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137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非常实用).doc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同学们喜欢秋天吗?

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 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

“秋”景如何?

“秋”意怎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

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

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

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

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

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

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三、创作背景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

《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四、正文赏析

1、整体把握:

听课文朗读,思考:

(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清、静、悲凉)-------文眼

(2)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

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3)如果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你会怎样划分?

一:

总起(1-2)思秋、赴秋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二:

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三:

总括(10-11)恋秋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2、细读课文

第一部分:

总起(1-2)思秋、赴秋

思考:

文章的1-2段,这两段写了什么?

用什么手法来写?

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用对比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

清、静、悲凉,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

第二部分:

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第一层:

(3-8)绘秋

思考:

文中描写秋天的五个画面具体描绘了哪些景色?

它们又是怎样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第一个画面:

秋晨静观图

思考:

在第一幅图画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

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体现在: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淡淡日光↗清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

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破屋↘

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悲凉

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

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二个画面:

秋槐落蕊图

思考:

在第二幅图画中,写了怎样的景色,给人怎样的感觉?

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景1: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情:

给人寂静的感觉-------静

景2: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情:

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清

“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悲凉”

------从听觉、味觉、触觉、视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三个画面:

秋蝉残鸣图

思考:

同学们都听过蝉的叫声么?

是怎样的?

北国的秋蝉叫声又是怎样的?

能让你感受到“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衰弱”“残声”“嘶叫”“啼唱”

分析:

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寂静“蝉躁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

第四个画面:

秋雨话凉图

思考1:

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

喜欢哪个季节的雨?

北国的秋雨又是怎样的?

明确:

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

灰沉沉的天空,凉风一起,便息列索落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秋雨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

)----------冷清、寂静感

思考2:

“秋雨图”当中除了雨还有什么?

明确:

还写了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

思考3:

为什么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明确: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而用这样“落寞和感伤”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也能更好的烘托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五个画面:

佳日秋果图

思考1:

写了哪些景色,能体现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吗?

景: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淡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成熟至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

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思考2:

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明确:

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

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

----------悲凉之感

【延伸】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

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客观方面:

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

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

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

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

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第二层:

(9)议秋

思考:

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

(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

议论:

人皆感秋-----中国文人尤甚-----非到北方不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作用: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是从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意境的开阔感。

第三部分:

总括(10-11)恋秋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

因此在第10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北秋韵比较

黄酒------甘甜可口,回味不永白干------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

稀饭------稠润馍馍------硬实

鲈鱼----味美细腻,剔刺而食(细腻)大蟹-----大块剁食,秋之爽气(粗犷)

黄犬-----玲珑如意,逗玩邀宠骆驼-----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

【延伸】:

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

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清、静、悲凉(文眼)

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