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70363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泄露天机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地理教师用卷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老龄问题将在我国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

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5~6题。

注:

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

5.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

①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②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③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④老年人口比重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我国的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速度快B.大量国外移民迁入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5.A6.C

第5题,读图可知,目前我国8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的比例相对较低,高龄化并不是很显著;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因此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比重高较大部分发达国家低;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老年人口数量就已超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总量;

读图,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速度快,说明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

第6题,由于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是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在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下实现的;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长时期以来一直保持较低的出生率,从而加速了老龄化进程,加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使得我国的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

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

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完成7~9题。

7.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B.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C.光热充足,降水丰富D.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8.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洪涝B.霜冻C.干旱D.光照

9.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是()

A.低热河谷地带B.高海拔地区

C.中低海拔地区D.四川盆地

7.A8.B9.B

第7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西南地区马铃薯品种多的原因。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气候多样,适合多种马铃薯的种植,选A。

第8题,小春马铃薯的生长季节是2月到4月,对其影响最大的是霜冻,选B。

第9题,马铃薯是喜温凉的农作物,大春马铃薯生长季节是夏季,所以分布在高海拔地区。

选B。

绿洲城镇是中国西北地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核心。

在干旱区,绿洲城镇化是人类与绿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

读绿洲城镇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图,完成10~12题。

 

10.绿洲城镇与珠三角城市城镇相比()

A.环境承载力大B.社会文化差异小

C.经济基础薄弱D.交通通达度较高

11.制约绿洲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风沙C.矿产D.水源

12.下列措施中对推动绿洲城镇化作用最小的是()

A.荒漠化盐渍化治理B.水力设施的建设

C.人工植被的培养D.光照资源的开发

10.C11.D12.D

第10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区域间城镇化的差异,绿洲城镇规模较小,区位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较珠三角城镇明显要薄弱,选C。

第11题,从图中和材料中得出信息,绿洲城镇位于干旱地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选D。

第12题,推动绿洲城镇化的主导作用是人与地理环境相协调,环境问题的治理、水力设施的建设、人工植被的培养是主导作用,选D。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面,平均水深273米。

四周有14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泊。

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常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

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

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

读马拉维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断裂下陷B.河流改道

C.褶皱凹陷D.冰川作用

14.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最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高,蒸发旺盛D.太阳高度角小

15.慈鲷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B.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湖岸沿线水质好D.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13.A14.A15.B

第1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带,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凹陷,加上该地区降水量丰富,地表径流汇入积水成湖,故选A。

第14题,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入湖径流带来大量的泥沙(部分颗粒小的泥沙会悬浮在湖水中)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

湖水的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越多,对光的散射和吸收就越强,透明度就越小,故A选项正确。

第15题,沿湖岸线的水域,湖水浅,阳光和氧气充足,不仅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从而导致慈鲷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

劣地式红层荒漠(俗称“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读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6~17题。

红层软岩是外观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中、新生代的碎屑沉积岩,以陆相沉积为主,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

16.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D.土壤肥力提高

17.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

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农业活动

16.C17.D

第16题,读图可知,随着植物群落演替(由常绿阔叶林向牛肝地演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含水率下降,排除B、D选项;

土壤中有机质和水分含量的降低,将使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C选项正确;

植物群落的演替伴随着植被保持水土功能的下降,将使土壤侵蚀加剧,土壤厚度变薄,A选项错误。

第17题,读图可知,该地区的原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尖锐,过度农业活动是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

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植被覆盖在98%以上,且区内有800亩竹林密密层层,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

2015年暑假洛阳市某中学地理夏令营考察了重渡沟,体验了沟内海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的独特环境。

据此,完成18~20题。

18.重渡沟金鸡河()

A.径流量季节变化比较小B.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C.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D.径流含沙量比较小

19.夏令营登顶依剑锋途中穿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冰川带

B.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带—针叶林带

D.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20.海翠河沿岸的800亩竹林,其主要自然形成因素是()

A.地形和水源B.纬度和土壤

C.水源和技术D.土壤和植被覆盖率

18.D19.B20.A

第18题,重渡沟金鸡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补给是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参与海陆间大循环,A、B、C项错误;

植被覆盖率高达98%,保持水土能力强,径流含沙量小,D项正确。

第19题,重渡沟地处秦岭北麓温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基带应是落叶阔叶林带,随海拔升高更替为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C、D项错误。

最高海拔1668米,没有冰川带,A项错误、B项正确。

第20题,我国竹林适宜生存在水热丰富的南方地区。

海翠河沿岸位于阳坡、冬季风背风坡山谷,水热条件较好,能够满足竹子生长要求。

A项正确,B、C、D错误。

读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21~23题。

21.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明显不合理之处是()

A.住宅区占地面积太大B.预留工业用地在城市郊外

C.城市建设呈现多核心模式D.部分工业区位于盛行风上风向

22.该城市有一所百年中学,其位置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3.下图是该市市民小王在④功能区拍摄的日出/日落时的树影照片,则该日最接近()

A.3月20日B.6月1日C.9月23日D.10月1日

21.D22.C23.B

第21题,一般情况,城市以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

工业用地多布局在郊外;

受河流制约,建设成多核心模式是因地制宜之举;

工业区的西北部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易对城市造成大气污染。

第22题,中学面向学生群体,并且是百年老校,一般布局在住宅区内。

第23题,结合指向标判断图示树影朝向东南,应为日落西北时拍摄的照片。

日落西北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只有B符合答案。

读世界某区域某季节等压线图(左图)及该区域三地年内气候资料图(右图),完成24~25题。

24.左图所示季节()

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高发 

B.华北玉米正值收获季节

C.南半球各地昼长不断变短 

D.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

25.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依次是右图中的()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24.D25.B

第24题,由左图所示地中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位置偏北,图示季节应为北半球夏季。

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华北地区玉米收获为秋季国庆节前后;

夏季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有变化,信息不足,无法判断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青海湖海拔较高,油菜花盛开时间为北半球夏季。

第25题,甲地纬度较低,位于迎风地带,因此冬季气温应高于乙、丙两地;

受副高控制时间长,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由此可知②应为甲地气候资料;

乙地距海较远,降水相对较少,丙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降水量要多于乙地,由此可知③为丙气候资料,①为乙统计资料,甲乙丙三地的气候资料依次是右图中的②①③。

下图为M点上空的俯视日照图(阴影部分为夜),M点为晨昏线上最北点,且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

AMB为经线圈一部分,且M点经度为120°

E。

据此完成26~27题。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地昼夜情况相同B.CD两地位于同一纬线

C.AM两地位于同一经线D.AB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7.B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

S,60°

W)B.(20°

S,120°

E)

C.(20°

N,120°

E)D.(20°

N,60°

W)

26.B27.B

第26题,从M地上空俯视,可看到晨昏圈的一半,且M地位晨昏线上最北点,则CD两地均位于赤道,选项B正确。

第27题,由“M点为晨昏线上最北点,且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

”可知,M为晨昏线上最北点,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其纬度为70°

N,北极点位于AM之间;

BM两地之间的纬度差为90°

,M地的纬度为70°

N,则B地的纬度为20°

S;

由于北极点位于AM之间,则BM两地位于同一条经线,则B地的经度为120°

E;

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读某区域等值线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等值线表示的地理要素是()

A.平均年温差B.7月平均气温

C.1月平均气温D.≥10℃积温

29.导致M地区等值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B.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D.夏季易受北上湿润气流的影响

28.A29.B

第28题,图示区域为北美洲部分地区;

图中等值线数值均为正值,且大致由南向北增加;

该区域的7月平均气温值大致由南向北减小,排除B;

该区域的1月平均气温值大致由南向北减小,且北部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为负值,排除C;

≥10℃积温指一年中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的日平均气温之和,其值远大于图中等值线数值,排除D;

在中纬度地区,若不考虑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与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变化趋势相同,故A选项正确。

第29题,M地区等值线向南凸出,说明M地区的气温年较差较同纬度地区的东西两侧大;

M地区地处中央大平原,海拔较东西两侧地,夏季气温比东西两侧高;

同时,由于中央大平原南北纵贯,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的影响,夏季易受北上暖气流的影响,从而导致M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

综上可知,B选项正确。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完成30~32题。

30.图中PQ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2200千米B.1100千米C.550千米D.275千米

31.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B.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早于6时

C.非洲最南端气候高温多雨D.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2.有关图中海峡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信风带,风急浪高B.位于海沟,地壳活动

C.寒暖流交汇,鱼类丰富D.纬度较高,结冰期长

30.B31.A32.D

第30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PQ两点位于60°

N纬线上,而且两点之间的经度差是20°

根据纬线上两点之间的计算公式可知,PQ两点间距离为111xcos60°

x20=1100千米。

第31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知,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表明此时北半球是冬季,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图示地区日出的地方时晚于6时,故排除选项B;

非洲最南端处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时为夏季,应该炎热干燥,故排除选项C;

冬季时北印度洋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排除选项D;

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降温快,气温低,那么亚欧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出,故选项A正确。

第32题,图中海峡是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受极地东风带影响,故排除选项A;

海沟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部位形成的地貌,而白令海峡处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汇处(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部位),故排除选项B;

北极圈附近受单一寒流影响,没有寒暖流交汇,故排除选项C;

由于白令海峡处于北极圈附近,所以纬度较高,结冰期长,故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10个小题)

3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是中国主要的制种基地之一,撑起了中国玉米制种的“半壁江山”。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

材料二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

玉米为喜光好暖植物,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但拔节以后,叶面积急剧扩大,蒸腾耗水加剧,特别是幼穗迅速长大时,是玉米新陈代谢最旺盛时期,对水分要求达到高峰。

果穗成熟后需及时干燥脱水。

材料三“河西走廊”示意图

(1)比较河西走廊与东北、新疆在玉米制种产业的区位优势。

(2)简述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产业的区位条件。

(3)试述河西走廊如果大规模发展制种产业,可能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1)与东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光照时间长,强度也大,昼夜温差大等有利于玉米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

与新疆相比,铁路、高速公路横穿河西走廊,交通便利。

(2)河西走廊耕地较多且集中,土质肥沃;

境内有多条河流和冰雪融水,水量稳定,灌溉条件好;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

秋季多晴天,气候干燥、空气流动快,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种子的干燥脱水;

铁路、高速公路横穿河西走廊,交通便利。

(3)河西走廊地处西部内陆,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制种产业,可能会加剧环境恶化,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闽江自西向东流入海,主流上源为沙溪,在沙溪口汇富屯溪后为干流,至南平长20公里,习惯称西溪。

南平以下称闽江,南平以上习惯上称上游。

闽江上游是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两岸多高山峡谷,溪流密布,流程短促,河道坡降大。

流域内多水库,安砂水库集水面积5184km2,蓄水量为6.4亿m3。

闽江年均输沙量为82.9万吨,大量的泥沙在波浪和南下沿岸流的作用下向南沿海岸带运移。

闽江口南岸多海岸沙丘,其形成与我国内陆的沙漠化过程类似。

下图甲是闽江流域降水量示意图,下表是闽江口南岸历年各月最多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示意表。

闽江口南岸历年各月最多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记录年代

风向

东北

西南

东北

1955~1979

频率(%)

36

33

31

28

18

13

20

32

44

42

38

风速(m/s)

6.9

6.7

6.6

6.0

5.1

6.4

7.6

7.5

8.0

7.1

(1)描述闽江流域年降水空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试比较宁华和永安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点及原因。

(3)分析闽江口南岸海岸沙丘形成的原因。

(1)总体趋势:

东南沿海平原降水较少,西北山区降水较多(或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原因:

沿海地区地势较为低平,难以形成降水所必需的上升气流(或气流难以上升到足以使水汽凝结的高度);

且地处台湾山脉的背风侧,受下沉气流影响;

而西北山区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永安处径流量比宁化大,因为永安处于宁化下游,入河水量大;

永安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安砂水库因为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

永安处河流含沙量较小,宁华位于上游,流水侵蚀作用强,含沙量较大,安砂水库沉积上游来沙,使永安处河流含沙量减小。

(3)自然原因:

闽江入海泥沙量大,大量的泥沙在波浪和南下沿岸流的作用下向南沿海岸带运移,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海沙粒径细小;

海滩宽广,为大风提供了足够长的风区;

闽江口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东北风风力强劲,大风日数多;

东北风盛行的季节降水稀少等。

人为原因:

历史上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和不断增长,以及由此引起的垦荒、放牧、围垦规模的不断扩大,砍伐森林、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等导致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使入海河流泥沙量增多,沿海防护林的破坏导致风力增强。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

C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

在“渤海沿海—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

洄游对虾在渤

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

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

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

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阐述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原因。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1)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流携带大量无机盐注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三角洲海域海底平坦,海水浅,光照好,水温适宜;

软泥沉积有利于对虾的栖息与自身保护。

(2)秋冬季节,渤海比黄海相比,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

渤海沿海水域大陆性强,水温降温快,黄海纬度低,水深散热慢,水温高;

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

(3)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

过度捕捞使对虾自然繁育量减少;

虾苗培育繁殖技术日渐成熟。

(4)夏季休渔,合理捕捞;

人工繁育虾苗并放流;

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

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