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930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doc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会因为信息热潮而成为低谷,信息化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即在表达时,能用最简明的语言,准确地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收到尽可能大的效果。

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20世纪90年中期,哈佛大学研究院教授凯瑟琳。

斯诺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美国儿童进行了较大的跟踪研究表明:

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

而发展语言,不仅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心理,尤其是发展思维的重要前提。

更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和交往意识的关键因素。

抓住这一关键期,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提高幼儿交际能力十分必要。

我国在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2000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要培养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基本能力,这表明我国已开始重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依据:

1、社会相互作用论

20世纪70年代后的一些国外心理学家强调语言环境对儿童语言的作用,认为儿童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巴甫洛夫的言语获得理论

认为儿童获得言语包括两方面:

首先是词语的声音和具体事物的形象建立起联系,接着是词语之间建立起联系,而这种暂时神经联系则是通过强化而建立起来的。

3、皮亚杰的认知相互作用论

认为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4、马克思主义活动论、当代发展心理学理论和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肯定了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肯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现代学前教育的必然结论,它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是一个正确的、合乎规律的观点。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幼儿口语交际能习惯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2、通过对幼儿口语交际技能、策略、方法的研究,探索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增强幼儿交往的意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幼儿实际出发,遵循学习语言规律,大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达到准确发出语音,比较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能与别人进行语言交谈之目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

2、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培养了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手段。

3、在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手段。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培养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方法和手段。

5、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对象:

        本课题实验对象是本班(幼儿六班)66名幼儿,其中男生33人,女生33人。

幼儿五班66名幼儿,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客观性,我们选择了人数相等,年龄相同的平行班级作为对比班。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模仿法:

根据幼儿的生理和思维特点,多让幼儿模仿大人发音、说话以致达到上口的程度。

   2、交谈法:

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幼儿与家长之间多进行交谈,在交谈中进行训练,在交谈中学习会话,在交谈中加以矫正。

   3、表演法:

要通过幼儿演讲、分角色表达、童话剧表演等形式,让广大幼儿在实际语言演练得到学习和提高。

   4、兼用法:

要把学会口语表达和学习语言文字兼用起来,在训练口语中学习简单文字,在学习文字中加强口语训练。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与步骤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7月)

   1、制定出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安排研究人员并进行培训。

   2、进行调查研究,如实掌握幼儿当前实际状况。

   3、多方面收集并整理有关资料,并科学地进行安排。

   4、做出家长的宣传动员工作。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2月)

   1、按计划适时转入实施,用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进行实验研究。

   2、做好实验过程中各种记录,如实验内容,实验形式与办法,实验效果等。

   3、及时掌握实验研究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自己实验计划和进程。

   4、要做好阶段性总结,及时掌握成功经验,及时纠正实验过程。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2年1月—2012年5月)

   1、做好各方面实验材料的整理、统计、评价、检测等项工作。

   2、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1)、我班幼儿讲的故事《白雪公主》、《彩云姑娘》、《太阳公公把胡子》等在学校举办的幼儿组故事大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其中我班幼儿王傲宇讲的故事《狼和小羊》获得了与会领导和评委老师的热烈掌声。

这样幼儿在活动的锻炼中表演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2)、在活动中锻炼幼儿语言。

幼儿童话剧表演是培养幼儿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幼儿胆量和协作精神的有效手段。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锻炼和提高,我给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

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保护地球》、《仙女和樵夫》、《金色的珠子》等已获得圆满成功。

通过这次活动的展示,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表演方面的自信心,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而且在诠释不同角色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家园共育,家长成为教科研的协助者。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既可载舟又可覆舟,因此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有过硬的保教保育质量,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更要用优质的服务,赢得家长的满意和支持。

我们在积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语言和文字,及时做好家长访谈、家园活动、教学反馈等工作,采用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听取家长对教学及教研的意见和建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了解家长的心声,并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竭诚为家长服务。

同时,我们将课题研究内容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定期组织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一日生活中,与幼儿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家长深入细致的了解幼儿园情况,并协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规范的使用普通话,提高家长教育幼儿的能力,成为孩子生活中的榜样。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平师附小

2012年9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