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8286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讲解学习Word下载.docx

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

联合国把人口年龄结构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

项目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4%以下

4%~7%

7%以上

0~14岁少年儿童比重

40%以上

30%~40%

30%以下

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8.87%,这表明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随着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平均寿命的延长,21世纪初开始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今后随着低生育率的长期化,毋庸置疑中国最大的人口、经济、社会问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开始显现。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

从2001年205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

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

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

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中国老年人口人口发展趋势预测

2008年

2020年

2050年

60岁及以上(亿人)

占总人口比重(%)

人口计生委

1.5989

12

2.34

16.1%

4.30

30%

中国科学院

2.28

15.9%

4.06

27.9%

北大研究中心

2.48

17.2%

4.37

31%

全国老龄委

2.31

15.6%

4.12

27.4%

发改委宏观院

2.40

17.0%

超过4

30.5%

总的看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不可逆转的加速发展。

造成人口老龄化趋势上升的主要原因还是人口寿命的增加。

计划生育政策在实行初期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计划生育政策对老龄化的影响正逐渐减小,而“丁克家庭”的增多,即人们观念的变化让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

人口老龄化从快速到加速再到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已经势不可挡。

预计到2022年老年人口将超过少年儿童数;

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都将是世界第一。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质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过去人们关心人口数量的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把视野局限在人口总量的变动上,而忽视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口年龄结构可分为三类,不能提供劳动的未成年人(14岁以下)、劳动力群体(15~59岁)、不能提供劳动的老年人(60岁及以上)。

当一个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人口比重较高是,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较低时,这个国家和地区就有可能形成所谓的“人口红利”。

一般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人口红利”将在2015年前后消失

以15~59岁为劳动年龄看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

2010年

2015年

2030年

0~14岁(%)

24.0

18.8

15.9

15.4

15~59岁(%)

65.6

66.0

60.0

53.3

60岁及以上(%)

10.4

15.2

24.1

31.3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想

“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不言而喻。

发达国家和地

区都曾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得益于“人口红利”。

日本“人口红利期”前后持续了约30年(1960~1990年)。

北美新大陆开发之初,人均GDP增长率高于旧大陆,高出部分的90%~100%可以归于富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优势,劳动力人口比重对GDP贡献高达1/3至1/2。

1982年以来中国新增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十分显著,1982~2010年间人口结构转变对GDP增长贡献为26.8%。

据世行估计,“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度已达30%以上。

“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也显而易见。

日本是世界上“最老”的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1.5%,随着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日本经济增速放缓,且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日本经济将出现萎缩,国家政策将变得更加“内向”,在亚洲的地位将削弱。

同样,欧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不言而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对各个领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日本的现实情况说明,“人口老龄化”使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1高龄劳动者比重增加,造成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口红利”消失,其结果是,在数量上劳动力供给相对减少,在结构上高龄劳动力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

由于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减少,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应下降,使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人口往往呈现下降趋势,不利于经济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日本和欧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2011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总量为9.6亿人,预测到2020年劳动力人口开始下降,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19.08%,这意味着,届时,5个从业人口中有1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消费结构变化抑制消费需求,人均消费水平下降

“人口红利”消失后,老年人受收入水平的限制,消费支出会呈现减少趋势。

1992年美国人口统计显示,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8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只相当于55岁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一半。

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个人消费是有影响的,这对于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老年人口在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及其构成等方面,都有与其他人口不同的特点。

消费结构包括物质生活消费、文化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以及它们各自的内部结构,如在物质生活消费结构中,又有吃、穿、住、医、行等结构。

老年人口由于自身的生理机能及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必然影响其生活需求和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较大变化。

所以,为了满足老年人口增长的各种需要,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相应地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革.并产生新的部门、新的职业。

这一方面给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供求关系、服务系统带来新的矛盾和新的不平衡,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一般而言,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因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使消费群体日益扩大,消费支出呈现逐渐上升倾向。

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消费支出则呈现减少趋势,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了消费结构。

从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来看,老龄者的家庭用品、保健费、医疗费以及交际费等支出的比例显著提高。

但是,将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由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老龄者人均消费额随着衰老而减少,住宅、轿车、电视机以及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部门的需求量减少;

同时,有老年人的家庭也会将家庭收入向老年人倾斜,从而影响家庭其他成员消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总体消费需求,人均消费水平也会随之下降。

这样,人口老龄化的消费减退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

3国民收入分配向老年人转移,财政负担加重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

人口红利"

消失后,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年抚养比攀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将逐步转向“社会供养为主,家庭供养为辅”的供养方式.政府不仅要将持续增加的养老费纳入国民收入分配,而且还需要增加社会养老保障的投入,增加消费基金比重;

同时,还需要增加老年人福利项目,扩大对老年人口的福利供给.一旦增加社会养老的消费基金,就必须会减少积累基金,降低社会财富积累。

应该看到,中国今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年负担系数不断上升,由2000年15.84%急速上升到2020年25.96%,再到2030年的33.11%,仅30年间增大了2倍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今后领取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人数将不断扩大,老龄化负担的增大引起老年退休金、养老金、老年医疗保健费用、社会福利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等国家财政支出的急剧上升,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需要提供社会福利、老年医疗以及老年福利设施等多种社会的服务。

这样,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大,减少了生产部门的投资规模,加重了国民经济的负担。

国际社会一般认为,国民收入中用于老年人口中的费用不能超过国民收入的10%或工资的29%,超过这一警戒限将使公家财政和经济陷入困境。

中国人均国内生成总值在低收入阶段进入老龄化社会,预测到2025年就会突破“警戒线”,这是“人口红利”消失后对经济社会发展最为严峻的挑战。

中国养老金负担比例发展趋势

年份

工资(万)

养老金(万)

人均(元)

负担比(%)

2000

1325.29

209.92

479

15.84

2010

4265.78

838.40

1357

19.65

2020

10842.99

2814.54

3319

25.96

2025

15897.12

4714.93

4834

29.66

2030

22114.44

7321.95

6685

33.11

2040

36972.47

1338.08

10882

36.19

2050

51317.05

1821.95

14736

35.50

4国民储蓄减少,投资受到限制.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口红利”消失后,国内储蓄率下降时发达国家普遍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究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一是老年人收入收平决定了在退休后必然会取大于存,使储蓄总额不断减少;

二是全社会老年人抚养比过高会抑制储蓄率的提高;

三是社会养老的普及会使以养老为目的的储蓄减少。

由于有退休金或社会保险津贴供给老年人养老的生活费用,导致个人不储蓄或减少储蓄,使储蓄率下降。

从长期趋势来看,由于老年人口的储蓄水平相对较低,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带来总储蓄水平的降低。

根据经济学理论,储蓄等于投资,储蓄减少等于投资减少,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老龄者的实际收入一贯较低,储蓄倾向也低,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带来总储蓄水平的降低。

今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货膨胀显性化的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退休、退职人口的比例上升,老年阶层的储蓄倾向逐渐减弱,今后老年阶层的储蓄进一步呈现降低趋势。

从总体上看,不仅减少资本的积累和持续储蓄,使投资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社会扩大再生产。

5 人口老龄化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老龄劳动力接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比年轻人要慢,对新兴产业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进步速度加快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更显不利。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能力下降,从科技方面来讲,目前提倡的创新型社会,中青年的创新能力较老年人要强,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正是劳动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

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人口老龄化在宏观和主导方面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目前从整体来看,中国仍然处于老龄化的初期阶段,“人口红利”还将持续5—10年的时间,这与我们观察到的当前中国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率仍在历史高位持续的经验事实相吻合。

因此,未来日益严重的老龄化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养老负担,国民储蓄率和教育投资率也会随之显著降低,从而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这对未来的政策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波及许多领域的重要趋势,因此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也必须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内综合考虑,协调运筹,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大问题全面策划,及早部署。

参考文献:

[1]刘玲琪,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07,

(2).

[2]陈志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评价与政策建议2009,(5).

[3]叶文虎,宁淼.中国人口问题与中国可持续发展2008,(3)

[4]田雪原,翟振武,人口经济与经济发展2009,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