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组活动资料收集Word下载.docx
《历史教研组活动资料收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研组活动资料收集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交流教学体会和有关新近信息;
(4)教材后面的思考与练习怎样处理。
由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专题分配给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交流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堂教学框架的构想,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利用集体备课,丰富课堂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
对高三的复习,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通过“四定”做到“四同”,即同课头的教师在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作业处理和考试考核上基本相同,最终形成备课组的基础教案。
备课组成员根据各自教学班级的具体情况,对基础教案进行适当调整,以做到因材施教。
3、抓好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4、落实考试制度,做好成绩分析
(1)认真组织每一份试卷,备课组集体研究,精选试题,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2)认真批改、认真分析、认真评讲,做好成绩统计。
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完善课堂教学。
5、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开展研讨历史新课程标准活动
6、针对高考开设高三历史复习研讨课,扎实做好第二轮复习,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7、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教研活动记录
第2次
讨论本学期历史组的科研课题
9.14
历史教师
活动内容
主要任务:
确定研讨课题,模仿问卷设计。
学生进行问卷的修改和调查方案的设计。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整理和统计。
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本次伙伴合作教研活动,气氛非常热烈,通过研讨,达到了伙伴合作的实效。
本校老师认为一定开展这样的伙伴合作,有利于把高中的探究(研究)型课程推向深入。
第3次
史学理论学习--基于问题学习
9.21
主要内容
一、史学理论学习--基于问题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
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一些事实现象的再现,没有多大的思考余地。
建构主义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和学,主张"
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
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4、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
求知欲越强,学习的自觉性越强。
教学过程是教师导,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
教学效果既受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也受学生主体作用的影响;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
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很多时候,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有动机,有上进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学,或学习的效率低下。
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二、确定下阶段教学活动目标:
依据建构主义问题学习的理论探究高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
教师需要理论修养,理论学习为教学提供了方法和策略。
教研活动记录第4次
初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探究
9、28
活动内容及过程
初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探究。
活动过程
根据有效设计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1、具体实施
徐静在高一开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施》,陈良彬在高二开设《美国国父华盛顿》,肖红在高三开设《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2、相关老师听课,提出建议
3、通过探讨形成以下共识
(1)设计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要——针对性。
(2)
设计问题要清晰明了——科学性
(3)
设计问题要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放性。
本次教研活动,听了三节课,这三节课各有所长。
一些老师还写了教学反思。
后记:
尹娅妮老师对肖红在高三开设《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观课评价:
该教师通过幻灯片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同学整理孙中山前期革命经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时代发展和人物心路历程的关系,在引导学生建构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再造共和、组织护法运动、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历史轮廓的同时,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革命的活动与革命理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丰富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是高三复习课,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孙中山领导革命党人在再造共和、组织护法运动,了解孙中山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的基础上,更必要突出孙中山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及在革命斗争中所表现的不畏艰险、继续革命的精神。
第5
探讨如何有效的运用材料
10.12
1、探讨如何有效的运用材料
2、达成共识
运用材料教学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对材料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要注意材料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立场观点。
二是材料的补充要恰如其分。
过多地补充材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使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三是让学生在运用史料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材料大胆地建构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这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后记
陈良彬听课感受
一、优点:
1、整节课师生互动较频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主体的现代教学新理念;
2、此外,本课引用了莎士比亚和帕斯卡对人的反思的两句名言,引起学生思考人性的两面性,从而导入新课,比较有新意,课堂效果很好;
3、就问题的设计而言大致做到了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回答也做出了相应的评价。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在导入上应尽量把学生引入本课主题“反封建君主专制”;
2、本课重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及其重要的启蒙思想,为了解决这一重点知识,老师运用了几位思想家的名言材料,非常好!
但个人觉得对这些材料还缺乏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没有做到论从史出!
最后的问题探究有很大的现实性,但问题相对较难,缺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
徐静历史组评价课分析:
我组的郑小勇老师开了一节评价课《启蒙运动》。
由于教材内容的特殊性,郑小勇老师将两课整合为一课,构思新颖,设计巧妙。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
一、问题设置有效性:
问题设置体现其思维特征,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也很好,能够就临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学生解惑。
二、课堂评价有效性:
对于学生的回答能及时作出评价。
三、媒体使用的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使用熟练,很好地辅助了课堂教学,比如材料的呈现,图片的展示等方面。
四、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频繁,思维互动充分。
五、合作学习:
由于近年不强调过于形式化,因此未出现。
总之,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新课程理念教学。
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主要如下:
一、在导入部分,教师引入名言,设置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是因为要摆脱人的兽性。
而实际上,启蒙运动提倡理性是为了方队封建君主专制,与兽性关系不大。
因此导入的方向是对的,但内容方面需要换一下,时间也不宜过长;
二、材料运用不充分,只是当做阅读内容呈现了,应该先依据材料寻找关键词,在此之外再补充课本知识,加强学生提炼材料的能力。
在细节方面操作也不甚扎实,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
三、在末尾启示方面,思路很好,但有些偏难。
如果先呈现图片,再让学生谈并归纳启蒙运动对今天中国的启示的话,会更加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以上即为本人对此堂评价课的一些所得。
郑小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的论文《落实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有效教学》获市直论文比赛尔等奖
第6次
转变观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
10、19
转变观念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
1、由郭志峰、尹娅妮、许明武、等中年教师开设公开课。
2、针对公开课探讨新课程教学方法。
老教师带头参与教研活动使我们充分体会到:
新课程教学由很多值得我们研讨,这需要我们的老师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工作,才能使新课程的深入研究取得圆满的成功。
尹娅妮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案例。
第7次
考试试卷分析
10.26
11.28
一、研讨初三复习
二、初三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1.对试题评价
体现了课程观代替教材观的命题思路,重视对基层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创设新情境,加强能力考查。
2.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
审题不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佳;
对知识点记忆性的东西把握不够,导致识别能力差;
对知识点及选项理解不够,有点相当然;
对概念性的问题理解偏颇。
(2).非选择题
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文言文阅读能力差,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答题完全摘抄原材料;
历史名词的概念模糊,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阐释;
审题不清,“保国”与“保天下“中老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很多学生未能审清这个语意条件。
对文人的特征分析不全面。
三.复习备考建议
1.
注重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复习
2.注重教材,加强对能力的培养。
3.
注重培养在新情境下有效提取信息,进行知识建构的能力。
4.
转变教学方式,关注探究学习。
四.要求全体教师为高三服务:
精选试题、收集信息、关注热点
第8次
史学理论学习
11.2
1、史学理论学习
2、活动课教学的探讨
经过讨论最后确定开展活动课的原则
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课;
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结合时政热点和焦点问题组织活动;
开发本土、乡土、校本化课程。
3、陈良彬中心发言:
对历史活动课教学的反思:
《在尝试中获得经验在经验中获得启发》
第9次
本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11、9
一、老师总结工作成绩
1、教研组建设有了基本规划2、会考成绩年年创佳绩,文综竞赛岁岁结硕果3、教学科研成绩喜人4、分层教学实验初见成效5、教师的个人发展进入新阶段6、初步形成了符合我校特点的历史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教科研许主任指出了存在得问题
1、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
2、应试理念制约了教研的方向
郭老师提出了整改建议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无效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
3、加强专业引领,突破教研“瓶颈”
专
4、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再次,加强史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次的理论学习要有具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