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749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A.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B.以城市教师为重点

C.以边区教师为重点

D.以西部教师为重点

2、现代学生观坚持(  )。

A.以人为本

B.以教材为本

C.以课堂教学为本

D.以教师为本

3、1974年,考古学家发掘出一艘南宋时期的“福船”,发掘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港口。

这一发掘地所在的城市是()。

A.广州

B.福州

C.泉州

D.汕头

4、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入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

A.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路径和文件,点击插入

B.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

选择粘贴

C.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粘贴

D.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自选图形,选择图片文件

6、某中学规定,凡主动参加所在地区教研室组织的校实验活动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该学校的做法()。

A.合法,有利于教师科学研究权的落实和保障

B.合法,有利于教师教学自由权的落实和保障

C.不合法,侵犯了其他教师享受平等待遇的权利

D.不合法,违反了教师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原则

7、新环境道德的核心理念是()。

A.保护环境,停止发展

B.治理环境,减少污染

C.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道德观

D.发展为第一要务

8、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

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9、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其直接影响是(  )。

A.地方割据势力有发展的趋势

B.封建制度衰落

C.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

B.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

11、学科专家的建议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12、“岁寒三友”和“四君子”是中国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

“岁寒三友”和“四君子”中均包括()。

A.松、梅

B.兰、梅

C.竹、菊

D.竹、梅

13、下列属于大多数地震发生的类型的一项是()。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塌陷地震

D.诱发地震

14、在选购地板时,消费者都很关心地板散发的气味,因为地板的刺激性气味强,往往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一种表现。

最近有一种据称是香味环保地板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销售人员声称地板散发的香味可以消毒杀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

当销售人员在推销这种产品时,往往会拿来几种不同的地板,让有购买意向的消费者闻一闻,并指出散发着清香气味的地板,即是香味环保地板。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销售人员的观点?

()

A.事实上,由于木材本身的气味以及受制造工艺所限,地板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

B.气味并不是判别地板是否环保的唯一标准,除气味外,消费者更应该关心地板中有机挥发物的含量

C.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还没有出台香味环保地板的专门标准,所谓的“香味”不过是厂家炒作的概念

D.检验证明,不少厂商是通过地板中添加大量香料等化学助剂来达到掩盖或者中和刺激性气味的目的

1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16、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

该县级政府的做法()。

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

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量竞争

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

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

17、下列不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A.蝙蝠

B.鲸

C.蜂鸟

D.海豹

18、有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段老师,特别重视外出学习,一有机会就向其他老师取经,观摩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这说明段老师具有()。

A.模仿其他老师的意识

B.关心学生的意识

C.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

D.追求进步的意识

19、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20、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的属性。

A.实践

B.现实

C.社会

D.自然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归根结底,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22、下列各城市中属于六朝古都的是()。

A.北京

B.开封

C.西安

D.南京

23、时间计量包括时间间隔和时刻两方面,前者指物质运动经历的时段,后者指物质运动的某一瞬间。

下列选项中,时刻的表述是()。

A.百米赛跑世界记录在10秒内

B.通常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

C.从甲地步行到乙地需要2小时

D.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

24、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82年

C.2006年

D.1990年

2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方法改革

B.观念改革

C.课程改革

D.内容改革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14

B.16

C.18

D.15

27、但丁说过:

“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

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

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28、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2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

在初二时,我因沉溺于看文学书而疏忽了其他学科,为了对得起父母,我勉强自己收了心,跟每一位老师合作,凡书必背,凡课都听,连数学习题,我都一道一道死背下来。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

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

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

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

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

“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

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

“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

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

”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凉凉而已。

“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

”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

“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摘编自三毛《暮然回首》)

问题:

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

 

2、影视产品挤压纸媒读物是当下一个明显趋势,正推动文化生态的剧烈演变。

前者传播快、受众广、声色并茂,并具有文字所缺乏的诸多优越,不能不使写作者们疑惑:

文学是否己成为夕阳?

没错,如果文字知识用来记录实情、实景、实物、实事,这样的文学确实已遭遇强大对手,落入螳臂当车之势,出局似乎是迟早的事。

不过,再想一想就会发现,文学从不限于实录,并非某种分镜头脚本,优秀的文学实中窝虚,虚实相济,虚实相生,常有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

任何比喻都是画不出来的,说少年被“爱神之箭”射中,你怎么画?

画一支血淋淋的箭穿透心脏?

今人同样可以质疑:

说恋爱者在“放电”,你怎么画?

画一堆变压器、线图、插头?

画不出来,就是拍摄不出来,就是意识的非图景化。

其实,不仅比喻,文学中任何精彩的修辞,任何超现实的个人感觉,表现于节奏,色彩,韵味,品相的相机把握,引导出却略、跳跃、拼接、置换的变化多端,使一棵树也可能有上千种表达,总是令拍摄者为难,没法用镜头来精确地追踪。

在另一方面,文字的感觉化之外还有文字的思辨化。

钱先生提到的是:

人是高智能动物,对事物总是有智性理解,有抽象认知,有归纳、演绎、辩证、玄思等各种精神高路,所谓“白马非马”,具体的白马黑马或可入图,抽象的“马”却不可入图;即便拿出一个万马图,但“动物”“生命”“物质”“有”等更高等级的相关概念,精神远行的诸多秒门,还是很难图示和图解,只能交付文字来管理,若没有文字,脑子里仅剩一堆乱糟糟的影像,人类的意识活动其不会滑入幼儿化啊?

可见有了这两条,写作者大可放下心来,即便撞上屏幕上的声色爆炸,汉语写作的坚守、发展、实验也并非多余。

恰恰相反,文字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一种强旺的文学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倒是优质影视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韩少功《镜头够不着的地方》)

问题:

(1)文中画线处“镜头够不着的地方”指的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2)如何理解文中认为“文学与图像互为隐形推手”?

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请以“批评的艺术”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A

2、A

3、C

4、D

5、D

6、A

7、C

8、D

9、D

10、答案:

A

11、C【解析】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12、D

13、B

14、D

15、D

16、C

17、C

18、D

19、A

20、D【解析】每个个体在其早期与社会实践接触的机会少、范围窄,更多地表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