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1096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识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唯识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唯识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唯识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唯识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唯识宗Word格式.docx

《唯识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识宗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唯识宗Word格式.docx

唐代玄奘入印,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具禀本宗之奥秘。

返唐后,翻传本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玄旨。

受教者颇多,以窥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悰、圆测等为著名。

其中,神昉着《唯识文义记》;

玄应着《唯识开发》;

圆测作《解深密经疏》、《成唯识论疏》等,门人有道证,着有《唯识论要集》,新罗僧太贤从其学,制《唯识论古迹记》,世称海东瑜伽之祖;

而窥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盛张教纲,世称慈恩大师,着有《瑜伽师地论略纂》、《成唯识论述记》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等,集本宗之大成。

门人惠沼着《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圆测等之邪义,其下复有道邑、智周、义忠等。

智周作《成唯识论演秘》,发扬《成唯识论述记》之幽旨,并注解其难义。

此外,《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合称为唯识三疏。

日本之智凤、智雄、智鸾、玄昉等皆出智周之门,均有所承学。

其后,以禅及华严等宗勃兴,本宗教势顿衰,宋代以后稍见复兴之迹。

至明代,智旭制成《唯识论心要》,明昱作《成唯识论俗诠》,通润作《成唯识论集解》,广承作《成唯识论音义》等。

  日本方面,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南寺传;

元正天皇灵龟三年(717,一说二年)玄昉入唐,从智周学法,返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北寺传。

日本法相宗为奈良时期(710~794)、平安时期(794~1192)最有势力之宗派之一。

编辑本段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综述

  以下内容皆取自成观大法师撰写之“相宗系列”书籍

  要了解相宗(即法相宗,又称瑜伽宗,或唯识宗),也必须稍微了解一下中观派;

  因为正如唐代义净三藏在其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言:

“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

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化;

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由是可知,大乘佛法有两大法脉或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瑜伽学派。

  中观学派是尊龙树菩萨为始祖,以其《中观论》及《十二门论》为根本论典,其后传至提婆菩萨,着有百论,即与龙树之二论合称“三论”其传承者为罗睺罗跋多罗、青目、婆薮、佛护、青辩等。

在中国之弘传者则为鸠摩罗什,至唐,吉藏大师而集其大成,因而开创“三论宗”。

此处所说的中观学派是狭义的中观派;

此派虽名“中观”实是以空观(第一义空、一切法空)而涵摄空、假、中三观,故名:

中观,又称“空宗”。

其根本经典为般若诸经与三论。

  广义的中观学或空宗则包括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因为这些宗派都以中观学派的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主要根据,故在大乘八大宗中,除法相宗与律宗外,其余诸宗基本上都属于性宗(空宗)所摄(以其相对于“相宗”,切研习之本性,故又称为性宗)。

六经十一论

  至于法相宗(或瑜伽宗)最主要的经典则为“一经一论”--《解深密经》与《瑜伽师地论》。

其根本经典,根据《成唯识论述记》,则为“六经十一论”:

  A、六经--

  1.解深密经

  2.华严经

  3.密严经(又名厚严经)

  4.楞伽经

  5.如来出现功德经

  6.大乘阿毗达磨经(最后二经未译成汉文)

  B、十一论--

  1.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

  2.显扬圣教论

  3.大乘庄严经论

  4.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5.摄大乘论(以上无着菩萨造)

  6.辩中边论(本颂弥勒菩萨说,世亲菩萨造释论)

  7.分别瑜伽论(本颂弥勒菩萨说,世亲菩萨造释论、此论未传译)

  8.唯识二十论(世亲菩萨造)

  9.十地经论(世亲菩萨造,系解释华严经“十地品”者)

  10.集量论(陈那菩萨造、义净译、已亡佚。

系因明学之论典、发挥现比二量、及识之三分说)

  11.观所缘缘论(陈那菩萨造)

  此可知,瑜伽宗的根本经典,其中之六经是佛说;

其十一论,则为菩萨说或造,包括弥勒、无着、世亲、陈那等。

  至于瑜伽宗的传承,除了释尊与弥勒菩萨外,主要是无着与世亲二菩萨等无着菩萨系在佛灭后九百年顷,诞生于北印度,犍陀罗国,出家后证入初地,冯神通力上升兜率陀天,亲聆弥勒菩萨说法,悟得缘生无性的大乘空义,爰请弥勒菩萨于中夜降神于其中印度,阿逾陀国之禅堂,为说五论(即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颂,大乘庄严经论颂,辩中边论颂,王法正理论)。

无着菩萨又秉承弥勒菩萨所说之旨,造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摄大乘论等。

世亲系无着之弟,起初修学小乘,后受无着所化,归依大乘,并承无着之教,大弘大乘教法,名为百论之王,着有:

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

对中土更有莫大影响,因为世亲造颂后,有十大论师(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辩、胜友、最胜子、智月)先后造释论以解释颂文,于是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

唐代玄奘大师入印求法,即事师护法之门人戒贤,具得其师承。

返唐之后,翻传本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旨。

并杂揉十大论师解释唯识三十颂之论文,而成《成唯识论》,因而成立法相宗。

因此中土的法相宗,简言之,即是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而修证一切唯识之旨的教法。

  继承玄奘大师唯识之教者颇众,其著名者为:

窥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辩机、彦悰、圆测等。

窥基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法相宗亦时称慈恩宗。

新罗(古韩国名)僧太贤从圆测之弟子道证学法,着有唯识论古迹,世称为“海东瑜伽之祖”。

  以上为狭义的法相宗之根本经典与传承。

至于广义的“法相”,则泛指大乘唯识宗,小乘俱舍宗,及六足论、发智论、大毗婆娑论等。

  释尊--弥勒--无着--世亲--陈那--无性--护法--戒贤--玄奘

  最后,从瑜伽宗的根本经典之六经来看,除了最后二经中土未译外,其余四经(解深密经,华严经,密严经,楞伽经),皆是所谓“性相圆融”,亦即,有性有相,并非纯是法相之学。

更有进者,这四部经同时也是性宗的根本经典;

尤其是楞伽经,更是禅宗达摩祖师传以印心的(直到六祖改成金刚经)。

可见,即使在禅宗的正法眼藏用以印心的,在六祖以前,本是性相圆融、性相不分的。

不但性相不分,而且也是显密不分的:

因为华严、密严、解深密、乃至楞伽也是显密二教所共尊的。

然而其后,以众生根器转钝,不堪受持全体大法,因此分门修学,各擅其长。

然而依法之本源与发展来看,此系不得已之事,并非法本有分派,而实系人根器转浅所致:

并非法有二种、三种或多种;

种种法教实系如来法身之一体;

众生不堪全体大法,故别受其部分之法。

然其要者,若欲求无上菩提,切莫以自所修学之一部分法,或性或相、或显或密,执摸象之解而言:

“这就是如来法的全部!

”因而得少为足,甚或是自非他,种种妄想分别,乃至互相攻讦(jie),诤斗、如是即是迷人,枉受辛勤,不入正理。

编辑本段唯识得成一宗之名

  佛法之修行之四大门即:

信、解、行、证。

故若信而不解,解而不行,即无由断证。

唯识宗2

更何况不信、不解、不行,甚或虽饱览佛经,却于如来正法,不能起正信、正解,乃至种种曲解、邪解,谬解;

如是不但自不能起正修行,更会误导他人。

  佛法之显教大致分为性宗与相宗二大部,而相宗即是唯识学、或法相学,或二者和称为“法相唯识”然而“法相”与“唯识”是不一样的;

如前所说,所有的瑜伽部,乃至小乘的大毗婆娑论、六足论,及介于大小乘之间的俱舍论,都可以说是属于广义的“法相”之学,故法相学含义较广,它可以包括一切大小乘的法相之学。

至于“唯识”,则是大乘的不共法,小乘法没有。

因为唯识学所研析的众多“名相”也是属于法相所摄,故亦通称大乘唯识学为“法相宗”而“法相宗”一词便俨然成为唯识宗的代名词。

实则,据理而言,“唯识”得成一宗之名,因为“唯识”一词之中,即有自宗的主张。

但“法相”一词,则毫无特色、主张,且为多宗所共用,故实不适合成为一宗之名。

然以历代以来皆如是相传,故亦姑且随顺“传统”,亦时随而称之为“法相宗”或“相宗”;

但读者诸君须知“法相”与“唯识”之别。

  显教中的性宗,则是大略概括了一切显教中涉及“法性”,或以参研“法性”或“本性”为主的宗派,举凡禅宗、中观、三论、般若、乃至华严、天台等学,都可以说是研修“性宗”之学。

在中国历代,性宗之学可以说是“独占”了整个“佛教市场”;

至于“相宗”,则只有在唐初,于玄奘大师及其弟子窥基法师、普光(大乘光)、法师等之弘传,昌盛一时,唐后即趋式微,乏人问津;

及至明末,方有藕益大师、憨山大师、明昱(yu)法师等之研求提倡,才稍稍振兴;

其后却又告式微。

至于民初,又有一些佛学家,主要以白衣为首,大力倡导法相唯意识学,于是唯识学又再度引起大家研究的兴趣。

然这些唯识学者,他们研究唯识学的最初发心,是有鉴于禅宗在中国高度发展,而禅宗之末流则流于空疏、不精确、不确切、乃至不切实际之口头禅,因此欲提倡法相精确之唯识学,以纠正禅宗末流之弊。

这等发心原无可厚非,然而却矫枉过正,只看到禅宗末流之弊,而不见禅宗正法之善;

于是由本为救禅流之失,转而一心、全力地抨击所有禅宗,乃至广义的性宗,亦加以讥毁,这些学者的一些出家弟子或再传弟子,继承其志,发扬光大其说,大事“以相破性”这实在是对唯识之义,多有误解及曲解所致。

其实,诸有智者皆所共知,如来大法犹如“如来之一体”而性相二宗,即犹如“如来之左右手”奈何众生不解斯义,却拿着如来的“左手打右手、右手打左手”再“以双手打头”;

这岂是如来说法之意?

如来说种种法,岂是要使众生执其所说之一部份法,而互相斗争,互相是非?

此实大悖如来说法之旨。

盖如来所宣说无量妙法,皆是以大悲、大智,依众生根机,方便引摄,皆令入无上菩提之行,即所谓:

“一切法皆为一佛乘故”可怜众生愚昧,闻说妙法,不自修行,乃依我执我见,大起诤斗,因而谤法、破法、讥毁正法者,所在多有。

  由于唯识学历代研究者少,可供参考的注解实在不多,且又多是文言文,再加上经典的本文及注解之文,皆深奥难解,因此现代人即使发心要学唯识,也困难重重。

笔者(成观法师)有鉴于此,一来欲令佛弟子凡发心欲学唯识者,皆有门可入,至少于经论之文皆能解得,且于其旨得正信通达;

二来,众生若普遍能阅佛典、于其中得正信解,即不虞为恶知识所惑、所欺诳。

三来,以此宣扬如来唯识正旨,令法界众生普遍得正知、正信解;

如来所说一切妙法,实不互相违逆,亦不乖隔;

以如来之法“前善,中善,后亦善”故;

诸佛子于如来圣教,莫自斗诤、莫起违逆之意,更勿兴谤;

应顺佛教,信解奉行,灭度超越诸障:

烦恼障、所知障、报障、恶业障、法障、魔障、直趋无上菩提。

编辑本段何谓唯识学

修学应有之警觉

  “唯识学”之义,一言以蔽之,即是“助道心理学”或“修道心理学”

唯识宗3

兹释如下。

  近代由于科学昌盛,因此大众都十分崇尚科学。

而于佛教中,亦有此风尚。

其中以一些唯有识学家之见,更为显著。

他们看到唯识学中诸多法相,及其脉络分明关系,觉得唯识学“很科学”而且唯识所研究的主题,亦都是“心理学”方面的,所以他们便把唯识学当作“佛教心理学”来研究。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1.唯识学虽然“很科学”但它究非科学;

因为佛法虽然可以“很科学”但佛法是超越科学的。

同理,唯识学也非“佛教心理学”因为心理学是世学(世间的学问),所谈的是“世谛”,而唯识学则是“出世法”所参究的却是“出世谛”,出世之正理;

故两者不可混同;

更不可因唯识学与心理学在题材上有少许相似之处,就因此令佛教徒觉得自己“身价百倍”或赶上时髦,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因为若这样想,即是:

“以世法为贵”以及“以世法来判别佛法的高下”--也就是这些观念的错误,而令某些佛学家以“科学”的标准,来重新为全体佛法作“判教”的工作,从而导人疑、谤种种佛法。

  2.若定要说唯识学是种“心理学”则须知它并非“普通心理学”,而是“助道心理学”或“修道心理学”这是一切学唯识的佛弟子,必须要知道的事。

因为佛及菩萨慈悲开示唯识正理,都是为了帮助佛弟子修习菩提正道,不为别的,故是“助道心理学”;

又,唯识学所处理的“心理问题”,都是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会碰到的种种现象、问题、或困难,以及如何去面对、排除等,因此它是“修道心理学”。

故此“助道心理学”其内容、题材、及目标大大不同于处理世间凡夫心理的“普通心理学”。

因此,“唯识学”可以说是一套专为佛法修行人设计的“修道心理学”,故不能把它当成一门“学术”来“研究”。

  那么“唯识学”的“唯识”二字,究竟是什么意义?

“唯识”之意义为:

一切万法皆是识的变现,皆是依识的‘自证分’(本体)所变现的‘见分’及‘相分’此外并无他物,故说“唯有识”易而言之,即华严经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华严经此语的一半,“唯心”的部分,即在“性宗”圣教中,广说开阐之;

而此语的另一半,“唯识”的部分,则在“相宗”之圣教中,广说开阐之。

故知,“性宗”的“唯心”与“相宗”的“唯识”,在真实的内涵上,实无差别,只是所对的根机不同,所施的方便有别,如是而已;

是故当知,性相二宗并非敌对,而是相辅相成,如鸟之双翼。

又,如“密中有显”,“禅中有净”、“净中有禅”,只是广略开合不同,主伴有异。

例如若对相宗之机,而广说相宗之法,而略说性宗,乃至点到为止。

  反之,若对性宗之机,则于经中广说性宗之法,略说相宗,乃至点到为止。

至于显密的广略开合亦如是。

如来如是说法之用意为:

  1.令学者广种善根--以诸菩萨没有只学一法便得成佛者,皆是三大阿僧祗劫修无量福德资粮,广度众生,然后方得成佛。

  2.令菩萨于法知所会通--诸法之性本通,众生以自心闭固凝滞,故于法滞碍不通:

以心不通故,法亦不通,若其心通,法自然通达;

如来欲令众生借着于法性之会通,而达“心通”之目的,故作是说。

  3.为令诸菩萨速去法执,断除所知障、法障,故如来说法,“性中有相”,“相中有性”,悉令断除对法的偏执。

再者,有些经典,所对之根机为圆熟之大机,于彼等经中,如来即为之开示性相融合之无上法教,例如:

解深密经、楞伽经等皆是。

  其次,“唯识学”之意义,可再从“唯识”二字,及“五位百法”来研讨,便可更为详细:

  从“唯识”二字看:

  一切万法,唯识无境,以一切外境皆是诸识所变现的‘相分’,故诸尘境界、山河大地、有情无情,皆是此识所变现者,并无实体。

行者作如是“唯心识观”,了达自心,不迷于境,于是从修断中,渐次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不受境转,心得解脱,证“唯识实性”(即‘圆成实性’),得大菩提。

  从五位百法看:

  1.从‘有为法’及‘无为法’看

  唯识百法,大类分析“一切法”为“有为法”及“无为法”,这两大类法即摄尽世间、出世间一切万法。

世尊开示此法,为令诸佛子了有为、证无为,其宗旨则在出世的无上圣道,亦即圆成实性(见唯识三十论颂及成唯识论)。

故知如来一切所说,皆是为了救济一切有情出于有为生死之苦轮,达于涅盘、菩提(此即所谓‘二转依’)的出世圣道。

可叹当今末法,有人讲说如来法,却作颠倒说,令人贪着世间法,于有为有漏之福,种种营求,却自诩为“修行大乘”,或说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殊不知这是误解及曲解禅宗六祖大师之意。

六祖是说:

“不离世间觉”,并未说“不离世间迷”,此其一;

又,“不离世间觉”之义为:

不能离于对世间有情的悲心、菩提心,而能证得大觉;

此是正义。

因此祖师之意,并非教你继续贪爱,恋着世间,而能证得大觉。

是故莫错用心。

若错用心,错解佛经,一切所修,枉费辛勤。

故知“正见”之善根在学佛上,极其重要:

以正见故,能正思维,抉择正法;

如是一切所修,功不唐捐。

  2.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看

  这四位之法,总名为“有为法”,也就是说,这四位法即该摄一切有为法尽。

如来如是开示,为令众生了“心”为本,其他一切有为诸法,若色若心等,皆是心体(心王)之作用与变现。

如是了已,行者返求自心,不向外驰求,得达其本。

  3.从心所有法看

  ①从遍行心所看--

  唯识学之义,为令行者了知心识的作用中,普遍一般的条件,共有五个:

作意、触、受、想、思。

  ②从别境心所看--

  唯识学之义,为令行者知修行中诸善法生起之相、状、及要件,共有五个:

欲、胜解、念、定、慧。

所以,修行人想要修行善法、或“断恶修善”,或“灭罪生善”,必须具备这五个条件,才能奏效。

  ③从善心所、烦恼心所、及随烦恼心所看--

  这就显示了唯识学最根本的目的:

在于令人“断恶修善”。

而佛法中所谓“善”,不是世间法中之善、或有漏福报,而是能成就无漏圣道之究竟善法,共有十一个(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至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学佛是为了断烦恼’的“烦恼”,到底是什么?

“烦恼”依唯识百法,则分为二大类:

根本烦恼及随烦恼。

  “根本烦恼”又称大烦恼,简称为烦恼,共有六个根本烦恼:

贪、嗔、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共有二十个:

忿、恨、覆、恼、嫉、悭、诳、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读者大德您若仔细看一下这六大烦恼及二十个随烦恼的内容,便知为何唯识学是“修道心理学”之因;

因为这些烦恼及随烦恼,只有对佛法的修行人(要证菩提的人)来讲,才是大病,才是恶,才是须断除;

若是世间凡夫人及外道人,并不以此为当除之病;

因此,狭义而言,唯识学上修断之事,乃至广义而言,一切佛法上的修断之事,所欲断之恶、烦恼、不善法,皆是以此六根本恶及二十随恶为代表。

是故修学唯识法相,不但不会与他宗抵触,而只会令所修、所知更为充实、明晰、精当;

易言之,即令行者更加清楚要‘修什么善、断什么恶’。

故此三位心所有法(善、烦恼、随烦恼),即指出了一切唯识学的基本要干:

修善断恶。

换言之,唯识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即是教人修善断恶,以断恶故,故能证真,通达趣入第六位的“无为法”,若通达无为法,即是三乘贤圣。

  ④从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看--

  唯识之义,为令行者了知:

除心所有法外,尚有与心不相应的行蕴所摄之法,以及内外的十一种色法,以俾于修行时不迷于色、心等内外诸法。

  ⑤从无为法看--

  此为令知唯识学最终之目的,不在名相言说,而是与一切如来所说法一样,在于“断惑证真”,达于无为之境。

此乃唯识宗与一切佛法之共相。

而且,由于唯识学是大乘法,故亦与其他大乘法一样,其最终之修证旨趣悉在于“六无为法”中的“真如无为”。

此“真如无为”即是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论颂所说的“唯识实性”(唯识三十论颂曰: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亦称“圆成实性”。

因此唯识瑜伽行者所欲修证者,即是“大乘共法”的“真如无为”;

然此真如法却是不与其他四乘法共的:

不但不与人乘、天乘、乃至不与声闻、缘觉乘共,更不与外道共。

唯有大乘根人,方能正信解、修证、趣入。

此亦是一切如来成佛的“密因”(大佛顶首楞严经),一切诸佛的“因地法行”、“净圆觉性”(大方广圆觉经)。

是故当知,释迦如来及弥勒菩萨(未来佛)于唯识诸经论中开示之真如及唯识性,实与大乘诸经论中所开示之真如,无二无别,悉是最高、最上之法,以诸如来皆是“乘真如之道而来,故称如来”,诸正见佛弟子,皆应如是知。

  由以上从“唯识”及“五位百法”的分析,则更可了知“唯识学”实际的意义及旨趣,皆是为了修证无上菩提,亦为护持如是正义故,普令有情皆各得正信解故,以期一切有情,于如来正法悉得解行相应,共同护持正法,远离魔事,疾入无上菩提。

编辑本段相关图书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书名:

  类别:

注解佛经

  

页数:

135页

  撰注者:

释成观法师

  倡印者:

大毗卢寺(台湾).遍照寺(美国)

  承印者:

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版次:

2002年初版第一刷,敬印三千册

  国际书码:

ISBN957-9373-12-4,平装

  流通方式:

非卖品,赠阅(邮费自付)

  赠阅处:

(台湾)大毗卢寺.(美国)遍照寺

  “大乘百法明门论”是印度天亲菩萨(亦即世亲)根据“瑜伽师地论”所造,唐.玄奘三藏法师译。

此论为大乘唯识学最精要核心义理之概述。

故也是唯识学最根本之作。

此中“百法”是用来代表一切法,因为所谓“一切法”其数无量;

无着菩萨所记弥勒菩萨所说之“瑜伽师地论”中将世出世间一切法略为六百六十法;

然此六百六十为数仍太大,迥非一般人所堪受持,故天亲菩萨慈悲,乃自“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中撷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百法,分为五大类(五位),用以达到提纲挈领之效,令一般人易于受持,是为“五位百法”。

故此五位百法即是代表世出世间一切法。

其五位为:

  一、心法──共八种二、心所有法──共五十一种三、心不相应行法──共二十四种四、色法──共十一种五、无为法──共六种此论旨在阐明此百法之体、相、用及其相互间之关系,尤其是在阐发此百法对于凡夫在世间生死流转中的体、相、用,及圣贤在断惑证真中所修诸法的体、相、用。

故若人欲具体解了凡夫流转生死之由,及诸贤圣断惑证真之本,即可经由正解此五位百法,以为菩萨证入菩提无漏“智明”之“门”,故称为“百法明门论”。

又此法乃大乘不共他乘之法,故称“大乘百法明门论”,此为本论之大旨。

而本书“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则系依佛经及古德之论着,用现代语言,来注解本论,故称为“今注”。

所参考、引用之经论如:

成唯识论、大乘广五蕴论、瑜伽师地论、俱舍论、大智度论、解深密经、楞伽经、法华经、大日经、华严经等。

佛教逻辑学──因明入正理论义贯

202页

  倡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