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7240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案例游标卡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手如何拿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外测量爪如何用?

内测量爪如何用?

深度尺如何用?

如何读数?

学生在探索中产生了问题,自然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通过媒体视频资料演示游标卡尺规范的用法。

视频资料是实物教学的录像,明确了用游标卡尺测量的步骤,增加了可信度。

第二、通过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10分度游标卡尺的主尺刻度和游尺刻度,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理解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并能够举一反三,掌握50分度、2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第三、利用flash课件练习50分度的游标卡尺读数,课件可以方便迅捷地移动游尺,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

3.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自我感悟。

循序渐进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4.鼓励学生主体参与,学以致用。

学习完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后,让学生用游标卡尺实际测量玻璃管的内径、外径、深度。

进一步调动学生测量的兴趣,让学生测量笔杆的外径、内径,以及身边可触摸到的物体,如书本的厚度,尺子的厚度、橡皮的厚度,甚至用于测量头发的直径等等。

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学习使用游标卡尺的目的和意义,为以后的练习打好了基础。

前期准备:

1.学习有关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在新课标下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从强调教师、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要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环境,是四个因素相互之间互动的动态过程。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习过程,对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

讨论式:

实现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与交流,体现师生互为主客体、双向和谐渗透的课堂教学特点。

小组合作式:

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中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气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主体参与、展示才能的空间。

探究式: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在实施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将10分度游标卡尺的模型及预习材料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应模型回答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会产生一些问题,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学习。

3.将课堂练习也印成材料发给学生,利于老师引导学生练习,提高课堂效率,便于老师操控。

4.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游标卡尺的结构制成幻灯片,将显示用途的视频资料插入到PowerPoint幻灯片中,用几何画板制作的10分度游标卡尺原理课件可动态地显示出游标的读数,而flash制作的课件可以通过移动游标显示出不同分度的游标卡尺的读数。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可以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用它测量长度可以精确到毫米,还可以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测量,能把零点几毫米准确地读出,可采用一种更精确的测量仪器——游标卡尺,下面介绍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这两句简洁的开场白,明确了本节课的目的,引发了学生的好奇,游标卡尺是一种怎样的测量仪器?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接下来让学生拿出游标卡尺,对应老师的讲解,明确游标卡尺的构造。

游标卡尺的构造:

(示意图)

 

 

游标卡尺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一条主尺和一个可以沿着主尺滑动的游标尺,也叫游标。

左测量爪固定在主尺上并与主尺垂直,右测量爪与左侧量爪平行,固定在游标尺上,可以随同游标尺一同滑动,一般游标尺最多可以测量十几个厘米的长度。

使用时要先松开游标上的紧固螺钉,使游标在主尺上能自由滑动。

老师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描述游标卡尺的构造,与此同时,学生对应大屏幕也在研究卡尺的各部分用途,问题也就产生了:

内、外测量爪和深度尺能用来测量什么?

这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活动,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外径、内径和深度。

结果一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老师介绍的卡尺结构总结出卡尺的用途,利用内测量爪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外测量爪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利用深度尺可以测量槽和桶的深度。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使用不当的问题:

比如,在测量时不知使用卡尺的正确手势或测量方式不对,没有将玻璃管与测量爪垂直放置等。

这时再让学生观看影片——游标卡尺的用途,规范了卡尺的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产生好奇,如何用卡尺读出测量数据?

接下来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体会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和读数方法。

课件演示10分度的游标卡尺(截选标度部分),让学生观察刻度线回答问题。

问1:

主尺的最小分度是多少?

(1mm)

问2:

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多少?

(10,9mm)

游标尺上的每个最小刻度实际长度为多少?

(0.9mm)

问3:

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多少?

(0.1mm)

当左、右测量爪合在一起,游标尺的零刻度线与主尺上的零刻度线重合时,只有游标的10刻度线与主尺的9mm刻线重合,其余的刻线都不重合。

问4:

游标尺的1刻度线在主尺1mm刻度线左边0.1mm处,若将游尺的1刻度线与主尺1mm刻度线对齐,那么两测量爪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以此类推,当游标尺的2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则两测量爪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当游尺的10刻度线与主尺1cm刻度线对齐时,游尺的零刻度线与主尺1mm刻度线对齐,则此时读数为1mm。

所以说这种精度的游标卡尺可以精确地读出零点几毫米,它的精确度是0.1mm。

问5:

精确度与格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精确度的概念,所以这个问题由老师解答。

精确度是能够测量出的最小精确值,游尺等分刻度的实际长度9mm与主尺10mm相差的1mm除以格数——1/格数mm

问6:

在测量大于1mm长度时,如何读数?

让学生讨论回答

大于1mm的部分由主尺上读出,小于1mm的部分由游尺上读出

游尺读数:

1/格数mm

读法:

测量值=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

学生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中逐渐体会到了卡尺的读数方法和原理。

于是,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并鼓励他们在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

由于游标尺的刻度比较密,学生在读数时不易分辩是游尺的几刻度线与主尺重合,容易带来读数时的误差。

这样很自然地引出游标卡尺的放大问题。

问7:

(设问)这样的游尺刻度太密,读数时容易产生误差,所以实际的游标卡尺就把游尺刻度放大,怎么放大的呢?

观察实际的10分度的游标卡尺。

(实物投影打出10分度的游标卡尺)让学生观察实际的刻度

问8:

(1)游标尺上有____个小的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等于______

(10,19mm)

(2)精确度是多大?

如何确定?

(0.1mm,1/格数)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十分活跃。

尤其是在卡尺放大原理的辩论过程中,一些学生遇到了维障碍。

为什么游尺上十个等分刻度的总长度变成19mm,精确度仍是0.1mm?

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游尺的最小刻度,最小刻度虽然实际长为1.9mm,但当游尺的1度线与主尺2mm刻度线对齐时,两测量爪之间的距离仍是0.1mm。

通过一番讲解,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轻松地掌握了1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学生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通过讨论、总结、归纳掌握了5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

最后安排学生练习,进一步巩固提高。

练习分两部分:

一、让学生对应电脑课件进行快速读数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暴露问题,总结经验。

二、让学生实际操作,用游标卡尺实际测量玻璃管的外径、内径、深度。

用游标卡尺测量身边的物体的厚度,如书本,尺子等。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学以致用,有的同学发现游标卡尺居然能够测量笔帽的内径,象发现了新大陆般高兴,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另外又安排了四道思考题,让学生思考:

1、游标卡尺如何读数更快?

怎样很快地找到游尺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的刻度线重合?

2、游标卡尺有误差吗?

是如何产生的?

3、不同分度的有标卡尺读数的末位数值各有什么特点?

4、扩展:

角度仪的读数

从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课后反思: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初步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才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使我具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为课程问题设计、结构安排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模式的设计,到底采取探究式、讨论式、讲授式还是分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能对学生未经任何训练就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也不是什么课堂内容都可以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如果这样,会导致学生不知老师的课堂目的,不知所云,课堂效率会很低。

为此我采取了探究式与讲授式相结合的方式,对难点进行讲解,对重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果。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我尝试运用任务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1)明确游标卡尺的用途

(2)会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读数(3)学以致用,用游标卡尺测量身边的物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由于能力有限,在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

主要的不足之处是:

因为时间有限,学生讨论、活动不够充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维没有能够充分展开,问题没有充分暴露。

学生虽然能够理解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但是缺乏准确表述的能力。

这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得到提高的,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训练。

初步的理论学习,一次尝试性的教学实践,使我尝到了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学的甜头,但也引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

要把理论变成实践,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在许多的成功和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为最终走向成功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附:

学习评价:

为检验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练习,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了测试。

练习:

1、主尺单位:

cm

2.

3.

4.

5.

对于实际10分度游标卡尺的读数

6.

7.

8.知识扩展:

9.

10.

11.

为了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加深对游标卡尺原理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选做题,让学生试读角度仪的读数。

从课堂反馈看,有仅1/4的学生理解了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能够正确读出选做题的答案。

扩展:

角度仪的读数:

在一些实验中需要较准确地测量物体转过的角度,为此人们在这样的仪器上设计了一个可转动的圆盘,在圆盘的边缘标有刻度(称为主尺),圆盘外侧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圆弧状的游标尺,如图所示:

(图中画出了圆盘的一部分和游标尺)。

圆盘上刻出对应的圆心角,游标尺上把主尺上19°

对应的圆心角分成10个格。

试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况读出此时游标上0刻线与圆盘的0刻线之间所夹的角度为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