已经懂得了诗人的忧愁了。

还有谁?

把声音再沉下来一点,速度再慢一点。

谁还能读,把诗人心读的更加沉点,愁一点?

(指名读、齐读)

佳节重阳,诗人身边的人们正在干什么?

(团团圆圆过节、全家登高插茱萸,高高兴兴、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重阳糕,和着美酒,非常快乐、)

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远在他乡,这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忧伤、思念、孤独寂寞)带着这样的理解读(前两句)

这时,诗人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他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去,与亲人团聚。

而事实他却只能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在异乡的王维,忧伤凄凉的王维啊,不能不回想起在故乡的兄弟亲人们过节的情形啊。

让我们随着王维的目光,看看故乡的兄弟此时在干什么?

(读后两句)在他眼里又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啊?

生:

兄弟正在登高插茱萸。

所以王维在重阳节的时候,他只能说……(读全诗)

我是王维,独在异乡的我的心里也是那样的忧伤啊,我只能以诗传我情啊。

(音乐凄恻婉转。

师深情朗诵)到此刻,你们已经懂得我对故乡的思念了吗?

你懂得吗?

(学生在音乐声中吟诵)

还有谁懂得?

读诗

你们都懂得了吗?

(生点头)请你们一起来读。

谢谢你们,我的兄弟亲友们。

我以我诗传递我心中思念的时候,我是多么期盼能听到你们的消息啊。

好让独在异乡的我能有一点点安慰。

你是我的兄弟姐妹、你是我的父亲母亲,在这重阳佳节,你想对独在异乡的我说些什么?

(思考交流)

【师:

我会归来,我一定会归来!

我会等到那枝茱萸插到我头上的那天的。

我懂得,我懂得兄弟亲人的牵挂啊,但是我也是在牵挂啊,我多么想回乡一趟,只是这一刻,我只能以诗寄我情啊……一起读】。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可是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仍然是那样的深沉。

总想见到来自故乡的亲人问一问故乡的亲人可好,故乡又发生了什么事?

那天,我终于见到了年少时的老友来到长安,激动之余,我挥笔写下这首《杂诗》

(音乐《杂诗》),在前奏部分,师吟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生边听音乐边轻声和。

我等啊,盼啊,终于盼到了故乡来人了。

我心里有千言万语要问啊,问出口的却是齐读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你们也来帮我问问故乡的老友吧。

指名读、齐读后两句。

那寒梅就是故乡,所以当我“独在异乡为异客”时,要问: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那寒梅就是我对故乡的思念,所以当我“遥知兄弟登高处”要问:

到此时,,你可走进了王维的思念了吗?

你明白了王维在异乡时候那深深的牵挂了吗?

(生点头)师:

请你,请你们一起来吟诵我在九月九日写下的思念吧。

(生齐读)

(五)背古诗

这是一首抒发了作者真挚情感的古诗,至今仍被传诵,让我们把它牢牢的记载心中吧。

(生背诵)

三、拓展

这首诗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也是千古名句,中秋佳节,家家

团圆,那远离家乡的人会吟出——(生接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十月一日国庆节即将到来,当看到人们全家出游时的欢乐场面时,你肯定会想到步

子啊身边的亲人,他们也会吟诵——(生接诵)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该过年了,那些所有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也会不约而同的吟唱——(生接诵)

作业设计:

我要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9、古诗二首

王维

教学反思:

 

10.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喜欢风筝吗?

关于“风筝”,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可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说,你说。

书上41页资料袋里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风筝的内容,请同学们来读读。

(课件出示资料袋)

是啊,在中国,风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

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叫“风筝”。

每到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的季节,人们总会看到蓝天上飞翔的各种各样的风筝。

(课件出示)瞧,“飞燕”、“蝴蝶”、“小蜻蜓”……哦,这是长达12米的龙头蜈蚣风筝!

难怪大家都喜欢放风筝呢!

这不,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小时候也喜欢放风筝呢!

他说——出示第1节,谁愿意来读读?

你来,2生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板书课题:

风筝),与作者一起感受童年的快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并想想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些内容?

2.琅琅的读书声在教室里荡漾着,这么短的时间里,你是否把课文读正确了,老师来考考几位同学。

3.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学习“垂头丧气”、“半圈儿”、“水磨坊”、“不停着转着”。

4.读了课文,你知道了文中写了关于风筝的哪些事?

相机板书:

做、放、找

5.小结:

课文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

三、学习第二节

1.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2节,一起去体会一下做风筝的快乐!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

2.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你说。

.jiaoanba.【板:

快乐、幸福】。

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份快乐和幸福?

默读第2节,划出有关句子,再和同桌交流

4.理解句子

(一)“我们精心做着……希望”

1.指名3生读,怎样地做才叫精心地做?

读出感受。

(二)“风筝做好了,……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指名3生,读着读着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是啊,风筝什么也不像,我们怎么依然快活,还把它叫做“幸福鸟,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你说

3.对呀,因为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享受的是做风筝的快乐。

难怪,------齐读。

4.如果是你,还可能快乐得怎么样?

【出示句子:

我们依然快活,快活得()!

5.把你们的这份快乐送到句子中,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指名读,3生。

是呀,写上自己的名字,让这只幸福鸟带着你的梦想飞向蓝天,这是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的事啊!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可能会写上什么心愿?

提示:

自己、朋友、父母、中国的、外国的

老师知道了,你们也和文中的小伙伴一样,心中充满了【板:

憧憬、希望】,“憧憬”这两个字都是“”,与心,心中的愿望、向往就是憧憬。

对于词语的意思,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请字典公公帮忙。

随机提醒“希”字书写。

四、学习第3节

1.做完风筝,让我们带着憧憬,带着快乐一起去野外放风筝吧!

想去吗?

2.自由读,边读边看书上的图,想象当时放风筝时的情景。

3.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大家带到野外放风筝。

指名1生。

其他同学生边听边想像好像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评:

听了他读,是否真的把你带到当时情景,再请一生)。

4.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

指名。

“一个人用手托着……渐渐高过树梢了。

①凌空飞起。

哦,你好像看到风筝正凌空飞起!

动作表示,还可以说什么凌空飞起。

风筝像飞机一样凌空而起,真潇洒啊!

该怎么读。

指名读,2生,男女比赛另一感觉吗?

“风筝越飞越高,……拼命地奔跑”

②哦,你看到了风筝在翩翩起舞!

“翩翩起舞”,给你什么感觉,姿势这么美的风筝又该怎样读?

指名,1.2组比赛

③我们可能会怎么叫喊?

那我们就一起来快活地喊一喊吧!

你想喊什么就喊什么!

谁能配上表情动作来喊一喊?

你来,你来。

真开心啊,你觉得此时飞起来的仅仅是风筝吗?

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是啊,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心,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幸福也都飞起来了,多么快乐的小伙伴,多么潇洒的风筝啊!

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放风筝的快乐!

下面请男同学读风筝凌空而起的句子,女同学读风筝翩翩起舞的句子。

6.读着读着,你觉得作家写得好吗?

怎么好?

是啊,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放风筝的过程。

带着这份理解一起来读读背背这段话,能背的背,不会背的边看边背。

五、小结延伸

从同学们的读书声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大家对放风筝的喜爱。

其实,不仅我们喜爱风筝,连古人也非常喜欢呢!

他们还留下了不少有关风筝的诗呢!

去年就学了一首《村居》。

这是描写放风筝时的情景,这里还有两首关于风筝的诗,(课件出示:

宋代寇准的《纸鸢》、明朝徐渭的《风鸢图》),请同学们挑自己喜欢的一首读读背背。

总结:

是啊,选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和家人和伙伴一起放风筝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可是最后作者为什么要写找风筝,心情如何,下节课再学。

读词

六、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导组词朗读。

注:

“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

二声(磨擦);

坊的读音:

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作业: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风筝放快乐、憧憬、幸福

第二课时

一、教师简单导入。

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10课。

咱们一起很好听地把课题读一遍,好不好?

好!

第10课,预备,起。

第10课,风筝。

二、训练学生朗读1.2.3,获取课文言语形式秘妙。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

齐读,师生对话提取语意焦点。

大家把书本打开,看到课文。

先请一个同学读课文,就读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

看到自己的书本──李卓林。

就请你读,读吧。

第一个自然段。

李卓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