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911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

《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素材整理Word下载.docx

新人口论(提纲)──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一、我国人口增殖太快;

二、我国资金积累得不够快;

三、我在两年前就主张控制人口;

四、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错误及其破产;

五、我的人口理论在立场上和马尔萨斯是不同的;

六、不便要积累资金而且要加速积累资金;

七、从工业原料方面着想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八、为促进科学研究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九、就粮食而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十、几点建议;

事态的发展对善良的马寅初来说,是料想不到的。

这时毛泽东认为马寅初的人口论,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将他连同他的《新人口论》打入了冷宫。

就连过去几年赞成马寅初的观点、对人口问题表现出关注的其他领导同志也起来批驳。

第一感官告诉马,既然中央领导同志的口径一致了,自己的灭顶之灾也就来了。

但一身傲骨、坚毅执著、年近八旬的马老先生不想投降,也根本不可能退却。

厄运也就随之而来。

一个批判“马寅初反动思想”的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马寅初在1927年《北大之精神》。

一文中写道:

“回忆母校自蔡(元培)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例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

此种虽斧铖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

既然有精神,必然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

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往直前。

”马寅初在受批判被围攻中,所体现的正是这种虽斧铖加身仍毫无顾忌、勇往直前的北大精神。

1959年夏天,马随人大视察回到北京。

周恩来代表毛泽东、党中央找他谈话。

因为马老不服输,自然是谈不拢。

最后,周总理近乎用了种哀求的口吻说:

“马老啊,你比我年长16岁,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

1938年你我在重庆相识,成了忘年之交,整整有20年了啊。

人生能有几个20年呢。

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写一份深刻的检讨,检讨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也算是过了这一关,如何?

”马对周是了解的,不到万不得已,周是不会说这番话的。

马老在友人和真理面前,选择了真理。

他说:

“吾爱吾友,吾更爱真理。

为了国家和真理,应该检讨的不是我马寅初!

马寅初写了《重述我的请求》一文,严正声明:

“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

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所投降!

”在政治高压下,马寅初没有写过一个字的检讨,这在那个年月,恐怕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大丈夫。

1959年12月到1960年1月,在康生的煽动下,北大掀起了大规模批马恶浪。

大字报、批判会,铺天盖地。

许多人劝马老放弃观点,随意写个检讨了事,他所敬爱的周总理也曾就此事找他谈过话。

他没有检讨,而是声称: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学术问题贵乎争辩,愈辩愈明,不宜一遇袭击,就抱‘明哲保身,退避三舍’的念头,相反,应知难而进……要坚持真理,即于个人私利甚至自己的宝贵性命有不利,亦应担当一切后果。

粉碎“四人帮”后,胡耀邦在认真审阅有关马寅初的材料后,动情地说:

“当年毛主席要是肯听马寅初一句话,中国今天的人口何至于会突破十亿大关啊!

批错一个人,增加亿人……共产党应该起誓:

再也不准整科学家和知识分子了!

马寅初曾言,“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所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所不敢言,就更难。

我就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为什么?

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

再就是,“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

△人物评价:

1995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为马老建立铜像,树立在北大法学楼前。

1999年我国经常学界将马老的《新人口论》评选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

马寅初精神的实质就是“坚持真理,不畏权势”的赤子情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追求。

“马寅初精神”是人口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界在新世纪里再创辉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北岛在《回答》中写到: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马寅初的身影并没有弯曲,他用站立的姿势镌写了一篇高尚者的墓志铭。

周总理1957年说过:

“马寅初这个人有骨气,有正义感,是爱国的。

”这是对先生人品准确的评价。

2、间接材料:

关于知识分子

文化上领军人物,即要有具有良知和勇气、具有强大文化辐射力的人文知识分子。

这样的知识分子世界上有过,近者如2003年、2004年相继去世的萨义德和苏姗·

桑塔格。

萨义德一生担当弱势者的喉舌,敢于向权势挑战。

桑塔格一直以“无畏”和“不倦”震撼这个世界,“确立了严厉的知识分子的标准”。

中国也不是没有。

且不说五四前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和鲁迅,即使近半个世纪也曾一再出现,如马寅初、顾准、张志新……

今天,“知识分子”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

当经济学家们遭受公众空前的置疑,社会学家为“超女”正名,评选教授像炒豆子一样“一抓一大把”时,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崇敬烟消云散。

同时,人们对于老派知识分子的怀念却与日俱增:

章太炎的狂狷、鲁迅的锋芒,李大钊的理想与马寅初的坚持,越来越被提起,那些独立于利益之外,为国家与生民呐喊的声音成了怀旧的主题。

这恰与西方知识分子的定义相合:

具有明确而稳定的价值观,不被强权左右,以牺牲自己的声誉、财富、安宁为代价追求正义的一群人。

今年8月6日,温家宝总理为季羡林先生庆寿,称季先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良知”。

而人们则关心:

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知识分子?

《现代汉语词典》对“知识分子”的解释是: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从这样的释义中,不要说已然看不见俄国“知识阶层”(公众事务的切己关注)和法国“知识分子”(权威批判)的身影,就连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被这一释义所掏空,它剩下的只是一个“文化”和“脑力”的躯壳。

随着市场经济的跟进和意识形态的淡化,知识分子逐步转变为专家、学者、教授和顾问。

这一形象原有的批判职能萎缩了,相反,它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却得到了空前突出。

王培元说:

知识分子是“精神的代表,即是自由、意义、价值的代表,而不是国家、社会阶层和社会利益的代表”。

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语文必修课本素材整理

1、食指《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

角度点拨:

①没有绝望的人生,只有绝望的心境;

②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

③面对挫折;

④乐观与悲观。

2、张洁《我的四季》

(1)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①直面艰难困苦是生命赋予的责任;

②命运掌握在挑战者手里;

③脚踏实地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

④心态决定着人生前程。

(2)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个灾难里沉没。

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角度点拨:

①挑战人生——我们别无选择;

②命运总是青睐坚强的人。

(3)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①“负责”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②人生之路千姿百态,没有固定的模式;

③活出自我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

3、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马克思17岁中学毕业考试时就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科学而崇高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

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②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2)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暇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

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①幸福不只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付出;

②在“小我”与“大我”间抉择

4、赫尔曼·

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

(1)赫尔曼·

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人们在用心研究经典作品之后,便能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①塑造心灵;

②人格;

③修养;

④读书;

⑤经典的力量。

(2)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来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①修养没有极致,而是一辈子的事;

②执著才能永恒。

5、荀子《劝学》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①持之以恒;

②优势与劣势。

6、韩愈《师说》

(1)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①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

②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

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④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7、韩少功《我心归去》

(1)著名作家韩少功暂居在法国圣·

纳塞尔河雅静的别墅,面对蓝海和绿色公园,他却没有幸福感。

周围没有了祖国的语言,没有了亲人的相伴,他深切地认识到故乡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

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①月是故乡明;

②故乡是滋养人生的源泉;

③幸福的定义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

④真正的快乐是心灵找到了归宿。

(2)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①付出才能拥有;

②不灭的记忆来自倾情付出。

8、曹文轩《前方》

(1)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2)崔灏,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

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

那个可遮风挡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

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①家园是流浪灵魂的归宿;

②家园是一种感觉,一种无法抹去的烙印。

9、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刘亮程)

①存在是一种证明,更是一份寄托;

②当物质的或精神的家园废失的时候,人们往往迷失前进的方向。

10、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

“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①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

②阳光总在风雨后。

11、高建群《西地平线上》

罗曼·

罗兰在构思他心目中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形象时,焦躁不安了半年,有一天,他登上山顶,看见一轮太阳正喷薄而出,于是,罗曼·

罗兰心目中久久酝酿的英雄在东地平线上出现了。

罗兰因此而热泪盈眶,“让我把你抓住,亲爱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

”罗曼·

罗兰叫道。

①走进自然,于不经意间收获人生;

②灵感来于不懈的思考和瞬间的触发;

③死亡也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

12、苏轼《赤壁赋》

(1)方其(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短暂与永恒”的思索。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①“选择”决定于生活的态度;

②人要善于寻求精神的寄托;

③自然是人类最可靠的朋友

13、海伦·

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作为一个盲人,海伦·

凯勒并没有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向我们展示多少“命运”的多舛,而是更多地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热切、坦诚和真挚。

可以这样说,尽管她受尽了“命运”的折磨,但她献给人们的仍然是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关爱世界的心。

海伦·

凯勒的经历如果说给了我们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敬畏,那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所袒露的心迹,能给我们巨大的人生感染,鼓舞我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①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②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

(2)我们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但是,当时间在我们面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不断延伸开去,这些品质常常就会丧失。

我们大多数人都把人生视为当然。

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丧失了它。

①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是我们的生命品质;

②生命的品质在于坚持;

③“感恩”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④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不要忽略生命中的美。

14、史铁生《我与地坛》

(1)史铁生双腿瘫痪,身患重疾,在经历过苦闷与彷徨之后,他开始发奋创作,发表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有重大影响的作品。

他思考人的命运,并认识到“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史铁生已经无法用双脚站立行走,但他的思想却“走”得很远。

①跨越困境是一辈子的事;

②磨难可以摧残一个人的身体,但不能打垮他(或她)的意志;

③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我们不必纠缠而自寻烦恼,安然立命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3)史铁生不幸被命运的重锤击中,在遭受突如其来的厄运时,他变得暴躁孤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母亲的关爱熟视无睹。

一直到母亲猝然去世之后,他才意识到母亲的伟大,才体会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他“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①母爱是这世上无可替代的情感;

②行孝要趁早;

③我们并不是荒漠之中的独行客;

④成熟有时要付出代价。

15、《消息二则》(《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期间,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跪赎罪,这一举动赢得了世人的赞美,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现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也曾亲自去波兰,为刻有下跪谢罪情景的勃兰特纪念碑揭幕。

①历史的真相无可遮掩;

②真诚才能赢得理解和宽容;

③承认错误是一种莫大的勇气;

④揭示真相是一份责任。

16、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节选)》

(1)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

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串成。

(南宋词人蒋捷《虞美人·

听雨》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

①岁月磨人;

②自然是惹起情思的媒介;

③失去(无法回到)家园的人,心灵往往最脆弱。

(2)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因编写《太祖实录》触犯当局,被贬黄州,他破开如椽的大竹为瓦,修建了一座竹楼,并写下了表达恬淡自然、随遇而安情怀的《黄冈竹楼记》。

①沉沦不是消解苦痛的唯一途径;

②豁达超然才能处世不惊;

③人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

④人在磨难时刻要懂得转弯

17、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出生富贵之家,雍正年间,家产被朝廷抄没,举家北迁。

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山村,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红楼梦》前八十回。

①贫困是一笔财富;

②逆境出人才;

③伟大的作品离不开丰富的阅历

18、〔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肖邦故园》

(1)肖邦于1930年到法国定居,创作了大量饱含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临终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祖国在心中永远最重。

(2)倘若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伟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后一组马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昔日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

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祖国是永远无法忘怀的根

(3)到了肖邦之家,你会亲眼见到,而且确信,作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础的伟大艺术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

密茨凯维支的诗,肖邦的音乐,对于波兰人而言,就是这样的支柱。

①伟大的作品具有不可估量的威力;

②高尚的人格精神是民族的支柱;

③文化艺术是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内在源泉。

19、闻一多《发现》、艾青《北方》、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阿赫马托娃《祖国土》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闻一多)

B、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的心里(闻一多)

C、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艾青)

D、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为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

“自己的土地。

”(阿赫马托娃)

①爱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

②爱国不只爱它的富饶,更担忧它的困顿;

③爱国是人类的基本道德要求;

④爱国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修饰。

20、屈原《离骚(节选)》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内外兼修才是真正的美

(2)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时光易逝,青春难再

21、〔俄〕普希金《致西伯利亚囚徒》

(1)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

尼古拉耶芙娜·

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

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不治身亡,年仅37岁。

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

“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2)十二月党人原本是俄罗斯帝国农奴制的受益者。

他们是年轻的贵族,是沙皇制度的支柱,担任着沙皇政府各个行政机关和军队的领导职务,有着大好的前程。

但是,他们认为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的农奴制度是可耻的,自己所享有的种种特权是一种罪孽。

于是,他们挺身而出,为废除农奴制和专制制度而斗争。

(3)十二月党人的妻子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她们没有听从尼古拉一世允许改嫁的谕令,也没有被用来拦阻她们的种种恫吓吓倒。

她们宁愿放弃堆积如山的黄金,宁可在拿着武器的哥萨克卫兵的押送下被铁链捆锁着行走,也要到那苦寒的野兽出没的地方去,守在自己的丈夫身旁,义无反顾的妻子令铁石心肠的阻拦者也不由得泪雨滂沱。

①正直文人生存的环境常常困顿;

②对尊严与自由百折不回的追求是贵族精神的核心;

③意义与价值是掂量生命轻与重的砝码;

④幸福在于灵魂的满足。

22、〔美〕惠特曼《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

就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反动势力雇佣的刺客杀害了他。

消息传来,举国哀悼。

①人类前行的历史往往需要付出血的代价;

②为民而劳心者才能活在人民心中。

23、〔英〕高尔斯华绥《品质》

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

①诚信是人类最美的品格;

②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往往带来诚信危机;

③每一个人都必须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24、鲁迅《拿来主义》

(1)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了打破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①任何人和国家无法与外界绝缘;

②“封闭”常常弱小,“开放”往往强大;

③任何事情不能走极端。

(2)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