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最先进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今世界最先进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今世界最先进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信息化对现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育目标)五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
5、教育国际化。
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
国际教育援助活动;
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影响;
国际上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
举办国际教育学术会议。
美国已确定在中国设点招生考试。
(二)当代世界共同追求的教育理念:
要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
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会学合作;
学会负责。
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一个正在山区放羊的孩子,问:
“你放羊干什么?
”“放羊挣钱。
”“挣钱干什么?
”“挣钱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
”“娶媳妇生娃。
”“生娃干什么?
”“生娃放羊。
”你放羊干什么?
”……这就是山区的老人用自己的教育理念给孩子们上的生存课。
城市里的人们可能会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培养博士当做他们的生存理念。
作为一个教师,他的教育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他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影响到他对教育的意义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也影响到他对教育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孜孜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
历史是发展的,思想是流动的。
教育是要发生变化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改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
教育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是技术、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要努力成为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关键是对教育要有独立的见解,对教育工作有理想,有对教育工作的长久独立的思考,持久的追求,并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换频道(强者的制胜理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一段就把什么才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讲清楚了(这是最新的提法)。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1世纪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新一代人的责任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奥巴马版”美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也于三月十五日亮相了:
每一个美国儿童都应享有世界一流的教育。
我们必须做得更好。
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以实现新的目标,即到202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占人口的比例居世界首位。
我们必须提高对学生的期望、对学校的期望以及对我们自身的期望;
我们必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从高中毕业,并做好升入大学或开始职业生涯的准备。
提供优质教育是一个国家的责任,也是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公平、公正社会的关键。
如果我们不能更好地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我们将难以实现我们的最高理想。
如果我们不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世界一流的教育,我们将无法履行机会均等的国家承诺。
(三)什么是最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
新课程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有:
1.生活性——(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
2.发展性——发展性教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3.生命性——生命化教学,要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
总之,生活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现实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发展性——体现了对学生的未来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
生命性——体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就会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这就是最先进、最根本的的课堂教学理念。
教师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
“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
一字之差,千里之遥。
(美国的教育理念是面向每一个孩子,不管你在心理或生理上是否有残疾,你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所以当我们去学校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孩子。
美国尤其强调个性化教育,而非整体性的发展。
中国可能通过老师的教获得一致的答案,而在美国大家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参与甚至争吵获得个性化发展。
每个人强调自己的不同,而且以标新立异于他人而倍感自豪和欣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服装,发型。
老师会鼓励他们的选择并且会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选择,学生非常乐意的去做这件事情。
这也许是美国发展很快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获得那么多诺贝尔奖的原因,因为他们总是喜欢去冒险、创新、尝试一切新鲜的事情。
而作为教师,在美国,不是老师决定要教什么,而是决定于学生要学什么。
如果一个老师在不停的讲,学生在静静地听,接受,这在美国是不可能的事。
这样的老师也是最不好教师的表现,好的教师应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即使找不到,也会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知道努力的方向)
(四)新时期(当今中国)有哪些先进的教学新模式
总的思路:
寻找中西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
人民网2007-08-18报道,在北京某校某班举行了一场英语公开课。
有英美教育专家听课,陪同前来的还有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
教室里寂静无声,按照中国的比喻叫做针落下都能听到声音。
老师教态从容,语言精练,板书工整,条理井然,老师提问简洁,学生回答踊跃。
整堂教学重点突出,程序清晰,按照我国一贯的评课标准,那真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下课铃声响了。
执教的特级教师露出了满脸笑容。
同学们都很高兴。
陪同外国专家听课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更是兴奋,教出了我国课堂教学的最高水平。
外国教育专家显露出惊讶的眼神,中方人员特别自豪!
故作虚心地请外国同行提意见。
外国同行说话了,他们说:
不理解。
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外国同行出乎意外的提问,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
高兴劲没有了,只觉得脸红。
中国的教学就是如此,教师讲得津津有味,条条是道,再把嚼过的馍耐心地喂给学生,叫做满堂灌或填鸭式。
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
这不是一堂真正的课,而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
这又是值得深思的事情。
柳斌在《天津教研网》上撰文指出,孩子上学,美国的父母交代孩子,上课的时候给老师多提几个问题。
中国的父母交代孩子,要听老师的话。
两种文化,一种孩子提问,一种孩子听话。
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学生学答,而不是学问。
我国教学方式和方法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
而在欧美的一些国家里,在课堂上,老师会更注重启发学生提问,会让学生自由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积累和思考,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在我国,有老师讲:
“古人造字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例如‘卡’字,‘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不就‘卡’在那儿了吗?
再如‘忐忑’二字,‘心上心下’跳个不停:
多形象呀!
”学生:
“也不一定吧?
例如‘斧’字,能解释为‘父亲只有一斤重’吗?
再如‘爹’字,难道‘父亲多’就成了‘爹’吗?
”老师非常生气:
“简直是强词夺理!
”有老师教《愚公移山》,当学生提出“可以不移山”时,老师就制止,因为它与课文主题思想不一致。
当课后别人问为什么不移山时,学生说“打隧道比挖山好”。
围上来的好多学生也七嘴八舌地说:
“移民比打隧道还好。
”有的说:
“挖掉两座山,破坏了生态平衡。
”学生这些思想的火花多么宝贵,为什么不允许人家提问呢?
你要引导到“愚公移山”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但同时也要允许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答案,要肯定学生的思想火花,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教育的一个最大的弊端是只重记忆知识,不重能力培养;
只重结论,不重过程;
只重固有思维模式,不重创新思维。
这样的教育状况与我们面临的当代社会状况是不和谐的。
现在有人提出了一值得我们重视的观点:
正在进行的课改,实际上是在寻找中西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
中国教育教学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西方教育,特别是美国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观察、思考、收集信息、使用资料的能力等。
他们对学生比较放任,不太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他们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如今,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针对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缺乏和创新实践能力不足这一情况寻找解决的办法;
美国前总统布什也签署了名为“不让一个落后”的教育改革方案,旨在解决美国中小学不太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考核,学生放任有余而约束不足等问题。
可见,有机地整合中美教育教学取向,寻找中西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是非常必要的。
近些年来,各地涌现出了不少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便是其中的代表。
大家之所以将这些学校的“模式”奉为圭臬,就是因为这些“模式”吸取东西方教育的长处,找到的符合我国教育实际最佳教学模式。
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用比较小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效率效益。
何谓高效课堂?
我的理解就是:
“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里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
”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
(1)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2)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
(3)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
高效课堂要符合三个“量”:
(1)信息量;
(2)思维量;
(3)训练量。
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
(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
(2)心动,思维在动;
(3)神动,思想在动。
我们的课堂要符合两个目标:
(1)教学的需要;
(2)学生的需要。
上面的三“标准”、三个“量”、三“动”和两个“目标”,揭示了高效课堂的一些最本质的东西。
在如何构筑高效课堂方面,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目前存在的“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内容泛化、教学过程形式化和教师使命缺失”的问题,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四满”(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四虚假”(虚假的自由、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虚假的渗透)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
(1)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教学目标的问题)
(2)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教学方法)(3)如何确信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
(教学评价)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提高的“三种能力”:
设计教学能力,实施教育能力,评价教学能力。
把握“三个前提”:
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标准。
构筑高效课堂的方法:
1、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构建道德课堂;
3、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4、实现“五个”转变(变教室为学室、变教材为学材、变教案为学案、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
5、解读课标,整合教材,科学设置学习目标。
6、以生为本,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
21世纪的课堂教学有三个境界,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勇敢摒弃“教师带教材走向学生”的旧路,努力跨越“教师带学生走向教材”的泥泞,积极探索“学生带教材走向教材”的新途。
绿色生态课堂,如同自然环境,绿色课堂需要建设和改造,但更需要保护和回归: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发展还给师生,让课堂成为成长的家园。
当今中国有哪些最先进的、符合高效课堂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山东杜朗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劈掉讲台,创造“预习、讨论、展示、反馈”四步教学模式,使一个将要被砍掉的农村落后初中一跃成为中国教育的“小岗村”、新课改先进典型。
每年几乎全部考入县一中。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农村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试成绩居倒数之列,如今,杜郎口镇中学用了8年的时间,探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升学率,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该模式是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
这种模式被称为“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模式。
具体讲:
⑴三个特点: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⑵三大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目标、生成本课重、难点,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⑶课堂展示六环节: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课堂教学环境的变化:
无任何现代化教学设施。
教室的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
教室中间使用课桌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
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
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板演的机会(展示学习内容、互评互改等);
教室内的黑板不够,连地板、走廊都利用起来。
分组交流讨论确有实效;
说唱演等形式无所不有。
简言之:
主要经验为――还课堂于学生,还时间于学生。
(二)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简介
1、、理念: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2、教学策略:
①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
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流程如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
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
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
确定自学时间;
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
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
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效果:
①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学生水平与基础较差。
然而凡是在洋思经过三年自学训练的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很快,平均每年80%学生升入省级重点高中,其中包括一部分中、差生。
②记者跟踪调查表明,升入高中的洋思学生,后劲很大,他们自学能力比别人强。
自主能力比别人好,课间操认真,起睡正常,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
③洋思学生课堂特别紧张,课下很宽松,每天6:
00起床,晨炼30分钟,早7:
00~7:
30看新闻,课后没有作业,中午休息1小时,晚9:
30熄灯。
下午无作业,自习时间,复习与预习,预习到位,课堂效率高,作业当堂完成,形成良性循环。
江苏洋思的蔡林森校长。
创立“每节课教师只讲四分钟”论,使一个原来三流生源、三流师资、三流设备的农村弱校而一跃成为全国名校。
(三)江苏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
先按年级分学科分课时分解给各个科任教师进行备课,然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查好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并有学科带头人把关定稿,形成讲学稿。
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按讲学稿的要求,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成讲学稿所列练习题,老师收阅后(有时学生分三个小组由组长进行批阅并把整理情况上报给任课教师),课堂上学生展示讲学稿完成情况。
师生集思广益,教师点拨,解疑释惑,突破难点,归纳规律,进一步纠错并完成讲学稿全部内容,对学生掌握的内容老师不再讲。
学生存好讲学稿以备复习之用。
各学科讲学稿内容涉及:
主要是教学目的、重难点、析解、对概念的理解、知识准备、联系、相关链接、拓展、归纳小结等。
数学科每天一张纸,语文、英语每天半张纸,其他学科按需发放。
讲学稿的特点:
“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课,优化学案,师生共同”。
“教学全一”。
发挥集体优势,资源共享。
一人主备,集体协作,达到节约费用,以稿为主共同分享,以稿为纲全力把握,以稿为本诱导习作。
没有作业本,没有备课本,减少许多的常规检查环节,教师通力准备、研究、完善、丰富讲稿,拉近教师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关系,增强了合作意识。
(此文发于2012年,当时全国上下课改涌动,教育显现出一片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