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310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

《《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荷塘月色》原创导学案.doc

《荷塘月色》导学案

 

一、知识链接:

1、散文相关知识

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

《文心雕龙》说:

“人禀七情,应物而动。

物色三动,心亦摇焉。

”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

“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知人论世

(1)作者:

朱自清,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

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时代背景: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

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

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

靠什么言传呢?

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3、补充: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②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二、预习作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闰(   )儿   琐屑(   ) 踱(  )步  弥(  )望   霎(  )时

敛裾(   )   倩(  )影  鹢(  )首  酣(  )眠   袅(  )娜

脉脉(   )   惦(  )记  幽僻(   ) 媛(  )女   参(  )差(   )

蓊蓊(  )郁郁    峭楞楞(    )

2、词语释义

幽僻:

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

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

慢步行走。

                 弥望:

满眼。

弥,满。

袅娜:

柔美的样子。

             风致:

美的姿态。

梵婀玲:

小提琴。

               一例:

一律。

脉脉: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斑驳:

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

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碧:

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

大概的轮廓。

3、初读课文,感知文本,理顺思想内容

(1)自读课文,用笔在文中画出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语段,体会并说说其妙处

 

(2)阅读课文,概括文章每段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第8段

(3)、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

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

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全文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6段):

第三部分(第7—8段):

三、文章解题,引导写作思路。

1、通过对全文的把握,大家觉得课文题目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

为什么?

并列短语

2、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

4、5、6三段。

四、合作探究(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1.提问:

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

!

!

明确:

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2.提问:

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

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可分成五组讨论回答)

明确:

(第1组)荷叶: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

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

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

“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

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这是拟人写法。

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

“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

“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

“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

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

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1.提问:

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

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2.提问:

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

(如:

“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3.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齐声朗读。

1.提问:

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

(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

相同:

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

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

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段的回应,也是第4、5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2.提问:

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3.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

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参考课后方框内的提示,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2.背诵4~6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背景、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抽查1~2名同学)

二、合作探究

(一)理解课文结构

1、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

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2、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3、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明确:

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4、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

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