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752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重庆文综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2013年全国高考(重庆卷)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

企业就赚钱了。

这说明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C.明星代言可能提升企业诚信度D.代言明里的声音决定产品的声誉

1.【答案】A

【解析】广告对企业的成功经营有重要影响,但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经营战略正确的前提下,企业成功经营,主要应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竟争优势,故B不选,广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而不是诚信度,故C不选:

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主要应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明星代言的声誉并不能决定产品的声誉,故D不选,A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之。

2.图1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格频繁波动的现象。

“价高伤民、价贱伤农”。

对此,正确说法是

①生猪出栏价格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②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卖方市场

③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波动幅度

④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要加强宏观调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答案】D

【解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①并不违背价值规律,故不选,买方市场,是指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下有降趋势,买方在交易上处于有利地位的市场趋势,显然,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故②不选,③④均正确切题,故选D

3.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

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B.对无需报销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

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3.【答案】D

【解析】发票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推行刮奖发票,主要是为了撅少税收流失,并不是为了促进消费,故A不选,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凭据,故B说法不恰当,提供刮奖发票户并不会显著增强餐馆的竟争力,故C不选,只有D正确切题,故选之。

4.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国家福利支出、放松外汇管制、促进自由贸易等经济政策.使得英国当时的经济模式趋向于

A.德国模式B.美国模式C.日本模式D.韩国模式

4.【答案】B

【解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材料中英国的做法,显然是在强调市场的作用,减少国家管制,倾向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这符合美国模式的特点,故选B。

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以日本、鲜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特征明显,故A、C、D均不合题意。

5.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强调,国家保护公民个人的电子信息,网络用户必须实名注册,公民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予以制止。

该《决定》旨在

A.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B.扩张政府的管制权力

C.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D.增强公民信息透明度

5.【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意,把握材料的主旨。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旨在保护公民个人的电子信息安全,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A正确切题,B、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6.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民意的集合体。

表1全国人大代表来源变化表

表1反映

A.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在逐步增加B.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发生改变

C.全国人大的组织原则发生变化D.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6.【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从材科中可以看出,第十二届代表中,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女性代表比例增加,党政干部代表比例减少,这说明了代表结构的优化,D正确切题,A、B、C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7.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其基础是普通公众,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

目前,我国每年出境游8000万人次以上,普通游客的言行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有正面效果,大声喧哗、不守秩序有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

①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②公共外交表明公众利益高于国家利益③普通公众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④公共外交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答案】B

【解析】国家利益高于公众利益,②说法错误;国际关系包含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普通公众并不是国际关系的参加者,故③不选;①④均正确切题,故选B。

8.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答案】B

【解析】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会削弱大众文化的影响,故②不选;主流媒体的宣传会影响,但不是决定文化的发展,故④不选,①③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

9.莫言的文学创作拥有深厚的地城和民间渊源,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会在一起,从“高密东北乡”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富有张力的“民间深层经验”。

这表明

A.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起决定作用

B.文学创作是可以脱离社会的纯悴个人的实践活动

C.“民间深层经验”体现文学创作的主观性与社会的物质性的统一

D.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是对其家乡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

9.【答案】C

【解析】丰富的想象力对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故A不选,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文学创作并不是脱离社会的纯粹个人实践活动,故B不选;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故事融会在一起,并不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客观描述,故D不选,C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10.唯物辩证法要求找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10.【答案】D

【解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主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A与题意不符;“为官发财,应当两道”即做官与发财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既然做官就不要想发财了,显然,B也不合题意。

C体现了全面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出重点论,故不选;老虎、苍蝇一起打,既抓住了重点,又坚持了两点论,故选D。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

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

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回答11一12题。

11.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日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1.【答案】C

【解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A说法错误,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属于量变,而非质变,故B不选,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中日之间的矛盾便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D不选,只有C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之。

12.安倍晋三的言沦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12.【答案】A

【解析】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材料中安倍晋三的言论,否认历史,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显然,这是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故选A,其余选项均不合题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l3.(2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

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l)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

根据图2,概括l996一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

(4分)

(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4分)

(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6分)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14分)

【答案】

13.⑴【评分量表】略。

答案示例一

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额呈下降趋势。

答案示例二

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居民收入分配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

(2)大于

(3)答案示例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答案示例

①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亦可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

②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是坚待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解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亦可从群众观点角度回答)

④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解析】本题(l)问属于图表型试题的试题,关键是要认真审题,认真研读图表的各种信息,找准要对比的指标,从而准确获取和解读图表的信息,搞清图表所要反映的问题,就本问而言,对居民收入分配份额这一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便不难得出其变化趋势。

(2)问相对较易,若居民收入分配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显然其增长率相对较快,应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第(3)问主要考查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措施,比较基础,考生只要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便不难答出本题。

第(4)问知识范围限定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即本题应从《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中搜索答案要点,另外,再依据设问中“增加居民收入”这一信息可知,本问主要应从社会发展规律、群众观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等方面进行分析。

14.(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