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7204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语》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语》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语》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语》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复习总结.docx

《《论语》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复习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复习总结.docx

《论语》复习总结

《论语》复习总结

《论语》复习东城: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第⑴-⑵题。

(5分)【材料一】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⑴材料一的文字出自《论语》,材料中加点词子应指①。

从该材料可以看出,孝在儒家思想中,不仅是修身的根本,而且能②(不超过5个字);在一个家庭中,对父母应奉养,更要③(不超过5个字)。

(3分)11.答案:

⑴①孔子示例:

②安邦③恭敬(有色//从心底爱)西城:

12.下面几章是《论语》中对君子的论述,请任选一章,谈谈你的理解,并说说你准备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一主张。

(3分)

(1)子曰:

君子不器。

(2)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答:

12.答案示例:

(11)我认为,君子不应当像容器一样只学习一方面的知识,应当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

我要在学习时努力掌握各科知识,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或我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去学习更丰富的课外知识等)(22)我认为君子在吃住等生活问题上不要有过多的追求,做事要勤勉,说话要小心谨慎,要多到品德高尚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我也要争取做到生活上不过多关注吃穿,不和同学去攀比,而学习上要勤奋,要力争上游。

(33)我认为君子要先把事做好了再说,不能光是空谈。

我们平时学习也要注意,先主动去写去查去实践尝试,把事情做好之后再去谈论该怎样做事。

评分标准:

共33分。

谈理解,11分;谈要怎样做,22分。

【2019丰台一模】11.《论语》言简意赅、意蕴丰富,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两句话,教导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发现别人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启示我们要谦虚好学并不断地改善自我。

下列语段均摘自《论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结合现实生活或者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和获得的启示。

(4分)

(1)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2)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3)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答:

【2019顺义一模】忠孝节义,中国传统四字道德准则。

其中忠、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

4.在《论语》中就曾用甲的语句,论述忠的重要性。

也用乙的语句告诉我们孝的社会影响。

请从下列《论语》选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填入甲乙两个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4分)①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③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④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有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甲选句(填序号),理由是。

乙选句(填序号),理由是。

答案:

44.甲可选②也可选④示例:

甲选②句,这是从与人交往的角度谈忠是做人的一个重要准则。

选④句,孔子把忠和信当作成为君子最重要的基本做人原则。

乙选①句,孔子认为孝顺父母、顺从师长是君子仁爱的根本条件,有了这个根本,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有了。

社会才能更和谐。

评分:

选择正确11分,理由11分。

学生理解《论语》含义,解说合理即可。

【2019门头沟一模】12.下面的四则内容是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对于孝的论述。

选择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孝的认识。

(4分)

(1)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樊迟御。

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孟武伯问孝。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3)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答:

112.(共44分)答案示例:

我同意第四条的色难一说(有观点11分)。

对待父母长辈,最难的是保持愉悦的状态(有解说11分)。

当我们不遵从父母的要求时,父母就会唠叨,这时候需要有智慧地和父母沟通,不要和父母发生冲突(结合实际说明22分)。

【2019房山一模】7.阅读《论语》四则,完成⑴~⑵题。

(5分)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①,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子曰:

君子不器④。

《论语为政》【注】①弟,同悌,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②忠,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

信,诚也。

③正,匡正,端正。

④不器,古代知识范围狭窄,孔子认为为政的人应该无所不通。

⑴下列对《论语》四则主要表达的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则:

做学问的态度、修养。

B.第二则:

孝弟对做人的影响。

C.第三则:

君子好学的标准。

D.第四则:

为政者的才能标准。

⑵上面几则中都提到君子一词。

请结合上面文字,简述你对君子的认识。

(3分)答:

7.⑴BB⑵示例:

君子的形象应该是这样的:

他不是某种器具,只有单一的作用,君子应以学习和交友为乐,不刻意追求别人的赏识,讲仁孝,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

评分:

本题55分。

⑴题22分;⑵题33分。

总结:

《论语》常考点:

君子和孝。

和孝有关的内容及翻译

(1)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樊迟御。

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孟武伯问孝。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3)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答:

名著导读《论语》检测题一、填空:

1、《论语》成书于__________之际,是一部_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即出来做事。

开_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答案:

1、春秋战国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2、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

1.1子子⑴曰:

学而时⑵习⑶之,不亦说⑷乎?

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君子⑻乎?

【译文】孔子说: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2有子⑴曰:

其为人也孝弟⑵,而好犯⑶上者,鲜⑷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⑸。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⑹与⑺!

【译文】有子说:

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1.6子曰:

弟子⑴入⑵则孝,出⑵则悌,谨⑶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⑷。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

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1.7子夏⑴曰:

贤贤易色⑵;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⑶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

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

1.8子曰:

君子⑴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⑵。

无友不如己者⑶。

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

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卽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

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

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9曾子曰:

慎终⑴,追远⑵,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1.11子曰:

父在,观其⑴志;父没,观其⑴行⑵;三年⑶无改于父之道⑷,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

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1.12:

有子曰:

礼之用,和⑴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

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

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

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1.13:

有子曰:

信近于义,言可复⑴也。

恭近于礼,远⑵耻辱也。

因⑶不失其亲,亦可宗⑷也。

【译文】有子说:

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

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

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1.14子曰:

君子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

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