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3974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政干部外出学习发展先进经验的考察报告模板Word格式.docx

目前已形成年处理4000吨鲜奶,年产150万吨冰淇淋、液体

奶、奶粉三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乳制品生产能力。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

87.24亿元,在全国乳品界排名第2位。

企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

直线上升,2005年底,和林格尔县奶牛饲养总量达到11.1万头,比上年增长

了2.7万头,鲜奶产量达到42.8万吨,逐步向中国乳都核心区迈进。

蒙牛集

团形成的强大带动效应,吸引了蒙羊肉业、赛澳牧业、宇航人科技、华欧淀

粉、兆君羊绒、世界乳业巨头阿拉公司、瑞典康莱娜公司、新加坡包装公

司、瑞典利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盛乐经济园区。

三是优化环

境,打造平台,增强产业集聚承载能力。

以盛乐经济园区为招商引资的主战

场,坚持舍近求远,反对急功近利;

坚持先予后取,反对杀鸡取卵;

坚持开

门引凤,反对关门拔毛;

坚持科学决策,反对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

屁股走人,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利用社会化、多元化融资机制,以北京

西城区100万元扶贫款为基点,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完成了“七通一平”

和绿化、美化工程。

2004年启动了东区中欧创业园等11平方公里的基础建

设工程,目前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4.8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30多家,大

专院校1所,打造了一个以农畜产品加工为核心,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二三

产业发展平台,成为全区重点培育的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乳、肉、绒、

林、薯、包装、生物工程、服务、教育、电力十大产业集群。

六年来园区累

计实现销售收入190.43亿元,创造财政收入9.34亿元。

四是以龙头企业为支

撑,带动产学研、农工贸一体化发展。

在强势企业的带动下,园区相继建成

了以澳亚国际牧场为代表的世界最先进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带动了奶牛养

殖业向高科技、标准化发展;

以赛澳牧业为主的肉羊胚胎移植和优良品种推

广基地,加快了肉羊品种改良和饲养方式的转变;

以内师大盛乐校区、和林

格尔一中为主的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促进了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

合。

  (三)赴包头市考察情况  1月10日,赴包头市参观了北方重工

集团、一机集团、青区阳光大厦、青福镇赵家营体育休闲中心、韵升强磁材

料有限公司、阿特拉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及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近年来,包头市充分发挥丰富的稀土资源和包钢、包铝等重工业基础较

好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力打造稀

土、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有色金属深加工、节能环保六大产

业集群。

2005年产值实现32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

为了加快开发

区的发展,包头市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支撑和财税扶持政策:

每年财政扶持资

金1亿元,招商引资奖励资金100万元,风险投资资金1600万元,人才基金

100万元,孵化基金、创业基金累计达3000多万元,贷款担保资金累计达

2500万元。

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免五年、减半五年;

科研生

产及科研开发型非高新技术企业前三年免80%,后三年免40%;

商贸餐饮服

务业和建筑房地产企业前三年免30%,后三年免15%。

增值税,高新技术企

业七年内返还25%;

从事稀土产品科研、开发及生产的非高新技术企业,五

年内返还10%;

营业税,高新技术企业免三年,生产型、科技开发、科技服

务、科技贸易企业三年内免80%,商贸餐饮服务业和建筑房地产企业三年内

免30%。

北方重工等军工企业利用设备优势,与德国、美国、英国的企业集

团强强联合,实现了军工到民用的成功转型,研发生产的工程机械市场占有

率不断提高。

青区委政府采用土地换资金的方式,将处于商业地段的单位办

公场所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投资1亿元建成了3.7万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

楼,使大部分职能单位集中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

本。

青福镇赵家营村委适应城市建设需要,主动转变思路,先规划、后招

商,改造“城中村”。

村委将300亩拆迁改造土地以每亩40万元的价格出让,

拿出部分资金,开发临街地段,转为固定资产,村民每人分配10平米的商铺

经营或出租,不允许出售,既避免了将现金全部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后,导

致农民不合理使用,又解决了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当前生活来源。

同时将大部

分出让金和开发商合作,筹资6000万元,建成包头市“阳光地带”休闲体育中

心,出租经营,村民占股分红,作为失地村民的长期收益,并由集体或开发

商出资解决农民转变为市民后的社会保障问题。

使村民离土不离城,就地向

三产服务业安置转移。

  (四)赴鄂尔多斯市考察情况  1月11日,赴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胜区、康巴什新区参观了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

司、达拉特电厂四期工程、亿利化学有限公司100万吨环保型pvc项目一期

工程、东胜铁西新区、锦绣苑住宅小区、康巴什区管委会办公楼、鄂尔多斯

市新建的党政办公大楼、伊金霍洛旗平安住宅小区、伊旗第一中学、伊旗党

政办公楼等。

四季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投资1.28亿

元,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肉羊成套深加工设备,已形成年屠宰140万只、生

产2万吨分割羊肉的生产规模,已开发7大类69种产品,其中高精产品26

个,深加工后羊产品价格达32—60元/公斤,在企业的牵动下,调动了农牧

民种草养羊的积极性,牲畜饲养总量达到370万头(只),较2004年增加

128.8万头只,增长总量及速度居自治区之首,全旗禁牧后牲畜饲养总量不但

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增加,这主要归结于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效应。

达拉特电

厂四期工程规划装机容量为4×

60万千瓦,首期2×

60万千瓦总投资51亿

元,正在紧张施工,并预留3000亩土地,建设500万千瓦的新厂区,装机容

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

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电力产业,据市

政府秘书长汪支平介绍,北京每6盏电灯中就有1盏是由鄂尔多斯地区供

电。

同时,利用充沛的电力和天然碱资源,延长了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亿利化学有限公司投资41亿元,建设100万吨环保型pvc一期项目,建成后

销售收入可达30亿元,利润4亿元。

工业经济的急剧膨胀,带动了城镇化的

迅猛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鄂尔多斯市立足高起点规

划、高品味设计,提出了构筑鄂尔多斯市东胜铁西新区、康巴什新区和伊金

霍洛旗“一市三区”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都市的城市发展构想,铁西区规划占

地2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康巴什新

区规划控制155平方公里,建设面积32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预期达

到30万人,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伊金霍洛旗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

窗口、四个重点镇”的城镇建设格局,城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

达到49.5%,近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

鄂尔多斯市发展城镇化的主

要做法:

一是坚持舒展、生态、宜居的思想,体现草原宽阔的风格和人与自

然的和谐,结合新区逶迤起伏、傍临水的丘陵地形,突出城市风貌的民族

性、生态性、唯一性和规划的科学性,运用开放的观念、市场竞争的思维,

选择国内外甲级以上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新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

及各项专业规划设计,聘请区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多

名专家组建了专家组,与清华、同济、华北设计院等10多所知名院所几十名

专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新区中心4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暨城市设计

采用国际招标,由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主持,对德国欧博迈亚公司、日本

ria都市建筑设计研究所、新加坡新艺元规划公司以及国内清华、同济等6家

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审论证,择优确定了以“草原上升起不落太阳”为

理念的方案进行了深化设计。

二是高起点建设,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给排水、供电、燃气、热力等八种管网同步推进,一次下地预埋,规划区内

城市道路框架全部拉通,主干道路面宽度达80米,热源厂、天然气站、水

厂、防洪工程、体绿化等配套工程同步展开,城市基础设施一次性配套完

成。

三是城市建设资金全部采用企业化开发,市场化运作的形式,由城投公

司与民营企业合股经营,企业控股70%,自主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出

让或开发土地收益。

同时,以政府间转移支付为制约,运用自治区本级政府

信用平台,成功向国家开发银行为新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11.5亿元,用于新

区的开发。

采用bt方式,引入区内外大型企业9家承建了总投资为9.1亿元

的市政基础工程,加速了“生地”变“熟地”的进程,实现了土地增值。

四是按

照修建性详规,引进华泰现代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5万台韩国现代汽

车项目,引进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与鄂尔多斯金惠房地产开发公司和东方路桥

集团合作开发2653亩房地产、商贸、餐饮等项目,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

的产业支撑。

五是全面推行阳光作业,所有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工程全部实行

公开招标,所有的经营性用地出让都实行招拍挂,所有的工程设计变更、建

设资金支付都要经过层层把关和集体研究决定,所有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都

进行跟踪审计,形成了行政事项审批的绿色通道。

六是对农牧民的征地安置

上,采取凡18周岁以上的村民预留宅基地、预留30平方米商业用地、失地

农牧民集体参加社保、全年收入低于1200元的贫困农牧民按照每年1200元

的标准加入城市低保、采用社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措施,解决了失地农牧民

的后顾之忧。

  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  

(一)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

越发展,必须首先抓住重点、把握重心,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

破。

一招走好,全盘皆活,牵一发而动全身。

和林格尔县的实践证明,没有

蒙牛的入驻,就没有和林格尔今天的发展。

和林县正是抓住了蒙牛这一实现

突破的“牛鼻子”,带动了科研、电力、包装、餐饮等后续和相关产业的迅速

集聚,形成了经济增长的级数效应。

  

(二)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必须

创新思路,突破思维定势,把优势找准、把特色做活。

农牧业曾是鄂尔多斯

的支柱产业,所占比重一度高达45%。

然而鄂尔多斯的粮食生产受到自然环

境的严重制约。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1998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最

高水平的19.8亿斤,即便如此,仍不及当时自治区东部一个产粮大县的产

量,农牧业比较优势的弱化作用越来越明显,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依托优

势资源,寻求经济的快速转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鄂尔多斯以补偿贸

易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成立了伊盟羊绒衫厂,成为现代工业

起步的一个标志。

同时,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积极争取和引进投

资,建设以“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高载能)”为主的能源、重

化工产业基地。

随着神府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达拉特火电等一大批国家

级重点项目的相继实施,完全使工业经济成为全市经济提速发展的强力“助推

器”。

围绕大项目、重点企业,各旗(县)区出现了一批效益显着、产业特色

突出的工业园区和工业重镇,有效带动、促进了全市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进而使鄂尔多斯经济保持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落后地区要实现快

速发展,必须打破常规的发展方式,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内统筹考虑

自身发展的优劣势,突出区域差异化发展,主动接受经济发展中心的辐射带

动,努力发展朝阳产业,积极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形成后发优

势。

和林县在发展过程中,就是充分发挥与呼和浩特市的地缘优势,主动承

接呼市的经济辐射,参与大区域经济分工,带动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尔多斯的康巴什区和伊金霍洛旗主动承接东胜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扩张,促

进了城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城镇高档公寓和别墅区为主的设计新颖、体

量宏大的新型建筑鳞次栉比,成功融入了鄂市“一市三区”的城镇发展大格局

中,总建筑面积8.3万平米的鄂尔多斯市党政办公大楼在康巴什区落成,6月

份搬迁使用。

  (四)在关系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的关键项目上,要统筹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统一。

要舍得花本钱、下功夫,在一些可再生资

源型企业特别是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建设上,可以给予较大幅度、

较多方面、较长时间的优惠与支持。

在企业创业的初始阶段,可以先予后

取、多予少取甚至只予不取。

  (五)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融资方面以及失

地农牧民安置上,要不拘一格,拓宽渠道。

学习借鉴包头市青区青福镇赵家

营村和东胜铁西新区的成功做法,采用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的方式,盘

活土地资本,加快小城镇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培植,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牧

民的生存发展问题。

同时,要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办法,将城镇一切

可以和能够投入市场运营的有形、无形资产全部推向市场,通过经营城镇资

产,以城聚财、以城兴城,切实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

借助外脑,努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哈耶克

认为,由于人类的知识局限性,必然存在决策的失误或失真现象。

因此,政

府决策必须要广泛寻求各方面的信息支持,建立以专家学者为经济顾问的决

策支持系统,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

性。

  (七)落后地区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要以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完

善干部管理机制,构建企业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新型格局。

蒙牛集团把“经

营人心”的理念深入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象对待父母一样对待业

主,象对待上级一样对待下级,象对待生活一样对待工作”、“只为成功找方

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

限制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等寓意企业制度和理念的警句在厂区内随处可

见,使员工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规

章制度。

并将执行层面的工作和服务具体量化,着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

的用人环境,使企业充满活力。

在行政管理中,一般公务员的管理可以与企

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照,人事管理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和领域中借鉴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

比如在人才招聘、用人、激励、报酬等环节以及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上,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做法。

  三、学习考察的主要

启示  

(一)加快旗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优势资源,加快转化步伐,

推进资源和企业的优化组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鄂尔多斯抓住了上世纪八十

年代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客观历史机遇,成功实现了经济崛起。

而资源转换

战略、大集团战略的有效实施则是鄂尔多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由于有效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随着以煤炭开发为代表的五大支柱产业(羊

绒、化工、煤炭、建材、电力)的形成,使资源优势迅速转换为经济优势,

实现了由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重大转变。

我旗与鄂尔多斯

资源状况有着非常相似之处,境内已发现的矿种达62种,其中煤储量约80

亿吨、铁3498万吨、黄金10吨以上、石油勘探远景储量达1.5亿吨,潜在

经济价值约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全旗羊饲养总量310万只,年出栏125.8

万只,年产各种粮食5亿斤。

风能资源仅次于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自治区

风能最佳区和佳区,年平均风速在8米/秒以上的时间达2382小时,风速在

17米/秒以上的平均天数达51天,最多年份达到129天。

有即将常年开放的

甘其毛道口岸,距口岸190公里的蒙古国南戈壁省塔本陶勒盖煤矿,储量达

530亿吨,距口岸80公里的奥云陶勒盖铜矿,已探明铜金属量3200万吨。

2003年以来,已与市旗两级签署了多项合作开发协议,已进口蒙古国主焦煤

45万吨,神华集团跨国运煤铁路专线有望在今年动工。

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勘

探开发的奥云陶勒盖铜矿已进入大规模开采阶段,铜精粉将全部通过甘其毛

道口岸运输,我旗金泉重化工基地是建厂冶炼的最佳地点。

极为丰富的境内

外煤、风能、油、农畜产品资源,正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为我旗发

展矿产加工、煤焦化工、绿色风电、农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提供了得天

独厚的条件。

但资源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更不等于高速度,鄂尔多斯是一个

资源富集区,煤炭、天然气、化工原料的储量都十分可观,曾有“羊(羊绒)、

煤(煤炭)、土(高岭土)、气(天然气)”四大资源之说。

但靠资源、吃资源、卖资

源的历史让他们穷了多少年,也苦恼了多少年。

一位经济学家曾给他们算过

一笔账:

原煤坑口价1吨60多元,而3吨煤加工成1吨汽油价格是3800

元;

1千瓦时电上网电价是0.26元,其中煤耗只占0.003元。

简单的小账带

出来的是一笔触目惊心的大账,靠资源、吃资源、卖资源的结果是占了小便

宜,吃了大亏,越卖越穷,越卖越被动。

依托资源而不依靠资源,实行“大煤

炭、大电力、大化工、大能耗”四大资源转换战略,让富集的资源成百上千倍

的增值,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变成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目前,我旗的企

业规模小、行业重点不突出、优势不明显,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经济

总量小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产业层次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仍处于

出售原料或低附加值生产阶段,资源大旗、财政穷旗的矛盾日益突出。

以,今后我们必须举全旗之力,紧紧抓住国家能源原材料需求日益加大、自

治区向北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和开发利用蒙古国资源的时机逐步成熟,充分利

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资源转化步伐,以建设大项目、重点项目,发

展大产业、强产业集群为切入点,扩张工业总量,优化工业结构,实现工业

跨越式发展。

加大巴音呼都格、白彦花、白音查干等煤田的勘探力度,摸清

家底,建立资源储备,利用本地煤炭和进口煤炭资源,以及原煤洗选后的中

煤,建设坑口电站和自备电厂,到十一五末火力发电厂达到120万千瓦的规

模。

利用风能资源丰富和风场面积广阔的优势,进一步完善风电开发的总体

规划,加快风能测量等基础工作,引进鲁能、富汇、中电投、龙源、国华等

企业建设风电场,装机容量达150万千瓦以上。

以开发利用蒙古国资源为突

破,引进神华、中信、中铝、包钢大型企业重点,大力发展煤化工、铜冶

炼、钢铁冶炼、pvc、甲醇等产业,建成国家级重化工基地。

煤化工要形成

1000万吨焦炭、500万吨甲醇、100万吨煤焦油规模;

铜冶炼要形成年产40万

吨阴极铜、130万吨硫酸、9吨黄金、120万吨银的生产规模;

钢铁冶炼加工达

到100万吨以上规模;

其它化工业要形成以100万吨pvc为主的化工产业规

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3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5亿元,工业对财政收

入的贡献达到80%以上。

  

(二)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必须以引进建

设龙头加工企业为突破口,促进农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传统农牧业生

产方式和农牧民经营观念的转变,增强产业化的原动力。

  一个成功的企

业就是一个产业的火车头。

在蒙牛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扶持了养牛户20万

户,乳业生产直接招收员工万余人,创造间接就业岗位数十万个,产业链条

辐射百万农牧民,是内蒙古最大的“造饭碗”企业之一,也是全区最成功龙头

带产业的典范。

我旗有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肉食品、葵花、玉米、番茄、

荞莜麦等特色、绿色产品产量大,市场前景广阔,适宜于搞产业化经营。

目前仍然处于原料出售阶段,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的带

动,农畜产品加工、增值,再加工、再增值的生产模式尚未形成,严重制约

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特别是肉羊养殖业,经过几年的政策推动和扶持,在

农区已经具备了100万只肉羊的生产能力,且改良程度较高,初步形成了以

肥羔为主的肉羊生产基地。

同时由于牧区收缩转移战略的实施,将为农区扩

张饲养总量提供大量的羊源,引进建设大型羊肉深加工企业的条件已经非常

成熟。

因此,必须整合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提供最大限度的土地、税

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乌加河镇为中心建设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下大力气

引进、扶持、壮大一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现有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

模,提高加工能力。

2006年在乌加河镇力争引进安穆娜肉食品有限公司建设

年加工80万只肉羊的现代化肉食品加工厂;

在德岭镇引资建设甘草特色产业

生产基地,发展甘草种植订单农业;

做大做强德岭葵仁加工企业,继续挂靠

安徽华泰集团在乌加河镇进行花葵仓储,发展壮大葵花特色产业;

做好石哈

河地区旱地小麦、荞莜麦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商品申报认定工作,并要扩大

种植面积,建好生产基地,发展有机食品特色产业。

同时,要把组织化作为

连接企业与农牧民的桥梁,推广乌加河镇创办农畜产品专业营销合作社的成

功经验,大力扶持和发展协会、种养联合体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以此实现

农企双赢,进而结成利益共同体。

“十一五”期末,肉养饲养量达到450万

只,出栏率达到6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农产品精加工率达到

50%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率达到60%以上。

  (三)实现招商引资新突

破,必须加快甘其毛道和金泉重化工基地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产

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