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73053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厂的设计规模Word格式.docx

40

3

出水

50

10

5(8)

0.5

污水以有机污染为主,BOD/COD=0.457,可生化性很好,不需要水解酸化,直接生物降解即可。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COD、SS较大。

3、处理程度的计算

1.BOD5的去除率

BOD5的去除率为:

2.CODcr的去除率

3.SS的去除率

 

4.总氮的去除率

5.总磷的去除率

四、工艺流程概述

本项目方案采用的主体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工艺说明

1.格栅:

 

五、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1.中格栅和提升泵房(两者合建在一起)

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提升泵房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保证污水能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过程中流过,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

设计参数:

(1)水泵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人工清除25~40mm

2)机械清除16~25mm

3)最大间隙40mm

(2)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原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格栅倾角一般用450~750。

机械格栅倾角一般为600~700,

(4)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5)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运行参数:

栅前流速0.7m/s过栅流速0.9m/s

栅条宽度0.01m栅条净间距0.02m

栅前槽宽0.94m格栅间隙数36

水头损失0.103m每日栅渣量0.87m3/d

设计中的各参数均按照规范规定的数值来取的。

提升泵房说明:

1.泵房进水角度不大于45度。

2.相邻两机组突出部分得间距,以及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间距,应保证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再检修时能够拆卸,并不得小于0.8。

如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则不得小于1.0m,作为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

3.泵站为半地下式,直径D=10m,高12m,地下埋深7m。

4.水泵为自灌式。

2、细格栅和沉沙池

细格栅的设计和中格栅相似.

栅条宽度0.01m栅条净间距0.01m

栅前部分长度0.88m格栅倾角60o

栅前槽宽1.58m格栅间隙数70(两组)

水头损失0.26m每日栅渣量1.73m3/d

沉砂池设计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将比重较大的颗粒去除,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起立。

沉砂池设计中,必需按照下列原则:

1.城市污水厂一般均应设置沉砂池,座数或分格数应不少于2座(格),并按并联运行原则考虑。

2.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

(1)当污水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2)当污水为用提升泵送入时,则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

(3)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

3.沉砂池去除的砂粒杂质是以比重为2.65,粒径为0.2以上的颗粒为主。

4.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m3污水沉砂量为30m3计算,其含水率为60%,容量为1500kg/m3。

5.贮砂斗槔容积应按2日沉砂量计算,贮砂斗池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应小于55°

排砂管直径应不小于0.3m。

6.沉砂池的超高不宜不于0.3m。

7.除砂一般宜采用机械方法。

当采用重力排砂时,沉砂池和晒砂厂应尽量靠近,以缩短排砂管的长度。

说明:

采用平流式沉砂池,具有处理效果好,结构简单的优点,分两格。

沉砂池长度7.5m池总宽2.4m

有效水深0.5m贮泥区容积0.26m3(每个沉砂斗)

沉砂斗底宽0.5m斗壁与水平面倾角为600

斗高为0.5m斗部上口宽1.1m

3、厌氧池和氧化沟

本设计采用的是卡罗塞(Carrousel)氧化沟。

二级处理的主体构筑物,是活性污泥的反应器,其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经过氧化沟后,水质得到很大的改善。

共建造两组厌氧池和两组氧化沟,一组一条。

厌氧池直径D=19m,高H=4.3m

氧化沟尺寸L×

B=80m×

28m,高H=3.8m

给水系统:

通过池底放置的给水管,在池底布置成六边行,再加上中心共七个供水口,利用到职喇叭口,可以均化水流,减少对膜式曝气管得冲刷。

尽可能的提高膜式曝气管得使用寿命。

出水系统:

采用双边溢流堰,在边池沉淀完毕,出水闸门开启,污水通过溢流堰,进行泥水分离。

澄清液通过池内得排水渠,排到接触消毒池。

在排水完毕后,出水闸门关闭。

曝气系统:

采用表面机械曝气DY325型倒伞型叶轮表面曝气机。

排泥系统:

采用轨道式吸泥机,由于池体为氧化沟,其边沟完成沉淀阶段后,转变为缺氧池,因此其回流污泥速度快,避免了污泥的膨胀。

所以此工艺排泥量少,有时可以不排泥。

吸泥机启动时间在该池沉淀结束时。

4、二沉池

设计进水量:

Q=10000m3/d(每组)

表面负荷:

qb范围为1.0—1.5m3/m2.h,取q=1.0m3/m2.h

固体负荷:

qs=140kg/m2.d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

T=2.5h

堰负荷:

取值范围为1.5—2.9L/s.m,取2.0L/(s.m)

运行参数:

沉淀池直径D=23m有效水深h=2.5m

池总高度H=5.43m贮泥斗容积Vw=706m3

5.接触消毒池

1、城市污水经过一级或二级处理(包活性污泥法和膜法)后,水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源菌的可能。

因此,污水排入水体前应进行消毒。

消毒剂的选择见下表:

消毒剂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液氯

效果可靠、投配简单、投量准确,价格便宜

氯化形成的余氯及某些含氯化合物低浓度时对水生物有毒害,当污水含工业污水比例大时,氯化可能生成致癌化合物。

适用于,中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漂白粉

投加设备简单,价格便宜。

同液氯缺点外,沿尚有投量不准确,溶解调制不便,劳动强度大

适用于出水水质较好,排入水体卫生条件要求高的污水处理厂

臭氧

消毒效率高,并能有效地降解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色,味,等,污水中PH,温度对消毒效果影响小,不产生难处理的或生物积累性残余物

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理复杂

次 氯 酸 钠

用海水或一定浓度的盐水,由处理厂就地自制电解产生,消毒

需要特制氯片及专用的消毒器,消毒水量小

适用于医院、生物制品所等小型污水处理站

经过以上的比较,并根据现在污水处理厂现在常用的消毒方法,决定使用液氯毒。

设计流量:

Q′=20000m3/d=231.5L/s(设一座)

水力停留时间:

T=0.5h=30min

设计投氯量为:

ρ=4.0mg/L

平均水深:

h=2.0m

隔板间隔:

b=3.5m

采用射流泵加氯,使得处理污水与消毒液充分接触混合,以处理水中的微生物,尽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采用隔板式接触反应池。

池底坡度  2%~3%     隔板用   3块

长20m   宽11m

水头损失取0.5m  水流速度0.75m/s

六、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污泥泵房

(1)回流污泥泵选用LXB-900螺旋泵3台(2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480m3/h,提升高度为2.0m-2.5m,电动机转速n=48r/min,功率N=55kW。

(2)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积为9m×

5.5m。

(3)剩余污泥泵选两台,2用1备,单泵流量Q>

2Qw/2=5.56m3/h。

选用1PN污泥泵Q7.2-16m3/h,H14-12m,N3kW。

(4)剩余污泥泵房占地面积L×

B=4m×

3m,集泥井占地面积

2、污泥浓缩池

采用辐流式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采用静圧排泥。

设计规定及参数:

1进泥含水率:

当为初次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5%~97%;

当为剩余活性污泥时,其含水率一般为99.2%~99.6%。

2污泥固体负荷:

负荷当为初次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80~120kg/(m2.d)当为剩余污泥时,污泥固体负荷宜采用30~60kg/(m2.d)。

3浓缩时间不宜小于12h,但也不要超过24h。

4有效水深一般宜为4m,最低不小于3m。

每座1344.4kg/d,采用2座

进泥浓度10g/L   污泥浓缩时间13h

进泥含水率99.0% 出泥含水率96.0% 

池底坡度0.08    坡降0.16m

贮泥时间4h上部直径6.2m

浓缩池总高4.36m泥斗容积2.8m3

七、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1、平面布置

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

处理构筑物是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建筑物,在对它们进行平面布置时,应根据各构筑物的功能和水力要求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它们在厂区内的平面布置应考虑:

(1)贯通,连接各处理构筑物之间管道应直通,应避免迂回曲折,造成管理不便。

(2)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避免劣质土壤地段

(3)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产间距,以满足放工要求,一般间距要求5~10m,如有特殊要求构筑物其间距按有关规定执行。

(4)各处理构筑物之间在平面上应尽量紧凑,在减少占地面积。

2、管线布置

(1)应设超越管线,当出现故障时,可直接排入水体。

(2)厂区内还应有给水管,生活水管,雨水管,消化气管管线。

辅助建筑物:

污水处理厂的辅助建筑物有泵房,鼓风机房,办公室,集中控制室,水质分析化验室,变电所,存储间,其建筑面积按具体情况而定,辅助建筑物之间往返距离应短而方便,安全,变电所应设于耗电量大的构筑物附近,化验室应机器间和污泥干化场,以保证良好的工作条件,化验室应与处理构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应位于处理构筑物夏季主风向所在的上风中处。

在污水厂内主干道应尽量成环,方便运输。

主干宽6~9m次干道宽3~4m,人行道宽1.5m~2.0m曲率半径9m,有30%以上的绿化。

3、高程布置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使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以按重力流考虑为宜,厂内高程布置的主要特点是先确定最大构筑物的地面标高,然后根据水头损失,通过水力计算,递推出前后构筑物的各项控制标高。

根据氧化沟的设计水面标高,推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水面标高,根据和处理构筑物结构稳定性,确定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地面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