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720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docx

病理生理学分章节习题1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科学,是联结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2、基本病理过程:

是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套的、共同的的病理变化。

二、选择题:

A型选择题:

1、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E)

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机制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和机制

D、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E、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2、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

A、肺炎B、休克C、缺氧D、水肿E、DIC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主要方法是(A)

A、动物实验B、临床观察C、流行病学调查D、离体器官实验E、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分子生物学实验

三、填空题:

1、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2、病理生理学研究对象是患病机体。

3、疾病概论主要包括病因学和发病学。

四、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四、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疾病概论又称病理生理学总论:

主要论述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疾病概论分为病因学和发病学。

基本病理过程:

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如休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水肿、发热等。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机体各器官组织对不同刺激出现的特殊反应。

体内重要的器官系统的一些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的、共同的病理变化及其机制。

如心功能不全等。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现代死亡的标志是(D)

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瞳孔散大D.脑死亡E.脑电波消失

2.引起疾病发生的必要因素是指疾病发生的(A)

A.原因B.诱因C.条件D.外因E.内因

3.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称(C)

A.病理状态B.病理反应C.基本病理过程D.疾病E.综合征

4.脑死亡是指(E)A.大脑皮层死亡B.不可逆昏迷C.大脑死亡D.心跳停止E.全脑机能不可逆丧失

5.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C)

A.物理性因素B.化学性因素C.生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

二、填空题:

1.因机体免疫系统对一些抗原刺激产生异常强烈反应可引起两类疾病即(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2.疾病的康复分(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两种情况。

3.疾病发生机制包括:

神经-(体液)机制、(组织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

三、名词解释:

1.良性循环2.诱因3.病因4.自身免疫病5.遗传易感性6.死亡7.症状8.基本病理过程

1.良性循环;指疾病经因果交替规律的发展,病情不断减轻、康复。

2.诱因:

能加强病因的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即诱发因素的简称。

3.病因:

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以特征性的因素,又称致病因素。

4.自身免疫病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并引起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

5.遗传易感性是指机体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

6.死亡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

7.症状是指疾病引起病人主观感觉上的异常。

8.基本病理过程指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方面的病理变化。

1.何谓脑死亡?

判断脑死亡有什么意义?

2.在病因学中原因和条件之间有何关系?

3.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四、问答题:

1.脑死亡是指全脑(指枕骨大孔以上包括脑干至大脑皮层)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

判断脑死亡的意义在于:

①判断死亡时间的合法依据;②确定是否终止复苏抢救的界限;③为器官移植提供良好供体的时间和合法依据。

2.在疾病发生中原因和条件既密切联系又有独立性①在一种疾病发生中如果既有原因又有条件存在,则原因是疾病发生中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起主要、决定性作用,决定疾病的特异性,而条件多数是影响因素②对同一因素,它可以是一些疾病的原因,又可以是另一些疾病的条件,如冻伤(原因)←低温→感冒(条件)。

③一种疾病引起的变化可成另一种疾病的条件,如糖尿病→免疫力降低→易感染。

④一些病因不需条件即可致病,如高温烫伤。

3.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有生物性因素、物理和化学性性因素、营养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免疫性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及先天性因素。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自测题

一、选择题:

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C)

A.3000mlB.2500mlC.2000~2500mlD.1500mlE.1000ml

2.正常成人细胞外液、血浆分别约占体重的(D)

A.60%、40%B.20%、15%C.40%、20%D.20%、5%E.40%、5%

3.下列哪项因素可引起ADH释放增加(D)

A.血钠↓B.血钾↑C.血管紧张素II释放↓D.血浆渗透压↑E.有效循环血量↑

4.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的低钠血症称为(D)

A.高渗性脱水B.等渗性脱水C.水肿D.低渗性脱水E.水中毒

5.低渗性脱水的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有(D)

A.口渴、少尿、尿比重低B.口渴、少尿、尿比重高C.无口渴、少尿、尿比重正常

D.无口渴、尿量接近正常、尿比重低E.无口渴、多尿、尿比重低

6.高渗性脱水体液丢失的主要部位是(B)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组织液D.血浆E.血液

7.在水中毒的机体变化中,下列哪项错误(C)

A.细胞外液量增多B.细胞内液增多C.细胞外液高渗D.细胞内液低渗E.尿钠可增多或降低

8.促使细胞外液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的原因是(B)

A.酸中毒B.碱中毒C.缺氧D.高碳酸血症E.剧烈运动

9.下列哪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发生原因(C)

A.不能进食B.严重腹泻C.代谢性酸中毒D.长期使用利尿剂E.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10.下列哪项可引起近曲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D)

A.醛固酮增多B.ADH释放增加C.利钠激素分泌增加D.利钠激素分泌减少E.血容量增多

二、填空题:

1.低钾血症可引起血浆PH值(升高)、尿PH值(降低)。

2.血浆中主要阴离子是(Cl)、(HCO3)。

3.与水中毒密切相关的激素是(ADH)。

4.因钠水潴留所致的水肿,其基本发生因素是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和肾小管重吸收(na水)增多。

5.引起高钾血症的常见原因是(摄入)增多、(排除)减少()和钾从细胞()转移等。

三、名词解释:

1.脱水2.水中毒3.水肿4.积水5.高钾血症6.低钾血症7.脱水热8.低渗性脱水

四、问答题:

1.简述导致组织液增多的主要机制?

2.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有何变化?

3.试述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及其机理?

4.水中毒与低渗性脱水有和异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D4.D5.D6.B7.C8.B9.C10.D

二、填空题:

1.升高降低2.CL-HCO3-3.ADH4.降低钠水5.摄入或输入肾排出内向外

三、名词解释:

1.脱水:

各种原因引起机体体液容量的明显缩减,致组织器官发生一系列功能、代谢变化的病理过程。

2.水中毒:

因肾排水能力降低而摄水过多,致大量低渗液体堆积在细胞内、外。

3.水肿: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4.积水:

临床上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体腔中的情况。

5.高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所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发生改变的病理过程。

6.低钾血症: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所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发生改变的病理过程.

7.脱水热:

因脱水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及皮肤散热障碍导致的体温升高的学现象。

8.低渗性脱水:

指失钠多于失水致血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的脱水。

四、问答题:

1.答:

引起组织液增多的因素常见有

(1)毛细血管内压↑:

致有效滤过压增高,毛细血管内水分滤出增多和组织间液回吸收减少。

(2)血浆胶体渗透压↓:

致有效滤过压增高组织间液回吸收减少。

(3)微血管壁通透性↑:

可使血浆蛋白出血管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利于组织液生成增多、回吸收减少。

(4)淋巴回流受阻:

使滤出的组织液和少量蛋白不能随淋巴运走,增加了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液积聚。

2.答:

急性低钾血症因细胞膜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增大致细胞内钾外流增多,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与阈电位间距离增大,细胞兴奋性降低;严重低血钾时静息电位与阈电位间距离增加更大,引起超极化阻滞,兴奋性消失。

临床上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甚至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如:

胃肠道蠕动减弱,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甚至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答:

高钾血症对心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出现心率减慢、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甚至心脏骤停。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细胞外液血钾浓度增高,改变了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轻度高血钾(5.5~7.0mmol/L)使心肌兴奋性增高、严重时(﹥7.0mmol/L)兴奋性降低或消失,而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均出现抑制。

4.答:

水中毒与低渗性脱水的病理变化异同点见下表:

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

细胞外液量

明显减少

增加

皮肤

弹性减退

正常或水肿

血压

降低

正常或增高

脉搏、血管充盈度

细速、静脉塌陷

正常、静脉充盈

红细胞、血浆蛋白

浓度增高

血液稀释,浓度降低

尿量

早期N或增加,晚期或严重时减少

减少

ADH分泌

早期、轻度时减少

增加

相同点

血钠浓度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醛固酮分泌增加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自测题

一、选择题:

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指标中反映呼吸性因素的最佳指标是(E)

A.BEB.SBC.ABD.CO2CPE.PaCO2

2.下列指标中反映血液碱储备状况的是(A)

A.BEB.SBC.ABD.CO2CPE.BB

3.正常体内H+的最主要来源是(E)

A.食物摄入B.磷酸C.乳酸D.酮体E.碳酸

4.下列哪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B)

A.休克B.呕吐C.缺氧D.饥饿E.急性肾小管坏死

5.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D)

A.细胞外液缓冲B.细胞内液缓冲C.呼吸代偿D.肾脏代偿E.骨骼缓冲

6.酸中毒时血清钾浓度变化为()

A.不改变B.升高C.降低D.先升高后降低E.先降低后升高

7.碱中毒引起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

A.血清Na+↓B.血清K+↓C.血清Ca2+↓D.血清Mg2+↓E.血清CL-↓

8.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A.呕吐B.腹泻C.盐水输入过量D.应用利尿剂E水杨酸中毒

9.碱中毒患者尿液呈酸性,提示机体()

A.严重缺Na+B.严重缺K+C.严重缺Ca2+D.严重缺Mg2+E.严重缺CL-

10.急性代谢性碱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

A.细胞外液缓冲B.细胞内液缓冲C.呼吸代偿D.肾脏代偿E.骨骼缓冲

二、填空题:

1.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浆HCO3-代偿性(),H2CO3原发性().2.代谢性碱中毒时,血浆PH值(),多数经肾代偿调节,尿PH值(),如果是因低血钾引起的,则尿PH值(),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