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3297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

《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教学 李政涛Word文件下载.docx

案例:

七年级学生的成长需要:

(1)自我形象初步萌芽,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呈现

(2)自主阅读、思考、表达的需要凸现

(3)综合能力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学校各类活动的主力

(4)人际交往中民主、尊重的需要进一步发展

何谓“提升学生成长需要”?

其一,确立成长的视角,把学生视为成长过程中的人。

其二,将学生普遍出现的现象和问题,视为内心状态的外化和成长需要的吐露。

其三,进行基于成长需要的系列研究与构建

2.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立场?

(1)教学设计中体现

一是从预期学习结果的角度,思考:

要从预期的终结性学习结果开始,运用逆向设问法,反复提问并回答这样的问题:

学生要达到这一目标,完成这一学习任务,需要预先获得哪些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必须经历哪几个阶段?

关键环节是什么?

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会引起怎样的误解

二是从能力点的角度,追问:

哪些是新的能力点,哪些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需要强化的,哪些是已经具有了,可以放的,顶多需要点拨。

(2)教学过程中体现

(3)教学反思中体现

(二)育人价值和教学转化的关系

1.如何理解“育人价值”?

(1)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育人价值

角度一:

课文类型

角度二:

思想内容

角度三:

写作特点和语言表达风格

角度四:

学生能力提升和发展的训练点

(2)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与育人价值

(3)从教学工具的角度看育人价值

(4)从学科活动的角度看育人价值

2.教学转化的方式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实现育人价值

观点一: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一问自己这一篇为什么要“学”。

二问为什么需要“教”。

三问“什么不教”。

观点二:

课堂教的和教前学生已知的,要有落差

观点三:

对文本的三种立场解读

(2)在目标设计中实现育人价值

一是不要忽视了三要素:

方法、习惯和能力

二是不要忽视了目标和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的关联

(3)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实现育人价值

框架一:

第一步:

检查预习

第二步:

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第三步:

主要内容品读

第四步:

总结

第五步:

作业

第一步环节:

检查预习:

关于预习:

●教学指导下的预习,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定律。

●一节课有预习垫底,就会出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出现深度。

●完成好了预习任务,整个课堂结构和教学面貌就会出现和现在完全两样的根本变化。

彻底改变阅读的空耗低效,须从抓预习开始。

●预习需制订常规。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不要一下子布置太多,要求太高。

花一个学期,就能够把预习的习惯培养起来。

●预习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

怎么能让学生感觉受用?

是发生疑问而引起对话交流的兴趣,以及由此获得探究的自信和满足感。

所以预习应以“问疑”为主项,而识记次之。

●预习需要示范(现身说法)

教师把一篇课文如何预习,哪里该诵读默读、该思考发问、该翻检查询,该动动笔墨,都像理化教师做演示实验,体育教师做演示动作一般在课堂上过一遍,甚至包括答题文字的组织与表述也做成范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式可参,比起反复说教要强得多。

●预习需要有针对性

●预习需要有指导和操练的检查

●预习需要评问:

——对学生的书面预习作业进行认真评问

把一般意义的预习,提高到学生运用思想,也就是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上来,从而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

●预习也需要课型

预读课(课型)——自学规程

议读课——师生彼此献疑,议论求解

所谓整体感知:

一是解题

二是理思路

三是说感受

所谓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三种类型的问题

一是是什么?

怎么样,为什么

二是从课文中读出了什么,哪里受启发,为何受感动,怎样被说服,都要做到言必有据。

三是你认为重要的问题,有疑难的问题,你认为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首先,教学生从哪些方面质疑

疏通性问题

深究性问题

鉴赏性问题

延伸性问题

评价性问题

其次,教学生提升质疑的水平和质量

其一,从问题与课文的关联度出发

其二,从问题表达的质量出发

其三,从问题提问的角度和类型出发

其四,注意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提出明确清晰的指令。

学会记录其他同学的问题

●如何进入文本的品读

其一是寻找紧要语。

即关键词,或文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

其二是发现关节眼。

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

其三是新异处。

一般是和同类其他作家作品作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形式的独特新颖等

●品读的方法

其一,聚焦形象的特写与细节,一般适合于记叙文、小说等有人物、情节的作品

其二,是揣摩品味新异传神的语句的语言表达。

其三,是为课文编提纲或列图表,找线索、寻因果,一般适合于各种说明文和议论文。

●要教学生这样品读

看作者所说,有多少或有哪些我不曾懂或懂得尚不完全不深刻的;

看作者所写,有哪些是与我思路一致或大体一致或竟不一致的。

看作者所表现的有哪些是我也能如此用词造句,也能如此准确、鲜明、生动、新颖;

有哪些则为我之力所不逮,得心悦诚服地向你学习借鉴的。

●教师需要注意的地方

注意事项:

重文体体悟的时候,别忘了语文知识教学

重文体体悟的时候,别忘了语文学习的各项能力、各种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的培养

重散点品词品句的时候,别忘了文体整体的归纳和理解

重朗读的时候,别忘了静心思考,默读和速读的训练

重口头交流的时候,别忘了在笔头上落实(批、划、注、笔记)

第四步,总结

●总结形式多样

检测性,归纳性,思考性。

●教给学生总结的角度

框架二:

有向开放

问题确定

互动生成

重组推进

拓展延伸

(三)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四)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用跳来组词

教师(板书“跳”:

同学们仔细观察,“跳”和什么有关?

生:

老人的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

教师:

这次组词,要和人的“足”有关,这是“跳”的本意。

试试能组多少?

学生:

跳高、跳远、跳动、弹跳……

随着汉字的发展,字的意义也在延伸。

再一次组词,想一想,和人其他的部件有关,但不和“足”有关的呢?

(限制中有开放,开放中有范围,体现教师的引导)

心跳、眼跳、脉搏跳……

这些“跳“都和人有关吧。

下面还要组词,不能和人有关,要和”物“有关。

(开启思维,向深入、逆向思维)

(学生苦苦思考)

教师(在学生最需解惑时启发):

见过跳水比赛吗?

见过

那运动员跳前踩的是什么呀?

学生(顿开茅塞):

噢,是跳板。

对呀,跳板是物吧?

还有吗?

学生(踊跃):

跳箱、跳棋、跳台、跳蚤……

硬式思考:

特点:

直接、肯定、唯一、集中

软式思考:

发散性、动态性、灵活性

表现方式:

喻思——好比

推思——将会怎样?

变思——假如

逆思——反过来

异思——还有别的吗?

疑思——这样对吗?

换思——我要是他(它)

(五)结构与课型的关系

1.教什么结构?

2.走向类结构教学

(1)把文章按文体进行归类

写人的文章的多种写法和不同表现方式:

《倔强的小红军》:

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

《看不见的爱》:

通过一件事写三个人

《一个苹果》:

通过一件事写一群人

《我家的小男孩》:

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2)类课文教学的整体规划

第一课时:

通读单元所有文章,整体了解文体结构

第二课时:

用一篇课文进行典型教学,指导方法结构

主题、特点、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第三课时:

用上述方法结构主动学习其他写人的文章

第四课时:

单元小结、总结写人不同方法和表现形式,拓展阅读并展开相关的写作

3.课型

(1)什么是课型?

“课型”不仅是一种类型,而且也是一套体系化的结构和一些必备的标准或标志。

(2)具备什么样的构件才是一种课型?

其一,明确该课型的育人价值

其二,设计有依据的系列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其三,形成该课型的教学过程结构,包括教学程序、步骤和相关要求

其四,采用系列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注意事项

其五,撰写一定数量的教学案例、随笔、论文

(3)课型划分依据

一是基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识字教学课型、阅读教学课型、写作教学课型、听说教学课型、课外阅读教学课型和综合活动教学课型。

二是基于教学内容

三是基于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是基于教学方法

(4)课型研究可能存在的误区

“无学科”

“无人化”

“无目标”

“点状化”

(六)开放与互动生成的关系

1.如何理解开放?

 

2.如何理解互动生成?

(1)形成多种类型的互动

1.点状生成——整体生成

2.浅层生成——深层生成

3.个体生成——全体生成

4.错误生成——有益生成

5.单一生成——多维生成

错误生成——有益生成

一段有几句话

师:

同学们,读读(葡萄沟),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

生1:

(默读后)这段有三句话。

有不同意见吗?

生2:

我觉得是四句话。

(这是错的)

你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很好!

这样吧,你推荐三位同学朗读这段,每位读一句,你就读第四句,好吗?

(三位同学每位读了一句话):

老师,他们都读完了,我没有读的了。

你很认真听他们读,知道为什么没有第四句让你读了吗?

我把“五月有杏儿,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这句看成两句了。

你发现得很准,为什么看成两句呢?

我把逗号看成句号了。

这段有三句。

对了!

不管是哪月,都是说水果丰收了,所以用逗号。

(2)提升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的质量

纠正七不:

(1)合作理解不全

——合作不只分小组,全班学也是合作

(2)小组构建不当

——根据目的构建不同功能组

(3)合作内容不适

——适用开放性、争论性、互补性内容

(4)组内成员不分

——小组分工要明确,操作程序清楚

(5)合作之前不思

——合作之前先独立分序

(6)交流之时不听

——学生交流要学会倾听、分享、修正

(7)放手合作不导

——教师加强巡视,随机点拨,适时评价。

三、语文教师发展

1.需要破除的旧习惯

(1)习惯于牵着走,按照教案走,没有学生

(2)教学中反复叫个别学生的习惯

(3)一对一互动的习惯

(4)光预习不反馈的习惯

(5)没有年级意识的习惯

(6)替代学生的习惯

(7)抽象理解(教材和学生)的习惯

(8)太碎的习惯

2.需要养成的新习惯

(1)开放的习惯

(2)寻找教材和学生语文能力对应点的习惯

(3)对预习反馈的习惯

(4)倾听的习惯

(5)教结构用结构的习惯

(6)资源捕捉和转化提升的习惯

(7)整体思考的习惯

(8)后续思考和实践的习惯

3.语文教师的三种自觉

语文教师的四种修能:

读书、阅世、说文、弄笔

语文教师的知识管道中不贮满语文的水,精神体内不充盈语文的血,他的思想和语言就不免干涸,并迟早会使自己陷入生存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