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7718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Word下载.docx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合并代谢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血压水平与老年人群多代谢异常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对象

  研究对象为山东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排除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共648人,其中男性408人,女性240人,年龄范围为60~78岁。

  1.2方法

  1.2.1体格检查

  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查体,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询问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病史。

血压的测量采用汞柱式标准袖带血压计,被测者取坐位,休息15min后测量右上臂血压2次,取平均值。

采空腹静脉血5ml(禁食至少12h),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

  1.2.2研究对象分组

  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执行。

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且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者为血压正常。

血压正常者分为<120/80mmHg、120~129/80~84mmHg、130~139/85~89mmHg三组;

SBP≥140mmHg或/和DBP≥90mmHg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正在服用降压药者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分为1、2、3期三组。

  1.2.3多代谢异常的定义

  ①超重或肥胖:

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分类标准〔7〕,BMI≥24.0kg/m2为超重,≥28.0kg/m2为肥胖。

②高血糖:

FPG≥6.1mmol/L,及(或)2hPG≥7.8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③高血压:

SBP≥140mmHg或/和DBP≥90mmHg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④血脂异常:

按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8〕,高TC为TC≥5.18mmol/L,高LDLC为LDL≥3.37mmol/L,高TG为TG≥1.7mmol/L,低HDLC为HDL<1.04mmol/L。

具备一项或一项以上者为代谢异常。

  1.3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大多数代谢参数呈偏态分布,对血糖、血脂进行自然对数转变后再作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老年人群代谢指标的分布情况

  老年人群BMI、SBP、TC、TG、LDLC、FPG平均水平明显偏高,HDLC平均水平偏低。

男性女性BMI、SBP、DBP、TC、TG、LDLC、FPG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女性HDL水平低于男性。

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糖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男性高血压、高血糖的患病率高于女性,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低于女性。

见表1。

表1老年人群代谢性指标分布情况(略)  2.2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代谢性指标的变化情况

  表2显示,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男性BMI、TG、LDLC、FPG平均水平明显升高,HDLC平均水平明显降低,TC变化不明显(BMIF=10.04,P=0.000;

TCF=1.23,P=0.296;

HDLF=2.39,P=0.038;

LDLF=2.95,P=0.013;

TGF=3.41,P=0.005;

FPGF=11.04,P=0.000);

女性BMI、TC、TG、LDLC平均水平明显升高,HDLC平均水平明显降低,FPG变化不明显(BMIF=9.82,P=0.000;

TCF=4.14,P=0.001;

HDLF=2.51,P=0.031;

LDLF=3.12,P=0.0096;

TGF=5.01,P=0.000;

FPGF=1.14,P=0.341)。

男性高血压人群BMI、TG、LDLC、FPG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BMIF=45.29,P=0.000;

TCF=1.79,P=0.182;

HDLF=1.72,P=0.191;

LDLF=6.06,P=0.014;

TGF=10.25,P=0.002;

FPGF=14.02,P=0.000),女性高血压人群BMI、TC、TG、LDLC平均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BMIF=38.73,P=0.000;

TCF=7.31,P=0.007;

HDLF=2.30,P=0.131;

LDLF=8.11,P=0.005;

TGF=11.58,P=0.001;

FPGF=0.43,P=0.511)。

表2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代谢性指标的水平比较(略)

  2.3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多代谢异常的检出情况

  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合并一种代谢异常时,合并最多的是血脂异常,其次为超重肥胖(合并血脂异常χ2=35.71,P=0.000,合并高血糖χ2=2.51,P=0.775,合并超重肥胖χ2=13.45,P=0.020);

合并二种代谢异常时,合并最多的是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老年人合并超重肥胖的比例明显升高,合并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二种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升高,合并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高血糖三种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升高,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明显降低(合并血脂异常和高血糖χ2=10.16,P=0.071,合并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χ2=45.49,P=0.000,合并超重肥胖和高血糖χ2=4.65,P=0.460;

合并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超重肥胖χ2=16.32,P=0.006。

)。

高血压人群合并超重肥胖、合并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二种代谢异常、合并三种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明显低于血压正常人群,合并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血糖、合并超重肥胖和高血糖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合并血脂异常χ2=16.06,P=0.000,合并高血糖χ2=0.00,P=0.985,合并超重肥胖χ2=7.38,P=0.007;

合并血脂异常和高血糖χ2=0.98,P=0.323,合并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χ2=27.27,P=0.000,合并超重肥胖和高血糖χ2=0.12,P=0.727;

合并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超重肥胖χ2=8.15,P=0.004),见表3。

表3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合并多代谢异常情况分析(略)

  2.4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合并多代谢异常的危险性分析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老年人群合并二种代谢异常、合并三种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升高,合并一种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降低(合并一种代谢异常χ2=14.99,P=0.010,合并二种代谢异常χ2=31.90,P=0.000,合并三种代谢异常χ2=16.32,P=0.006)。

高血压人群合并二种代谢异常、合并三种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合并一种代谢异常的比例明显低于血压正常人群。

血压水平较低人群合并一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较大,血压水平较高人群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较大。

血压水平为120~129/80~84mmHg、130~139/85~89mmHg时,老年人合并二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是理想血压人群的2.73、3.06倍。

高血压人群合并二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人群的2.18倍,合并三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人群的2.57倍(合并一种代谢异常χ2=4.23,P=0.040,OR(95%CI)为0.71(0.52,0.98);

合并二种代谢异常χ2=21.38,P=0.000,OR(95%CI)为2.18(1.56,3.03);

合并三种代谢异常χ2=8.15,P=0.004,OR(95%CI)为2.57(1.32,5.02)(表4)。

表4不同血压水平合并多代谢异常的危险性分析(略)

  3讨论

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人群是多代谢异常的高发人群,也是心血管病的高发人群。

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代谢异常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疾病,常常出现在同一个体上。

有研究〔9,10〕表明高血压患者比血压正常者更易合并多代谢异常和出现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聚集。

本研究对不同血压水平老年人多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分析发现,老年人群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存在密切联系,血压水平较高时多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是老年人群出现较早的、最常见的代谢异常。

在研究人群中23.77%(154/648)的老年人患一种代谢异常,31.48%(204/648)的老年人患二种代谢异常,27.78%(180/648)的老年人患三种代谢异常,5.86%(38/648)的老年人患四种代谢异常,只有11.11%(72/648)的老年人未患代谢异常,高于北京城乡60岁以上老年人代谢异常的患病率〔11〕,代谢异常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研究人群中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70.99%、56.79%、49.85%,血脂异常、高血压、超重肥胖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代谢异常。

血压正常人群合并一种代谢异常时合并率最高的是血脂异常,其次为超重肥胖,合并二种代谢异常时合并率最高的是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提示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可能是出现较早的代谢异常指标。

高血压人群合并率最高的是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二种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和超重肥胖也是高血压人群中最常见的代谢异常。

因此,对血压正常老年人和高血压人群都应注意控制体重,定期检测血脂、血压,避免血脂紊乱和超重肥胖,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血压水平为120~139/80~89mmHg时,老年人群合并二种、三种代谢异常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2003年美国JNC7将血压120~139/80~89mmHg列为“高血压前期”,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血压120~139/80~89mmHg定义为“血压正常高值”。

与理想血压(<120/80mmHg)相比,“高血压前期”和“血压正常高值”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其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明显增加〔12~15〕,我们的研究支持上述观点。

因此,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应及时采取合理膳食、增强体力活动、控制体重等综合性干预措施,以减少多代谢异常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比血压正常者更易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出现代谢异常的聚集,这与有关报道一致〔9,10〕。

本研究发现,90.22%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代谢异常,其中34.24%的患者合并一种代谢异常,45.65%的患者合并二种代谢异常,10.33%的患者合并三种代谢异常。

1993年Pool〔16〕提出了代谢性高血压的概念,提出合并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患者仅依靠单纯降压而不控制其他代谢异常不能显著减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对高血压人群除常规控制血压外,应同时控制血脂、血糖、超重肥胖等代谢异常指标,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研究〔17,18〕表明,随着代谢异常指标数量的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们的研究发现高血压人群和“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多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明显升高。

因此对高血压人群和“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及时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对预防多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米杰,张力.控制代谢综合征关键在预防〔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

30(4):

21920.

  2LakkaHM,LaaksonenDE,LakkaTA,etal.Themetabolicsyndromeandtotalandcardiovasculardiseasemortalityinmiddleagedmen〔J〕.JAMA,2002;

288:

270916.

  3EckelRH,GrundySM,ZimmpetPZ.Themetabolismsyndrome(Review)〔J〕.Lancet,2005;

365:

141528.

  4吴桂贤,吴兆苏,刘静,等.11省市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心脑血管病发病率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

24(7):

5513.

  5李建杰,赵景波,王付曼,等.血压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

23(7):

8225.

  6王珍,郭志荣.高血压前期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J〕.江苏医药,2005;

31(4):

3023.

  7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

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

23

(1):

510.

  8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2007;

35(5):

390419.

  9胡晓抒,郭志荣,喻荣彬,等.高血压与多代谢异常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

19(11):

13157.

  10吴涛,詹思延,李立明,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多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

21(3):

1814.

  11关绍晨,汤哲,吴晓光,等.北京城乡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现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

25(3):

21921.

  12VasanRS,LarsonMG,LeipEP,etal.Impactofhighernormalbloodpressureontheriskofcardiovasculardisease〔J〕.NEnglJMed,2001;

345(18):

12917.

  13LewingtonS,ClarkeR,QizilbashN,etal.Agespecificrelevanceofusualbloodpressuretovascularmortality:

ametaanalysisofindividualdataforonemillionadultsin61prospectivestudies〔J〕.Lancet,2002;

360:

190313.

  14王薇,赵冬,刘静,等.中国35~64岁人群血压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

43(10):

7304.

  15周慧,胡晓抒,郭志荣,等.高血压前期的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

26(11):

8926.

  16PoolPE.Thecaseformetabolichypertension:

Isittimetorestructurethehypertensionparadigm〔J〕?

ProgCardiovascDis,1993;

36

(1):

138.

  17KleinBE,KleinR,LeeKE.ComponentsofthemetabolicsyndromeandriskofcardiovasculardiseaseanddiabetesinBeaverDam〔J〕.DiabetesCare,2002;

25(10):

17904.

  18PrakashCD.Metabolicsyndromeandvasculardisease:

isnatureornutureleadingthenewepidemicofcardiovasculardisease〔J〕?

Circulation,2004;

109

(1):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