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6528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docx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1

中华经典网

2009年幸福人生讲座企业营

 

家和万事兴

蔡礼旭老师主讲

(2009/3/13档名:

52-356)

·家和万事兴(第一集)

·家和万事兴(第二集)

·家和万事兴(第三集)

·家和万事兴(第四集)

 

家和万事兴(第一集)

诸位长辈、朋友,大家好。

我们一开始向孔子的圣像行三鞠躬礼,其实一个人的德行,最重要的大根大本是孝亲尊师。

一个社会它之所以乱,根源也乱在这里,就是《孝经》提到的,「要君者无上」,对于自己的领导不尊重,对自己的长官不服从,这团体它伦理就乱。

「非圣人者无法」,对圣贤人讲的话,觉得是糟粕没用,批评,甚至是把它破坏,那人就不懂得做人的这些道理,就无法。

「非孝者无亲」。

我们看到社会现象,再来看夫子、看圣贤人留下来这些经句,就觉得很有分量。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点出来社会乱会乱在哪?

非孝者无亲,他连父母都不孝,这个家就不可能和、不可能安定。

非圣人者无法,这个社会已经失去是非善恶的判断,好像讲话大声的、有权利的,他说了就有力量,就变成似是而非。

所以假如能够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尊重领导者,那很多家庭、单位的问题,就能够解决掉。

所以圣人看事情,他都是从根本去解决问题,不是从枝末。

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当他遇到他不能解决的问题,请问他会找谁?

你一定会听到一个孩子在那里哭,而且哭的音调里面,都是妈、妈,叫妈。

有没有叫爸、爸、爸的有没有?

有!

这个父亲有智慧,他也是爸,都是找他的父母。

现在我们冷静下来,当一个民族出现承传问题,出现了延续的问题,这个时候这个民族要找谁?

你们不能无辜的看着我,这是我们面对的问题。

那一定是找祖宗,找老祖宗,所以这确实是我们认祖归宗的时候。

因为说实在的,我们很努力,我们人生努力的程度,不亚于我们的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

大家很冷静看,教育孩子这个时代辛苦,还是上一、二代辛苦?

这个时代!

你看以前少说生个五、六个,有实力的话生一打都有。

现在呢?

生一个、生两个,管得一个头两个大。

那个时候十二个,还不出败家子,而且还懂得孝顺;现在生一、二个都变小皇帝,花的时间多是吧?

努力有结果,但不一定会有好结果,这个努力要是正确的方向才会有好结果。

所以圣贤人他们很谦卑,我们从读过的这些古文里面感觉到,古人很能够从天地万物当中,学习做人的态度。

像一开始我们周主秘谈到的一段话,就是我们高中的时候读的,「谏太宗十思疏」,劝谏唐太宗,这是忠臣魏征写的一篇文章,劝谏唐太宗要从十个角度,去反省自己的德行。

一开头就讲到,「求木之长者」,一个树木要让它长得枝繁叶茂,「必固其根本」,它的根要扎得牢。

我曾经听说ㄧ个树,它的树荫有多宽广,它的根也差不多那个样子,它才扎得牢,所以闽南话讲的「树头站得稳,不怕树尾刮台风」。

假如这个德的根基不牢,他有才华、他有钱,会变成祸患。

所以《老子》才强调「祸福相倚」,他根基不好又有钱那麻烦,诱惑一来吃喝嫖赌,比没有钱的时候更惨。

他一有才华,德行根基不牢,他非常的贡高我慢,很可能会引来很多不必要的障碍、冲突。

甚至于因为自己才华高,自视甚高,下错了决定,他假如是官员,他影响的一片人;他假如是企业的重要领导者,他可能会毁了这个企业的前途。

所以德是本,我们都重视德是本,但说实在的,当我们真正看到一个员工的时候,或者一个新进的人员,我们常常会被他的才华给吸引,标准答案是德重于才,可是真正用的时候,往往还是用才多。

我们假如没有对德有很深入的认知,抉择的时候还是会把这些道理放在一旁,为什么?

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放下急功近利,急于先看到成绩,那就得用才华的人。

所以我们对这些道理不够明白,不够冷静,很难用这些理智去下判断。

我自己是五年多前到了海口,推展《弟子规》、推展传统文化。

五年多以前,我是先教了两年的小学,教了之后感觉一届不如一届,这不能袖手旁观,可是自己的语文程度又很差,文化基础都不够。

因为我以前看子曰、子曰,头都很大,你们笑什么?

metoo是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吞不下去,吞不下去就是没领会!

还私底下要给它改成不亦苦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乱改,睡得真舒服,不想写作业。

这没体会的时候这些东西叫知识,记得愈多忘得愈干净,为什么?

它没有跟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时间一久全还回去了。

大家相不相信,我们现在发下去,把所有的朝代背一背,OK,NO。

孔老夫子的教诲当中说,不要强人所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的老师们,有没有传递读书的乐趣?

我们为人父母者,有没有把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精神传递出来?

假如没有传递,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当一个人考完大学联考,他就会在三楼、四楼,把他的书包跟书,他在试验自由落体是不是真的。

我们当老师的人比较敏感,教育是什么?

「教也者长善」,这句话太重要,它把一个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长一个人的善心,这点抓住纲领就抓到。

不管做任何的活动、任何的课程,目的在长善;假如没有抓到长善,很多活动办完,增长的可能是虚荣、是傲慢。

比方说国家社会发生灾难,孩子捐款,学校表扬表扬谁?

表扬捐最多的人。

结果这个小孩只有两百块他全捐了,回去跟妈妈讲我捐两百,你同学捐多少?

我同学有捐五百的。

你怎么捐那么少?

你看家长有没有感觉到孩子的心?

没有。

孩子受委屈,他是倾全力去做这件善事。

可是老师跟父母体会到他的心境没有?

而很可能那个捐一千的,是回去给他妈妈要来的,不是他的钱,然后我们又表扬他,所以以后他做善事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满足他的虚荣心。

假如我们老师、父母不去掉虚荣心,真的能教好我们的孩子吗?

而虚荣心给了我们人生快乐了吗?

累死!

全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从内心去感悟助人为乐。

所以经典不读,我们有时候真的绕了半天,什么是教育,可能我们自己教了几年书,还谈不出来;可是经典几千年来的智慧,一讲就讲到核心点。

诸位朋友,什么是教育?

说我又不是小学老师,我这一句话回答不出来,没关系。

但是我们很冷静,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你说我们不懂教育,结果孩子现在十二岁、十五岁!

这十几年我们把他带到哪里去了?

所以我们希望家庭和乐,希望家道绵延,它最重要的在我们自己,懂不懂得教育?

懂不懂得什么是学问、智慧?

我们看到那个小孩子,五、六岁以前开口闭口,就是「我爸爸说、我妈妈说」,父母的话的分量是很重的。

所以为什么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父母给他的观念、习惯,很可能成为他一辈子做人的准绳。

所以我们要很冷静、很谨慎,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引导我们下一代的未来,他的人格健不健康,跟我们给予他的教育是相辅相成。

诸位朋友们,大家有没有想过,您的家族要绵延多少代不衰?

诸位朋友,这个你们要自己考虑,我也帮不上忙。

你看我们基金会叫千代基金会,大家听完这个基金会有没有受到启发?

要定位。

我的家族可以传千秋万代,我们有这样的志气,这一分对家族的使命感,潜移默化就传给孩子。

孩子可能走在我们后面会问,「爸爸、妈妈,您要去哪里?

」假如我们一回头,「你问我,我问谁?

」那下一代一定是活一天算一天。

说到这里我也很惭愧,我还没学习传统文化以前,感觉每一天就是把二十四小时给它填满,人生没有志向,时光是很容易流失掉的。

范仲淹先生他在世的时候,他们家种了两棵松树在门前,叫君子树。

他们家的堂,要进房子,房子上面写着岁寒堂,建筑物里面统统在教育孩子,古人懂!

为什么?

不断熏习、提醒,这个德行才能扎根。

绝对不是考试写得出来就能扎根。

而且我们要了解一个客观现象,「学好终年不足」,比方让孩子学个孝顺,他可能学个半年、一年才有点感觉,学好终年,花一年以上的时间都不一定够。

「学坏一日有余」,学坏可能一天跟狐群狗党,去了以后就麻烦,吃喝嫖赌沾上是一下子,戒掉不容易。

所以为什么《易经》里面讲蒙卦,童蒙、童蒙,孩子小时候叫童蒙,这个蒙卦里面最强调的,就是让孩子保存他本有的赤子之心,保护好。

让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变成他天性的延续,自自然然就提起来,终身保持,这就是教育最重要。

要让他防止污染,把最好的道理在他小时候都能领纳,怎么领纳?

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做给他看。

所以刚刚跟大家提到,教育是长善救失,而在《说文解字》里面讲,「教」字是这么写的。

我们现在对于很多事物认知,在心态上假如错了,这些道理我们就很难利益。

比方说我们曾经跟企业界的人交流管理,我们传统文化有哪些很好的管理思想,那时候是他们公司的比较高阶的主管。

我跟他们一开始就交流到,我说「今天大家一起来交流管理,请问大家的脑海里觉得管理是管谁?

」管谁呢?

假如管理是管别人,再怎么学,心态错了,心就好像一颗种子,这个种子是恶的、错的,它不可能开出善果来。

再怎么努力只要心态不对,都不会有好结果;我们现在领会道理,心态一定要对。

曾经有一次课程结束的时候,好多朋友都会跑来,他说我听完课,感觉到很后悔,因为没有把我先生找来,没有把我儿子拉来,没有把我媳妇、没有把我太太找来。

所以他感觉到整个听课的过程,身边的人都需要听,就一个人不需要听。

假如是这个心态,大家想想,听回去好不好?

怎么会不好?

我最起码抄了一百句经句。

不见得好,一百句经句干什么?

回去桌子一拍,「先生,我告诉你,我可是去培训过四天《弟子规》课,从今天开始教孩子的事都要听我的。

」先生马上去打听上课的人是谁?

何许人也?

听说姓蔡的。

下一次天母我就不敢来,为什么?

刚好走在路上,有一个彪形大汉跑过来说「你是不是蔡礼旭?

」我一看他脸上这么愤怒,俗话又讲「好汉不吃眼前亏」,所以我会说「对不起,我是他弟弟。

」结果他说「蔡先生说他有两个姊姊没有弟弟。

」他也调查这么清楚,我说「我是他堂弟。

」所以这个心态不对适得其反,学了《弟子规》,人家亲朋好友一看到我们,「那个人又要来说道理!

」我们一坐下来,人家马上站起来,「对不起,我想上厕所。

」孔夫子讲,在《中庸》里面讲到,怎么样经营无怨的人生,人要活到自己不怨,人家也不怨我们,不容易!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正己化人。

诸位朋友们,我们有没有背过杜甫一首诗,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物细无声感觉好不好?

很好,那个感觉叫化。

所以当我们在感动别人就是这个感觉,而不是强迫、而不是要求,强迫、要求人家不好受。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人家强迫你,我们也不应该去强迫别人。

而且说实在的,自己不正而求人,为什么会有怨?

这人之常情。

我们要求人,他说你自己又没做得多好,你五十步还笑我百步,人家心里不服。

所以我之前的心态不对读《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坦荡荡」,一读到君子就想到谁?

君子、君子;「小人常戚戚」,小人的同而不和,一读到小人想到谁?

小人。

怎么读都读不出智慧来,还让人家心里很不服,好人都是你,坏人都是我们。

所以老祖宗讲的一个心态非常重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的心态坐标才对,X、Y轴才摆正,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用这样的心态,学一句就有一句的受用,因为是要求自己,马上可以「德日进,过日少」,而身边的人离我们最近,我们的改变,他们是最敏锐,所以根本不急着去要求他们,一辈子都是亲人。

反而最急的是什么?

自己的提升这最重要。

当然提升也急不来,得真下功夫,对治自己的坏习惯,所以孟夫子才讲「学问之道无他」,学问最重要的「求其放心」,把迷失的真诚,迷失的平等、谦卑、仁慈的心找回来;把虚伪、把贡高我慢、把自私自利、把污染的心、习惯放下,学问最重要的就修这颗心。

刚刚我们提到的「教」字,我们有晚辈、有孩子。

我自己在教小学的时候,常常会听到家长有一句话,他说「我都讲了多少次了,他就是不听。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你看我们现在人讲起话来,一听都是别人错有没有?

他就是不听,自己有没有责任?

没有。

现在的功夫了得,怎么讲话就是天下的人错,就没自己错,可是老祖宗没教这一句;老祖宗讲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己。

老祖宗的礼仪当中都是在启发人的善心、启发人的学问。

刚刚也跟大家讲到,你看范仲淹先生他家的家族,都是启发孩子,他的堂叫岁寒堂,就想起孔子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松柏,台湾念柏。

我最近常要换频道,回到台湾要叫垃圾,回到大陆要叫拉基;回到台湾要叫秦桧,回到大陆要叫秦会。

可是现在又很麻烦,你一个字念错,他们说怎么学问这么差,有时候频道要常常换来换去,所以我假如念错了,请大家多多包涵。

他们家的,你看每天进来都看到岁寒堂,范公的后代估计超过七十个顶梁柱,当过部长级以上的官员。

他有这个精神承传下去,他的后代真有出息!

那我们每天用什么精神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我们都读过《义田记》,给了我们生命什么启发?

君子树种的就是松树,而且他在君子树上旁边题字,「清荫大庇,期与千年」。

范公立定什么?

我自己这一生的所做所为、风范,能够让我的后代效法千年不衰,而且这个阴德要庇荫他们超过千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范公可以做得到,我们能不能做到?

学贵立志,我们要学得好,首先志向要出来。

虽然我了解大家都比较谦虚,但高远的志向很重要。

你看我们念《弟子规》,念到哪一句话声音特别高昂?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大家念《弟子规》,念到这一句特别受鼓舞有没有?

声音特别大有没有?

有!

是因为终于念完了吗?

当然不是。

这句话「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人有这一分志向可以成圣成贤。

我们对自己、对家族、对民族,我们都有这一分高远的志向,志立了,学问、德能自然就有动力去提升、去成长。

我到大陆看一些古迹,它门口刻的是四君子,就代表人一出门交朋友就要交君子;门口墙壁上刻了一个扇子,出门记得怎么样?

行善,多多益善;家里面后门刻了一个叶子,落叶归根。

祖堂上可能刻的,就是「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

假如每天家里的人看的都是这些对联,潜移默化,而且自己为人长辈父母又行善给孩子看,这个家都是太和之气,哪有不兴盛的道理!

所以这些都是表法,运用这些生活的物品,甚至于是一些文房四宝,都起到教化的作用。

我到马来西亚去,看到几百年前从大陆移过去的一个家族,但是因为几百年过后,后来马来西亚又有荷兰人、又有西方去统治。

等于是它的建筑物是中国式建筑,但是他们已经不会讲华文,可是它那个房子每天还可以收入,因为是古迹。

所以这一代老祖宗留很多福报给我们,可是我们不一定去承传那个文化。

结果它有一个地方摆的是祖宗留下来的,另外一个是西方进来时候留下来的一些物品。

我ㄧ进去看那个整个从大陆过去的,一进门就是看到镜子,看到花瓶,代表什么?

治家要心平气和。

家里面不平,只要有争、有冲突祸患就开始了。

所以家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有理都要懂得「和为贵,忍为安」;更何况无理,那就更不能趾高气昂。

这些家里面的装饰都在提醒修养,镜子是反观自省。

可是走到一些舶来品的地方,也是入门摆什么?

右边摆一只狗熊,左边摆一只老鹰,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意思?

英雄。

我走进去感觉这个家里的氛围有点杀气,因为那只狗熊是这样,那个给人内心的影响一不一样?

不一样,他从小就是要英雄。

所以我是因为初中的时候看电影,都看好莱坞的rocky,看席维斯史特龙的「第一滴血」,那个片子里面都是答答答,然后咯咯咯一堆人倒下来,然后他是什么?

假如学过《孝经》,就不会觉得这样好,ㄧ个人倒下来,他的父母、他的亲人一辈子怎么样?

都活在黑暗当中。

我们假如能去感同身受,就不会去觉得这样是英雄。

可是那个时候没有遇到圣贤教诲,所以我的书桌前面贴着一张第一滴血的剧照,大家就可以知道,我的国中三年是怎么过来的。

你看人的目标,崇敬的人不一样,给他人生的影响也会很大。

假如我国中一年级,贴的就是孔老夫子的圣像,我的人生就差很多,这一段弯路就不用绕那么久!

所以我们的祖宗制礼,都是恩泽后代、启发后代的智慧,所以有射礼,射箭。

我们读过《论语》,「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而且射箭切磋大家的能力,切磋完了下来承让、承让,而且还倒一杯酒敬他,承让、承让,对方是鼓舞我们、提醒我们,进而让我们见贤思齐。

而不是像球场一样,打打打然后打输人家,翻脸,不高兴了还跟人家打架,不是这样子的。

而在射箭当中,孔子在《中庸》里面讲,射箭好像君子之风,「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射箭,箭射出去,没有射好,旁边还有人看,我们可能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很没面子,没射好。

可能我们下一句就说,「我昨天熬夜没睡好,我平常的水平不是这样的。

」或者一射出去,这面子挂不住,「这一支箭是哪里生产的?

质量不大好,这只弓箭可能是南部生产的,质量不是很好。

」一遇到事情责任都是别人,这个惯性不好!

为什么?

《弟子规》讲的「倘揜饰,增一辜」,一个人不好了又要掩饰,罪上加罪,可是他可能成为习惯。

比方说公司开会迟到,下一个念头是什么?

假如我们是恭恭敬敬站在台上九十度鞠躬,「对不起,我来晚了。

」可能带动团体的是另外一种风气;假如一进来「都是那个交通,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台北的状况。

」这个风气到时候大家都找借口!

所以《论语》里面也讲,「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每个人的言语,都在影响他的家庭、影响他的团队,甚至于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所以孔子在《中庸》这段提醒我们,箭射不好,马上反省我自己的技术不够,这个心性形成,一遇到事情先反省自己。

这个心态虽然好像看起来是很渺小的,只是一个念头,可是走出来的人生,却是千差万别,天壤之别都有。

比方说今天孩子德行上出了问题,老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个父亲一听到,两个夫妻坐在一起,先生马上点个头、鞠个躬,给太太讲「对不起,我没有花时间好好照顾孩子,这是我的错,来,我们来好好看,危机是转机,现在孩子这样,我们怎么样携手来帮帮孩子。

」这个太太一听完「对不起,是我错,是我错,我哪里哪里都疏忽了。

」这个氛围两个人更同心,反求诸己。

可是假如同样的情况,这个先生马上桌子一拍,「你怎么搞的,孩子带成这样?

」太太马上站起来「你好哪里去了?

」你看一个心念不同,整个家的风气判若两个境界!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一个心态,那是最重要的功夫。

所以孔夫子才说诚意正心才修得了身,从心下手。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没有扎得很深,「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它扎得不深,风一吹就连根拔起,不可能,所以要靠心耕!

我们对于教育,这讲到我们体会的心态对不对?

这一个教字,它没有嘴巴,大家看这个字。

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字,是全世界唯一可以从字当中,把人生智慧含摄在其中的,这没有高度的智慧是办不到的,从字当中就开出人生的道理出来。

你看老祖宗提醒我们,钱怎么写?

左边一个金,右边两支刀,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的新闻常常看到,兄弟为了争父母留下来的房子,告上法庭,家在争,团体都在因为名利而争,这都是先提醒我们。

我们看怒怎么写?

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一个人发怒的时候,就是他的心变成什么?

被坏习惯奴隶!

所以诸位朋友,我们常常说我要自由,什么是自由?

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是自由吗?

我们现在太多东西都是似是而非的认知,都只是一个概念,可是这个概念的实质,很少有人深入去思考。

比方说自由,一个人都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叫自由,他根本就变成他坏习惯的奴隶,他连理智都掌握不住提不起来,他哪有真自由?

不会被自己的习性所左右的人,这得大自在,大自由。

所以老祖宗就提醒我们不要发怒。

所以这个教字也告诉我们,两个叉下面一个小孩,第一个叉是父母长辈、老师画的,第二个叉是孩子看了很自然效法的,孩子的学习模仿,潜移默化。

所以上行下效就在这字里面,告诉我们教育最核心的是身教。

右边一个手拿着一支树枝,什么意思?

不是打人,不然到时候大家要打113,这是什么专线是!

拿着树枝告诉我们耳提面命。

大家有没有教过孩子教一次就会了?

假如有这样的孩子,请大家通知我,他可能是颜回转世,不贰过。

所以从常理来讲都是要有耐性,一而再,再而三,终于他了解父母、老师苦心,他懂得去奉行这些道理。

所以一个人在从事教育工作,不管是教孩子、教学生,还是教导自己的部属下属,他一定要具备这两个心境,以身作则跟耐心。

我们假如教不好,铁定是这两个心态不存在,情绪起来在那里骂;只要能回归到这两个心态,绝对能够找出我们还有不足的地方。

这两个心态有了,人的心都是肉做的,能感动得了。

所以我自己没学好,又要从事这个教育工作,从事伦理道德推广,我才辞掉工作,到了澳洲跟我的师长学习。

不学不知道,学了吓一跳,这个跟圣贤人的差距太多了。

而且我自己念国中的时候,有一题老气是横春、横夏、横秋、横冬,都选不出来,大家知不知道是哪一个答案?

你们要回答慢一点,我才平衡一点,不然我会觉得差大家太多,你应该要说让我想一想。

我念高雄中学的时候,有一次月考全班第二名,倒数第二名,四十四分,现在应该教务处还查得到,所以我的程度是很差的。

大家在台湾求学程度比我好得太多,所以我是出来抛砖引玉,希望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舍我其谁出来推广。

只要我们都听懂了老祖宗这些教诲,真的自己先做、先力行,一定能达到化人的效果,「正己化人」。

好,那这节课就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

 

家和万事兴(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们,大家午安。

幸好频道调回来,不然在大陆又要说中午好。

所以孔子教诲我们要入境随俗,让人听了很欢喜、很舒服。

早上跟大家有讲到,老祖宗他的学习是无处不在,他能从很多天地万物当中得到一种启发,懂得来修养自己。

比方说「忍辱如地」,一个人忍耐的功夫跟大地一样,你看那个大地,人把最肮脏的东西给它,它不嫌弃,它还把它转化成营养。

所以心量广大的人,看到社会种种不好的现象,他能把原因找到,用理智去面对,引导人走出一条能解决问题的道路,他不会在现象当中埋怨,他会把原因找到,让人明理。

那地也不分黄种人、白种人,它统统承载,它的包容度很大。

当我自己在电视看到,大学生把书丢下来的时候,内心很难过。

很可能他对于学习是厌恶的,而他这个厌恶很可能会影响他一辈子,他都不想读书。

反而考上大学,以至于走入他人生的工作、他的家庭生活、夫妻生活,正是他最需要学习这些做人做事道理的时候,可是他却不大想学习。

我们很冷静,假如我们是他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我们把他逼到确实他拿到大学文凭,可是他却不想学习,这个时候我们自己当老师的有没有成就感?

或者是我们教出来的硕士生、博士生,他都是离婚收场,我们还会拿着他是博士感到骄傲吗?

那可能就不见得。

当他人生德行出问题、家庭出问题,很可能他从小成长过程当中,没有人教导这些道理,所以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刚好是那个时间点。

而其实谈到学习对生命当中非常重要,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

有在广东珠海,交通银行他们的负责人,广东省副行长赵行长他很有心,他希望他的员工学到这些伦理道德,能够让家庭和乐,对于他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他就请来我们的老师去跟他的员工交流,叫「幸福人生讲座」。

员工一听还得上课,所以老师进来,他的员工就说,「现在假如下课就幸福。

」大家笑什么?

是不是这也是大家的心声?

有没有被逼来的?

这一位男士他一说幸福,这个年头要遇到幸福的人可不容易。

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家不相信的话,你们到台北火车站前面站一个小时,您看那个脸上看起来是幸福的占多少?

那脸好像都心有千千结,很少看到灿烂的人。

一听到他说幸福,他一定有宝贵的经验,赶快把麦克风递到他前面,「这位先生,您刚刚提到幸福,您一定有幸福的人生体验,可不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这个仁兄对着麦克风想了几秒钟,摇摇头,想不起来。

诸位朋友们,您现在脑海里有没有浮现幸福的景象?

没这么悲惨吧?

你一想事情就是甜的,那这个人生好。

所以他回答不出来。

接着我们就跟大家提到,你有把握不得癌症的请举手,这一条这么难吗?

有把握不得癌症的举手。

第二你有把握不离婚的请举手,台湾还是很有希望,因为我曾经在山东问过这个问题,一个人都没有举手。

刚好有家长带着小朋友来,那个小朋友一看妈妈没举手吓得半死,把他妈妈的手赶快拉起来,你赶快举手。

人假如用心去看身边的这些事物,你就会有所感悟!

我们看到父母不和谁最痛苦?

谁最难受?

你看看出来了,孩子爱父母那是天性,天性使然没有人教的。

所以只要父母不合他内心很难过,父母的和谐直接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发展,父母都是互相无私的付出,孩子就学得很健康,他一出社会也很愿意去付出。

而他懂得去付出,爱人者人恒爱之,他没有人际关系的痛苦。

可是得不到爱,他反而有不安全感,就想控制、想占有,因为他没有安全感。

大家假如身边有些朋友,他就很没安全感很会控制,你不要跟他计较。

你反而要很怜惜他,你一了解很可能人家的成长过程当中,缺乏父母、缺乏家庭的爱。

所以可恶之人必有可怜的地方。

夫妻的和乐,其实是一个家庭最核心的问题,最核心的力量,夫妇和了,孩子潜移默化受到很好的影响。

所以我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