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8263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1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教学导案重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

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

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

5.《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大

家一起来欣赏。

播放歌曲

二、初读课文,走进长江。

1.引导学生交流:

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

教师在学生的交流中相机引导:

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带着这种感受指导朗读课题《长江之歌》。

2.学生初读诗歌。

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最后能达到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

作者赞美了长江的什么?

出示阅读要求

3.教师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磅礴。

(2)学生自由练读,指名练读。

(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相机指导。

4.全班交流读后的收获和感受。

交流总结: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5.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涤、埃、礴”三个字:

这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笔画比较多,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间的紧凑。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三、作业。

练写学习的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听写课文生词。

2.用一句话说说对长江的了解。

二、感悟课文,赞美长江。

1.教师引读: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出示课件

2.课文两次出现这两句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3.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精读课文第一小节。

出示课件

(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从哪里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学生交流预设: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教师引导:

此时在我们眼前出现的长江是怎样的?

从哪个词看出来?

将这种感情带到课文中。

(2)同桌讨论:

从哪里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地图再抓住关键词,例如“哺育”“挽起”等词的意义,从而体会到长江的伟大,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提示:

长江“走”出了从容与大气,“奔”出了豪放与活力。

“春潮”、“惊涛”写出了长江的壮美多姿。

“哺育各族儿女”、“挽起高山大海”写出了长江的母亲情怀,写出了她的无私与力量。

(3)总结方法:

首先抓住重点词句挖掘文章内涵,感悟课文情感,再将情感送入文本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围绕“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这两个问题精读第二小节,方法同上。

第二小节的学习有第一小节的基础,应侧重于引导学生自学。

学生学习预设: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

“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

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

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

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用一个或几个词来赞美长江,然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与依恋之情。

全班学唱《长江之歌》。

5.练习多种形式地朗诵全诗,或者开展朗诵比赛。

三、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积累有关长江的美文和古诗词,感受长江的伟大,感受语言的魅力。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李白的《望天门山》、杜甫的《登高》、杨慎的《临江仙》等。

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长江的知识,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师对长江的介绍以及歌曲的播放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也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好习惯。

指导学生写字抓住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规律,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回顾,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印象。

本节课采取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式,通过对“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深入地剖析,充分理解课文,从而感受到长江的气势宏伟、源远流长,也感受到了课文对长江的赞美与依恋之情。

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在学习第一小节的基础上总结出学习课文的方法,为学生自学第二小节打下基础。

第二小节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学生在看、说、读、议中,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为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提供了机会。

学唱歌曲、组织比赛,以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从而达到学生情感的升华。

增宽了学生阅读的广度,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厚度。

教学反思:

2五彩池

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作者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

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l.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课前与科学老师协商让学生做三棱镜折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七色光现象;

课中引导学生回忆三棱镜折射试验,合作、探究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难点。

一、以词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

五彩。

引导学生说出由此想到的词语,如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等。

2.揭示课题《五彩池》。

二、观看美景,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2)思考:

关于五彩池的传说是怎样的?

2.教师检查初读效果。

藏龙山、炽热、舀水、橄榄、

柠檬、矗立、眼花缭乱、菜碟

3.学生复述关于五彩池的神话故事。

4.(过渡)瑶池只是人们的一种梦想,作者看到了神奇、美丽的五彩池时,他感到自己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就让我们到五彩池去游览一番。

播放五彩池神奇、美丽的风光。

5.学生观看后表达自己对五彩池的感受。

学生回答预设:

五彩池是美丽的,神奇的。

三、品词析句,深入感悟。

1.(过渡)五彩池的确神奇、美丽。

作者笔下的五彩池更是令人神往。

它到底神奇在哪?

美丽在哪?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欣赏。

阅读提示:

(1)默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最能体现五彩池神奇、美丽的词语和句子。

它们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神奇和美丽?

2.在小组里读读你划的词语和句子,并互相说说为什么能体现它的美丽和神奇?

3.全班交流。

交流预设:

形状各异

(1)引导学生根据读课文再加上自己对这些形状的理解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将五彩池画下来。

(2)全班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形状的五彩池。

(3)看到这么多形状的五彩池,学生谈感受,然后将这些感受带到文本中,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颜色绚丽多彩

(1)观看五彩池美丽的景象。

(2)我们来看看描写颜色的词语:

咖啡色、天蓝、柠檬黄、橄榄绿,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既准确又生动,引导学生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

(3)五彩池还会有怎样斑斓的色彩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仿照这一段说一说。

(4)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练读、试读、指名读,读出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并指导背诵。

数量多

 

(1)理解“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出示课件

(2)理解“漫山遍野”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什么?

还有哪些词也说明了水池非常多?

(3)引导学生回答: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

把什么比作什么?

为什么把水池比作宝石?

比作鲜花也挺美?

由此体会作者比喻的准确形象,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4)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1)引导学生找出段落,回答:

“不足”是什么意思?

“不过”是什么意思?

(2)教师指导朗读、背诵。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思考:

五彩池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合作探究,形成原因。

1.小组交流讨论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合作要求:

(1)每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五彩池的美形成的原因。

(2)小组讨论将每个原因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3)讨论结果由组长汇报。

2.全班交流谈论结果。

3.全班观看形成原因的示意图。

三、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

讨论怎样记住这个字。

2.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注意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

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4.学生练习书写。

播放五彩池的美丽风光,渲染气氛,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多层面地读,让学生多次与语言面对面地接触,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让学生展示想象到的各种形状的五彩池,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中自然地达“以画促读”的目的。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想象,运用书上的句式说说五彩池的颜色,一方面加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另一方面引领学生能够超越文本。

引导学生对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的体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增强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课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池水成因并出示课件,形象直观地演示池水颜色不同的成因,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五彩池

数量、大小、深浅、形状美丽神奇

颜色

成因心驰神往

3七月的天山

文本解读

天山,我心中一片纯洁的净土,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冰山、雪峰、溪流、野花、羊群和牧羊女,饮马溪边,策马奔腾,大气而不乏精致,粗犷而不失娴静,好一派奇异的北国风光。

《七月的天山》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

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花园。

文章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课间谈话,引入课题

一说到新疆,你会联想到什么?

(吐鲁番、葡萄、维吾尔族、新疆舞、冬不拉、大草园、羊肉串……)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北风情,并且多少有些向往,是吗?

我也一样,一说起天山,我就会想起一座山,板书“天山”,自然,我就会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课件出示图片)。

文章一开头,作者这样写道: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

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

那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一)骑马上天山

1.板书课题:

七月的天山

(在我们这儿,七月是最炎热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样。

2.课件出示: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这是全文的开场白,简洁明了,却又总领全文,读一读,想一想,你感觉到了什么?

(骑马上天山,这是多么独特的游览,天山的连绵不断,一望无垠,仿佛游人的视线、心胸都被打开了)

课件展示:

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把新疆分成两部分:

南边是塔里木盆地;

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

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

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

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

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

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难怪,“骑马”上天山,这是最理想的)

3.那就赶紧骑马上天山吧!

请同学们自由地,放松地朗读课文。

(等大部分同学基本读完时,要求学生划出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4.齐读,读完以后,你明白了什么?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边得柔美。

原来,上天山不是登上天山的顶峰,而是骑在马背上,从天山之外走到天山深处,记下一路上所看到的独特的风景,你知道,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吗?

(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游记”,从山外到山里,以游览行踪为顺序写游记,真是个好办法)

(2)骑在马背上,从进入天山,一直到到天山深处,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

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

交流,板书:

饮马溪边骑马穿林走马观花

雪峰

雪水原始森林野花

溪流

(3)用一两句简短的语言,告诉大家,七月,骑马上天山,你看到了那些景物,可以借助板书。

课件出示:

七月,骑马上天山,“我”

(这不正是这篇游记的主要内容吗?

(4)课文《七月的天山》选被选入时已稍有改动,在《天山景物记》中是这样一个小标题:

雪峰溪流森林野花,读着这个小标题,你发现了什么?

(这就是作者在文中重点描写的景物)。

作者就这样移步换景,写出了这篇令人看了忍不住想骑马走天山的游记。

(二)欣赏景点

移步换景,每一道风景都在我们心头留下了独特的印象。

第三次读课文,抓住某个景点,多读几遍。

1.自由读

2.交流:

3.高大洁白的雪峰,飞流直下、气势雄伟的雪水,充满生机的溪流,幽静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色彩艳丽的花海,这就是天山,这就是七月的天山,天山的七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有冬天的洁白,有秋天的凉爽,有春天的万紫千红。

难怪,文章最后,作者情不自禁地感慨: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课文哪个自然段的描写,能使作者发出如此感叹,赶紧找到,读一读。

(三)天山深处,“走马观花”

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这样的语言,这样的风景,这样的画面,就想好好的读一读,好好的享受享受。

五彩缤纷的:

色彩艳丽的:

像……像……像……

又多又高的:

花海,用不着离开马鞍

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作者感叹(生齐读):

2.指名个别读(学生推荐)

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你也会感叹(生齐读):

3.齐读

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我们都会感叹(生齐读):

4.这就是天山,这就是碧野笔下的天山,你觉得碧野文中的语言带给你怎样的享受。

(五)移步换景,拓展延伸

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

那儿有迷人的夏季牧场,有野马·

蘑菇圈·

旱獭·

雪莲,还有天然湖与果子沟……难怪作者在《天山景物记》最后这样写道:

课件补充:

朋友,天山的丰美景物何止这些,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奇丽的美景,你要我说可真说不完。

如果哪一天你有豪情去游天山,临行前别忘了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给你当一个不很出色的向导。

不过当向导在我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私心里很想找个机会去重游天山。

(六)作业

课后,我又一次读了课文,文中这些优美的语句我特别喜欢,我想认真地把它摘抄下来:

我还想说一说喜欢它的理由:

补充有关天山的美丽风景图片或影像资料,以便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雪峰、雪水、溪流 

(水)

移步换景 

密林 

(树)

天山深处 

(花)

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

本文抓住了“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这两个典型事物,用充满韵律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抒发了作者对绍兴景色的喜爱之情,赞美了绍兴古老的文化底蕴和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词。

2.背诵课文的第三、六、七自然段。

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知道绍兴的桥、船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当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么关系。

2.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