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7064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

《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公式集锦以及典型例题分析合集.doc

一、力学

胡克定律:

f=kx重力:

G=mg滑动摩擦力:

f=mN

求F1、F2的合力的公式:

两个分力垂直时:

万有引力:

F=GG=6.67×10-11N·m2/kg2

万有引力=向心力

黄金代换式

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v2=11.2km/s,第三宇宙速度:

v3=16.7km/s

牛二定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

vt=v0+atS=vot+at2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1s、2s……内的位移比为12:

22:

32……n2

在第1s内、第2s内……位移比为1:

3:

5……(2n-1)

在第1m内、第2m内……时间比为1:

(……(

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

Ds=aT2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wR=2fR

向心加速度:

a=2f2R

角速度:

w=

向心力:

F=ma=m2R=m4mf2R

平抛: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vot水平分速度:

vx=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gt2竖直分速度:

vy=gt

功:

动能:

重力势能:

Ep=mgh(与零势面有关)

动能定理:

W合=DEk=Ek2-Ek1=

机械能守恒:

mgh1+

功率:

P==Fvcos(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物体的动量P=mv,力的冲量I=Ft

动量定理:

F合t=mv2-mv1动量守恒定律:

+m2v2=m1v1’+m2v2’

简谐振动的回复力F=-kx加速度

单摆振动周期弹簧振子周期

机械波:

二、电磁学

库仑力:

(真空中点电荷)k=9.0×109N·m2/c2

电场力:

F=qE电场强度:

单位:

N/C

点电荷电场场强:

匀强电场场强:

电势,电势能,

电势差U,又称电压UAB=φA-φB

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WAB=qUAB

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

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带电量:

Q=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二)直流电路

电流强度:

I=微观式:

I=nevs电阻定律: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

路端电压:

U=E-Ir=IR输出功率:

=IE-I2r=I2R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电功:

W=IUt焦耳热Q=电功率:

P=IU

纯电阻电路:

W=IUt=P=IU

非纯电阻电路:

W=IUt>P=IU>

(三)磁感应强度B来表示:

(BL)单位:

T

安培力:

F=BIL(B^I)(B//I是,F=0)

洛仑兹力:

f=qvB(B^v)

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

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半径和周期t=T

磁通量=BS有效(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有效面积)

或=BSsin(是B与S的夹角)

=2-1=BS=BS(磁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

(四)电磁感应

1.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动势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场时的安培力

4.转杆电动势公式

5.感生电量(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

(五)交流电

1.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m=BS,e=0I=0

2.电动势最大值=Nm,

3.正弦交流电流的瞬时值i=Imsin(中性面开始计时)

4.正弦交流电有效值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倍

5.理想变压器:

,,(一组副线圈)

(六)电磁场和电磁波

1、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2、电磁波:

V=lf=波速:

真空中,C=3×108m/s

三、光学:

折射率===任何介质折射率大于1

光的干涉双缝干涉条纹宽度

光子说基本观点:

光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子组成,每份光子的能量是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逸出功:

四、原子物理:

氢原子能级,半径E1=-13.6eV能量最少

rn=n2r1r1=0.53m

跃迁时放出或吸收光子能量:

2.三种衰变射线:

氦原子核()流;射线:

高速电子()流;射线:

高频电磁波(光子)

3.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

(一)

编者按:

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记录整理了部分高中物理典型例题,以2003年《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力学和电学为重点,编辑如下,供各校教师、高三同学参考。

实践证明,考前浏览例题,熟悉做过的题型,回顾解题方法,可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力学部分

1、如图1-1所示,长为5米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米的两杆顶端A、B。

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

它钩着一个重为12牛的物体。

平衡时,绳中张力T=____

分析与解:

本题为三力平衡问题。

其基本思路为:

选对象、分析力、画力图、列方程。

对平衡问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往往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等。

所以,本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

选挂钩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1-2所示

设细绳与水平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可知:

2TSinα=F,其中F=12牛

将绳延长,由图中几何条件得:

Sinα=3/5,则代入上式可得T=10牛。

解法二:

挂钩受三个力,由平衡条件可知:

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均为T)的合力F’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以两个拉力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如图1-2所示,其中力的三角形△OEG与△ADC相似,则:

得:

牛。

想一想:

若将右端绳A沿杆适当下移些,细绳上张力是否变化?

(提示:

挂钩在细绳上移到一个新位置,挂钩两边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仍相等,细绳的张力仍不变。

2、如图2-1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为2L的两个小定滑轮A、B上,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O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

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

先托住物块,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保持C、D两端的拉力F不变。

(1)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2)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F做功W为多少?

(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

分析与解:

物块向下先作加速运动,随着物块的下落,两绳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因为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大小不变,恒等于F,所以随着两绳间的夹角减小,两绳对物块拉力的合力将逐渐增大,物块所受合力逐渐减小,向下加速度逐渐减小。

当物块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之后,因为两绳间夹角继续减小,物块所受合外力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物块将作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当物块下降速度减为零时,物块竖直下落的距离达到最大值H。

当物块的加速度为零时,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求出相应的θ角,再由θ角求出相应的距离h,进而求出克服C端恒力F所做的功。

对物块运用动能定理可求出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

(1)当物块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此时物块下降距离为h。

因为F恒等于mg,所以绳对物块拉力大小恒为mg,由平衡条件知:

2θ=120°,所以θ=60°,由图2-2知:

h=L*tg30°=L                [1]

(2)当物块下落h时,绳的C、D端均上升h’,由几何关系可得:

h’=-L[2]

克服C端恒力F做的功为:

W=F*h’              [3]

由[1]、[2]、[3]式联立解得:

W=(-1)mgL

(3)出物块下落过程中,共有三个力对物块做功。

重力做正功,两端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做负功。

两端绳子拉力做的功就等于作用在C、D端的恒力F所做的功。

因为物块下降距离h时动能最大。

由动能定理得:

mgh-2W=        [4]

将[1]、[2]、[3]式代入[4]式解得:

Vm=

当物块速度减小为零时,物块下落距离达到最大值H,绳C、D上升的距离为H’。

由动能定理得:

mgH-2mgH’=0,又H’=-L,联立解得:

H=。

3、如图3-1所示的传送皮带,其水平部分ab=2米,bc=4米,bc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一小物体A与传送皮带的滑动摩擦系数μ=0.25,皮带沿图示方向运动,速率为2米/秒。

若把物体A轻轻放到a点处,它将被皮带送到c点,且物体A一直没有脱离皮带。

求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

分析与解:

物体A轻放到a点处,它对传送带的相对运动向后,传送带对A的滑动摩擦力向前,则A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直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

设此段时间为t1,则:

a1=μg=0.25x10=2.5米/秒2   t=v/a1=2/2.5=0.8秒

设A匀加速运动时间内位移为S1,则:

设物体A在水平传送带上作匀速运动时间为t2,则

设物体A在bc段运动时间为t3,加速度为a2,则:

a2=g*Sin37°-μgCos37°=10x0.6-0.25x10x0.8=4米/秒2

解得:

t3=1秒(t3=-2秒舍去)

所以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t=t1+t2+t3=0.8+0.6+1=2.4秒。

4、如图4-1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AB长为16米,传送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

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释放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0.5,求:

(1)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

(2)物体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所做的功(g=10米/秒2)

分析与解:

(1)当物体下滑速度小于传送带时,物体的加速度为α1,(此时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则:

t1=v/α1=10/10=1米

当物体下滑速度大于传送带V=10米/秒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此时f沿斜面向上)则:

即:

10t2+t22=11解得:

t2=1秒(t2=-11秒舍去)

所以,t=t1+t2=1+1=2秒

(2)W1=fs1=μmgcosθS1=0.5X0.5X10X0.8X5=10焦

W2=-fs2=-μmgcosθS2=-0.5X0.5X10X0.8X11=-22焦

所以,W=W1+W2=10-22=-12焦。

想一想:

如图4-1所示,传送带不动时,物体由皮带顶端A从静止开始下滑到皮带底端B用的时间为t,则:

(请选择)

A.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大于t。

B.当皮带向上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一定等于t。

C.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可能等于t。

D.当皮带向下运动时,物块由A滑到B的时间可能小于t。

答案:

(B、C、D)

5、如图5-1所示,长L=75cm的静止直筒中有一不计大小的小球,筒与球的总质量为4千克,现对筒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21牛的恒力,使筒竖直向下运动,经t=0.5秒时间,小球恰好跃出筒口。

求:

小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