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775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6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岐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岐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调整完善说明

 

岐山县人民政府

 

岐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调整完善说明

 

岐山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六月

第一章规划调整完善概述

《岐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简称本轮规划)实施9年来,充分发挥了本轮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本轮规划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综合先导和基础地位基本确立,各级领导、各行各业依规管地、用地的意识不断增强。

本轮规划的实施,促进了全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使全县城镇规模迅速扩展,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增势明显。

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岐山县地处宝鸡市东北部,东接西安咸阳,西与宝鸡主城毗连,是连接西咸与宝鸡的重要节点。

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104和107省道横贯东西,郑西宝高铁在岐山设站,岐山县逐步成为关天经济区“黄金道”上的交通枢纽,成为陕西和西北地区重要的资源承载地和集聚地。

岐山县一直是陕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宝鸡将蔡家坡作为宝鸡副中心城市,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依托宝鸡市的发展,瞄准战略新兴产业的国际前沿,努力实现结构转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聚集区、带动宝鸡市发展的动力引擎。

因此,面向新的发展机遇,城乡之间、乡镇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争地”发展的矛盾将会不断显现。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农村、城镇内部空间的协调整合和城乡统筹发展,对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统筹协调城乡、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调整完善。

第一节本轮规划实施条件变化

一、经济社会变化

与本轮规划编制基期2005年相比,截至2014年,全县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

2014年全县常住人口为47.69万人,占宝鸡市总人口的12.71%。

全县生产总值(GDP)为14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为22.5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12%,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为86.46亿元,占57.99%,增长1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40.1亿元,占26.89%,增长8.7%。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产比例为15.1:

58.0:

26.9。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2199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80.73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4.15%,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7.59亿元,同比增长5.4%。

其中:

农业产值为23.52亿元,同比增长6.30%;林业产值为0.70亿元,同比增长11.00%;牧业产值为11.48亿元,同比增长3.60%;渔业产值0.16亿元,同比下降0.9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1.73亿元,同比增长5.9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72.44万亩,粮食总产为26.58万吨。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为12.73万亩,总产量为16.98万吨。

年末园林水果种植面积为14.40万亩,其中苹果8.40万亩,猕猴桃5.20万亩,全年水果总产量为15.85万吨,产值为66824万元。

全县工业总产值为288.24亿元,同比增长16.00%。

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56.88亿元,增长18.20%;其他工业总产值为131.36亿元,增长14.5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总产值为13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0%;轻工业完成总产值为1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0%。

重工业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7.70%。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为174.88亿元,同比增长32.9%。

其中: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总额为167.8亿元,农户投资为7.08亿元;第一产业投资为14.41亿元,第二产业投资为108.97亿元,第三产业投资为51.5亿元,各产业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8.20%、62.30%和29.50%。

全县生态治理成绩斐然。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690吨,氨氮排放量为377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916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304吨,主要污染物减排率6.20%。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9.7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万元GDP能耗为0.8089吨标煤,比上年降低3.63%。

二、政策机遇变化

一是国内发展大环境趋好。

从全国看,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速度变慢、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个特点更加明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深入实施,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东部产业将加速向中西部转移。

从全省来看,随着国家优先支持西部大开发、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陕西赶超发展的后发优势将逐渐发挥,全省经济仍将继续处于发展的上升通道。

二是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步伐呈加快趋势。

宝鸡市把蔡家坡定位为东西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岐山县凭借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并更好地承接产业和资金的转移,为全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三是全县始终坚持高目标引领、高强度推进、高效率落实,深入实施“打造副中心,重塑蔡家坡”战略,大力开发周文化景区,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开工建设岐蔡东线,全面形成打造新优势、发展新业态、谋求新作为,聚力新突破的工作格局。

依托全县交通区位、产业集群、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综合比较优势,全面推进“两心三区四阵地”建设,力争撤县设市(区)。

产业布局按照“高端集聚、创新带动、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强化点轴集聚,形成“两核四园”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四是全县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机遇,突出超越进位、跨越发展主题,持续聚集蔡家坡、周文化、主城区、民俗业“四大阵地”,实施“企业培育、招商引资、品牌经济、创新创业、智慧社会、现代物流、跨境电商、产城融合、金融支持、臊子面三化”十大战略支撑工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实现富裕、人文、生态、和谐的美丽岐山目标,全面迈入小康社会。

三、技术方法变化

2013年12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情况的汇报》中明确要求:

依据二次调查成果数据,适时调整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建设用地规模等,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本次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以二次调查数据连续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为“底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上而下逐级控制的约束性指标和总体布局为“底盘”,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为“底线”,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县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衔接,促进“多规合一”,为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打下基础。

第二节规划调整完善的必要性

“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是我国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也是实现岐山县富裕、人文、生态、和谐的美丽岐山目标,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结果显示,部分区域的规划目标难以满足“十三五”发展和稳增长等战略的需求,迫切需要对规划目标进行调整完善。

一、服务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根本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是规范引导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

《岐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时间过半,本轮规划对岐山县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全县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类产业的用地规划亦有较大变化,且“十三五”时期是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转型期,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投入使用、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能源型经济的转型升级等全县面临的新形势均对本轮规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亟需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确保规划的现势性和科学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持保障作用。

二、抢抓中省市战略政策机遇的重要举措

“十三五”期间,在中省市统一规划指导下,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依托全县交通区位、产业集群、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综合比较优势,全面推进“两心三区四阵地”建设,力争撤县设市(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全县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产业布局按照“高端集聚、创新带动、生态宜居、产城融合”的发展原则,强化点轴集聚,形成“两核四园”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实施的根本要求

本轮规划安排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1780.00公顷,为保证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布局中将25°以上坡耕地、河道行洪安全范围内、水源地保护区等不宜保护、质量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造成基本农田本身整体产能不高的同时、生态用地安全因人为耕种侵占亦受到较大破坏,在“三线划定”大背景下,急需通过规划调整完善划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四、是落实“多规合一”迫切需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系列会议精神,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开展国土空间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以期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的融合,迫切需要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协调解决“多规”不一致问题,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以促进“多规合一”成果能落到实处。

 

第三节规划调整完善过程

一、准备工作阶段

2016年8月初至12月初,主要完成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基础资料收集、技术方案拟定等工作。

(一)组织准备

为切实做好土地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保障规划编制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2016年8月上旬,县政府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城乡建设、水利、农牧、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拟定工作方案、部署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协调各部门关系、研究解决规划调整完善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落实工作经费等工作。

(二)技术准备

2016年8月中旬,岐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确定杨凌龙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为岐山县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技术单位,并抽调相关人员全力配合,共同组建规划编制组,全面负责规划调整完善具体工作。

为配合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开展,县人民政府召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启动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文件精神,由编制单位对与会人员进行宣传动员,明确各部门任务和责任,为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和《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陕国土资发〔2015〕13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完成岐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实施方案。

二、调查研究阶段

(一)资料收集与整理

2016年8月下旬,完成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根据规划目标和规划任务,有针对性地收集行政区划、地质地形、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等方面的资料。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剔除不可靠的数据资料。

另外,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资料不断进行补充调查。

——基础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