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872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doc

150组近义成语比较

     在高考成语的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近义的易混成语经常出现在试题之中。

现选编150组,仅供大家参考。

      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

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2、自鸣得意、自得其乐   都有很得意之意。

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前者表示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4、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

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5、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作出榜样。

      6、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7、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生。

       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0、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都表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11、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12、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3、深入人心、耳熟能详    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14、大庭广众、众目睽睽   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

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15、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前者指故事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后者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6、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但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

       17、如虎添翼、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贬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

       18、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都有“不整齐”的意思,指人时,前者侧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区别;指物时,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9、居心叵测、高深莫测   前者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形容估摸不透。

       20、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21、顶礼膜拜、五体投地    都表示崇拜之意。

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

       22、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   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23、阿谀逢迎、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但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24、风言风语、流语蜚语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但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5、锋芒毕露、崭露头角    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

但“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

前者还可喻骄傲自负;后者不能。

       26、悔过自新、痛改前非   都有改正错误之意。

但前者重在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彻底。

       27、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

但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无大志。

       28、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都因规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之意。

但前者偏重在不求进取;后者偏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29、厚颜无耻、恬不知耻   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

但前者重在脸皮厚;后者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

       30、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

但前者偏重于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31、势如破竹、一泻千里   前者指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后者形容江河水奔流直下,比喻文笔奔放畅达。

       3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33、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前者指亲身到了那个地方,形容感受深切;后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指替别人着想。

        3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35、死得其所、死有余辜  前者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后者指虽然处以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过。

        36、大发雷霆、怒不可遏   都表示十分愤怒。

前者侧重发怒时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

 

        37、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前者形容行人、车马往来不绝;后者是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用以形容车船行人来往不断。

       38、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

前者指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39、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前者指在道义上是不允许推辞;后者指责任无可推卸,这责任是自己应尽的必须承担起来的。

       40、含糊其辞、闪烁其辞   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

前者重在说得含混不清;后者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41、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前者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传播,风行一时;后者指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言语或消息流传得极快。

       42、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都含有心地光明之意,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

前者侧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后者信笺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43、明察秋毫、明察暗访    前者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处清楚;后者指明里观察,暗里询问了解。

       44、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之意。

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密,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45、杳如黄鹤、杳无音信   都有见不到之意。

前者侧重指一去不见踪影;后者侧重指一直得不到对方的消息。

       46、洋洋大观、洋洋洒洒   都有内容多的意思。

前者侧重指数量和种类多得可观;后者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长。

       47、瑕不掩玉、瑕瑜互见   都指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

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之意;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无主次之分。

       48、一笔勾销、一笔抹杀   都含有全部销去之意。

前者指帐目、嫌隙、隔阂等;后者指对成绩、优点等全盘否定。

       49、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都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之意。

前者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后者重领会、一般指一方。

        50、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

        5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

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52、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前者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后者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用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

        5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54、涣然冰释、烟消云散    前者指嫌疑或误解消除;后者指情绪或思想消除。

       55、安分守已、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56、震动天地、翻天覆地    前者可形容声音巨大,也可形容声势浩大或气势雄伟;后者形容变化巨大或闹得很凶。

       57、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58、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前者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后者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好的、真的。

       59、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程序之意。

前者多指按一定规矩和步骤;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60、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61、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都有狠毒残暴之意。

但前者语义重,强调人世间从没有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强调无人性,不讲理,常用来形容人。

       62、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推心置腹   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但前者重在说话心情;中者重在发表己见;后者重在待人真诚,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个人或较少的人。

        63、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都表趁人危难之时去侵害人家。

但前者重在别人遭遇苦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后者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64、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都表经常变卦。

但前者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65、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都表达到的境界很高。

但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66、穿凿附会、牵强附会   都表生拉硬扯。

但前者指硬把讲不通的道理,牵强解释;后者是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在一起。

       67、唇齿相依、辱亡齿寒   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但前者强调互相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68、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但前者表逐步进逼,越要越多;后者强调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

       69、低三下四、低声下气   都形容卑恭、无骨气。

但前者重在卑恭下贱;后者重在恭顺小心。

       70、大吹大擂、自吹自擂   都有吹嘘之意。

但前者吹嘘的可以是别人;后者则只能是自己。

       71、目不见睫、目不交睫   前者指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眉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或见远不见近;后者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