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72154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序施工质量控制重点Word格式.docx

符合设计要求,且要求顺直、不扭不叉并需要除锈、除油污、机械损伤及锈坑应整改剔除。

预应力螺纹钢筋长度

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50mm

钢丝长度

10mm,且每根钢丝长度不大于钢丝长度的1/5000,且不大于5mm

钢绞线长度

10mm,且每根钢丝长度不大于5mm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品种、规格、数量

符合设计要求

夹片式锚具

有顶压

内缩量限制5㎜

无顶压

内缩量限制6~8㎜

9

10

预应力锚索的预施应力、张拉顺序和扎拉工艺

符合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的要求

质检工程师旁站

11

预应力锚索的实际伸长值与计划伸长值的差值

不得大于±

6%

12

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

不得小于30㎜

13

锚具和预应力筋做防锈和防水处理

符合方案及技术交底要求

14

锚具和预应力封闭

2、施工流程

 

锚索施工流程

四)、隧道开挖质量控制要点

钻爆法开挖隧道作业采用的开挖方法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中洞法、中隔壁(CD)法、双侧壁导坑法、交叉中隔壁(CRD)法。

本次主要讲解台阶法及双侧壁导坑法。

1、台阶法

1.1台阶法质量控制要点

开挖断面中线、高程

符合设计及技术交底要求

超欠挖

欠挖

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位进入衬砌必须小于5㎝(每1㎡不大于0.1㎡)

拱脚和墙脚以上1m以内断面严谨欠挖。

围岩类别

Ⅲ~Ⅳ

超挖

拱部线性

15

拱部最大

25

边墙线性

隧底线性

隧底最大

围岩判断

洞身开挖必须核对地质,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的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施工图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的自稳性。

钻眼要求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孔眼,必须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表示出钻孔位置,钻孔时必须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钻孔间距、数量、深度和角度。

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孔深允许偏差50㎜

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50㎜

外插角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0㎜

加深炮孔探测

探孔深度大于循环进尺深3m,孔深允许偏差±

50㎜

台阶高度

上下台阶:

上台阶高度3.5~4.2m,≯5m

三台阶:

上台阶高度2.5m,≯3m

中间台阶高度3.0~3.5m,≯4m

企业标准QB/CTGGL-GC01

台阶长度

台阶长度3.0~5m,≯5m

上中台阶长度3.0~5m,≯5m

同上

8

炮眼保存率

光面爆破炮眼保存率,硬岩不得小于80%,中硬岩不得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洞渣块径要求

爆破出的洞渣最大块径不超过100㎜,装载机及挖掘机装渣时不大于80㎜

预留变形量

单线隧道

5-7㎝

Q/ZTG21400-2006

7-10㎝

双线隧道

10-15㎝

1.2施工流程

台阶法开挖示意图

台阶施工流程

2、双侧壁导坑法

1.1双侧壁导坑法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准备

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

施工前仔细检查钻孔设备,风、水、电等线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测量放样

在开挖前,必须由测量人员对隧道的开挖断面、中线、高程,各部开挖范围、超前小导管的打设范围,台阶的分界位置进行准确的测量放样。

超前地质预报(探孔)

在侧壁导坑开挖前,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必要时在侧壁导坑的拱顶、拱脚位置打设加深炮孔进行探测。

开挖

左右部的开挖台阶高度不应超过3.5m,周边轮廓尽量圆顺,减小应力集中

导坑开挖后严格控制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设置锁脚锚杆及锚管,并尽量早封闭成环。

每循环进尺不得超过设计1榀拱架间距的距离(项目最低底线不得超过3榀拱架间距)

装药、起爆

钻孔时各部位钻孔定人定位,炮眼间距、角度、深度符合爆破设计要求

火工品的领用、装药和起爆必须由持有有效证件的爆破工来完成,必须用炮泥填塞炮孔,起爆前填写爆破审批表及提前通知监测单位及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爆破振速监测。

隧道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隧道浅埋、下穿建构筑物及邻近既有管线地段的施工采用非爆破或控制爆破方法施工

支护

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参数

开挖形成全断面时,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封闭

拱架安装时,拱脚应落在件事的基面上,当围岩软弱破碎时,开采用垫脚槽钢(模板),严谨拱脚悬空或采用虚渣回填,锁脚锚杆及锚管紧贴拱架两侧(型钢)或从格栅拱架中部穿过并与拱架焊接牢固。

工序安排要求

初喷、清危石后方可进行出渣

上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后,且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下台阶开挖支护

开挖施工应做好工序衔接,工序时间安排应饱满,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临时支撑拆除完成后,及时施工仰拱并进行二次衬砌

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初期支护稳定后拆除临时支护,一次拆除长度不得超过15m,并加强监控量测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流程图

五)、初期支护质量控制要点

1、隧道初期支护质量控制要点

1.1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喷射混凝土表面质量要求

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隙、脱落、漏喷、露筋、空鼓和渗漏水,锚杆机锚管头钢筋无外露,用2m直尺检查,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00㎜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

喷射混凝土的平均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查点数的80%及以上大于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的最小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的2/3。

喷射混凝土的初期强度

湿喷混凝土3h强度应达到1.5mpa,24h强度应达到10.0mpa

喷射混凝土回弹率

墙部不超过15%,拱部不大于25%。

1.2锚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锚杆外观质量

锚杆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锚杆孔径

符合技术交底要求

锚杆孔深度

大于锚杆长度10㎝

锚杆孔间距

±

15㎝

锚杆孔的位置

居中

锚杆数量

符合设计数量级技术交底数量

锚杆注浆

饱满、密实

锚杆孔方向

与隧道轴线方向垂直,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或大角度相交

锚杆插入长度

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

锚杆拉拔力

满足设计及技术交底要求

1.3钢筋网

钢筋网外观检查

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及片状锈蚀

钢筋网规格

钢筋网所使用钢筋的品种、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网连接

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一般采用电焊)

钢筋网片搭接

搭接长度为1~2个网孔,允许偏差±

钢筋的网格间距

随机抽样5片,允许偏差±

10㎜

钢筋网保护层

1.4拱架

外观质量

钢筋、型钢等原材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及片状锈蚀,钢架无脱焊、漏焊现象,焊缝宽度及高度满足设计要求

钢架安装

脚板连接、纵向拉杆焊接牢固,拱脚支垫密实,不得侵入衬砌断面

钢拱架保护层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得小于40㎜,表面覆盖厚度不得小于30㎜,允许偏差-5㎜。

钢架间距

每榀拱架检查一次,允许偏差±

100㎜

钢架横向间距

高程偏差

50㎜(严禁由于欠挖割除拱脚)

垂直度偏差

每榀拱架检查一次,允许偏差2°

连接筋

按设计连接,并连接牢固;

连接筋数量满足设计要求

节点

螺栓必须连接牢固,格栅拱架每节点采用与拱架同级钢筋进行加强,数量、焊缝长度、宽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设计要求

2、隧道开挖初期支护施工流程

隧道支护作业总体流程图

喷射混凝土施工流程

锚杆施工流程

钢筋网片施工流程

拱架施工流程

六)、二衬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车站二衬总体施工流程图

1、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1防水层施工质量标准

初支基面

初支表面不得有锚杆头、钢管头、锚杆钉头和钢筋头外露,对凹凸不平的部位应修凿、补喷,使混凝土表面平顺;

表面若有明水,应进行堵或者引排;

阴阳角处应做成R≥100㎜的圆弧形。

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平整度应符合D/L≤1/6的规定(D为初支基面相邻凸面凹进去的深度;

L为初期支护基面相邻两凸面之间的距离)

初期支护面处理

土工布外观质量

无污染、无老化等缺陷

固定点设置的数量合理,间距满足规定。

固定点的间距:

一般拱部0.5~0.8m;

边墙0.8~1.0m,仰拱(底板)1.0~1.5m,呈梅花形排列,并左右上下成行固定。

土工布的搭接

不得小于50㎜

土工布的外观

铺设平顺、无隆起、无皱折。

防水板及复合材料的外观

防水板无变色、波纹(薄厚不均匀)、斑点、撕裂、小孔无刺穿、污染及老化等缺陷。

防水板的焊接要求及焊缝宽度

双焊缝焊接,焊接应牢固,不得有渗漏,每一单缝的宽度不应小于15mm

防水铺设范围及铺挂方式

防水板铺设范围及铺挂方式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板焊接外观质量

焊缝无漏焊、假焊、焊焦、焊穿等现象,铺设应与基面固定牢固,不得紧绷及破损现象

防水板铺挂要求

与无纺布的要求相同。

铺设防水板时应预留有一定的余量,挂吊点的设置的数量合理,环向铺设时先拱后墙,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不防水。

防水板的搭接缝与施工缝错开距离允许偏差

搭接缝与施工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允许偏差-5㎜

防水板的焊接

防水板采用双缝焊机进行焊接,焊温控制在200~270℃,并保持0.1~0.15m/min的速度。

防水板与热熔垫片的连接采用压力焊机进行焊接,焊接时控制焊接温度及时间。

焊缝检查

焊缝强度的测试:

焊缝的强度不低于母体的70%;

充气耐压检查:

0.1~0.15MPa的压力下,耐压时间不小于1分钟;

焊接1000m抽检一处,为确保施工质量,要求每天每台热和焊接均取一个试样,注明取样位置、焊接操作人员及日期。

焊接方法检查:

采用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用自行车打气筒充气,充气时检查孔回鼓起来当压力表达到0.1~0.15MPa时,停止充气,保证压力时间不小于1分钟,表明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反之证明接缝未处理好,存在质量缺陷,用肥皂水涂抹在施工缝上,在出现气泡的位置重新焊接,采用电烙铁补焊,直至不漏气为止。

目前现场由于施工工艺差别,焊缝质量采用改刀进行检查。

防水板施工流程

1.2施工缝施工质量标准

止水条、止水带的外观质量

止水带的表面不得有开裂、缺胶和海绵状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止水条表面不得有开裂、缺胶等缺陷

止水带的宽度和厚度

不得有负偏差

止水条的宽度、厚度和直径

符合设计及技术交底的要求

施工缝防水构造

施工缝表面的处理

表面的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施工缝表面造出2-4cm,浮渣及杂物清理干净,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止水带的施工工艺要求

止水带接头连接应采用热焊,不得叠接(目前止水带接头多为叠接接头),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止水带安装位置中心线位置应和施工缝中心重合,止水带固定牢固、平直。

不得有扭曲现象。

背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的连接方式符合设计及技术交底要求(本项目要求与防水采用满焊)。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清除外露止水带、防水层表面的水泥浆。

止水条施工工艺要求

止水条不得受潮,安装前应进行检查。

止水带安装位置、接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及技术交底的要求

施工缝防水效果

无渗水(出现渗水应进行注浆处理)

3、变形缝施工质量标准

防水嵌缝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

变形缝的位置、宽度和构造形式

止水带施工工艺要求

止水带接头连接应采用热焊,不得叠接,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背贴式止水带与防水板的连接方式符合设计及技术交底要求

防水嵌缝材料施工工艺要求

缝内两侧平整、清洁、无渗水,涂刷的基面处理剂符合设计及技术交底的要求,背衬材料的设置符合设计及技术交底的要求。

嵌填密实,与两侧粘结牢固

变形缝细部构造做法

表面不得有渗水,符合设计及技术交底的要求

变形缝填塞前的处理

缝内应清理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和积水

变形缝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应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填塞密实,外表光洁。

密封材料嵌填严密,粘结牢固,无开裂鼓包、下塌现象。

止水带施工程序

环向中埋式止水带

纵向中埋式止水施工流程

背贴式止水带施工流程

2、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加工

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

与设计及技术交底的一致

受力钢筋顺畅方向的全长

允许偏差±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3㎜

设计未提出要求

钢筋连接方式,可分为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等。

由于钢筋通过连接接头传力的性能总不如整根钢筋,因此设置钢筋连接原则为:

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同一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宜相互错开。

钢筋安装

双排钢筋的上排钢筋与下排钢筋间距

允许偏差5㎜

同排受力钢筋水平间距

拱部允许偏差±

10㎜,边墙允许偏差±

分布筋间距

箍筋间距

钢筋保护层

允许偏差-5~+10㎜

钢筋外观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钢筋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3、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标准

模板设计

模板和支架应可靠地承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

保证结构形状、位置和尺寸正确;

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装拆灵活,利于搬运,能满足钢筋安装、绑扎和混凝土灌注等工艺要求;

墙、柱(钢管柱除外)模板预留吹扫孔和振捣窗。

模板安装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柱模板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平面位置

顺线路方向

20mm

每柱模板

用钢尺量

垂直线路方向

10mm

垂直度

1‰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mm)

全站仪

底模上表面标高(mm)

水准仪

截面内部尺寸(mm)

基础

尺量

柱、墙、梁

+4,-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mm)

表面平整度(mm)

3m直尺

模板拆除

拆除条件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悬臂构件

4、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每一结构

独立基础

墙、柱、梁

剪力墙

层高

≥5m

经纬仪测量或吊线、用钢尺量

<5m

全高(H)

H/1000且≤30

经纬仪测量、用钢尺量

截面尺寸

+8、-5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每井

井筒全高(H)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每面

2m靠尺检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每件

预埋螺栓

预埋管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每洞

注:

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缺陷

名称

现象

严重缺陷

一般缺陷

露筋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蜂窝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孔洞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裂缝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外形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外表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七)、验收程序

工作流程及验收程序

要求:

1、每道工序施工前,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方案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技术交底。

2、每次进行测量放线,现场写作队伍必须配合,若不配合出现的测量延误,由协作方自行承担;

同时,每次测量放样,相应班组负责人必须在场,便于现场进行交底。

3、每一道工序进行内部验收,班组带班必须在场,便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