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8509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名师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通过对抗日战争原因的分析,认识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综合日军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罪行和

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真正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性和当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在此基础上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日军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

中华民族陷入最危险的原因

●教学方法:

图示

法、主题图片展等

●教学准备:

1、准备一张《1941年底日军占领中国的范围》图片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反映侵华日军罪行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有条件的地区特别要求学生搜集家乡日军侵华的罪证),并以专题展览的要求加以整理、归类

3、有条件的教师制作相应的投影片或课件

二、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可启发学生回

忆已学内容: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也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侵占了中国的台湾,掠夺了中国2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但时隔不久,侵略成性的日本政府,又发起了对中国更大规模的侵略,妄图灭亡中国,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他们的目的是否得逞了呢?

”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板书】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呈现]图7-54《日军开进沈阳》、图7-55《卢沟桥》

[提

问]1、这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对这两个事变的了解安排学生叙述历史)

2、这两个历史事件是谁一手制造的?

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表明我们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

3、为什么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接连发动了这两个事变?

在上述学与教的基础上,教师可作如下小结: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把侵略扩张作为既定国策的日本政府,为了摆脱经济危机,

缓和阶级矛盾又发起了对中国更大规模的侵略,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使中国遭受了日本的局部侵略,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则开始全面的侵华,此后一直到1941年日军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国土,侵华势力猖獗一时。

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

【板书】1、日本侵华的原因和过程

(1) 

 

原因(根本、直接)

(2) 

过程: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承转】那么,妄图灭亡中国,以称霸世界为己任的日军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图7-56《1941年底日军占

领中国的范围》,在学生大致了解1941年日军占领区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指出: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全部被占领,此后日军在北方占领了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山东、河南等省的广大地区,在华中侵占了京沪杭地区和武汉地区,在华南侵占了广州地区,到1941年底日军占领了中国大片的国土。

在侵占大片领土的同时,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

【板书】2、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731部队、轰炸城市和“三光”政策

(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罪行是本课时的重点,教师可选择以下方案开展教学)

【方案1】日本侵华罪行的血泪控诉。

1、充分利用教材的图片和阅读卡等文字材料,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选取一张图片,结合查阅的资料就南

京大屠杀、731部队、轰炸城市和“三光”政策四个主题之一,深刻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

2、根据事先调查并整理的资料向同学揭露日本侵略者在家乡或其他地区犯下的罪行。

使全体学生通过控诉或聆听充分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本性,体会在那个年代同胞的深重苦难。

【方案2】举办日军侵华罪行的图片展。

可事先布置学生了解“九一八”、“一二八”等有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

搜集一些有关照片、图片或剪报,也可搜集有关实物。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本组同学的资料,按时间顺序分类整理,编成专题条目。

各小组将资料汇总后,确定展览提纲。

如以“九一八”为界分成四段:

九·

一八前(由来已久)、九·

一八时(难忘国耻)、九·

一八后(狼子野心)、时至今日(阴魂不散)按学习小组确认各组的编辑任务。

从全部资料中精选出最典型的图片、剪报或复印件,整理成图文并茂的初稿。

各组写

出本段的解说词,课堂上时按组分段为大家讲解。

教师可就学生是否热心投入、积极参与、是否表现出爱国主义情感,达到自我教育目的、是否突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主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叙述】刚才同学们以不同的史实从不同的方面饱含深情地深刻揭露了日军在侵华战争战争期间对我们同胞犯下的滔天罪行,那么理应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反省的日本国又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及其战争期间所犯下的罪行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教科书事件的材料并分析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对当年的日本的侵华战争的态度。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参照教材联系实际举出若干反映日本国内对待这场战争态度的史实,批驳他们的言论。

(如中国劳工索赔案

、日本遗留化武事件、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等)

【探讨】在基本了解日军侵华的原因、过程及其制

造种种罪行的基础上,教师可安排师生共同探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原因,以便回归本课

的主题,突破难点。

建议从内忧外患两个大的角度入手,尤其是蒋介石政府处理国共关系和中日民族矛盾的态度更应引起重视。

课堂小结: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侵占了中国大片国土,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在和平已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今天,富有良

心和责任心的部分日本国民对这场战争不断地进行反省,但在日本国内也存在不容忽视

的势力:

他们歪曲历史,淡化日本政府和军队的罪行,企图为日本发动的这场战争和战犯正名。

作为中华儿女过去饱受战争之苦,现在又必须和日本国内的右

翼势力做不懈的斗争。

(课外作业)

如果你生活在曾经遭受日军侵略的地区,那么请你寻找一例反映日军侵华罪证的实证。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侵华的原因和过程

(1)原因(根本、直接)

(2)过程: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1941年底日军占领的国土

2、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三、问题研讨

在本课的导语中对日本侵华的范围表述为:

“从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逐渐侵占了大半个中国┈”,而图7-59《1941年底日军占领中国的

范围》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日军侵华战争期间占领中国的最大范围。

事实上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说明日军侵略的重心有所转移;

1942年6月以中途岛战役为标志,太平洋战争发生转折,日军从整个战局来说都处于战略防守,

因而不再具备扩大侵华战争的实力,所以关于日军侵占中国领土的最广范

围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第二课时

● 

教材分析:

本目的主题是“全民族的抗战”,与第一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互为关联,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逐步升级,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继续执行错误的内外政策,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社会各阶层纷纷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使联共抗日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并最终促使了以蒋介石为首的

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转变。

本课时主要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这一线索展开教学,主要解决的是抗日战争是如何成为中国所有阶级、所有群众共同参与的民族解放战争的。

教材首先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反映出团结抗击日本侵略者已成为全民族的一致呼声,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执意推行不抵抗政策,一心致力于“剿共”,置中日民族矛盾于一边,导致中国东三省沦陷。

在阅读卡《不抵抗政策》中对国民政府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和危害都有所交代

与国民政府有所不同,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中国共产党逐渐把民族危亡放在第一位,能够暂时搁置国共两党的矛盾与恩怨,较早主张一致抗日,并号召和推动全国各阶层人民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教材以图7-62《反日救国示威游行》、图7-63《行进中的义勇军战士》反映北平学生和东北军部分军队、地方武装的抗日情绪,接着叙述了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及其重要意义,通过不同的侧面反映团结抗击日本侵略者已成为全民族的一致呼声。

最后则要求分析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的正确性,分析得出为什么不杀蒋介石而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通过阅读卡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及危害;

通过图7-62、图7-63和完成“促成国民政府态度转变的几件大事”的表格,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作的种种努力,了解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和东北抗日联军的爱国行为;

通过阅读分析掌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不抵抗政策的分析,认清国民党政府的阶级本质;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作的种种努力讲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编小报、讲历史小故事的方式,熟悉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历史情境的体验,理解社会各阶层抗日救亡的爱国行为,感受青年学生的时代先锋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过程的学习,体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抵御外侮的民族凝聚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讨论法、故事讲述法、学生自主评奖

1、教师准备自制表格一份、“西安事变后出现的复杂局面”的文字材料(小黑板,如条件允许可用投影或课件),准备图片《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可从网上下载)。

2、学生收集一二九运动的相关资料并编写手抄报或电脑小报;

收集各阶层要求抗战的史实,口头准备历史小故事。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齐唱国歌,提问:

“国歌原先叫《义勇军

进行曲》,它是什么时候由谁创作的?

(《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原是电影《中华儿女》的主题歌。

)联系上节课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歌中所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说这个时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接着

再提问“处于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反映是怎样的?

”以此导入新课。

[教学新授]

●全民族的抗战

结合导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已成为

全民族的一致呼声。

接着教师可设问:

“在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呼声下,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干什么呢?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侵略推行什么政策呢?

”,为学生阅读“不抵抗政策”设下疑问。

联系本单元第三课内容,教师明确指出:

针对同时来自日本和中国共产党两方面危险的时候,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作出了一个选择:

先解决来自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危险再考虑来自日本的危险,即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坚持推行“不抵抗政策”。

【讨论】“不抵抗政策”的观点是否正确?

为使讨论更具针对性,教师可设问:

国共产党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的危险是什么?

蒋介

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提出这一政策主要考虑了哪方面的利益?

历史事实证明,这一政策的推行,对中华民族的抗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学生讨论分析的

础上教师应归纳:

1、关于“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之所以推行这一政策是由其阶级本质

决定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及其红色政权的存在对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产生了现实的威胁。

2、关于“不抵抗政策”的危害:

“不抵抗政策”是错误的,(教师可在学生讨论的同时穿插展示上一课时的图7-56《1941年底日军占领中国的范围》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引导学生分析“不抵抗政策”的危害)当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华的关键时刻,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军的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东北三省,全面侵华阶段占领了中国半壁江山,同时也造成了红军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承转】国民政府的反动的内外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各阶层人民纷纷起来,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问: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的发展,国民政府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图7-62和图7-63,结合文字说明,教师叙述:

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由“不抵抗

政策”转向为“联共抗日”,我们一起来看看促成这一转变的几件大事,(教师出示表格由学生自主完成,空格部分可由学生填写家乡或其他地区的各阶层的抗日史实)

时间

地点

事件

参与主体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一二九运动

学生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东北

东北抗日义勇军

东北军部分军队、地方武装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西安事变

国民党爱国将士

作为促成国民政府政策转变过程中的几件历史大事,无论在抗日时期还是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适度的展开。

【活动1】可事先布置学生完成一份《

纪念一二九运动X周年》的手抄报或电脑报,在课堂上通过逐级评奖的方式由学生自主推出本单位小组的最佳设计(如按学习小组——自然小组——班级),根据评奖的结果,教师可对优秀的设计边展示边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课后可尽可能多地收集优秀设计办

一期手抄报或电脑报作品展。

【活动2】可布置学生收集东北抗日联军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人或事,以历史小故事的形式介绍给全班同学。

(如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八女投江等)学生收集故事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介绍的过程中又使其他同学分享了他的学习成果。

西安事变为何和平解决是本课的难点,如果仅从教材“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讲解,学生很难对和平解决的真正原因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可出示有关事变后复杂形势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分析为何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

【呈现】西安事变后出现的复杂局面:

①日本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

②国民党亲日派头子何应钦力主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于死地,以便取而代之。

③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

④英美也担心蒋被杀,亲日派掌权。

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主张在维护蒋的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

⑤中间阶层的大多数人赞成抗日,但是担心事变会引发更大的内战,几乎一致要求恢复蒋介石的自由。

⑥广大西北人民痛恨蒋的祸国殃民政策,强烈要求杀蒋。

⑦面对复杂的形势,张、杨骑虎难下,急切盼望中国共产党协调解决事变的危机。

结合背景材料,分析“对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应该把他押上法庭,让人民公审。

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

请你说出赞成或不赞

成的理

由。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中国共产党分析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认为存在两个前途,一是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推迟全国抗日战争的发动;

一是结束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而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抗日大局出发,确定了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和平解决,反对新的内战,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积极援助张、杨。

并及时地派代表团去西安与蒋介石谈判,同时在东北军和西北军和西北人民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同时蒋介石本人也认识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如果不想灭亡唯一的出路就是抗击日本侵略。

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形势的发展,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使抗日战争最终发展成为万众一心的民族解放战争。

结束新课。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全民族的抗战”第一部分的内容。

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一步步扩大,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坚持“不抵抗”的错误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全国各阶层人民纷纷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掀起了“一二九运动”,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动了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同意联共抗日,促成了国共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使抗日战争阶级力量的组成和群众动员的规模更加广泛,最终发展成为万众一心的民族解放战争,同时也使日本帝国主义从此陷入中华民族全民族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从根本上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课后巩固与拓展]

1919年5月4日北平学生掀起了运动,1935年12月9

日,北平学生再次掀起了运动,联系两次学生运动的背景,说说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你该怎样发扬爱国学生的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板书设

全民族的抗战

1、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

(1)原因

(2)危害

2、一二九运动和东北抗日义勇军

3、西安事变

(1)经过

(2)和平解决的原因

(3)和平解决的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拓展

资料

推荐书目:

《震惊世界的一幕--张学良与西安事变》李义彬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关链接:

http:

//dbkl.china1840-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

http:

//www.china1840-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中华民族筑起的钢铁长城有力地抵御了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危险。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当阶级利益、集团利益和民族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必须从民族利益出发,才能给历史、人民、民族以满意的交代。

在中华民族尚未完全统一的今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第三课时

本目的主题是“全民族的抗战”,与第一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互为关联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逐步升级,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继续执行错误的内外政策,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在第二课时完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教学的基础上,本课时主要围绕“抗日战争

的胜利”展开教学,主要由“抗日战争的概况”、“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等几部分构成。

   教材首先交代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这是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接着以大量丰富的图片体现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史实,同时寓论于史,解析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这正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色,图7-64、图7-65、图7-66分别从海外华侨、世界人民和中国军队三个角度立意,图7-67、图7-68、图7-69、图7-70则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智慧和创造力,文字部分则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抗日

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对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果教材以图片《日本签署投降书》来呈现,文字部分突出结束的时间和过程的艰苦卓绝,作为抗日战争胜利成果的“台湾的光复”也一并交代;

最后则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牺牲。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了解抗日战争胜利与台湾光复的时间;

通过阅读教材和图片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结果并对新旧知识进行比较,从而正确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文字叙述,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抗战的概况,师生共同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以来抵御外侮的史实,运用对比法分析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应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离不开全民族万众一心的

抗日精神,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对比法等

教师准备一个历史小故事,教师

可准备有关西安事变的图片(如张学良、杨虎城像),或者与西安事变相关的文字

材料。

准备文字材料《罗斯福给他的儿子说过的话》。

学生走访老人或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家乡或其他地区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的反侵略战争方法的事例,并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你熟悉的人。

二、学与教的过程:

[复习导入]

教师可展示有关西安事变的图片(如张学良、杨虎城像),或者相关的文字材料,把学生的思绪引导到西安事变上来,接着提问:

1、西安事变的结果如何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由此导入新课。

[教学新授]

在学生回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教师应强调“初步形成”这四个字,接着顺势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