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187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

《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第2课时)苏教版3..doc

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必修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卢瑟福和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2.知道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越迁,了解其简单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教学难点

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教学方法

探究讲练结合

[回述]

1.原子序数:

(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a.原子符号:

AzXA质量数z质子数

b.原子结构示意图:

c.电子式:

(3)特殊结构微粒汇总:

无电子微粒       无中子微粒      

2e-微粒      

10e-微粒                                   

讨论

三等量是原子结构的基础

【讨论后口述】

氢离子、氢原子

从分子(水)、阳离子(水合质子)、阴离子(氢氧根离子)、原子

2.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

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2)结构:

①周期(共七个)

②族族序数罗马数字用表示;主族用A表示;副族用B表示。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

(4)元素族的别称:

①第ⅠA族:

碱金属第ⅠIA族:

碱土金属②第ⅦA族:

卤族元素③第0族:

稀有气体元素

3.有关概念:

(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4)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5)同位素的性质:

(6)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1%+A2×a2%+……

A1、A2……为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1%、a2%……为核素的原子百分数或核素原子的物质的量分数

4.元素周期律:

(1)含义

(2)本质:

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具体体现

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②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③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口答

对照学案讨论

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②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元素所占的百分比是不变的。

5.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1)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

如:

H+<H<H-;Fe>Fe2+>Fe3+;

(2)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如:

①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H->Li+>Be2+

②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O2->F->Na+>Mg2+>Al3+

③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S2->Cl->K+>Ca2+

(3)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①同主族的元素,半径从上到下递增

②同周期:

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

6.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n表示电子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Na+

Cl

练习:

比较Ge、P、O的半径大小Ge>P>O

7.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

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2、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的易难

与H2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小结)巩固基础知识

作业:

画出1-18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板书计划

必修2知识回顾

1.原子序数:

2.元素周期表:

3.有关概念:

(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4.元素周期律:

5.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的依据

6.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7.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反馈

以自学为主,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掌握不好。

一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电子云理论、原子轨道理论。

(1)机率

(2)轮廓

(2)杂化

一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能级的能层区别与联系;构造原理:

ns<(n-1)d<(n-2)f

应用:

(1)第几周期元素才可能有d能级:

(2)最高能级为5p3的原子序号为:

(3)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应用:

注意ds区中的(n-1)d5ns1(n-1)d10ns1

(4)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的区别

(5)微粒大小比较

一3.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第一电离能越大,性越强

(2)电负性越大,性越强

(3)电负性差>1.7,离子键

拓展应用:

(1)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或最高价碱的碱性比较

.

(2)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列举实例予以说明。

例:

已知AlCl3是共价化合物,则BeCl2预测为何种化合物。

为什么?

一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焰色反应是电子跃迁的一个重要应用

一5.讨论:

元素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s区、p区、d区、ds区、f区多少个元素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第四周期

第五周期

第六周期

第七周期

常考点拓展: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一6.讨论:

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1)总体规律:

依次升高

(2)特别的:

第IIA和IIIA主族元素的不同NaAlC>N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