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Word下载.docx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翻译及鉴赏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
n)寒:
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
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
对付,抵挡。
晚:
一本作“晓”。
⑹损:
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
可。
⑻著:
亦写作“着”。
⑼怎生:
怎样的。
生:
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
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
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寻寻觅觅》诗歌赏析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
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
“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
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
“将息”,调养。
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
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
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
(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
(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
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
(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
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
“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
“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
损,煞,是说憔悴得很。
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
“谁”,指自己。
“堪”,能够,经得起。
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
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
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
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
“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
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
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
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
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
《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寻寻觅觅》原文翻译及鉴赏》,对于高考语文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
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师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原文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唉!
(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师说》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形容词作名词:
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吾从而师之:
师,意动用法:
以……为师
3、吾师道也:
师,名词活用作动词:
学习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名词活用作动词:
不如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
圣人,愚,笨拙的人
6、则耻师焉:
耻,意动用法:
以……为耻
7、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见其明也:
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
9、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盛,形容词作名词:
卑:
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
势盛位高的人
《师说》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
求学的人今:
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
用来……的今: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从而----古:
跟随并且今:
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无---古:
不论;
不分今:
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
风气今:
道理
6、句读之不知---读---古:
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
u今:
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
小的方面今:
泛指低等教育场所
8、圣人无常师---常---古:
永久的;
固定的今:
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
不一定今:
用不着、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
秦汉的散文今:
“五·
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1、今之众人---众人---古:
一般人,普通人今:
大多数人
《师说》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
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
但他早已有名。
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
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
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
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
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
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
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
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
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
《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
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
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
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
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
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
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
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
“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
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
”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
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
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
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
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
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
他在《答胡生书》中说:
“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
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
不知者乃用是为谤!
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
”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
《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
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
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
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
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
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
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
这就是他们的不明。
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
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
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
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
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
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
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
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
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
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
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
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
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
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
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
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
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
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
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
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
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
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对于高考语文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