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842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docx

浙江大学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

主讲: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叶航

第一讲价格理论

一、需求及其属性

1.定义

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需求函数

Qd=f(P,M,Pr,H,N)

(1)P:

价格

Qd’=<0

(2)M:

收入

Qd’=>0

(3)Pr:

相关商品价格

替代品:

Qd’>0

互补品:

Qd’<0

(4)H:

消费偏好

Qd’>0

(5)N:

价格预期

Qd’>0

注:

价格需求曲线左右移动表示价格以外的因素对需求有影响

3.需求弹性

(1)定义:

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斜率较大的需求曲线对价格较迟钝,斜率较小的需求曲线对价格较敏感。

需求弹性ed=

只取变动数量,不考虑方向

(2)弹性计算

①弧弹性计算

ed=

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

ed=

③点弹性

ed==

(3)弹性的类型

①高弹性ed>1

②低弹性ed<1

③单位弹性ed=1

二、供给及其属性

1.定义

有生产及销售能力的供货愿望

2.供给函数

Qs=f(P,C,Pr,T,N)

(1)P:

价格

Qs’=>0

(2)C:

成本

Qs’=<0

(3)Pr:

相关商品价格

替代品:

Qs’<0

互补品:

Qs’>0

(4)T:

生产技术水平

Qs’>0

(5)N:

价格预期

Qs’<0

3.供给弹性

例1-2-3-1: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2400–400P

求:

P=5,P=4时的点弹性

解:

Qd’==400

P=5时Q=400

ed===5

P=4时Q=800

ed===2

三、均衡价格及其属性

1.均衡价格的形成

P1:

Qs>Qd,P下降

P2:

Qs

P*:

Qs=Qd,均衡价格

2.均衡价格定义

某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水平

例1-3-2-1:

已知Qd=50–5P;Qs=-10+5P

求:

均衡价格P*,Q*

解:

∵Qd=Qs

∴50–5P=-10+5P

∴P=6

∴Qs=20

∴P*=6,Q*=20

3.均衡价格的变动问题

(1)需求变动:

引起均衡价格、数量同向变动

(2)供给变动:

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四、均衡价格的实例

1.城市商品房

2.家电

3.价格管制与制衡价格

(1)最高限价

Q1–Q2:

无生产积极性而导致的生产不足

Q2–Q3:

价格偏低而造成的浪费

Q1–Q3:

短缺

(2)最低限价

Q1–Q2:

价高,少消费的部分

Q2–Q3:

价高,多生产的部分

Q1–Q3:

过剩

4.供求弹性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

(1)谷贱伤农(农产品:

弹性小)

(2)药品价格管制(弹性≈0)

(3)商品税赋

T1:

生产者增加的税

T2:

消费者承担

当ed>es时

T1>>T2

当ed

T1<

5.珠网模型

(书本P67)

第二讲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

一、效用及其属性

1.效用

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基数效用论

(2)序数效用论√

2.属性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每一个增加的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将不断减少

①总效用(TU):

一定数量的商品使消费者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②边际效用(MU):

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使总效用增加的数量

例如:

包子

1

2

3

4

5

6

7

8

效用

6

5

4

3

2

1

0

-1

总效用

6

11

15

18

20

21

21

20

边际是总量的变化程度(变化率),在坐标图上表现为曲线的斜率

TU’>0

TU”<0(变化率是减少的)

U’(总量的变化)U”(增量的变化)

U’>0U”>0U’>0U”<0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将不断减少

(1)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

能够使消费者获得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的轨迹

例如:

假设下列任何一个组合的总效用相同

苹果

8

2

6

4

2

8

上图中曲线AB即为无差异曲线

它需要满足下列假定:

①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

②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③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个坐标内不允许相交

(2)边际替代率(MRS)RCS

在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一商品的消费与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之间的比率

MRS=(考察它的绝对量)

如图所示,MRS即为总效用曲线的斜率

二、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的行为规范

1.消费者均衡的定义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和品种的商品时总效用最大,从而不再改变消费结构的状态

2.每元边际效用均等规律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每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商品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才能获得总效用的最大化

例如:

商品1:

效用=10单位价格=5元

则:

每元效用=10/5=2

商品2:

效用=50单位价格=50元

则:

每元效用=50/50=1

假定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理性消费)

那么

如果:

>,则增加商品1的消费

如果:

<,则增加商品2的消费

如果:

=,总效用最大化

==……==λ

即=λ(i=1,2,3,……n)

3.消费者的切点定律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购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切点上的商品组合,消费者才能获得总效用的最大化

(1)预算线: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能购买到最大数量的商品组合轨迹

M=P1X1+P2X2

(2)切点定律

X0Y0的组合是现有消费水平下效用最大的

预算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斜率时效用最大

=(每元效用理论等值)

即:

预算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

第三讲生产者理论

一、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

(1)一般表达式Q=f(x1,x2,……xn)

x为生产要素

(2)简化形式:

Q=f(L,K)

(3)具体类型

①短期生产函数Q=f(L,K)=f(L,)=f(L)

②长期生产函数Q=f(L,K)

③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

Q=ALαKβ

A:

技术系数

α:

劳动的产生系数

β:

资本的产出系数

一般来说,α+β=1

2.短期生产函数

Q=f(L)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报酬)

在技术水平和其它生产要素抽入不变的条件下,持续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使总产量增加,但超过一定临界点以后,总产量的增量会不断减少,直至出现负增长

(2)对生产函数数量规律的具体考察

①总产量:

TP=Q=f(L,K)=f(L,)=f(L)即在K不变的情况下

②边际产量:

MP==斜率

在TP达到拐点时MP最大,当TP达到最高点时,MP=0

③平均产量:

AP==

AP的最高点是AP与MP的交点

例3-1-2-1:

已知生产函数Q=21L+9L2–L3

求:

AP,MP?

解:

AP==21+9L–L2

MP====TP’=21+18L–3L2

(3)短期生产的均衡

①B点以前,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总产量持续增加,因此,追加劳动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对厂商总是有利的

②C点以后,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总产量持续减少,因此,减少劳动投入,缩小生产规模对厂商总是有利的

③理性的厂商将把生产规模和劳动投入维持在B、C之间,这一区间即为短期生产的均衡区域

例3-1-2-2:

生产函数如上例

求:

该厂商短期生产的A、B、C点及短期生产的均衡区域并作简图加以说明

解:

A点:

MP’=18–6L=0

L=3

B点:

AP’=9–2L=0

L=4.5

APmax=41.25

C点:

Q’=21+9×2L–3L2=21+18L–3L2=0

L=7

Qmax=245

3.长期生产函数

Q=f(L,K)

(1)等生产曲线:

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劳动与资本不同组合的轨迹

(2)边际技术替代率MRT(RTS)

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劳动与资本互相替代的比率

MRT=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持续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能替代的另一生产要素的量交不断减少

它有两个假定:

①边际产量递减②L和K相互完全替代

(4)长期生产的均衡

①等成本线

在总成本等生产要素既定的前提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组合的轨迹

TC(总成本)=PLL+PKK

即:

K=

PL:

劳动力上的价格

PK:

资本上的价格

与预算线类似

②长期生产的切点定律

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是L,K组合为最大产量点(在给定资源的前提下)

即:

斜率相等

二、成本及其属性

1.成本的分类

(1)机会成本和生产成本

机会成本:

生产要素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益

(2)隐含成本和显明成本

隐含成本:

企业自己拥有并自己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3)社会成本和个别成本

社会成本: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社会其它成员承担的成本损失

(4)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短、长期判断标准:

能否改变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

(5)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如:

前期研发费用、厂房、设备、机器、广告费等

可变成本:

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如:

燃料、原材料等

2.短期成本及其性质

(1)短期成本的分析指标

①总成本(TC)=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

②平均成本(AC)=

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⑤边际成本(MC)=每增加一个产量使得总成本增加的部分

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

(1)固定成本曲线

(2)可变成本曲线

假设:

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先以递减的方式增长,然后以递增的方式增长

(3)总成本曲线

位置由固守成本决定,形状由可变成本决定,即由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平移到固定成本的位置

(4)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随产量增加持续下降

(5)边际成本曲线(M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平均成本曲线(AC)

①它们都是一条“U”字型的先降后升的曲线,到达最低点的顺序先后为MC,AVC,AC

②MC与AVC,AC相交于它们的最低点

③MC的最低点是TC与VC曲线的拐点

例3-2-3-1:

1).已知TC=0.04Q3–0.8Q2+10Q+5

求:

FC,VC,AC,AFC,AVC,MC

解:

TC’=0.12Q2–1.6Q+10

MC=TC’

FC=5(不随Q变化)

VC=TC–FC=0.04Q3–0.8Q2+10Q

AC=TC/Q=0.04Q2–0.8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